睿見教育:淨利與現金流大增超四成 估值吸引力凸顯 獲大行看多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11月23日晚,華南區最大的K12教育集團---睿見教育(6068.HK)公布2020財年業績(截至到2020年8月31日止年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睿見教育實現總收入17.93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6.6%;毛利8.68億元,同比增長17%;淨利潤5.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1.9%;核心淨利潤5.59億元,同比增長30.5%;每股盈利25分,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盈利5.6分。

受業績利好刺激,睿見教育股價於翌日開盤高開,短暫回落後一路衝高,盤中一路漲近10%,截至當日收盤漲幅超過8%,領漲港股教育板塊。可見市場對睿見教育這份「年度成績單」的認可。

今年疫情重創線下業態,線下教育顯然也難以倖免,在此背景下,睿見教育是如何做到逆勢增長的?

一、業績持續穩增,成本管控成效顯著,盈利水平大幅上升

睿見教育成立至今近二十年,以招生人數計算,公司是華南地區經營高端民辦小學及中學最大的上市教育集團,也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布局最為廣泛的K12上市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睿見教育在中國的12個校園經營14所高端民辦K12學校,重點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並輻射遼寧、山東、四川及福建等潛力省份。

自2017年以來,憑藉「內生+自建外延」的雙輪驅動戰略,睿見教育的總招生人數一直呈穩步上升趨勢,年均複合增速達23.7%,領先同業均值。正是得益於招生人數的不斷增長,推動睿見教育的收入同步增長。據測算,公司同期的總收入年均複合增速也在22%左右。

具體拆分來看,報告期內,學費及住宿費收入為12.92億元,同比增長12.8%,佔總收入比例升至72.1%,依舊是集團核心增收來源。由於疫情導致期間停課一段時間,期內配套服務收入同比微降6.7%至5億元。考慮此為短期因素所致,伴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回歸常態化將重拾增長。

盈利方面,2020財年,睿見教育實現毛利8.68億元,同比增長17%;淨利潤5.02億元,同比大增41.9%;核心淨利潤5.59億元,同比增長30.5%。增幅均顯著高於營收增速,可見公司在降本控費方面成效卓著。

相應地,集團整體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期內毛利率達48.4%,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創下近四個學年以來的新高;淨利率28.0%,同比上升約7個百分點;核心淨利率31.2%,同比增加約6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於8月4日宣布,在江西省贛州市新設一家外商獨資企業-贛州服務公司,為集團學校提供各種服務,包括企業管理、軟體開發及數據管理服務。

據了解,根據財政部、中國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於2013年1月發布的相關通知以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20年4月頒布的相關政策,倘若達成若干條件,贛州服務公司有資格享有減免後1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同時,該相關稅務優惠政策將於2030年12月31日結束。這意味著公司未來有效稅率存在下降空間,並推動盈利水平進一步改善可期。

二、經營現金流大幅增長,財務結構優化助抗風險能力提升

學費及住宿費作為核心收入來源,由於交付前置的特點,決定了睿見教育的商業模式在現金流方面具備天然優勢。據集團業績會披露,報告期內,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達8.83億元,較上一財年同期大幅增長53.2%。

從資本結構來看,睿見教育的財務槓桿有所下降。據財報數據簡單測算,2020財年,集團總資產負債率約61.5%,同比下降約3個百分點;流動比率為0.96,同比明顯上升,同時考慮到期內銀行結餘現金比例明顯更高,加上流動負債中合約負債主要反映學費預收收入,顯然剔除該項目,更能反映實際短期槓桿水平。

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學費及住宿費預收收入為7.84億元,同比增長16.8%,在流動負債中佔近五成。剔除出該影響後,進一步可見睿見教育短期償債能力無憂,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經營更加穩健。這在今年總體經濟承壓、系統風險加劇背景下,優勢突出。

不難推斷,正是由於在現金流方面的增長及適度的槓桿經營優勢,睿見教育得以通過「自建+併購」模式實現持續、穩步地擴張其業務版圖,進而驅動集團業績不斷地增長,並為未來增長的確定性提供了支撐。

三、學校擴容+賽道多元化,邁向綜合型教育集團,持續增長可期

睿見教育集團未來的增長邏輯及延伸出的空間,主要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從區域布局來看,睿見教育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民辦K12教育集團,在招生、教學、師資力量儲備等方面都有豐富經驗及卓越的辦學成果,未來區域外延發展策略將依然以大灣區為核心,向周邊的優質經濟帶擴張。

從集團旗下現有學校及在建的新校分布區域來看,集中分布於廣東,位於珠三角經濟帶中心,同時覆蓋山東、遼寧、四川、福建等分別位於環渤海經濟帶及內地的中心省份之一。網絡格局清晰,城市卡位優勢突出,有利充分享受城鎮化發展持續推進帶來的人口流動紅利。

根據睿見教育在大灣區廣東省屬九城布局計劃,目前已落子七城,包括已正式投運招生的東莞、惠州、佛山學校,和正在規劃建設的江門、廣州及肇慶以及剛宣布進軍的中山學校。

財報指出,睿見教育目前旗下所有學校(包括現有及建設中的新建學校),在擴容後學生總容量最大可達15.5萬人,以當前招生總人數計,利用率不到四成,增長空間接近兩倍。即便按現有學校的最大容量來看,相比當前的招生總規模,仍然有超過翻倍的內生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從賽道組合來看,作為長期深耕於K12賽道的上市集團,睿見教育已在K12領域建立起自身的壁壘,並逐步將業務觸角延伸至高等教育領域,形成多元化的業務組合,打造綜合性教育集團也正是集團長期的發展戰略定位。

據財報顯示,集團目前正在籌建的兩所面向大專學生的民辦高等院校,包括巴中光正科技學院以及東莞市光正科技學院。

其中,巴中光正科技學院預期最多可容納1.8萬名學生,預期項目一期於2022年9月左右開始營運。東莞市光正科級學院預期最多可容納1萬名學生,目前等待若干的政府批准,正獲取有關土地使用權。值得一提的是,在該校課程、大綱及教學計劃設計方面,將計劃由哈工大大數據集團負責,同時其將組成專業的教學團隊。

與此同時,睿見教育也將目光瞄準了今年景氣度明顯提升的在線教育賽道。

今年初,睿見教育成立子公司專注教育科技業務,計劃建設網際網路學校,並提供在線親子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及周末教師培訓等課程,與實體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線下+線上」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也保證了睿見教育在此次疫情中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客觀來說,此次疫情作為催化劑加速了教學線上化滲透,從長期也加劇了在線教育乃至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睿見教育借勢布局,助推自身業務模式的進一步優化,同時也將拉動配套服務收入的增長,長遠來看未來想像空間隨之被打開。

尾聲

綜上來看,睿見教育的整體發展處於良性、健康的上行通道,整體發展戰略已十分清新,並且在K12賽道已形成自身壁壘。與此同時,良好的現金流及財務結構,也保障了集團持續持續擴大現有業務版圖,並推進向高等教育、在線教育等賽道的布局,實現更為多元化的業務組合,進一步強化和提高未來業績持續釋放的確定性及能見度。

據集團管理層在業績會上透露,預期未來三年,招生人數和利潤年均增速不低於20%;並將繼續維持不低於40%高派息率水平。

像睿見教育這樣業績確定性強、能見度高,且現金流和財務結構良好並維持高派息率的港股教育標的,目前仍處於估值「窪地」。據富途證券統計顯示,年初至今,睿見教育的股價漲幅接近20%,儘管近期受政策邊際改善,股價雖有所抬頭,但目前集團的估值仍處於上市以來的底部區間。

與此同時,若與港股同業代表上市公司比較,睿見教育當前的估值水平明顯低於同業均值。

(截止12月3日收盤價計)

因此,基本面不斷改善的睿見教育,目前估值吸引力凸顯。目前,市場偏向表現出明顯的低估值板塊,隨著教育政策邊際改善及集團推進布局,迎來修復可期。

近期,睿見教育獲多家大行發布「買入」評級報告並上調目標價,股價開始觸底回升,但相比四家代表機構給出的目標價均值,仍有48%左右的上升空間。

(文章來源:格隆匯)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揭秘A股7年來現金流真相 四成個股自由現金流為負
    揭秘A股7年來現金流真相!四成個股自由現金流為負,496股經營現金流淨流出,流出規模最高達200億  現金流是企業運營生命線,是股票估值的邏輯起點,也是基本面分析的思維主線,但在過去7年間,有一批個股常年為能產生正的現金流,甚至還在不斷吞噬現金。
  • 七連板天山生物停牌核查;中芯國際上半年淨利大增3.3倍;沃爾瑪微軟...
    受益於單晶產能快速釋放和高效產品需求旺盛,公司主要產品單晶組件和矽片銷量同比大增,大尺寸矽片及高功率組件產品銷售佔比迅速提升,單晶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中證註:8月27日,公司股價收報60.6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隆基股份累計漲幅超140%。業績持續高增長,得益於國內光伏產業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
  • 監管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天立教育 、睿見教育跌超20%
    藍鯨教育9月2日訊,中央深改委日前發文,要求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強和規範教育收費管理,受相關消息影響,今日港股,多家教育股集體下挫,截止發稿,睿見教育跌24%,天立教育大跌21%,楓葉教育跌17%,成實外教育跌13%。
  • 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
    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有公司淨利逆勢大增兩倍 摘要 【上市券商1月業績遭寒流!有行業「老兵」營收淨利雙雙跳水逾70% 有公司淨利逆勢大增兩倍】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晚19點,已有1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1月經營業績。
  • 【國君固收】2-3年期高等級信用債配置價值開始凸顯_信用周度觀點
    下半年隨著經濟下滑以及融資收縮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企業將面臨內部和外部現金流同時惡化的風險,導致信用事件的數量將顯著高於上半年,並且受到衝擊最大的是下遊民營佔比較多的非周期性行業,一方面是非周期性行業並不受益於宏觀經濟的回暖,在本輪企業盈利的回暖中內部現金流並沒有顯著改善;而是下遊往往是民企集中地,民企在外部融資收縮的大環境下受到的衝擊更大;三是部分行業和企業還面臨較大的內部現金流缺口
  • 藍鯨教育一周熱聞:51Talk連續四個季度盈利,翼鷗教育完成C輪融資
    其中,51Talk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流利說則處於掙扎狀態,淨收入2.4億同比下滑8.6%。港股方面,中教控股、宇華教育、睿見教育均發布新一季財報。 融資方面,翼鷗教育完成2.65億美元C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阿卡索宣布完成億元級C4輪融資;同道獵聘1.66億元戰略投資賽優教育。
  • 天風證券:從滲透率視角出發 哪些板塊有望享受估值溢價?(附9月金股)
    根據產業周期理論,產業從興起到衰退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以滲透率指標為錨,我們回溯了過去三十年幾個較為典型的技術成果,包括科技領域的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消費品領域的SUV,以及與滲透率具有類似邏輯的國產化進程中的IC設計。整體來看,導入期和成長期都具備估值紅利,但成長期的估值空間更大,且確定性更高。
  • 【國金研究】大煉化:高成長低估值誰與爭鋒?——石化2021年度策略
    (一)民營大煉化2020Q3盈利情況(二)民營大煉化板塊自由現金流周期性分析(三)行業歷史景氣底部凸顯民營大煉化強阿爾法屬性(四)周期彈性疊加成長增量,帶來罕見投資機會二、顯著成本優勢築民營大煉化超額利潤護城河(一)先進裝置工藝以及極限規模帶來顯著後發優勢(二)產業鏈一體化疊加園區集群化運作帶來超低成本優勢(三)自備公用工程與能效系統進一步降低加工成本(四)靈活的加工能力生產更多高附加值終端
  • 新政實施激發公募參與定增熱情 年內帳面總價值同比增超13倍
    12月3日,就有5家基金管理人發布旗下多隻基金參與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居然之家」)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情況。同日,也有海富通、睿遠、農銀匯理3家基金公司發布旗下部分基金參與其他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的認購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截至12月3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累計參與定向增發的帳面總價值為467.26億元,同比增長超13倍。
  • 今年31家銀行發5500億永續債,3家國有大行佔比超四成
    31家發行永續債的銀行中有19家為城商行從統計結果來看,今年以來發行永續債的31家銀行中,城商行所佔比例最高,有19家;股份行次之,有5家;國有大行和農商行各3家;民營銀行1家。農業銀行永續債發行金額最高從今年銀行永續債發行金額來看,國有大行和股份行的發行金額遠遠高於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
  • 擺停、加速、練內功、抗現金流……四象限法,看教育行業眾生相
    疫情發生以來,教育公司破產倒閉或降薪裁員,屢屢發生。但也有公司逆勢融資或股價高漲,得享紅利。整個行業冷暖自知,悲喜交加。如何看待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對教育行業的整體影響?聚焦 to C 賽道,以線上或線下為橫軸,以剛需或非剛需為縱軸,將教育行業粗略分為四象限,或許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 公告匯總:信隆健康上半年淨利1801萬元 同比增369%
    信隆健康:上半年淨利1801萬元 同比增369%信隆健康(002105)8月13日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15億元,同比增長20.81%;淨利潤1800.99萬元,同比增長368.53%。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 A股美股估值全比較:對比美股,A股還是貴,市盈率中位數是美股兩倍...
    本以為借著美股大反彈,A股表現能給力點,沒想到近兩個交易日各大指數全線高開低走,且已紛紛均創出本輪調整新低。短期表現差也就罷了,長期來看A股美股表現更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數據顯示,上證指數近十年來僅漲2.68%,深證成指近十年來跌近20%。同期,美股納斯達克指數漲超三倍,標普500指數漲超兩倍,道瓊指數漲191%(美股相關數據截至北京時間6月6日)。
  • 四大行表示沒有降薪安排;券商7月業績大增;康泰生物獲阿斯利康新冠...
    中證註:除康泰生物外,多家業內上市企業亦密集發布疫苗研發進展,包括復星醫藥、智飛生物、西藏藥業以及即將上市的康希諾。新冠疫苗被市場賦予了極大預期,也直接刺激相關概念股「迎風起舞」,其中,次新股萬泰生物暴漲19倍,康華生物上漲近7倍,西藏藥業漲幅亦超5倍。
  • 睿創微納擬建新型半導體技術研究院 博邁醫療獲數億元融資
    【科創板公告】 睿創微納:擬投資15億元建設煙臺新型半導體技術研究院 睿創微納公告,公司與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共建「煙臺新型半導體技術研究院」。
  • 睿創微納:國內紅外熱成像領先企業,快速成長正當時
    公司定位國內紅外熱成像領域領先企業睿創微納成立於2009年,一直以來專注於紅外熱成像核心技術與產品的研發,主要產品包括非製冷紅外熱成像MEMS晶片、紅外熱成像探測器、紅外熱成像機芯、紅外熱像儀及光電系統。
  • 券商業績有多好?首份年報出爐!這家券商淨利33億大增五成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券商業績有多好?首份年報出爐!這家券商淨利33億大增五成 來源:券商中國證券業首份年報來了!春江水暖鴨先知。1月14日晚間,國投資本披露的旗下安信證券的2020年未經審計業績成為證券行業首份年報,安信證券全年營業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24.11%;淨利潤32.6億元,同比大增五成。
  • 我國唯一的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廠商,籤批量同比大增93%,替代空間到底有多大?
    作為重資產企業當然不能用普通的市銷率、市盈率去看,只能對標臺積電按資產計算並做一定的打折價,最終大約在6000億左右,但是向上或向下空間短期誰也說不好,因為按照傳統估值去算中芯國際的港股市值就是合理,但是既然來到大A就一定要溢價,對標下來比寧德時代值錢就是了。而為了反應下市場情緒,歡迎大家投票說說你認為中芯國際值多少錢?
  • 瑞信給予螞蟻2021年最高估值4610億美元 股價超100元
    來源:新浪港股10月22日消息,瑞信發表研報,瑞信預測螞蟻集團在2019年到2022年收入複合增長率為54%,公司淨利潤率穩定在30%-31%,最高給出公司4610億美元的估值,按此計算,螞蟻股價高達101元,折合117.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