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華為、中興如何搶灘浦東|華為老兵眼裡的上海灘無線和...

2020-11-25 上海觀察

2020年11月12日舉行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就是30年。曾經的阡陌農田化身為現代化新城,金融和科技雙雙獲得大發展。作為一名華為通信老兵,不禁憶起上海灘那段無線和晶片史。

從外灘金融中心看浦東

我對「上海製造」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90年浦東開放開發,第一件大事是架起連接浦東和浦西的南浦大橋,這是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的斜拉索橋。我出生於洞庭水鄉,走過的橋比小孩子走過的路還多,按捺不住地想去看看。

1992年春節後返回東南大學途中,我下了擠滿人的東行火車,踏上了上海的土地。我來自十八線小縣城,內心其實有點怯怯的,傳說中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鄉下人。

居然感覺還不錯,大上海確實很有秩序。公交車是長長的通道車,分為坐隊和站隊,秩序井然。一男一女用我聽不懂的語言鬥嘴,唾沫四濺卻始終不動一根手指!一路顛簸去了南浦大橋。橋面不能上去,就走到了橋底下的黃浦江邊,向對面的浦東望過去,看到不少工程機械,是個大工地。

這是我第一次踏上浦東土地,而我對上海的印象早在童年時就已確立,那就是頂呱呱的「上海牌」。

七八十年代,上海以區區一個城市,包攬了中國輕工業的半壁江山。我家的蝴蝶牌縫紉機(1973年)、永久自行車(1979年憑票供應)、上海牌手錶,毫無例外都是上海製造。

1984年那年夏天非常酷熱。小升初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我夜不能寐,母親為我徹夜搖扇。

第二天,母親痛下決心,拉著大舅媽去南縣五交化挑了一臺上海飛機製造廠的飛翼牌電風扇。花了170元巨資,這可是家裡兩年的存款。鄉村教書匠父親周末回來,一邊嘮叨太費錢,一邊果斷調到了最高檔位!擔心小孩子將手指頭伸進去,母親找木工做了個木箱子鎖了起來。

電風扇徹夜吹風,母親再也不用為我們搖扇了。這是我對上海最初的刻骨銘心記憶。

電風扇是上海飛機製造廠「軍轉民」生產的產品,品質非同尋常,居然一直用了26年,直到2010年才退役。全家一致決定,將它作為歷史文物保留下來。

作者戴輝家中的飛翼牌電風扇

因為怕影響我們學習,家裡一直都沒有買電視機。90年我去南京讀大學,91年春節回老家湖南南縣過年,看到「故鄉的雲」,不禁近鄉情怯。一到家,就看到書桌上有一臺14英寸凱歌牌黑白電視機。我們家第一次包餃子看春晚,其樂融融享受中國式新年。那年有一火爆的小品「警察與小偷」。大舅出了一個上聯讓我對: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各地都有自己的版本,湖南版是:湖南臭豆腐豆臭南湖!

凱歌電視在我家的10年裡,從沒修過,上海製造的質量是槓槓的。2000年春節,在「家裡蹲大學」裡自學成才的高級程式設計師弟弟編軟體賺了錢,買回了一臺康佳彩電。凱歌從此轉戰鄉村親戚家,煥發第二春,又閃亮了近10年。

無線通信在上海崛起,華為、中興搶灘浦東

1979年,深圳特區開始崛起。輕工業因為外向性好、投入小,就在南方爆炸式地發展了起來。上海輕工業品牌一個個從我們視野中消失。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浦東開發開放後,在高科技領域迅速發展起來。無線通信成為重要方向,這和上海以及華東有雄厚的工業底蘊與科教資源密切相關。

關於上海無線電通信的最早記憶,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上影廠博物館裡收藏了一些老電臺。戰爭年代,上海在遠東的地位,就好比卡薩布蘭卡在北非,有無數愛恨情仇、生死離別的感人故事。

上影廠博物館收藏的無線發報機

而提到無線通信,不得不說起「南郵」——南京郵電大學。

1984年成立的上海貝爾是中國第一個現代通信設備合資企業。80年代,南郵的陳錫生和糜正琨去比利時學習,並結合上海貝爾公司的設備摸透了現代程控交換機的架構。任正非說過,華為是看著陳錫生的書來寫軟體的,糜正琨教授的關門弟子曾浩文擔任了華為C&C08(128模)的研發總裁。而南郵的年輕教師殷一民(中興前董事長)去了大梅沙為中興通信開發數字程控。

有線的未來是有限的,無線的未來才是無限的。彼時,華為和中興不約而同都將無線研發的重心放到了上海浦東。

1996年,華為的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進入了廣州、深圳,賺了錢,於是開始在北京和上海浦東建立研究所。華為的北研所主攻數據通信技術,上研所主攻無線通信技術。上研所先後支撐了華為的GSM、手機、晶片等各個產品線。

華為上研所正式成立

老一代人都知道上海戶口的含金量和稀缺性,1994年我班兩位上海子弟畢業回上海工作,我們這些外地人只有眼饞的份。為吸引人才,上海逐步開放了外地畢業生落戶。上研所吸引了大量優秀的青年才俊加盟。1997年,我在東大隔壁宿舍的朱浩冰、我班的輔導員吳鈺等不少年輕人都先後加盟華為上研所。

浦東越來越具有移民城市的特徵,出門都說普通話,並且創造力爆表。而相比闖深圳特區,闖上海有一個便利之處:不需要邊境通行證。搞射頻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他們就從內地拋卻一切來沿海搏一把,幹一年頂十年。

1997年10月,華為首任無線業務總經理徐文偉於人民大會堂發布了中國首套GSM系統。

徐文偉發布GSM,右一為劉江峰

1999年,基站研發全部轉移到上海,BTS20產品經理朱浩冰向BTS30產品經理王勁移交,行銷部主管李祥庭派了我過去參與會議。王勁拍著胸脯說:市場銷售有技術問題,可以直接找我!

2000年開始,上研所開始3G的基站開發,基本上是年輕人擔綱。華為基礎業務部(也就是海思前身)年輕人何庭波來上海參與3G基站的ASIC晶片研發,這塊晶片奠定了華為無線晶片的產業基礎。2001年,她火線上任成為基礎業務部負責人。當年預研3G基站的年輕人楚慶現在則是滬上晶片巨頭紫光展銳的CEO。

多年之後,華為手機的軟體底層基礎平臺及部分手機的開發,如大名鼎鼎的P1、MATE 7都是在上海研究所進行的。

2014年,曾在上海領銜成功開發巴龍和麒麟晶片的王勁不幸倒下了,我想起電影《速度與激情》中有歌唱到: We』ve come a long way from where we began, and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華為上海研究所在浦東曾幾易其址。

陸家嘴金茂大廈開張後,寫字樓有空置,華為就在這裡租了好幾層樓搞研發。金茂後來痛感上當,原來,一群群衣著馬虎、頭髮凌亂的研發工程師在大樓裡竄來竄去,和金茂要打造的高端金融形象很不相稱。2002年,我陪同柬埔寨客戶來金茂參觀,副所長楊剛華在布滿線纜的3G實驗室裡故作神秘地演示高速數據業務。

再來看看華為的同城友商中興通信。

1994年8月,中興通信成立上海第一研究所,以無線和接入為主要研究方向。1998年3月,成立上海第二研究所,從事GSM移動通信系統、手機研製。

1999年,中興上海第二研究所研發出了國內自主開發的第一款GSM手機。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興手機事業部,隨後,殷一民請纓到上海擔任手機業務總經理。GSM、CDMA和小靈通手機發貨量都爆炸式增長,質量問題一度非常嚴重。當時殷一民做了兩個決定,一是建立高效的運作體系,二是花費幾千萬引進國外的設備,在深圳建立了兩條SMT生產線,並增加了質檢環節。上海設計,深圳生產。這個模式有點類似蘋果:加利福利亞設計,中國製造。

滄海遺珠,華為和中興的通信創業系在滬上也茁壯成長了起來。

先說中興系,在上海的中興創業系在手機設計與代工(ODM)領域做得很好,誕生了華勤、聞泰、龍旗等手機代工設計巨子。

我應邀訪問過位於浦東的華勤總部。華勤號稱「千元機之王」,客戶包括除蘋果和三星之外的幾乎所有手機大廠,其生產線上採用了明銳理想等公司的視覺檢測設備來大幅提高產品質量。

聞泰的研發和行政總部也設在上海,劍走偏鋒,通過收購進入晶片封裝領域。這個坊間稱為「蛇吞象」的神操作,我相信和陸家嘴的金融圈也大有關係。

再說華為系,季昕華創立的UCloud優刻得(雲計算)、孫洪軍創立的艾為(晶片)、吳閩華創立的震有科技(核心網),是華友科創板「三劍客」,前兩家的總部都在上海。

高我三級的學長唐咚創立的上海步科自動化也登陸了科創板,它具有華為電氣-艾默生的基因。中興系燕麥科技也登陸了科創板,也是自動化企業。華為旗下的哈勃科技投資了約20家晶片相關企業,主要是華為供應鏈,或者供應鏈的供應鏈,具備未來衝刺科創板的實力。一些被投企業也在上海。

當然,上海本土通訊企業也有很不錯的,比如上海瀚訊專業做寬帶無線通信設備,在細分市場不錯,後來於2019年在深交所上市。

滬上晶片產業在GSM手機潮中爆發

浦東現在最火的科技產業是晶片。不少晶片故事都發生在浦東,中國晶片是在上海率先達到海量發貨的。

比如1988年成立的上海貝嶺是中國最早的晶片合資企業(與比利時合資)。

再比如國家集成電路909工程是中國電子工業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其中最大的投資是上海華虹NEC的八英寸晶圓生產線,於1997年開始建設,兩年後建成,首年盈利。

這些公司都給上海的晶片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產業基礎之外,是時運。全球能做大晶片產業的國家,其實並沒有幾個。從全球的歷史上看,海量晶片的三大驅動力分別來自家電、個人電腦、手機。

隨著華為和中興為首的中國力量推動亞非拉地區的GSM覆蓋不斷加強,深圳華強北價廉物美的海量「山寨GSM手機」賣給了亞非拉的廣大老百姓。中國的晶片產業也因此獲得了一個爆炸式成長的寶貴機遇。

彼時,2000年IT泡沫破滅,不少矽谷華人回國創業,美國的風投也來複製矽谷模式。中國晶片產業很幸運地趕上了第三波浪潮。

而浦東就是眾多晶片故事的誕生地。

中芯國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2000年8月,52歲的張汝京自籌資金,帶著400多名優秀工程師來到張江建立晶圓製造廠。

晶片和整機產業是相互促進的。中芯國際的晶圓是要賣給晶片設計公司的,而晶片設計公司出品的晶片,要用在整機(如手機、平板)之上。如果中國的自主設計的整機產業(如華強北的山寨機)沒有實現海量發貨,那麼採購國產晶片的概率低,中芯國際也就難以大發展起來。

而低價GSM手機帶動了大陸產晶片海量發貨。上海投入晶片產業「早準狠」,在GSM手機潮中爆發,起到了中國大陸晶片領頭羊的作用。

我在湖南南縣一中的中學校友趙立新,是清華大學EE85級畢業生,好幾個國內大晶片公司都是他們這幫清華同學創立的。

2003年,趙立新從矽谷回來,在深圳從中學校友融到200萬美元天使投資後,於金色9月來到浦東創立了格科微做圖像傳感器。他之前與上海並無交集,是有感於上海灘濃厚的晶片氛圍而來的。

格科微起家依靠極致性價比。晶片最低價格不到一美元,還發明了生產裝備投資很少的COM模組工藝,在深圳發展了不少模組廠,採用格科微晶片的模組幾乎成為了華強北標配。彷佛一夜之間,格科微就跨過了十億元人民幣年收入大關,「錢都數不過來」,這是中國晶片設計企業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格科在張江幾易廠區,不斷擴容。無數人的第一張數碼照片,都是用山寨手機拍的。

格科微採用的晶圓是在中芯國際生產的,是中芯國際的第一個海量客戶,且連續幾年都是第一大客戶。兩家企業相互成就,這正是浦東晶片產業鏈創造的奇蹟。

我在東大90級的同學孫洪軍在浦西創立了艾為電子,專門做音頻功放晶片,也因為GSM低價手機市場迅速起量。他原來是在華為海思工作的。因不少客戶都在珠三角,艾為在深圳機場有一個醒目廣告牌。我看到有女孩子欣然與之合影,忍不住問:你知道艾為幹嘛的嗎?女生答:我不管,漂亮就行!

艾為在深圳機場的醒目大廣告

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展訊,在2003年研發出了GSM基帶多媒體一體化晶片(音樂手機)。陳大同回憶歷史說,武平(展訊CEO)建議「掛羊頭賣狗肉」,找錢時說要做3G,拿到錢後,先做GSM晶片。

上海銳迪科於2004年成立,射頻和連接器件曾在低價GSM手機上橫掃市場,後來與上海展訊一起為紫光收購合併為紫光展銳。

2019年後,晶片製造裝備和材料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如上海的中微半導體(蝕刻機)、上海微電子(光刻機)和滬矽產業,以及北方華創等。

跨入新時代,上海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協同長三角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同長三角地區產業集群加強分工協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產品、形成一批中國標準。

大會次日,我第N次踏上了浦東這片神奇的土地,訪問了兩家優秀的創業晶片企業,估值都已達到10億元量級,並感受到了和長三角的分工協作。

位於張江的開元通信來自上海銳迪科(RDA)的精英創業團隊,專攻濾波器,和日本村田差異化競爭。隨著5G手機火熱登場,需求暴漲,一個5G手機要用約100個濾波器,相比4G手機增長了近一倍。我在華為的銷售老戰友焦健堂(焦叔)感慨:現在長三角各代工廠的產能都爆滿,做得出來就能賣得掉,和當年苦口婆心求運營商買通信設備真是天壤之別啊!

作者戴輝與賈斌(開元CEO,中)、焦健堂(焦叔)

位於金橋的芯視通,是來自矽谷豪威(OV)的豪華創業團隊,CEO是我的東大校友杜錚。芯視通做CMOS 圖像傳感器,起家是高端安防場景,再進入到更廣闊的市場。

作者戴輝與芯視達CEO杜錚

值得一提的是,芯視通與長江對面南通市的通富微電戰略合作,這是上海和長三角分工協作的生動案例。

來上海之前,我和明銳理想視覺檢測團隊去通富微電。這是世界最大的晶片封裝企業之一,現在火力全開日夜生產。通富微繆小勇先生介紹,客戶不少是上海的晶片設計企業如紫光展銳、艾為等,也正與上海芯視通一起研發用於CMOS圖像傳感器的先進封裝工藝。

在上海的帶動之下,長三角的晶片事業發展很快,比如上海格科微在浙江嘉善投資20多億修了一個很大的封裝廠。10年我和海思團隊一起去蘇州最早之一的晶片設計企業盛科網絡做盡職調查,我中山大學研究生同學古陶從矽谷回來後任CTO。

臺積電看到大陸晶片崛起,來到了南京浦口設廠!在我看來:沒有臺積電,就沒有江北新區,但沒有李國鼎,也沒有臺積電啊。李國鼎是中央大學畢業的南京人,是中國臺灣高科技騰飛的「科技教父」。南京於是複製上海模式,大力發展晶片設計業。我呆過一年的東大浦口校區成立了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周邊房價蹭蹭蹭往上漲,正如浦東一樣讓我追悔莫及,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

順江而上到武漢,順海而下到廈門,都在學習上海的成功經驗。

上海灘科技事業不只是晶片這樣的「硬科技」,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這樣的「軟科技」也在迅速發展。

早在2011年的6月28日,浦東軟體園就發布了「浦軟匯智雲」,比阿里公有雲還早了近半年。操盤手丁勇吉曾在浦東告訴我,「浦軟匯智雲」採用了CITRIX的XEN虛擬化,為降低成本又引入了國產的京華科訊的KVM技術,大大降低了IT初創企業的啟動成本,哺育出喜馬拉雅、寶寶樹、七牛、視+AR等優秀創業公司。

同濟大學畢業生季昕華於2012年在上海創業做UCloud公有雲,首家基於KVM引擎自主研發公有雲,抓住了手遊這個巨大的風口,在沒有背靠巨頭的情況下獨立成長起來,成為了全球第一家雲計算(IAAS)上市公司!

2018年,我從虹橋坐了兩個小時軌道交通去了一趟臨港。今年疫情中,特斯拉巨型工廠開張。特斯拉的股價漲的讓人懷疑人生。參考蘋果模式,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將邁上新的高峰,人工智慧和汽車OS的發展相信又會有新的故事。合肥「風險投資」電動汽車,還拉了上海大眾電動車入夥,成就一段佳話。

上海灘歷來藏龍臥虎,有歌曰:

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仍願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夠。轉千彎轉千灘,似大江一發不收!

(作者系前華為員工,科技史研究者)

相關焦點

  • 【回顧】戴輝: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
    1.老兵戴輝:華為的晶片事業是如何起家的?;2.老兵戴輝:華為海思的麒麟手機晶片是如何崛起的?;3.老兵戴輝:海思機頂盒晶片是如何成為霸主,並與中國標準相互成就的?
  • FCC算過一筆帳,為驅逐華為和中興,選擇了一條有代價的路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上周五禁止使用其每年85億美元的通用服務基金(USF)向華為和中興購買設備和服務。除了美國的「四大」運營商(即據報導不使用華為設備的Verizon,AT&T,T-Mobile和Sprint)外,該國還有許多小型無線運營商,它們僅服務於少數社區並承擔在複雜地形中建立網絡的成本很高。他們非常需要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 英國真的要放棄華為嗎?華為老兵談中英電信百年合作史
    百年馬可尼公司的衰落,卻成了華為在英國業務大發展的起點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8線小縣城(湖南南縣)的電影院裡,年幼的我看了一部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地下工作者李俠聚精會神地按著鍵發出長長短短的嘀嘀聲的畫面一直留在記憶裡。最近,胡歌作為主演重拍了這個電影。
  • 選擇華為和中興是一個巨大的錯誤,FCC將投票做出最終決定
    華為在美國的命運似乎被轉到了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周五,FCC將決定是否阻止美國公司使用聯邦資金從不受信任的公司(著重指華為和中興通訊)購買設備,這兩家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設備和手機製造商。他們認為,選擇應該顯而易見:讓中興和華為公司從根本上建設美國的無線網絡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從戰術上講,禁止美國公司動用聯邦資金購買華為和中興製造的技術設備是明智的。
  • 運營商公布大規模集採 華為中興和大唐電信瓜分
    此輪採購實際上分為核心網向 5G 升級、(接入網)5G 一期無線工程和 5G 終端(測試版)三大部分。其中,在核心網向 5G 升級、大約價值 2 億元的相關採購項目中,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分別中標 219 套、153 套、56 套、22 套 MME 設備,以及 369、231、60、21 套 SAE-GW 設備。
  • 華為、中興聯袂出手,東北將成為國家級智能造車中心
    在抗疫最艱難時段,國內華為、中興兩位科技巨頭並沒有停下在東北設置科研機構的步伐,華為在長春設置第九研究所,業務主營智能汽車、人工智慧等,中興在長春設置北方運營中心,探索5G、C-V2X、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與智能駕駛、智能製造等技術。
  • 你所不知道的華為與華為手機
    > 說華為手機,當然要先說華為,我認識華為是在上世紀末期,那時我在北京的一家通信研究所做碩士畢業課題,導師很忙整天在外面開會,一周才召見我一次。 華為也不是沒有敵手,中興就經常給它上眼藥,中興也是家民營的電信設備企業,上世紀末前郵電部部長提出過「巨大中華」的說法,說的是巨龍、大唐、中興、華為四家代表著中國信息產業發展方向的高科技公司,其中巨龍和大唐是國企,中興和華為是民營。現在有人說中興是國企,其實只是政府佔些股份,本質還是個民營公司。經過20年的發展,現在的實力排名正好顛倒過來了,華為成了老大,中興緊隨其後。
  • TD二期招標排名出爐大唐中興華為名列前三
    TD二期招標排名出爐大唐中興華為名列前三 2008年10月30日 08:3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發表評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從設備商處獲得信息顯示,在已經結束的技術標商務標評比中,中興在技術標中名列第一,大唐則在商務標中名列第一,最終的綜合評比中,大唐系位居第一,中興排名第二,華為排列第三。其他幾家企業差距較大。  據記者了解,TD二期招標涉及28個主要省會城市,計劃建設2.3萬個無線基站、約16萬無線載扇,規模大概是一期建網的1.53倍。
  • 華為無線AP 華為AC控制器 深圳華為代理
    【中關村在線廣東行情】華為AP4050DN無線接入器,近日在商家「思科華為授權商(深圳漢林)」特價促銷,優惠價為900元,好物好價,值得您入手!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深圳市福田區天安數碼城天祥大廈詳詢,關於華為AP4050DN無線接入器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18928454669 QQ:410723282 )該商家。
  • 中興為自家旗艦「打上雞血」,號稱對標p30 pro,華為表示淡定!
    矽谷聊科技,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有趣新奇的科技新知識、網際網路大事件、數碼新資訊、電子產品使用技巧,讓你獲取資訊,各種乾貨技巧都快人一步,精彩點評帶你指點江山,一切盡在矽谷聊科技,點擊關注哦~~中興在上個月發布了中興天機Axon 10 Pro,在手機剛剛發布之際,中興就宣稱,這是一部對標華為
  • 華為中興獲首批4G手機入網許可
    北京商報訊(記者曲忠芳)上周末,工信部頒發了國內首批4G手機入網許可,華為、中興通訊(000063)、索尼、三星入選,這預示著4G牌照的發放時間即將到來。  據工信部官網顯示,首批獲得4G牌照的手機廠商基本呈現國產廠商與洋品牌平分的局面,包括華為D2-6070、中興通訊U9815和三星GT-N7108D、索尼M35t。其中,三星的這款手機正是前不久發布的GalaxyNote2的TD-LTE版本,另外三款手機也均是TD-LTE制式。
  • 華為手機用什麼無線充電器好,適用於華為手機的無線充電器
    支持無線充電的智慧型手機大部分是採用Qi無線充電標準技術,QI無線充電技術是利用電磁感應技術,把電流轉化為電磁,手機通過內置線圈把電磁轉化為電流給手機進行充電的。隨著華為手機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越來越多,無線充電器也成了很多華為手機用戶選擇的數碼產品。本期文章將為大家列舉幾款無線充電器品牌,均支持華為手機的無線充電協議。
  • 華為的名字有什麼含義?華為的創業口號又是什麼?聽了熱血沸騰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這一家民營通信科技公司,在任正非的帶領下,經過32年的發展,如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佳績,在通信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具備了多項核心技術,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5G行業裡,更將會大展拳腳。
  • 無線充電技術大曝光!三星、蘋果雙雄稱霸:華為成國產最後的牌面
    ,也同樣擁有191件無線充電技術專利,位居全球第四,雖然蘋果無線充電技術實力雄厚,但在無線充電功率方面,似乎也一直被國產廠商所「嘲諷」,畢竟就連有線快充功率都無法匹敵國產手機廠商的無線充電功率,更不要說蘋果的無線充電功能了。
  • 無線AP管家 華為AC6005無線接入器解析_華為 AP6010DN-AGN_網絡...
    華為AC6005無線接入控制器以其一貫的超群性能和豐富功能很好地滿足了企業對於802.11ac和BYOD的需求,成為面對中小企業的新一代AC部署的必選產品。通過此方式,一方面具有了旁掛式組網的快速疊加部署的優點,同時通過CAPWAP數據隧道將分散的多AP接入的所有無線用戶流量匯聚到AC,實現對所有無線數據流量的集中控制。  直接轉發  直接轉發模式下,無線數據直接在AP上完成802.3和802.11報文轉換後,通過上行的匯聚交換機進行轉發。
  • 華為成為世界頂尖的5G領導者,它是怎麼做到的?
    華為的主要產品迭代1、程控交換機90年代中期,通信行業有「巨大中華」,分別指巨龍,大唐,中興,華為,雖然取名是為了順口,但排序卻一定程度上體現研發實力與市場份額,華為排在最後,巨龍排在首位。當時程控交換機競爭格局,戲稱」七國八制「,中國的通信市場上總共有8種制式的機型,分別來自7個國家:日本的富士通和NEC,美國的朗訊,加拿大的北電,瑞典的愛立信,德國的西門子,比利時的BTM,以及法國的阿爾卡特。華為公司作為後起者,和外資企業北電、朗訊、NEC等相比處於劣勢,不僅是指營收、技術,還有知名度和客戶認可度,但是增速非常快。
  • 量子通話手機,電信率先推出華為和中興兩個樣機
    有關量子通信、量子加密等和量子相關的信息,大家已經聽說過很多了,雖然科研人員還在探索的道理上加速前進,但是對於大眾來說,量子還是和人們的距離有點遠:生活中既見不到,工作上也用不著。中興或許到現在為止,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到底好在哪裡?
  • 成員名單公布,沒有華為和中興
    華為5G技術因為大幅領先友商,一度讓美國感到自己的科技霸主地位受到威脅。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國才不斷對華為5G技術進行詆毀,試圖拖緩華為公司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美國也在加快速度主導新一代通信技術的研究。
  • 華為、中興、烽火、新華三等拿下國內5G承載網第一標!
    多個廠家參與了項目,最終華為三個標包均排名第一。具體中標候選人包括華為、中興、烽火、新華三、和記奧普泰、上海欣諾6家企業。: (1)單位名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興通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體 (2)投標報價:¥112,212,094.73(含稅) 3.第三中標候選人: (1)單位名稱: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2)投標報價:¥209,049,648.82
  • 華為中興大唐分330億5G大訂單 5G建設核心股份列表請收藏
    華為中興大唐分330億5G大訂單,請收集5G建設核心股列表 [華為中興大唐分眾330億5G大核心股5G建設]長江證券表示,隨著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5G基站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移動5G基站招標已經啟動,分眾產業鏈包括主要設備、傳輸設備、光模塊、射頻、印刷電路板、通信連接器等。有望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