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這一家民營通信科技公司,在任正非的帶領下,經過32年的發展,如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佳績,在通信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具備了多項核心技術,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5G行業裡,更將會大展拳腳。
華為也是一家讓人尊敬的企業,任正非是一位讓人敬佩的企業家,這種尊敬和敬佩並不僅僅是來源於華為的規模巨大,而是來源於華為的自主科技研發能力,來源於任正非的高瞻遠矚和極強的戰略布局能力。
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任正非創辦華為也是困難重重,當時的他,年齡已經是44歲了,本來是在體制內有穩定的工作,卻因為給單位造成了200萬的損失,而被單位開除,44歲,這一數字,在中國人眼中並不吉利呀,因為「4」與「死」是諧音,但是如果你反過來想,兩個4不就是8了嘛,8則是非常吉利的數字,而4乘以4則等於16,那就更加吉利了,諧音為「要順」。
不管這個諧音和吉利與否,這一年,任正非肯定是非常難過的,因為老婆也跟他提出了離婚,這個退伍老兵,沒有被打倒,相反借了21000元創辦了華為,這一年是1987年。
華為寓意是「中華有為「,為中國崛起而有為,在通信行業,除了華為之外,還有另外幾家公司,取的名字同樣非常具有意義,如」大唐電信「,唐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也有」中國精神「的指代意義,中興通訊,中興,寓意為」中華復興「。
當時這些通信領域的中國公司,面對的競爭對手是國外的巨頭,這些國外巨頭普遍發展了百年以上,這正如是螞蟻要對抗大象,但是在當時這個年代,這些有夢想的人就這樣開航了。
在當時的中國,通信領域發展非常落後,比如電話普及率僅僅是0.38%,在全世界的排名在120名之後,比非洲的水平還要低,當時裝電話就是一種奢侈行為,只有很少部分有錢或者有權的人才裝得起。
通信系統的落後制約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也是決心花大力氣來推進通信設施建設。在當時,通信領域也採用了「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戰略,事實證明這一戰略也是非常成功的,這讓中國的通信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又引進了國外先進的通信技術。
華為也正是乘著這股東風而逐步發展壯大了起來。
華為是一家民營企業,但是它又是一家有著強烈民族使命感的企業,1987年任正非創立華為時,提出的口號是:做民族通信企業的脊梁!
32年過去了,華為朝著當初任正非提出的口號走出去了很遠,在通信領域越來越佔有重要的地位,如今的華為,已經成為了一家國際化的通信巨頭,2017年華為全球的收入超過6000億元,2018年上半年收入超過3257億元,增長了15%,擁有員工超過18萬人,服務了全球170多個國家及全球1/3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