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對中國有什麼貢獻?兩個故事,告訴你華為有多厲害

2021-01-17 對象在大廠

近兩年來,由於華為手機的異軍突起讓任正非和他的華為變得家喻戶曉起來,雖然不少華人對於華為的印象還停留在手機品牌上,但是華為不只有手機業務,它還是世界領先的電信公司之一,為不少國家提供電信設備和通信設備,是目前世界上5G通信設備的領先者。

一個5G讓我們知道華為的科技實力,但是華為備受尊崇並不只是因為5G上的成功。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兩個故事,讓你徹底了解華為的發展過程。

在1987年,任正非創辦了華為當時的主營業務是做交換機代理,這個時期國內所有通信設備基本都是進口的,因為相關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歐美發達國家的手裡,當時有一個概念叫七國八制,意思是說市場上總共有來自七個國家的八種制式的機型或網絡,這種局面對國外廠家來說很有利,但對國內市場來說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和麻煩,為了眼前的利益各廠家各自為政,很難使國產交換機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家裡能裝一部電話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承受的,因為僅裝一個固話也需要幾千上萬元的費用,原因就在於當時所有通信設備全靠進口,安裝成本和通信資費都非常的高昂,直到1993年華為成功研製出了數字程控交換機才打破了這種局面。

這款交換機不僅打破了西方的壟斷,還超越了大部分同類產品,不僅讓華為走出了國門還迫使國內市場上交換機的大降價,由此帶動了通信市場降本增效的普惠發展。

關於華為的第二個故事是關於GSM的。GSM是全球應用範圍最廣泛用戶數最多的移動通信技術之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2G。當時國內GSM從基站到手機依然是歐美巨頭的天下,當年大街小巷但凡有手機的幾乎都是諾基亞手機。無獨有偶,當時諾基亞也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華為在固網獲得成功後緊接著就瞄準了移動通訊市場。令任正非始料未及的是無線技術門檻非常高。

任正非後來說,在無線領域裡華為碰見了巨大的困難,甚至差點就熬不過來了。我們當時只有固網的研發能力,沒有相當無線的技術門檻那麼高,但是不做無線又不行。回過頭來想,如果華為不能在無線上熬過去,我們現在就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固網公司。

1995年華為開始研究GSM,因為技術難度大,投入期長華為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渡過難關,華為開始大力推行內部融資,讓員工買內部受限股,後來這些賣了股票的員工都發了大財,但當時任正非和華為的壓力非常大,不知多少人想要扼殺華為的技術創新。

多年後,深圳市長在節目中透露,關於任正非的告狀信收了三千多封。1997年華為在北京通信展發布了GSM解決方案,之後華為獲得了福建移動高達3.2億人民幣的移動通信項目合同。

華為GSM的成功不僅僅對民族的通信設備產業有巨大的貢獻,而且因為GSM延伸的智能網技術、移動夢網還拯救了那些國內深陷全球IT泡沫的網際網路公司。比如騰訊公司就是靠移動QQ賺到了好幾桶金。

華為的創業史也可以說是中國通信產業和技術進步的歷史。其實不僅僅是通信行業,國內任何一個領域都是這樣的情況,中國沒有的,價格就賣得很貴;中國有了的,他們的價格馬上就下來了,從這一點來說,華為對國家對社會確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家對於近年來通信技術的發展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華為P30 Pro被稱「夜視儀」與「望遠鏡」,徠卡四攝有多厲害?
    超廣角模式堪稱是拍攝大場景的利器,華為P30 Pro採用一枚2000萬像素f/2.2光圈的超廣角鏡頭,同時這枚鏡頭還兼具2.5cm的微距拍攝能力,可謂是一次性滿足用戶的兩個願望。在實際工作時,這枚鏡頭的等效焦距達到16mm,充滿立體感和空間感的廣角照片從此一鍵即可得。至於4000萬像素f/1.6光圈的超感光攝像頭,乃華為P30 Pro傑出畫質的保障。
  • 華為的名字有什麼含義?華為的創業口號又是什麼?聽了熱血沸騰
    華為也是一家讓人尊敬的企業,任正非是一位讓人敬佩的企業家,這種尊敬和敬佩並不僅僅是來源於華為的規模巨大,而是來源於華為的自主科技研發能力,來源於任正非的高瞻遠矚和極強的戰略布局能力。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任正非創辦華為也是困難重重,當時的他,年齡已經是44歲了,本來是在體制內有穩定的工作,卻因為給單位造成了200萬的損失,而被單位開除,44歲,這一數字,在中國人眼中並不吉利呀,因為「4」與「死」是諧音,但是如果你反過來想,兩個4不就是8了嘛,8則是非常吉利的數字,而4乘以4則等於16,那就更加吉利了,諧音為「要順」。
  • 歐美「屏蔽」華為5G?那華為只好帶著中國車企走前面了
    01「開放聯盟」或許叫「強盜聯盟」更合適據著名統計機構Statista公司在2020年2月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中國華為公司在5G標準中的SEP(Standard-Essential Patent,意為標準必要專利)數量達3000多,超過世界上所有的企業或研究機構。
  • 華為晶片最新消息 鴻蒙」到底會有哪些應用?
    華為海思OLED驅動晶片可能會向面板廠商銷售,如此中國面板價格會大幅度下降,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以前總是說中國「少芯沒面」,就是缺少晶片沒有面板。現在華為攻克了晶片,又佔據了面板,兩個最核心的原器件都拿下了。
  • 在華為店「被坑被加價購機、服務質量特別差?」-帶你認識華為店
    我自己定義蘋果的華為的一句話叫做「十年學蘋果,三年學華為」,意思很簡單十年前蘋果最火,各廠家爭先效仿蘋果的模式:從陳列、培訓、合規、手機演示素材。從賈伯斯逝世開始蘋果只是在中國逐步在走下神壇,不是說蘋果不行了而是沒有當初的輝煌。
  • 郭臺銘宣布支持國產晶片開發,華為迎來「強援」,中國芯有出路了
    郭臺銘宣布支持國產晶片開發,華為迎來「強援」,中國芯有出路了有些人可能看到這個標題對於標題中的人物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對於我國的華為終於能夠迎來強援,中國心又出爐了,這些字眼是比較了解的,畢竟這一兩年我國在晶片上所遇到的問題特別多。
  • 厲害的何止華為?中國院士突然宣布,中國晶片發起「反擊」!
    不過在5G領域,厲害的何止華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正式宣布,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經研製出了CMOS毫米波全集成通道相控晶片,目前已經完成封裝和測試。也就是說,我們國家已經在成功突破了5G毫米波晶片技術。也是成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並且這項技術是由我們國家自主研發而成,可以將5G晶片的成本降低98%。
  • 華為手機成功背後的故事
    松山湖華為手機的自動化生產線裡,日本松下一位前社長帶領20多名日本專家和德國專家,一直在改進位造工藝和產品質量,由於工藝的改善,員工數量也由之前的60多人減少到20多人。「華為向日本學習零缺陷管理,日本人真是苛刻到一個批次貨物單品瑕疵都給你打回來。向德國學習精工製造和參數管理,向歐洲學習標準認證,一個批次產品要通用多個歐洲國家檢驗標準。
  • 華為的WiFi6+真的那麼厲害嗎?
    WiFi6支持80MHz和160MHz兩個頻段。那麼什麼是160MHz呢?今天的160MHz是Wi-Fi的最大頻寬,會直接影響Wi-Fi傳輸的最快速度。在第四代WiFi(俗稱WiFi4)的時代,最大頻寬為40MHz,單流帶寬最高是150Mbps。
  • 這是一個關於「華為與數學」的故事
    在全球擴建研發中心是華為甚至每一家談得上成規模的科技企業再尋常不過的操作,但對華為來說,在俄羅斯這一地區布局研究中心有著不同意義。這是一個關於「華為與數學」的故事。大局觀,在可以「開花」的地方努力雖然俄羅斯一直是中國的「好朋友」,但在科技行業中,俄羅斯相比歐美來說並不出名。然而,華為之所以計劃要將俄羅斯研發中心的員工數量增加近3倍,在5年內延攬1000多位新專家,大攬人才,是因為俄羅斯有著非常厚實的數理學基礎。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Nathan VanderKlippe:華為現在正處於在法庭上談的階段。您覺得什麼時候會轉向聲音小一點的談?什麼時候你們會就達成某種和解協議展開具體的討論?  任正非:如果美國政府找不到證據,它沒有什麼理由、聲音小一點的時候,我們的聲音也可以小一點。那時我們就不在法庭上談判,可以到咖啡廳談判,如果聲音太大,影響周邊客人,聲音就會自然小了。那時就會討論「你多喝一杯,還是我多喝一杯」的賠償問題。
  • 你所不知道的華為與華為手機
    其實,不止華為也包括其它公司,在當代中國已經不存在逼迫員工違心做工的氛圍了,拼命工作都是自我加壓的結果,例如深圳動輒幾萬人的工廠,打工仔打工妹都是自願加班的,甚至主動爭取加班的機會,為的就是多掙點錢。高科技企業也是如此,想把績效搞高點,那就要多加會班,沒人逼你這樣做,這都是個人的主動選擇。
  • 潘石屹慶賀華為中國總部入駐,華為員工回應:沒聽過有這個機構
    會上,中國會長潘石屹向媒體宣布,——華為成為小虎中國的客戶,租賃了李澤小虎約6萬平方米的辦公面積,設置為華為在中國的總部。眾所周知,華為全球總部位於深圳坂田,包括華為全球財務中心、全球業務管理中心、投資管理中心、晶片設計中心、創新和研發中心、軟體平臺和各種高科技初步研究中心。隨著華為全球商業版圖的進一步擴大,華為的全球總部作為華為的大腦發揮著更強大的影響力。
  • 華為手機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功能?我覺得超級月亮很厲害
    我理解的拍案叫絕是:我有的功能,你還沒有。大家都有的功能,但我更先進。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覺得華為這四個功能讓人拍案叫絕。他們分別是超級月亮、超級藍牙、超級文件系統、方舟編譯器。這四個功能讓華為手機獨樹一幟,堪稱拍案叫絕的功能。1,超級月亮讓華為手機的拍照體驗領先友商。
  • 華為晶片被「斷供」,對手機業務有什麼影響?
    中國有沒有自己的晶圓廠?有,中芯國際。據官網介紹,中芯國際可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麒麟9000主供華為Mate40,所以如果禁令生效,主要影響的是華為的最高端旗艦,其他產品線基本不會受到影響。就算是麒麟9000,從華為已有的1000萬片備貨來看,撐起下半年市場問題不大。
  • 華為的700多數學家這次能否助華為走出困境?
    任正非在去年的媒體採訪中說,華為有大量的科學家,其中至少有700多位數學家,800多位物理學家,120多位化學家。很神奇!一家通信企業需要這麼多科學家嗎?特別是數學家,這些數學家在華為幹什麼?此次,境外大國揮舞大棒,讓華為陷入困境之時,這些數學家們能否助力華為走出困境?
  • 華為的成功能複製嗎?秘訣是什麼?
    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面來看,首先複製是行動,但結果怎麼樣?成不成功?要看你會不會複製了。 企業是一個系統,具有一套自己的內在運行邏輯,所以學習一個企業,一定要系統理性的學習。華為這些年發展這麼好,有人說華為的研發好我就學華為的研發。華為的人力資源好我就學華為的人力資源,華為的項目管理好我就學華為的項目管理,聽著很有道理,也很有針對性,實則不然。
  • 華為雲銷售的是什麼_華為雲銷售是做什麼的 - CSDN
    在中國,華為雲已服務於政府、網際網路、汽車製造、金融、基因等多個行業,包括30多個國家級部委、600多家政府與公共事業單位、網際網路50強企業中的30家、20 多家大型車企、14家基因領域企業等。在海外,華為雲在新加坡、智利、巴西、墨西哥、秘魯大區陸續開服;與夥伴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
  • 如此「豪橫」的華為,「骨頭」到底有多硬
    黑馬一般的華為,招來對手的「眼紅」 早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迅速的壯大,自然引起了美本土同行企業的注意,於是美國本土思科公司便開始了攻擊起訴華為,隨後摩託羅拉、諾基亞、西門子、朗訊、等通訊巨頭蜂擁一般的加入到起訴華為的隊列中。 正所謂「蝨子多了不癢」,它們的這些做法,顯然沒有對華為造成過多的影響。
  • 華為建立雲生態,華為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
    刀客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在媒體工作的時候有幸參加過IBM技術峰會、英特爾IDF大會、微軟Build大會和SAP創新峰會等能影響全球科技和經濟發展的企業的重要年度技術峰會,感受最深的是,在這些會上,中國企業的CEO基本上是站臺打醬油的。而中國企業的技術會議,跨國公司來的人多數是部門經理級別的,差別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