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一)?

2020-11-03 失落代號

自2012年以來,Spacx一直致力於研製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家族,即現在的星際飛船(星艦),它最終目標是取代它的主力火箭——獵鷹9號系列。它的設計已經演變成一種雄心壯志空前的火箭,甚至比久負盛名的土星五號火箭還要大,但用途要多得多。

星艦完全版

如果發射成功,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質量為5000噸,是世界上最大客機空客A380的8倍多。
推動它離開地球的將是28個最新猛禽發動機,產生更多的推力非常驚人,相當於50架A380(75315千牛/16931500磅力)。僅星際飛船上層的重量就相當於獵鷹重型火箭的11/12,其可重複使用的貨運有效載荷達到150噸,相當於5次可重複使用的獵鷹重型發射之和。它的貨艙足夠大,足以裝下下一臺客運機車或一臺隧道挖掘機。

星艦

一艘客運星際飛船將在1000立方米的加壓艙內容納至少100名乘客,這個體積比國際空間站大9%。此外,這種星艦的變型版有可能在6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實現從地球上任何兩點的高超音速點對點飛行,實現全球一小時到達。
LEO軌道以外的任務需要一種在軌加油機,以便回收和修理衛星,執行環繞月球、火星和其他地方的任務。由於有可能將任務成本削減到目前水平的一小部分,所以星艦的首次亮相可能預示著太空飛行新紀元的到來。

火箭變遷

多虧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幕後報導,SpaceX在公開場合的構建方法,以及Elon定期在推特上發布新的細節,我們已經能夠通過12個已知版本來追蹤它的進展。
我們將涵蓋七年來的設計變化,包括新的材料信息,內部思維和上層進化的新信息,這是自2018年8月9日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關於SpaceX的「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BFR)的第一篇綜合性文章發表以來學到的。

概念(2006-2012)

2006年,在試圖發射28噸重的「獵鷹1號」火箭時,剛成立4年的SpaceX公司獲得了美國宇航局的種子資金,建造了一種更大的10引擎火箭,即第一級9個引擎,第二級1個引擎,取消了小型獵鷹5號火箭的計劃。

獵鷹1號

不過,在決定繼續研製獵鷹9號之前,馬斯克計劃最終建造一種名為BFR或「大獵鷹火箭」的東西,據馬斯克傳記作家阿什利·萬斯(Ashlee Vance)稱,當時計劃建造史上最大的發動機。值得銘記的是,當時SpaceX公司失敗的獵鷹1號火箭的質量還不到土星5號衛星火箭大小的1/100!
2009年6月18日,美國航空航天研究所(AIAA)的MaxVozoff在軌道上的創新:商業載人探索和貨物運輸活動首次公開提及猛禽火箭發動機。然而,目前它沒有連接到BFR上去,被設想為獵鷹9號的氫氧上級發動機。

9個梅林發動機

2010年聯合推進大會上,(馬斯克)還介紹了大型獵鷹X、獵鷹X重型和獵鷹XX超重型運載火箭的概念構想。這些發動機由一臺巨大的Merlin 2發動機提供動力,發動機推力為7565kN(1700766lbf),在海平面上的ISP為285.0秒,真空中為321.4秒。
這些發動機基本上是SpaceX Merlin 1發動機的表兄弟,後者為獵鷹9提供動力,使用簡單的氣體發生器循環的煤油/液氧燃燒器。演講結束不久,馬斯克否認所展示的想法是未來火箭的堅定計劃。隨後的事件表明,它們實際上是星際飛船的雛形。

星艦原型機

2011年6月,工程師傑夫·桑伯格被安排負責猛禽發動機的開發,並由一個小團隊負責。由於優先級別低,其發展緩慢。(未完待續……)

註:本文從轉載網上翻譯的NSF最新文章,對原翻譯的部分句子或者詞語做了修改,原文作者是菲利普·蓋納。

相關焦點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五)?
    這些計劃後來被擱置,2018年9月17日,SpaceX宣布,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和一組6至8名藝術家將在2023年前乘坐「大獵鷹」火箭環繞月球。縱觀人類登月史,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繞月飛行是1972年12月。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四)?
    此外它還擁有四個真空優化的猛禽引擎,圍繞著兩個(後來的三個)猛禽著陸發動機,並增加了一對三角翼來提供俯仰和橫搖控制。這反過來又會擴大飛行包線,使BFS能夠在各種大氣密度下著陸。前面的大窗戶被分成兩扇大窗戶,排成一排。它還最終解決了輻射問題,包括一個太陽風暴庇護所的40個艙室。由於增加了一個帶有巨大有效載荷艙和鉸鏈門的BFS貨運版本,BFR獲得了發射和回收衛星的能力。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三)?
    馬斯克甚至提到他希望將熱保護系統(TPS)和結構結合起來以節省質量。這預示著SpaceX最終決定在整個設計中使用碳纖維。這主要是因為它的低熱膨脹係數使得SpaceX能夠將飛船的隔熱罩直接連接到結構上,從而可能節省更多的質量。2015年10月,NSF進一步了解了馬斯克的計劃。MCT將是一個180米(590.6英尺)高的單杆設計,直徑12米。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發展史,馬斯克去火星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一)?
    自2012年以來,Spacx一直致力於研製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家族,即現在的星際飛船(星艦),它最終目標是取代它的主力火箭——獵鷹9號系列。它的設計已經演變成一種雄心壯志空前的火箭,甚至比久負盛名的土星五號火箭還要大,但用途要多得多。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二)?
    星際飛船概念圖次月,馬斯克宣布猛禽將是甲烷/液氧(methalox)發動機。這樣做的好處是以增加複雜性為代價,提高燃油效率(以比衝測量)。2013年10月,猛禽的首次推力數據至少為2942千牛(661400磅力)。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然後,弔詭的一幕出現了,爆炸之後馬斯克發推祝賀SpaceX任務成功,並高呼:火星,我們來了回顧一下,這已經是損毀的第7架星艦原型機了。95%,是因為艦體上的固定翼,像翼裝跳傘者張開手腳那樣,對火箭進行姿態控制(俯仰、翻轉、偏航等控制)減速飛行,這一系列動作是史無前例的。這一過程大約持續了兩分鐘:在接近地面的時候,火箭周圍的助推器開始工作,執行翻轉操作,將其姿態改為垂直狀態,為著陸做準備。
  • SpaceX星艦飛船又炸了,馬斯克迷惑表態:成功了!火星等我
    但火箭繼續向8英裡(約12.5公裡)的高度爬升。95%,是因為艦體上的固定翼,像翼裝跳傘者張開手腳那樣,對火箭進行姿態控制(俯仰、翻轉、偏航等控制)減速飛行,這一系列動作是史無前例的。這是功能完備的全尺寸原型星艦首次高空測試飛(高度12500米,之前曾多次降低這一目標)。
  • 馬斯克的SpaceX星艦:具體是什麼樣的?
    馬斯克的SpaceX星艦(SpaceX Starship),又稱:星際飛船,是由SpaceX推出的下一代發射載具,這一概念於2017年9月由伊隆·馬斯克正式公布。SpaceX一直在其位於德州南部的工廠開發一系列星艦原型,如圖所示在德州南部的博卡奇卡(Boca Chica)的星艦原型,星艦將是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能夠將多達100人運送到紅色星球,這可能會改變太空旅行的規則。2016年,馬斯克在墨西哥的一次國際會議上概述了他的理論依據:「歷史將沿著兩個方向分叉。一條路是我們永遠留在地球上,然後最終會滅絕。」
  • 馬斯克花費幾十億的星艦計劃到底是為了什麼?
    咱們的鋼鐵俠馬斯克選擇在炸一枚火箭,並且在之後對媒體的採訪裡說:錢對我來說只是一串電腦代碼,雖然這次實驗是因為發動機油壓不足,下降速度快了點,把幾千萬美金的火箭拍在了地上,但是對於我要讓人類移民火星的星艦計劃來說,摔碎一倆艘飛船不算什麼。有許多朋友們聽到這裡,除了感嘆為什麼有錢人說話都這麼像以外,是不是很好奇馬斯克口中的星艦計劃到底是什麼?
  • 馬斯克發布星際飛船項目最新進展,太空時代競爭將更加激烈
    目前,星艦項目推進效率極為驚人,近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再次曬出了該項目最新測試飛船的圖片,並公布了後續型號的具體細節,讓我們看看吧!按照馬斯克的設計,有網友已經把SN8的假想圖畫了出來,已經有了幾分星際飛船的雛形了!
  • 馬斯克的「大水塔」飛天了!今早spacex星艦SN5成功完成150m跳躍
    這是星艦的裡程碑式突破,也是全尺寸星艦的首次飛離地面的測試,下一個就將是20公裡(或者3公裡)的挑戰!預計將安裝3個猛禽發動機,但是不知道繼續使用SN5,SN6,還是全新的SN8?不管使用哪個,我們應該很快將看到更為震撼人心的一幕!
  • spacex星艦項目計劃及最新進展:2020年入軌、2024載人到火星
    馬斯克回答是:SN3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和短途飛行,SN4進行更長距離的飛行,但實際上加速建立完善飛船/猛禽的生產線是最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馬斯克最關心的還是星艦的進度,畢竟能看到人類移民火星是他畢生的夢想,前不久他還因為星艦進度達不到要求而發出他可能在人類登陸火星前已經死掉的悲嘆。
  • 未來已來:詳解馬斯克「星艦飛船」和近期太空計劃
    9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六晚,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SpaceX工廠詳細介紹了「星艦飛船」計劃的最新進展。馬斯克相信人類能夠而且應該成為星際物種。他認為自己公司開發的新型宇宙飛船有助於實現這個崇高的目標。
  • 離火星越來越近,SpaceX的星艦工廠正在加速星際飛船的生產
    ,以實現這一未來。這艘星際飛船正在位於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的博卡奇卡海灘火箭工廠開發。SpaceX的團隊正在加快星際飛船原型機的生產,那裡正在建造多艘不鏽鋼星際飛船。每個星艦原型都有一個以SN開頭的序列號。星艦SN1, SN2, SN3和SN4都經過了測試,並在今年早些時候的測試過程中被銷毀。
  • SpaceX星際飛船靜態點火測試失敗,馬斯克解釋發生異常的原因
    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為SpaceX最近的「星際飛船」靜態點火異常提供了解釋,並表示下一代火箭開發計劃的概述活動將被推遲,以更好的解釋一些「顯著的」設計變化。與此同時,SpaceX一直在為「星際飛船」一系列的關鍵測試和計劃做準備。「星際飛船」序列號8(SN8),最近成功進行了多種測試,包括低溫證明測試,多次溼式演練(WDR),鼻錐安裝,第一次三臺猛禽發動機靜態點火測試,使用更小的「頂層」油箱提供燃料的發動機測試等等。
  • 馬斯克透露,SpaceX準備發射星際飛船SN8,這次是20公裡的高空
    SpaceX公司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立,旨在使人類成為多行星生命。他說:「早上醒來,你會想未來會很美好,這就是太空文明的意義所在。它是關於相信未來,認為未來會比過去更好。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走到太空,置身於眾多星球之中更令人興奮的了。」
  • 搖籃中的SpaceX星艦飛船 即將蹣跚起航
    SpaceX表示,最終星艦飛船以及名為超重獵鷹的火箭助推器將取代該公司的獵鷹9號、重型獵鷹火箭以及用於貨運和載人任務的「龍」飛船。馬斯克在周六的發布會上宣布星艦飛船、超重獵鷹火箭以及星際旅行計劃的最新進展。
  • SpaceX星艦:大型獵鷹火箭的不停頓進化(二)
    新的BFS還將重現2016 ITS太空飛船最後一次看到的大前窗。此外,馬斯克暗示有可能將Raptor真空發動機重新引入Starship,但表示:「就BFR,BFS的廣泛架構決策而言,我覺得這是最後一次迭代」。 隨後在2018年11月進行了更名,BFS成為了星際飛船,BFR的助推器變成了超級重型。
  • 星艦SN8十月飛18公裡!馬斯克將在地球上空建造星艦太空港
    地球上最受關注的航天項目,無疑是spacex的星艦項目,自從今年8月和9月份順利完成了SN5、SN6的150米跳躍後,大家都已經將目光放到要安裝頭錐的SN8上了。馬斯克果然不令大家失望,9月13日在推特上宣傳10月份將開始星艦SN8的測試,嘗試60000英尺(約18公裡)的飛行!
  • 馬斯克透露SpaceX星艦SN8原型細節!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入火星
    近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透露了一些關於星際飛船 SpaceX未來測試的一些細節,SN8原型機將具有鼻錐,並嘗試進行60000英尺的返程飛行。該公司目前正在德克薩斯州Boca Chica的工廠研發SpaceX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