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黎貢山薪火相傳 小地方茶藏在光陰裡的故事

2020-11-24 鳳凰山東站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飲茶習慣更是自古有之,它不僅是生活品質的象徵,也是傳統八大雅事之一,被無數人推崇,而這般情況,也讓市面上的茶葉品種琳琅滿目,各有千秋。有的人喜歡武夷巖茶香氣醇厚,回味悠遠;有的人喜歡西湖龍井碧綠香鬱,甘醇清滑;也有的人喜歡雲南普洱紅豔濃烈,順滑陳香,這三者都自有一番茶韻氣度。而在雲南普洱中,由陳亞忠夫婦創立的高黎貢山無疑是一枝獨秀,其榮獲「雲南名牌」稱號,多次在省級及國際賽事評比中獲金獎,2014年更是成為APEC中國首腦峰會選用茶,知名度更上一層樓。

(小地方茶所屬集團高黎貢山所獲部分榮譽展示)

但今天故事的主角並非是高黎貢山及其創始人陳亞忠夫婦,而是他們的兒子黃先生——小地方茶創始人。黃先生作為茶葉家庭裡出生的一員,他從小就與各種高端雲南普洱、古樹滇紅等茶類接觸,更是常常聆聽父母關於茶葉的講解,因此他對於這些茶葉的知識可謂是信手拈來,是一個「從娃娃抓起」的茶葉達人,同時黃先生的父母發現他是發自真心地對茶葉感興趣,也願意帶著他去茶園、工廠參觀,進一步了解與茶有關的知識,讓他能身臨其境地感知茶葉是如何從原料變身為成品,一點一滴地將他們所掌握的茶葉知識薪火相傳。

(小地方茶創始人曾到訪的生態茶園展示)

而這份同齡人難以獲得的寶貴經驗,對於黃先生創辦小地方茶來說,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外人常常看見的是高黎貢山和父母滿身都掛不完的榮譽勳章,而他看見的是身為淳樸農民的父母如何在小茶廠打工,如何向茶廠師傅學習制茶技術,又如何去貸款置辦自己的茶廠,開始艱難地走向創業之路。在此期間懂事的黃先生也和父母一起摸索茶葉加工技術,並熟練掌握了綠茶加工的炒青、烘青工藝,也提升了綠茶曬青的製作工藝,同時對紅茶的全發酵技術也有所涉獵,因此黃先生在二十多歲時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通過觀其形、聞其香、品其味、賞其底判斷茶葉的種類和等級,且與正確結果八九不離十。

時間兜兜轉轉,來到2013年,這一年距離陳亞忠夫婦從事茶葉領域過去了三十年,同樣這一年黃先生也接近了不惑之年,他從父母的創業路途中,也誕生了自己創辦品牌的夢想,並且將它取名為小地方——高黎貢山下的一個地名,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與景仰之情。

(小地方茶線下實體店展示)

如今七年過去了,黃先生的小地方茶也蒸蒸日上,目前雖然只有三家實體店,但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千萬,不過黃先生認為還不夠,這樣成績還不足令父母驕傲,於是其打算增加線上店鋪,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取得更大的成就。

黃先生想,小地方茶的故事應該還很長很長,他想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在未來也能和你一起分享每一個屬於他與小地方茶的光陰故事。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與高黎貢山薪火相傳 小地方茶藏在光陰裡的故事
    (小地方茶所屬集團高黎貢山所獲部分榮譽展示) 但今天故事的主角並非是高黎貢山及其創始人陳亞忠夫婦,而是他們的兒子黃先生——小地方茶創始人。
  • 高黎貢山古樹茶
    >高黎貢山古樹茶2012-01-10 15:55: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高黎貢山古樹茶  高黎貢山古樹茶生長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雲南獨有的大葉種喬木王,茶樹生長在海拔2000m —3000m之間,樹齡在280多年以上,本品採摘古樹茶上的一芽二葉、經過手工曬青、再加上普洱茶的特殊工藝製作而成。
  • 尋味騰衝高黎貢山茶博園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親近自然 擁抱茶山高黎貢山茶博園,滿足你和孩子的一切需求,觀光茶園帶著孩子親近自然,擁抱茶山,兒童樂園裡讓孩子放心玩耍,帶著孩子體驗一把ATV汽車,累了還有特色小吃養生茶餐燒烤野趣,傍晚可以帶著孩子感受戶外帳篷,房車酒店。
  • 打卡「高黎貢山茶博園」,是這個十一最美的記憶
    因雄奇壯闊的高黎貢山而得名的高黎貢山茶博園,位於騰衝市清水鄉,緊鄰騰衝機場和清水鄉司莫拉3A景區,距市區和高速公路出口
  •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2020-12-08 14:36:34 來源:央廣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高黎貢山微傳
    每年5月,如期而至的印度洋暖溼氣流就會將豐沛的水分帶到高黎貢山,雨季也隨之開始。一直到10月底雨季結束前,高黎貢山常常籠罩在雨霧之中,綿綿不斷的降雨浸潤著大山。由於花崗巖、片巖和片麻巖組成的山體的特性,加之附著其上的豐富植被,高黎貢山形成了良好的地下水涵養和滲出條件。
  • 首屆「名山茶韻·高黎貢山茶文化節」在騰衝舉行
    中國經濟網騰衝4月13日訊(記者 周斌 鄭義) 首屆「名山茶韻?高黎貢山茶文化節」 近日在騰衝高黎貢山茶廠舉行。出席會議的專家現場品鑑了高黎貢山千年古茶。  本次茶文化節主要有敬茶神、茶藝表演、體驗手工制茶和保護古茶樹倡議活動等幾項活動,分兩個階段在高黎貢山茶廠和清水高黎貢山茶博園進行。
  • 鳥池裡的高黎貢山 - 雲南經濟新聞網
    人工的天然水塘據說,2009年,林子裡一處村民引水的水管破裂了,水流下來,匯集成一個小水塘,山裡的鳥兒把水塘當遊樂場,來喝水,來洗澡,還互相打鬧。有一天,一群在山裡打鳥的攝友無意中發現了此地,大喜過望之下,以水塘邊的大樹、灌木為掩護,拍攝了一個多月,收穫甚豐。這個地方因為最早提供觀鳥服務,鳥也最多,成了1號鳥池。
  • 高黎貢山茶業榮獲中國茶葉百強企業
    高黎貢山生態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在此次盛會中榮獲2019年中國百強茶企排名第三十三位。 2007年至今,高黎貢山茶業已經連續
  • 高黎貢山茶文化節舉辦
    原標題:高黎貢山茶文化節舉辦 本報訊(記者 賈雲巍) 昨日,由騰衝市高黎貢山生態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舉辦的高黎貢山第三屆茶文化節暨健康養生論壇在高黎貢山茶博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茶文化專家及賓客現場體驗了手工制茶、茶園親子遊等集體驗、休閒、養生、度假為一體的茶文化。
  • 「美文悅讀」高黎貢山之百花嶺
    清代文學家、詩人趙翼曾寫了《高黎貢山歌》詠[雲南]:巨靈開荒劃世界,奇山驅出中原外。聽它豪踞蠻徼中,負地掀開逞雄怪。高黎貢山潞江畔,萬仞孱顏插穹漢......以此詩來記錄他翻越高黎貢山的見聞感受。從這首詩中讓我們感受到高黎貢山的高峻橫衍,以及它的形勢險峻。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它那雲霧升騰繚繞,變幻無窮,景色雄奇壯觀的綺麗景象。
  • 遊記 | 深入高黎貢山,重走遠徵軍之路
    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後,翻越高黎貢小野人山歸國。與日軍在怒江兩岸對峙兩年後,遠徵軍翻越高黎貢山反攻取得勝利。▲小水庫旁邊的一座傣族廟宇。是附近傣族同胞祈福祈願的地方▲黃竹河黃竹河是高黎貢山東坡保存較好的一段古道,海拔2350米,在河上有一石拱橋,橋周圍是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和古蹟。
  • 一位尊貴而特殊的「客人」深夜造訪高黎貢山隧道
    8月26日深夜,正在緊張施工的公司高黎貢山隧道I線到訪了一位尊貴而特殊的「客人」,它身材矮小,行動遲緩,憨態可掬,身著一身灰白色的外衣,小小的臉孔上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它應該是在野外迷了路,於是趁著夜色的掩護,爬上了高黎貢山隧道出口高聳的風機架,並沿著連續皮帶,一路向洞內爬去。
  • 號外|高黎貢山走進北京王府井大街
    一圖勝千言,活動旨在通過高黎貢山這個特別的視角,從生態與藝術的雙重緯度,讓人們了解高黎貢山,了解中國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良好氛圍。
  • 雲南騰衝舉辦首屆高黎貢山茶文化節【高清組圖】
    雲南騰衝舉辦首屆高黎貢山茶文化節【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6年04月08日11:56 (人民網 李發興 攝) 人民網騰衝4月8日電 (李發興)4月8日,首屆「名山茶韻·高黎貢山茶文化節」在雲南騰衝高黎貢山茶廠舉行,來自雲南和江蘇等地的專家現場品鑑了高黎貢山千年古茶。
  • 溫州文成一個小村莊的老屋,藏著許多大人物和光陰流轉的故事
    老屋一定是有故事的。關於老屋的故事,我從小就耳聞的,是關於夢春的古世傳。古世傳大概指的是古人世代流傳下來的故事,往往有著警世的意味。「夢春三千租,賭光生。」就是發生在老屋裡的真人真事。說夢春是這一帶的大財主,收租就可收三千石稻穀(一石相當於120斤),在那個以糧食多少衡量財富的時代,可見其富有程度。
  • 「秘境之眼」下的高黎貢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高黎貢山山高坡陡路難行,以往大多數野生動物很難見到蹤影,直到紅外相機的出現。紅外相機堪稱「秘境之眼」,在野生動物監測中得到廣泛使用,在高黎貢山有久遠的使用歷史,用它能拍攝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動物及畫面。高黎貢山山脈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點海拔僅523米,相對高差4600多米。因複雜的地形地貌,較大的高低落差,加之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山腳夏日炎,峰頂冰雪寒,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成為高黎貢山的真實寫照。
  • 保山高黎貢山西南絲綢之路二天徒步穿越線路
    ,十裡不同天「,所以防寒衣物帶好。  所需裝備:個人裝備:登山鞋、登山包、頭燈(含備用電池)、手套、登山杖、頭巾或太陽帽、排汗襪、小dao、哨子、垃圾袋、個人藥品、餐具、個人救生卡、手機、證件、防水袋、爐頭  集體裝備:GPS、地圖、指北針、氣罐。
  • 薪火相傳的「遺傳密碼」
    作者: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劉芳、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副調研員 陳越  紅色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現代性生長同頻共振、相互耦合而形成的價值精神,承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仰、道德規範、價值觀念和人生追求,蘊含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是黨和人民的事業薪火相傳
  • 我在高黎貢山見到的動物保護色
    ——國家動物博物館在2016年暑假期間舉辦的雲南高黎貢山科考親子營順利的結束了,參加活動的很多營員給我們寫來了他們的感想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