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就是望月新一?

2021-02-25 阿七說

2012年8月底,數學家望月新一在網上貼出了四篇論文,宣稱自己證明了數學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數論命題ABC猜想。

 

這猜想是什麼不重要——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索,多數人都可以理解它的含義——只是這五年來他的論文引起的波瀾確實不同尋常。

 

當代數學論文大多在幾十頁左右,他可好,一下子整出來512頁!這還沒完,過去5年間有研究者指出過證明裡的小錯誤,望月本人做了多次修訂,現在論文的篇幅已經達到了602頁。

 

他的論文剛一面世,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視。如果證明無誤,這是幾十年來最令人震驚的數學成果,可以一舉解決很多難題。

 

唯一的問題是——看不懂。

 

看過的人都說太難,沒法判斷對錯;少數號稱看懂的人,也沒法給其他人講明白。

 

據說相對論當時只有三個人能懂,應該是誇張,但這次「迄今為止只有十二個人能懂」似乎是真的。甚至這十二個人姓甚名誰在哪上班都在網上可以找到。

 

連華人天才數學家陶哲軒都承認「我沒有足夠的知識對望月的論文做專業的評價」。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二。

 

首先,論文使用的方法是原創的,望月新一似乎並沒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是在二十年的時間裡獨創了一套全新的數學方法。

 

望月開始埋頭研究時,距猜想提出不過10年,當時沒有任何進展,可以說他是從零開始的。那麼他的成果除了那600多頁論文,還要再加上20年以來他在這個領域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

 

你可能會說,數學上的一個理論幾頁紙不就說清楚了麼?的確,好比我要證明勾股定理,那就有必要在開始介紹下歐氏幾何的基本框架以及我的大致思路,這被稱為「概念驗證」或者我們直接叫「乾貨」好了。

 

大家讀一篇新論文的時候都會先找「乾貨」,也就是在現有的數學語言下,能讓人一下子了解到的新穎的想法或方向。很多令人費解的論文在前十頁就出現了這種「乾貨」,其他人一看就知道這條路是否可能有戲。

 

但是望月論文的「概念驗證」要300多頁,差不多整篇論文都充斥著原創的理論和生澀的概念,就連那十二個人也無法給出更容易理解的說法。

 

還有第二個原因。

 

本來,你自己搞出來的新東西肯定你最熟,那你出來給大家講講不就完了麼?就像賈伯斯開發布會介紹蘋果的新功能一樣。但偏偏,望月新一這個人非常奇特,他在發布證明之後拒絕任何採訪,也不參加任何學術討論,覺得浪費時間。

 

金庸小說裡有個高手叫黃裳,整天躲在深山裡琢磨怎麼報仇,等他練成了出來,卻發現他的仇人早就死了,他沒有意識到一晃四十多年已經過去了。的確,一個人在自己的世界裡沉浸太久,會察覺不到別人的困惑,甚至忘了外面的世界,他會理所當然地以為別人跟他是同步的。

 

望月新一是個死宅,他在京都大學的個人主頁上,最新一條寫著「2017年12月12日六點,健在」。至於說到今天是否還健在,沒人知道。看來經常發發朋友圈還是有好處的,至少讓別人知道你還活著。

 

當然,最惹人注目的是,有人說望月新一就是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我想至少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他們都是日本人。

 

他們都足夠神秘,喜歡獨自工作,喜歡把成果公之於眾之後不作任何說明。

 

他們都無比聰明,可以構思出一套獨立的複雜的系統。

 

最關鍵的,望月新一的工作領域包含區塊鏈的底層數學原理——橢圓曲線,這個理論的興起得益於費馬大定理的證明,而費馬大定理是可以直接從望月的論文推導得出的(如果論文無誤)。

 

所以望月新一究竟是不是中本聰,他論文的正確與否是個關鍵的砝碼。本來預期十年才有結果的審核過程在2017年年末突然有了加速的跡象。有新聞說,他的論文正在進入審核末期,如果通過,那將於2018年1月正式發表。

 

但是一月已經過去了,仍然沒有消息。

相關:我知道的連屁都不是

上文:張小龍正在解決的麻煩事


相關焦點

  • 京都大學教授望月新一或為比特幣創始人
    北京時間5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天計算機科學家特德·尼爾森(Ted Nelson)在youtube上曝料稱,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幣創始人其真身是日本京都大學的數學教授望月真一(Shinichi Mochizuki)。
  • 望月新一abc論文 - CSDN
    論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數學家望月新一,他33歲起就在京都大學擔任數學教授。所以望月新一這一次,真的做到了嗎?證明過程極具爭議望月新一發表了4篇論文來證明這一猜想,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叫做「宇宙際Teichmuller理論」。按照望月新一的說法,該理論是用於橢圓曲線數字場的Teichmuller理論的算術版本,裡面包含了像霍奇劇院(Hodge theaters)這樣奇怪的名字。
  • 望月新一的abc猜想證明可能即將發表
    但是這篇論文可能將要發表的消息並沒能讓大家安心多少,因為它即將發表的期刊《Pub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PRIMS)就是望月新一本人任職的京都大學RIMS研究所下屬期刊,而且他本人就是這本期刊的主編。這本期刊創辦於1964年,由歐洲數學學會負責出版,不是一本頂級數學期刊但也確實是有聲譽的正規期刊。
  • 望月新一的abc猜想證明可能即將發表| 果殼 科技有意思
    但是這篇論文可能將要發表的消息並沒能讓大家安心多少,因為它即將發表的期刊《Pub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PRIMS)就是望月新一本人任職的京都大學RIMS研究所下屬期刊,而且他本人就是這本期刊的主編。這本期刊創辦於1964年,由歐洲數學學會負責出版,不是一本頂級數學期刊但也確實是有聲譽的正規期刊。
  • 陶哲軒點評望月新一、張益唐和佩雷爾曼
    向來直言的陶哲軒尖銳點評望月新一,張益唐,和佩雷爾曼!辭舊迎新之際,國際數學界最引人注目的話題,莫過於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關於ABC猜想的證明。據稱,這一論文已經通過同行評議,即將發表於日本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出版的Publications of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期刊上。然而該論文漫長且艱深晦澀,而望月又深居簡出,令數學家們議論紛紛。
  • 數學界大事發生,京都大學宣布望月新一解決「ABC猜想」
    1969年,望月新一出生於日本東京,5歲的時候便隨父母移居美國。 與其說望月聰明,不如說是他勤奮。 作為一個博士生,望月的世界只剩下兩個半事情,起床、工作,剩下的半件就是睡覺。 他具有一種超乎自然的專注力,研究數學的時候簡直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 望月新一的論文快發表了,abc猜想能否獲得證明?
    原文作者:Davide Castelvecchi 有些專家表示,望月新一沒能修正其數學證明中的致命錯誤。 在八年的努力之後,備受爭議的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終於獲得了一些認可。他關於abc猜想的600頁證明終於被接收發表了。
  • 成為中本聰 | 星球列傳
    (每次創新都是和它相似的「創新家庭」中的一份子,也是從古至今與其緊密相關的事件結果的合集) 19世紀的一位氣象員設計了個能噴出雲的小裝置。受其啟發的盧瑟福發現,原子可被分裂,因而被後人尊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盧瑟福在劍橋拒絕過的一名猶太學生,轉讀了理論物理,後被任命為「曼哈頓計劃」的首席科學家,他就是奧本海默。
  • 京都大學宣佈教授望月新一解決「ABC猜想」
    本文全文轉自日本共同社中文網站《共同網》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共同社4月3日電】京都大學3日宣佈,該校數理解析研究所的教授望月新一望月的論文通過了該研究所編撰的國際專業期刊《PRIMS》的審查並被採用。該研究所評價稱「解決了重要且困難的問題」。刊登在期刊上的是望月新構築的4篇關於「宇宙際Teichmüller理論」的論文,長達600頁,從中得出的結論之一是能證明ABC猜想。據稱還有助於證明關於整數的其他未解問題。
  • 數學難題「abc猜想」封印終被開啟|abc猜想|數學|望月新一|京都...
    問道數學|美麗思考4 月 3 日,日媒京都新聞報導,日本京都大學數理分析研究所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對於數論難題「abc 猜想」的證明近日將正式發表。包括Nature等在內的權威科學傳媒組織,也這一重要進展進行了報導。論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數學家望月新一,他33歲起就在京都大學擔任數學教授。
  • 望月新一如何引發代數幾何變革
    據《朝日新聞》,望月新一關於ABC猜想的論文可能將要發表,審核它的期刊是《數理解析研究所公刊》(PRIMS)。媒體對此的報導大抵聚焦在兩點上:一是這個期刊就是他的工作單位主辦的,一是這個論文幾乎無人能懂。
  • 望月「摘月」
    望月新一的論文超過500 頁,目前數學界幾乎無人能懂。望月新一對ABC猜想的證明如果得到認可,將會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數學成就之一。由前三個英文字母拼合而成的「ABC」一詞據說自十三世紀起便見諸文獻,含義為「入門」。這些年隨著英語在中國的流行,該詞在中文世界裡也奪得了一席之地,出現在了很多圖書的書名之中,大有跟中文詞「入門」一較高下之勢。
  • 望月新一的 ABC 猜想證明將發表在其主編的期刊上
    在八年之後,日本京都大學數學家望月新一的 ABC 猜想證明已被接受將發表在其主編的期刊《Pub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RIMS)》上。八年前,望月新一發表了長達五六百頁的論文,宣布證明了 ABC 猜想。
  • 數學天才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只有十幾個數學家能懂
    論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數學家望月新一,他33歲起就在京都大學擔任數學教授。 所以望月新一這一次,真的做到了嗎? 證明過程極具爭議 望月新一發表了4篇論文來證明這一猜想,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叫做「宇宙際Teichmuller理論」。
  • 數學天才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全球只有十幾個數學家讀懂
    論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數學家望月新一,他33歲起就在京都大學擔任數學教授。所以望月新一這一次,真的做到了嗎?證明過程極具爭議望月新一發表了4篇論文來證明這一猜想,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叫做「宇宙際Teichmuller理論」。按照望月新一的說法,該理論是用於橢圓曲線數字場的Teichmuller理論的算術版本,裡面包含了像霍奇劇院(Hodge theaters)這樣奇怪的名字。
  • 數學難題「abc猜想」封印終被開啟,望月新一的8年證明真的有效嗎?
    這個人就是:日本京都大學數理分析研究所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 神秘的數學天才,隱藏的鐵道愛好者? 這位數學家,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簡直就是個只可能出現在日本漫畫中的Nerd數學家角色。
  • 中本聰繼任者Gavin帶領比特幣走向輝煌
    在中本聰的設計中,比特幣不由中央銀行發行,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複雜的數學問題,保證比特幣網絡分布式記帳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絡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絡約每10分鐘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絡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 評審8年終獲發表,數學天才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只有十幾人能懂
    論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數學家望月新一,他33歲起就在京都大學擔任數學教授。這一次望月新一的證明,全篇超過600頁,2012年就已發表,但足足經過了8年的同行評審才通過,期間開過多次研討會——但依然有很多數學家無法理解。
  • 評審8年終獲發表,數學天才望月新一證明abc猜想,全球只有十幾個...
    論文作者是日本的天才數學家望月新一,他33歲起就在京都大學擔任數學教授。這一次望月新一的證明,全篇超過600頁,2012年就已發表,但足足經過了8年的同行評審才通過,期間開過多次研討會——但依然有很多數學家無法理解。據說,這篇論文全球只有十幾位數學家深入研究了證明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