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0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譚亞敏 期貨日報
近期錳矽、矽鐵強勢上漲,截至本周五下午收盤,矽鐵期貨主力合約強勢漲停,五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近1000元/噸,錳矽期貨累計漲幅亦近800元/噸。
據了解,矽鐵和矽錳現貨市場價格同樣維持漲勢。矽錳現貨市場方面,北方工廠主流報盤上漲100元/噸左右,高位至6800—6900元/噸區間,南方工廠報價在7000元/噸。矽鐵現貨市場成交情況略有所不同,部分報價矽鐵72#價格在6600—6650元/噸現金自然塊出廠,矽鐵75#價格在6900—6950元/噸現金自然塊出廠,部分工廠封盤不賣。
對於矽鐵和矽錳期現貨價格的普漲,五礦經易期貨鐵合金高級分析師劉德填認為,近期錳矽、矽鐵快速上漲一是海外錳礦遠期報價不斷上調抬高了市場對於錳矽的成本預期,矽錳、矽鐵核心產區的內蒙古、廣西相繼分別取消高耗能優惠電價,上調電價;二是焦炭、蘭炭價格高位運行,原料端支撐了矽錳、矽鐵價格,需求端儘管國內鐵水季節性邊際緩慢回落,但是海外粗鋼產能逐步恢復整體提振了鐵合金的需求前景。
鐵合金高級分析師梁崇沛告訴記者,本輪鐵合金價格大漲,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去產能預期。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雙控」方案的推出基本為接下來鐵合金產業的發展定下「去產能」基調,內蒙地區作為全國鐵合金主產區,而烏蘭察布更是佔據半壁江山,如完全按照「雙控」方案執行,鐵合金供給勢必大受影響。二是疫情再度緊張。疫情對於合金的影響我們認為主要是通過兩個途徑,後疫情階段,工業生產的快速恢復所導致的上遊原料端的緊張;近期國內疫情加劇,特別是河北地區開始交通管制,市場對於後期運輸產生擔憂。三是電力資源出現緊缺。2020年四季度,在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雙增背景下,疊加複雜的國際形勢,國內用電一度出現短缺,鐵合金各主產區用電成本明顯增加。
據了解,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 在國內工業生產加快恢復,國內工業品需求強勁,同時環保政策明顯趨嚴的背景下,矽鐵、矽錳出現一波較大幅度上漲。特別是近日一份有關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的《關於做好重點用能工業企業能耗「雙控」工作的方案》文件在市場熱傳,把雙矽行情推向高潮,鐵合金「供給側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上述受訪人士認為,此輪鐵合金上漲周期開啟更核心的驅動在於鐵合金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已經展開。中國今年明確提出要在2030年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內蒙等高能耗省市降耗壓力巨大。2020年12月底內蒙古自治區出臺的《關於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原則上2021年全部退出25000千伏安及以下礦熱電爐、30000千伏安以下礦熱爐,引起市場對於去產能的關注。而在新年初烏蘭察布市迅速出臺《關於做好重點用能工業企業能耗「雙控」工作的方案》,採取定量限電降耗措施再次引發市場對於鐵合金行情的關注。
劉德填認為,預估2021年中國粗鋼產量增3.9%將達11億噸,而內蒙古產區25000千伏安以下的矽鐵產能佔比巨大,一旦「十四五」能源減排,鐵合金供給側改革推開擴大,行業新增產能將得到收縮,鐵合金過剩的局面有望得到扭轉,進入偏緊平衡甚至偏緊的階段,佔鋼材成本5%左右的鐵合金有望釋放價格的高彈性。
值得一提的是,鐵合金供給側改革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錳矽、矽鐵期貨盤面大漲升水擴大,因此,投資者要注意波動風險,產業客戶關注套保機會,根據具體策略理性交易。
*END*
原標題:《鐵合金一周漲超10%,原因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