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的傳言有很多,比如「純淨水不含任何微量元素,還會去掉水中滋養人體的生命離子,越喝體液越酸」,又比如「純淨水、礦泉水添加了防腐劑,才能在運輸過程中不變質。」……
各種說法聽得人疑竇叢生。好在專家明確提示,這些說法都是錯的!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王明福就指出,科學上根本就沒有「生命離子」這個說法。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駁斥了水的「酸鹼說」。他解釋說,人體體液的正常pH值在7.35—7.45之間,一般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因為人體的體液是一個緩衝體系,能讓pH值受外界影響較小;而且肺和腎的調節作用會減輕pH值的顯著變化。
純淨水和礦物質水有哪些區別?
在喝水這個問題上,我們最大的疑惑可能就是礦物質水和純淨水了。
純淨水是指不含礦物質以及任何雜質的水,一般我們可以將自來水通過粗濾、精濾、反滲透、消毒等一系列的處理之後獲得純淨水。其中反滲透是利用孔隙直徑與水分子的直徑相當的半透膜對水進行加壓過濾處理,加壓使得水分子通過,而直徑大於水分子的物質,則無法通過半透膜的孔隙。
市面上銷售的含有礦物質的水則主要分為兩大類:礦物質水和礦泉水。它們兩者都是含有礦物質的水,而其區別在於礦物質水是將淨化過濾以後的水按照一定比例向水中加入礦物質成分。礦泉水是從地下巖層中取出的水,進行了初步的沉降、過濾、消毒,而其中礦物質的種類和含量與地下巖層中的礦物質種類與含量相同。
我們日前接觸最多的自來水,則是水廠將江河、湖泊的淡水經過「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淨水工序,最後由機泵通過輸配水管道供給用戶的水,佔了目前居民飲用水的大多數。
經常喝純淨水會缺乏礦物質麼?
純淨水既然什麼礦物質都沒有,是不是會造成我們身體缺乏必要的礦物質元素呢?
水中的礦物質一般包含鈣、鎂、鉀、鈉、鋰、鍶等。這些元素確實是我們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些動物實驗更是證明,長期飲用純淨水的大鼠體內排出的電解質增加,並存在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但據此認為喝純淨水會影響健康是不對的!
我們先來看看喝水可以補充多少礦物質。一般來說,1000毫升水中鋅、鐵含量小於0.2毫克,成年人每日需補鋅10—15毫克、鐵12—18毫克。假設大家每天喝5升的水,每日從水中攝取的這些礦物質成分也不足1毫克,與人體所需的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其實,除了可以通過飲水獲得這些礦物質外,我們平常吃的食物也能補充礦物質。每種食物含有其獨特的礦物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多元化的食物來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成分,而不必寄希望於每天所喝的水。況且,以我們每天的飲水量,也無法給身體帶來足夠的礦物質元素。
資料來源:科普中國/人民日報
編輯︱禾雲
校對︱阿凡
圖︱自網絡
養老在線
新養老 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