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2021-01-15 思帆歷史趣聞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常言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最後能夠達成目的,不管大路還是小路都是好路。在古人眼中,路有分別,不同的路便會看到不同的人生風景。有句俗語說得很妙,「大路有水,小路有鬼」,看似在描述一個不多見的現象甚至還有封建迷信摻雜其中,其實這句話別有深意,其中人生哲理讓人受益匪淺。那麼,這句俗語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呢?

大路有水

中國的五行學說大有學問,自五行誕生之後,不管是在醫學還是文化方面都藉此衍生了很多國粹。咱們知道金木水火土各有其代表的意義,其中水在中國古代代表的便是財。那麼,為什麼水路是財路呢?

我國古代交通不便,自秦始皇統一驛道之後,最快速的交通工具便是船了。對於窮苦人家來說,想要讀萬卷書,那只能靠雙腳行走萬裡路。記得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句情話非常流行,還是生在古代好,交通信息不便,扛一個人回家,就是過一輩子。「水生財」這裡則被廣義化了,是指走大路便會順遂如意。

水不是一般的水路,則也不是一般的路。常言道:大道獨行,在自己的道路上,從來都是越來越孤單的。可能在過往的人生旅途中會遇到一兩三知己,在困難的時候也曾有過相互扶持,可是隨著年齡漸長,人生的道路從一開始的狹窄寬闊再到狹窄,便會出現很多意外。在這些意外事件中,我們會失去一些人,又重新認識一些人。這就是走大路的好處,小路畢竟太過狹窄,雖然是捷徑,卻容易劍走偏鋒,誤入歧路。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古代大路上,還有店家虛位待客。而走小路,窮山僻水,並非每一個遊子都能遇到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事。在現代大路上,路邊風景獨好,但魑魅魍魎更多,燈紅酒綠之下,各種誘惑接踵而來。今天又有報導稱,某個女大學生為了金錢而去裸貸,結果欠錢還不起跳樓自殺。想要走捷徑提前獲得別人得不到的物質,就要付出自己無法接受的代價。回過頭來,這樣的小路,真的值得一走嗎?

小路有鬼

不可否認,走小路會比較節省時間,同時也會遇到一些不可預料的麻煩。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人們認為深山老林之中危險重重,多有魑魅魍魎。尤其是在黑夜,若是碰到一些蛇鼠蟲蟻之類的頂多受些驚嚇,可是若是遇上老虎獅子那基本上就要涼涼。

我們在一些武俠片中經常看到在深山之中會有許多做人肉包子的黑店,專門打劫喜歡走小路的人。加上一旦遇上個天災人禍,許多人落草為寇,自然不可能在大陸上安營紮寨,都是將家底放在深山老林之中。若是走小路不小心撞到了這類人,又是一樁禍事。

另一方面,小路則是指旁門左道,劍走偏鋒,要麼登峰造極,獨步武林;要麼走火入魔,從此一蹶不振。很多人覺得有些人就算不上學也能混得風生水起,跟著一些所謂的老大混社會照樣吃飽喝足,然而這真的算是便捷之路嗎?夜路走得多了總會遇到鬼,有句老話說得非常精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最後,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就介紹到這裡,大路有水能生財,小路有鬼必招災,走得太快,容易摔倒。踏踏實實,只要不是原地踏步,終究是往前走的。至於是早一點還是晚一點到達目的地,又有什麼關係呢?路上風景很美,走大路可能慢一些,但人卻也能舒服一些,您覺得呢?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相關焦點

  • 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字面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聽過很多耳熟能詳的俗語。俗語是祖先們積累的至理名言,雖然看似普通,實際上卻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俗語是這樣的:「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你知道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迷信,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並非迷信,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所謂俗語,就是過去的人們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蘊含著極大的道理。也許有人認為這些俗語產生於思想落後的封建社會,其中必然都是封建迷信的思想,其實不然,這些俗語聽起來很糙,不像古詩詞那麼優雅動聽,但是內裡卻蘊含著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這一代人接受科學教育,民間的俗語可能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如果和家中老人相處多了的話, 就會發現許多俗語已經深入到他們的思想中,不經意之間就會說兩句來勸誡後輩。民間有句老話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
  •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俗語作為我國民間經典文化,長久以來就被人們廣為流傳,並且別具一格的文化形態,又讓它與其他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如同唐詩宋詞這般高雅的文學,可以帶你領略唐宋風採,探尋史海鉤沉,而俗語在簡潔明了的話語間,給我們描繪了世俗的人文情懷,雖然文學造詣無法同日而語,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卻始終未從改變,時至今日,每當讀起這些經典俗語,依然讓人感慨萬千!而俗語的魅力皆源於此,寥寥數字,就能讓人領悟許多道理。
  • 老人常說「大路有水,小路有鬼」,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事實上並不是如此,迷信鬼神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實際告訴人們的是立身處世的深刻道理,像這樣的俗語就有「大路有水,小路有鬼」,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主要內容。所謂「大路有水」「大路有水」,其字面意思是說,在古代,人們如果要出遠門,去遙遠的陌生地域,那時候沒有導航、也沒有方便的交通,到處都是生路,很不熟悉,這時候人們應該選擇大路去行走,而不是選擇人煙稀少的小路。這裡的大路也不僅僅是說的路面開闊敞亮,更加強調的意思在於走的人較多的路、較熱鬧的人口集中地域。
  • 農村俗語「大路有水、小路有鬼」,看似迷信,實際上道理很深刻
    明明只在腳下,卻被古往今來的人們,賦予了各種深邃的含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道漫長,人生短暫,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有一顆努力進取的心。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間之路很多,有大路、有小路、有主路、有歧路,如何走,全憑個人。
  • 俗語說:「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俗語說:「孤房兒子傻,鬧市出人精」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對於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不得不佩服。無論是他們那巧奪天工的雕梁畫棟的本事,還是那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他們以一種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將這些文化傳承了下來。
  • 農村俗語:「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老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封建、迷信,哪怕你還沒有說出到底是哪句話。這就是現在年輕人對於老一輩這些觀念的刻板印象。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了解,所以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偏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道理。農村俗語:「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啥意思?
  • 古代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何意?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古代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何意?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一天24個小時,我們在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這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了,比如什麼時間點要吃三餐、什麼時間點要上班、什麼時間點該睡覺等等,這些作息習慣已經成為了每個人的生物鐘了。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在古代,二十四節氣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古人用來預知天氣、表徵物候的重要手段,古人把二十四節氣的這些重要作用,用一些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進行概括,讓其更方便流傳於後世,很多至今依然很有道理。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這一天是全年中,氣候溫差變化最大的一天,也是又暖轉涼的一個節點。
  • 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有理嗎?少有人知其深層的含義
    俗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有理嗎?少有人知其深層的含義中華文明千年傳承,歷經戰火卻經久不衰,俗語、民諺作為華夏寶庫中的一員一直廣泛流傳於市井民間,雖登不得大雅之堂,但也因為其通俗易懂、貼近民生的特性,使得其得以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俗語中的春指的是立春節氣,五九尾是指五九的最後一天,來年並不是指第二年的冬天,而是指第二年的春天。
  • 農村俗語「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啥意思,說的真有道理嗎?
    古代社會,文化教育也是比較注重的,雖然除了少數的城池,主要是農村居多,但是農村人也比較注重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身為長輩來說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而無奈自己沒有能力讓孩子去學習文化,只能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導後代子女,他們會把以前老輩人的傳承的生活經驗再教育給後代子孫,後面這些經驗被演變成簡單易懂的語句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俗語「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啥意思?
    農村人自己用去十幾年甚至半生的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錢財,去建造自己心愛的住房,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因此,他們在建造住房的時候,非常講究,必須選擇一個農村非常好的風水寶地。於是,就為此農村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老話和俗語,如「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就是其中之一。
  • 俗語「水繞孤村去又來,其中妙理實難猜」,啥意思,美好的寓意!
    在中國以前的時候,鄉下的農民們大多沒什麼機會去讀書,所以文化人也一般不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什麼文學方面的創作,比如,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兩句的俗語中就有不少是由樸實的勞動人民所創作的,這些俗語雖然說起來比較「俗」,但這只是一種接地氣的體現,並不代表著沒有什麼內涵,而恰好相反的是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這個也不能說全是迷信的說法,有些確實有道理的。雖然不一定全對,但在大概率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確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
  • 老祖宗俗語:「一旋人,二旋鬼,三旋兇過鬼」,究竟啥意思?
    在這片無邊無際的海洋中,俗語、民諺作為最接地氣、最為尋常百姓所能接受的存在,延綿至今,且必然歷久彌新。今天講一下老祖宗總結的一個俗語:「「一旋人,二旋鬼,三旋兇過鬼」,究竟是啥意思呢?頭旋也被人們稱之為發旋,每個人的頭上都會有頭旋,大多數人為一個,少數人為兩個甚至三個,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人的頭上會長頭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