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閃電,這個題材在軍事圈裡面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另類的題材。在戰爭最後期,面對著盟軍愈演愈烈的空中威脅,德國研發出了這款以四號底盤為基礎的雙聯裝3cm防空炮。然而因為數量稀少,這輛防空戰車留給後人們的遺物並不多,只有那麼一個孤零零的炮塔,很多軍迷對是否有實車都參戰著疑問。直到1999年圖林根出土的一輛球形閃電實車才確認下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球形閃電重新成為了熱門話題。
在模型圈裡面,這麼冷門的題材在之前只有威龍在199X年推出過的老貨和橙盒可以選擇,而且存世量並不多,即使偶爾看到一盒也是高價,市面上難見球閃的成品。在今年年初威龍預告將要推出一盒全新開模的SK版球閃以後,在模型圈裡引起了模友們的廣泛關注,直至昨天,小編預定的這盒套件終於到貨,下面將和模友們一起來看下這盒被模友們寄予厚望的球閃開的如何把。
▼ 首先是一體開模的下車體。車尾為平直結構,為1943年底之後的量產車簡化工藝的一個特徵。
▼ A板*2,為懸掛,路輪,主動輪,託帶輪等零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導線輪等零件威龍都給出了多種樣式可選,在這盒套件中會看到很多類似的情況。
▼ B板為全新開模,包括炮塔外殼零件,上車體,車體側面和正面裝甲等。
▼ B板,主要用到下車體尾部裝甲板,首上部位裝甲板,導向輪輪軸等零件。
▼ C板,主要用到了上車體尾部裝甲板,艙蓋等零件。
▼ D板,主要用到了排氣管等零件。
▼ 這一板D板分上下兩部分,主要就是用到了炮管和炮尾部分結構。整個D板給了2板,還多給了2板上面的半個D板,算下來有4根炮管。
▼ E板,主要用到了艙蓋和隨車工具等零件。
▼ G板,為全新開模的炮塔內部結構零件等。
▼ H板,主要用到了艙蓋等小零件。
▼ K板和P板,主要用到了翼子板等零件。
▼ L J K Q板,主要用到了路輪和工具等零件。
▼ 透明件。
▼ 水貼,蝕刻片,金屬鋼纜和銅絲。銅絲主要是為了炮塔內的管線使用。
▼ 作為首發紀念版,套件給出了2種履帶,分別是DS履帶和魔術履帶,都是誘導齒沒有鏤空,帶有防滑齒的後期樣式。
▼ 主動輪細節,為SK版威龍後期型四號坦克通用零件,細節很出色,不需多解釋。
▼ 導向輪,套件給出了2種可選。第一種中央一圈開出了鑄造感,第二種開出了輪輻和最外圈結構的焊線細節。
▼ 負重輪的細節,膠圈上的文字清晰銳利。
▼ 輪軸蓋的細節。
▼ 託帶輪為全鋼的後期型。
▼ 懸掛部分為SK四號通用零件,箭頭處出現了輕微的縮膠,但是威龍的磨砂表面不反光,拍不出來。
▼ 雖然製作起來繁瑣一些,但是威龍的四號懸掛細節還是相當不錯的。
▼ 上車體為新開,駕駛員和機電員的艙門和傳統的四號坦克位置不同,進行了一定調整。
▼ 車體前部裝甲板也是新開模零件,但是圓圈所指的位置出現了不同別處的顆粒感,需要進行打磨處理。
▼ 車體側面的裝甲,開出了非常細小的焊線細節。
▼ 下車體尾部裝甲板細節。
▼ 車體首上部位和首下裝甲板的細節,焊線很漂亮。
▼ 車體尾部裝甲板的細節,請留意箭頭處的焊線。
▼ 翼子板的防滑紋清晰銳利。
▼ 前後擋泥板的細節。
▼ 首上位置單獨開模的檢修口艙門零件。
▼ 套件給出了2種駕駛員/機電員艙門可選,細節都不錯。
▼ 一體式開模的車尾排氣管,這種樣式一般在四號J上面比較常見(比如6556)。
▼ 套件給出了帶有內構的車首機槍。
▼ 其他隨車工具等零件。
▼ 新開模的炮塔外殼零件。
▼ 炮塔內構部分,開的非常細碎,零件眾多,小編也就不一一細表了。
▼ 火炮部分,細節還不錯,只是水口位置比較尷尬。
▼ 最後的履帶部分。魔術履帶內側有2個輕微突出的推出孔需要處理,DS履帶有輕微飛邊現象。
總結:威龍的這盒球形閃電套件是以SK版四號J為基礎的,新開了上車體和炮塔部分。車體和行走部分的細節不必多說,炮塔部分的開模雖然很好的繼承了威龍SK版的傳統,但是比較繁瑣,驚喜並不多,也許SK版的四號坦克已經近乎完美,是我們對威龍的期望有些過高了。今天來看威龍老貨球閃和橙盒球閃的細節已經嚴重落伍,無法滿足模友們的需求,這盒全新開模的SK版球閃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空缺,成為了目前球形閃電這個題材的最好選擇,饑渴多年的模友們別輕易放過她。
另外,這盒套件自從開始預訂以來銷量就非常火爆,有些措手不及的商家向威龍補貨卻被告知以全部售罄無法補貨。這一點有些不符合威龍新品的一貫傳統,但是估計近期內威龍的這盒球閃還會比較搶手,畢竟按威龍的說法市面上賣一盒少一盒了。
官方成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