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龍 6889】1/35 德國3cm四號自行防空炮「球形閃電」開盒評測

2021-01-19 靜態模型愛好者

球形閃電,這個題材在軍事圈裡面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另類的題材。在戰爭最後期,面對著盟軍愈演愈烈的空中威脅,德國研發出了這款以四號底盤為基礎的雙聯裝3cm防空炮。然而因為數量稀少,這輛防空戰車留給後人們的遺物並不多,只有那麼一個孤零零的炮塔,很多軍迷對是否有實車都參戰著疑問。直到1999年圖林根出土的一輛球形閃電實車才確認下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球形閃電重新成為了熱門話題。

在模型圈裡面,這麼冷門的題材在之前只有威龍在199X年推出過的老貨和橙盒可以選擇,而且存世量並不多,即使偶爾看到一盒也是高價,市面上難見球閃的成品。在今年年初威龍預告將要推出一盒全新開模的SK版球閃以後,在模型圈裡引起了模友們的廣泛關注,直至昨天,小編預定的這盒套件終於到貨,下面將和模友們一起來看下這盒被模友們寄予厚望的球閃開的如何把。

▼ 首先是一體開模的下車體。車尾為平直結構,為1943年底之後的量產車簡化工藝的一個特徵。


▼ A板*2,為懸掛,路輪,主動輪,託帶輪等零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導線輪等零件威龍都給出了多種樣式可選,在這盒套件中會看到很多類似的情況。

▼ B板為全新開模,包括炮塔外殼零件,上車體,車體側面和正面裝甲等。

▼ B板,主要用到下車體尾部裝甲板,首上部位裝甲板,導向輪輪軸等零件。

▼ C板,主要用到了上車體尾部裝甲板,艙蓋等零件。

▼ D板,主要用到了排氣管等零件。

▼ 這一板D板分上下兩部分,主要就是用到了炮管和炮尾部分結構。整個D板給了2板,還多給了2板上面的半個D板,算下來有4根炮管。

▼ E板,主要用到了艙蓋和隨車工具等零件。

▼ G板,為全新開模的炮塔內部結構零件等。

▼ H板,主要用到了艙蓋等小零件。

▼ K板和P板,主要用到了翼子板等零件。

▼ L J K Q板,主要用到了路輪和工具等零件。

▼ 透明件。

▼ 水貼,蝕刻片,金屬鋼纜和銅絲。銅絲主要是為了炮塔內的管線使用。

▼ 作為首發紀念版,套件給出了2種履帶,分別是DS履帶和魔術履帶,都是誘導齒沒有鏤空,帶有防滑齒的後期樣式。

▼ 主動輪細節,為SK版威龍後期型四號坦克通用零件,細節很出色,不需多解釋。

▼ 導向輪,套件給出了2種可選。第一種中央一圈開出了鑄造感,第二種開出了輪輻和最外圈結構的焊線細節。


▼ 負重輪的細節,膠圈上的文字清晰銳利。

▼ 輪軸蓋的細節。

▼ 託帶輪為全鋼的後期型。

▼ 懸掛部分為SK四號通用零件,箭頭處出現了輕微的縮膠,但是威龍的磨砂表面不反光,拍不出來。

▼ 雖然製作起來繁瑣一些,但是威龍的四號懸掛細節還是相當不錯的。



▼ 上車體為新開,駕駛員和機電員的艙門和傳統的四號坦克位置不同,進行了一定調整。

▼ 車體前部裝甲板也是新開模零件,但是圓圈所指的位置出現了不同別處的顆粒感,需要進行打磨處理。

▼ 車體側面的裝甲,開出了非常細小的焊線細節。

▼ 下車體尾部裝甲板細節。

▼ 車體首上部位和首下裝甲板的細節,焊線很漂亮。

▼ 車體尾部裝甲板的細節,請留意箭頭處的焊線。


▼ 翼子板的防滑紋清晰銳利。

▼ 前後擋泥板的細節。


▼ 首上位置單獨開模的檢修口艙門零件。

▼ 套件給出了2種駕駛員/機電員艙門可選,細節都不錯。


▼ 一體式開模的車尾排氣管,這種樣式一般在四號J上面比較常見(比如6556)。

▼ 套件給出了帶有內構的車首機槍。

▼ 其他隨車工具等零件。





▼ 新開模的炮塔外殼零件。


▼ 炮塔內構部分,開的非常細碎,零件眾多,小編也就不一一細表了。









▼ 火炮部分,細節還不錯,只是水口位置比較尷尬。



▼ 最後的履帶部分。魔術履帶內側有2個輕微突出的推出孔需要處理,DS履帶有輕微飛邊現象。


總結:威龍的這盒球形閃電套件是以SK版四號J為基礎的,新開了上車體和炮塔部分。車體和行走部分的細節不必多說,炮塔部分的開模雖然很好的繼承了威龍SK版的傳統,但是比較繁瑣,驚喜並不多,也許SK版的四號坦克已經近乎完美,是我們對威龍的期望有些過高了。今天來看威龍老貨球閃和橙盒球閃的細節已經嚴重落伍,無法滿足模友們的需求,這盒全新開模的SK版球閃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空缺,成為了目前球形閃電這個題材的最好選擇,饑渴多年的模友們別輕易放過她。

另外,這盒套件自從開始預訂以來銷量就非常火爆,有些措手不及的商家向威龍補貨卻被告知以全部售罄無法補貨。這一點有些不符合威龍新品的一貫傳統,但是估計近期內威龍的這盒球閃還會比較搶手,畢竟按威龍的說法市面上賣一盒少一盒了。

官方成品圖:







相關焦點

  • 球形閃電自行高炮小考證一則(瑞鶴)
    在這樣的防空戰鬥中,旋風這種沒有全向裝甲保護的防空戰車處境其實非常危險,有時候攻擊機會優先把它們當成目標。 球形閃電(Kugelblitz,德語的構詞法非常粗暴,Kugel是球,Blitz是閃電,球閃沒錯)就是為了回應這樣的要求而研發的,雖然德國人也知道,這意味著重新設計炮塔,甚至四號坦克的車體結構也得重新設計。
  • 《閃電戰》獵空電球:二戰德軍「球形閃電」自行高射炮簡史
    本文介紹的「球形閃電」就是戰爭後期德軍研製的一型履帶式自行高射炮,雖然僅製造了寥寥數輛,幾乎沒有參與實戰,但其獨具特色的設計影響了戰後各國自行高射炮的研發,是一款饒有趣味的野戰防空戰車。「球形閃電」配備2門MK 103型30毫米炮,以雙聯裝形式安裝在球形炮塔內,並在炮口上安裝了外形扁平的炮口制退器,為了防止炮口焰在齊射時交織在一起,影響彈著觀測,左右炮的制退器會各自偏轉一定角度。「球形閃電」內可攜帶1200發30毫米炮彈,分裝於6條200發彈鏈中,如果不加節制的射擊,這些彈藥將在射擊90秒後消耗殆盡,空彈殼會落入火炮下方的收集器中。
  • 小專題:基於38(t)及38(D)車體的球形閃電自行高炮
    作為一種原本由捷克設計的戰車(該車主設計師的生平請見《小專題:戰車設計師阿列克謝伊•蘇林小傳》),其生產所需的機加工工具規格與德軍戰車常用的規格並不相同,某些部件的製造工藝(例如某些關鍵齒輪採用的衝壓工藝)也與德國戰車存在區別。 1944年9月4日時,捷克的BMM公司向第三帝國武器局提交了基於38(t)戰車底盤開發的30mm雙聯裝球形閃電自行高炮的概念圖。
  • 《碧藍航線》防空炮哪個好 防空炮選擇推薦
    簡稱8聯,目前版本秒傷最高防空炮,但是射速比較慢 防空炮的範圍是前後加在一起的,這就導致了炮隊的防空炮不管是從範圍那麼我們就分開介紹下炮隊和航媽隊的防空炮選擇。 一.炮隊 炮隊的話首當其衝的便是皇家窯子陣容,沒錯皇家窯子強無敵,這邊首先給大家1個皇家窯子的陣容,通過這個陣容我們來研究下防空炮應該如何選擇。(皇家窯子頂配陣容,8月17號.看本攻略前請注意日期。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縱觀二戰德國海軍的作戰史,「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無疑是最具分量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在設計上存在幾乎不可彌補的各類缺陷,先天不足的沙恩還是隨著倉促上陣的德國海軍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在姊妹艦格奈森瑙早早退場之後,她葬身冰海的結局也為德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的活動幾乎劃上了最後的句點,其服役歷程幾乎就可以看作二戰德國海軍的命運縮影。
  • 二戰德國RSO自行火炮,卡車加大炮等於自行火炮
    二戰德國的裝甲武器數量一直都緊巴巴的,儘管德國已經搜集一切可用的裝備進行改裝,但是缺口仍然很大,這種問題在德軍由高機動作戰轉入陣地廝殺之後變得越來越嚴重,哪怕1943年德國裝甲武器產量走上頂峰,寬廣的前線平攤下來裝備密度卻低得讓人擔心,一場庫爾斯克大會戰就讓德國幾乎失去了戰役級的裝甲調動能力,
  • 集搜索、跟蹤、打擊為一體的「炮中貴族」—自行高炮!
    自行火炮技術複雜、整合難度高,1輛自行高炮的價格,往往相當於2輛主戰坦克的價格。20世紀80年代中期,1輛「獵豹」的價格為870萬馬克。20世紀90年代中期,1輛日本87式自行高炮的價格高達1460萬美元!令號稱「世界上最貴的主戰坦克」——日本90式主戰坦克也望塵莫及。
  • 舊日本海軍唯一的專業防空巡洋艦 五十鈴號防空巡洋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技術水平最高的戰場當屬太平洋戰場,對著英美日本對航空母艦的大量運用,專業防空艦成為了必須,除了三國相繼建造了許多具有較強防空能力的驅逐艦外,防空巡洋艦也出現在了戰爭舞臺上。
  • 球形閃電的自述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協辦宇宙特殊現象研究群微信公眾號我是球形閃電,也叫球形雷,是閃電家族中的一員――線狀閃電是我姐姐,帶狀閃電是我妹妹,聯珠狀閃電是我哥哥,我就是那個頑皮的弟弟。我一般在強雷雨天氣跟隨著哥哥姐姐們露面,不過他們經常出現,我是偶爾現身,神秘兮兮。大家之所以稱我為「球形閃電」,是因為大多時候我為圓球形,直徑約為25釐米,偶爾也呈梨形、啞鈴形等。
  • 開罐神器——記抗日戰爭中的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
    單是「出雲」號裝甲巡洋艦就擁有四門203毫米艦炮、14門152毫米艦炮和12門76毫米速射艦炮,另外四艘輕巡洋艦上的140毫米艦炮就有二十多門!隨著後續日本海軍更多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抵達了上海周邊水域,日軍的重火力優勢被進一步擴大。
  • 戰爭末期,盟軍空襲對德國突擊炮設計的影響
    戰爭中後期,三號突擊炮換裝48倍徑的長身管主炮後,更是成為了德軍最重要的反坦克武器,三號突擊炮的生產也成為了德國的重中之重。突擊炮相比坦克不需要生產炮塔座圈、炮塔等零部件,大大壓縮了生產周期,另一方面,三號突擊炮使得三號底盤可以搭載四號後期型搭載的48倍徑75mm主炮,可以說是將三號坦克底盤的潛力挖掘殆盡了,所以在當時反坦克火力奇缺的情況下,三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才是德國裝甲兵的主力武器。
  • 中國雷射武器已成熟,亮相採購名單,雷射防空炮到底有什麼優勢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進入公眾號主頁
  • 全球第一款萬發近防炮,俄羅斯的粟樹,世界至強的近距防空單元
    我國的HP/J-11型11管30MM近防炮,,每分鐘射速接近1萬發,每秒射速高達166發!但是由兩門6管30MM速射炮與32發近防飛彈組成的防空系統卻不是一艘軍艦的防空配置,而是蘇聯的粟樹彈炮合一近防系統!是的兩門6管30MM速射炮與32發近防飛彈組成的怪獸僅僅是一套近防炮!
  • 防空炮、設備篇
    1. 防空炮類1.1防空頂梁柱用(大口徑防空炮)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對於像彩坷垃們這樣的「艦載機蒸發器」而言,被譽為「馬桶座」的金色雙聯113高炮(威斯克科技箱獲取)無疑是最佳配置,能夠幫助防空優勢艦(主要是巡洋艦)在高防空壓力海域有更好輸出。此外金色雙聯105mmSKC高炮(伯魯克科技箱獲取)也挺不錯。以下為在120級聖地牙哥改上的對比。
  • 鄧尼茨的狼群,德國U型潛艇一覽
    其中35艘取消了布雷設備。VIIC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變型,一是只有兩個魚雷發射管的補給型,另一種是加裝高炮的防空潛艇。1940年第一艘VIIC級U-69加入現役,自1941年起VIIC幾乎投入了所有德軍潛艇活動的地區,如果說四號坦克是德國陸軍的軍馬,那麼VIIC級就是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軍馬。
  • 埃爾頓:被「外星人」壓身下的「球形閃電」,吃不慣中餐離開中超
    就這樣,圓乎乎的埃爾頓來到了德國。 這時候,很多球迷終於理解了球隊為什麼會買這樣一位球員,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球迷們才發現,這位胖胖的球員真的就是如傳說中的那樣,有著閃電一般的速度。 「球形閃電」的名號開始響徹德甲。
  • 北約和蘇聯野戰防空炮差距有多大?同時代產品,一個退役一個在役
    二戰後期德國首先上馬了防空飛彈計劃,不過在當時面對飛行速度相對較慢的螺旋槳戰機,使用高射炮防空依然是絕對的主流。真正到了戰鬥機進入噴氣時代之後,防空炮才逐漸被防空飛彈所取代。不過美國人的認知顯然過早了,他們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認為防空炮在噴氣機時代已經沒有用武之地,於是根本不去發展此類武器。結果不久之後他們就發現憑藉當時的防空飛彈技術,在面對短程低空高速飛行目標時相當拉胯,傳統的機炮才是最可靠的武器。
  • 近防炮與近防飛彈數量,大於四艘福特的總和
    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是庫茲涅佐夫號載機巡洋艦,作為全球性能最強悍的巡洋艦,那麼庫茲涅佐夫的攻防能力有多強呢?毫不誇張的說,一艘庫茲涅佐夫的近防火力頂的上五艘美國航母!世界海軍最強之巡洋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庫茲涅佐夫級是蘇聯載機巡洋艦的代表作,作為一艘載機巡洋艦,庫茲涅走輔即便是一艘艦載機都不帶,那也是全世界最強的巡洋艦!
  •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
    閃電是如何形成的,球形閃電是什麼?看完你就知道了!在雷雨天氣中,閃電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不得不承認的是閃電出現的場面都是非常壯觀的,但你知道閃電是如何形成的嗎?眾所周知,閃電都形成雨陰雨天氣,在這種環境下,雲層中的水蒸氣會開始增加,在與天空中的氣流摩擦後,就會摩擦起電,從而產生正負電荷粒子,正電荷粒子會在雲層頂端聚集,而負電荷粒子則會聚集在雲層下端,與地面正電荷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