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黃坤明在凌晨迎接第40個世界環境日。
6月4日晚上22時55分,一輛裝載有化學品苯酚的槽罐車在杭州建德洋溪大橋路段發生洩漏,20噸苯酚隨暴雨流入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富春江水庫。一小時內,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就啟動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受苯酚洩漏影響,5日桐廬、富陽5家自來水廠一度停止取水,5家水廠總計供水能力約為30.9萬噸/日,共涉及55.22萬居民用水,杭州地區商場超市出現了「搶水」熱潮。
環保部應急辦現場督察指導組公布的最新監測結果稱,事發點新安江段、富春江、錢塘江苯酚濃度均呈下降趨勢,杭州市主城區自來水廠取水口水質達標,供水安全。
而多位浙江省人大代表則聯名呼籲,應從流域管理上著手解決錢塘江汙染,徹底清償「環境債」。
苯酚洩露
據介紹,苯酚(C6H6O,PhOH)是一種弱酸,有毒,有腐蝕性,常溫下微溶於水。誤服苯酚可引起消化道灼傷,嘔吐物或大便可帶血,導致休克、肺水腫、肝或腎損害。
5日上午,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浙江省環保廳專家抵達事故現場,參與清理殘留的部分苯酚。
杭州副市長張建庭召集該市應急辦、環保等14個部門及沿線各區縣和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會議,成立苯酚洩漏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由於汙染隱患嚴峻,張建庭要求加大新安江水庫下洩水量,新安江大壩滿負荷運行,下洩流量從每秒268立方米增至1230立方米;加快制定供水應急方案,做好飲用水源和居民用水儲備工作,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禍不單行。5日下午,毗鄰杭州西北郊的餘杭區瓶窯、良渚鎮發生自來水汙染事件。餘杭水務公司董事長李冰石向本報證實,其水源地苕溪原水中出現了約10種苯烯類有機物質,而汙染源來自上遊的臨安青山湖工業園區。
「我們已決定瓶窯、良渚鎮暫停供應三天自來水。」李冰石說,餘杭區臨平、塘栖等鄉鎮已採用備用水源,但企業生產用水將採取限制措施。
「我市各自來水廠正搶儲原水,開足馬力生產;請廣大市民搶抓時機,利用各種容器儘可能多儲水。」5日晚22時,杭州市政府網站刊登的事故通報如是說。
杭州「水慌」
6日中午11時,杭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該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勞新祥呼籲市民做好應急防備,利用各種容器儘可能多儲水。
6日晚上,環保部督察組公布監測結果稱,事發點新安江段、富春江、錢塘江苯酚濃度均呈下降趨勢。杭州市主城區、濱江區及蕭山區的自來水廠取水口水質達標,供水安全。
杭州市應急辦群發簡訊:「請廣大市民保持正常生活狀態,不要恐慌。」
浙江省環保廳稽查總隊總隊長徐履中向本報記者表示,汙染水部分已被稀釋,也基本流入入海口。除事發地外,杭州市飲用水水質暫未受影響,市民可以放心,不必搶水。
「一會兒說自來水安全,一會兒又讓多儲水。讓我相信誰的?」71歲的退休幹部徐土根指出,苯酚洩漏點位於富春江水庫上遊,苯酚有可能積澱,對該水庫造成持續汙染。
值得關注的是,浙江省委組織部長蔡奇、副省長鄭繼偉、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堅等人,均通過實名微博對「水慌」現象作出回應,呼籲民眾不要盲目跟風。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鮑學軍的話則更加發人深省。他在新浪微博實名發言稱:「富春江平時也不怎麼幹淨,只要溯江上行看到那麼多造紙廠、化工廠、冶煉廠就明白了。但願這次事件再次讓我們關注浙江母親河的安全。」
制度化管理
苯酚洩漏事件並非孤案。
6月3日,杭州市環保局公布一年來十大典型環境違法案,曝光多家汙染企業。其中,浙江爭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做好「三防」措施,致使含銅、鋅
等重金屬的廢水滲漏,廢水排放至富春江水庫,溪流至水庫約4公裡被汙染,水底及周邊巖石呈藍綠色。
凡此種種汙染行為,日益威脅錢塘江兩岸人民的生命健康。
統計顯示,在錢塘江南岸的蕭山區,2009年新診斷報告癌症病人超過4000人,因癌症死亡2000多例,佔總死亡人數的30%強。
「包括癌症在內的惡性病例大幅度上升,真實地反映了環境惡化的局面。」杭州市人大代表傅立群在今年兩會上稱,地方政府應儘快編制發布《杭州市「十二五」癌症防治規劃》,建立癌症暴發率考評與地方化工項目審批等聯繫制度,停止審批和關停致癌性化工項目。
多位浙江省人大代表還聯名呼籲,應從流域管理上著手解決錢塘江汙染,徹底清償「環境債」。具體內容包括:建立錢塘江流域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保護、控制這個流域的水質,對全流域產業結構進行控制和調整,建立上下遊的補償機制,進行適當的經濟支持和合理的產業扶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