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爾:讓你的大腦和眼睛,被我的畫作無情地欺騙吧!下篇

2021-01-09 劉喜脈

本文承接【埃舍爾:讓你的大腦和眼睛,被我的畫作無情地欺騙吧!上篇】

隨後,埃舍爾的作品讓所有的觀者都仿佛學會了用另一種角度重新看待世界。

如《巴別塔》,它並不複雜,卻讓人感受到一種瞬間居高臨下的不勝寒感。

《手持球面鏡》,對曲面空間的寫實把握能力非同一般。

1937年的《靜物和街景》,好像令人身處格列佛的小人國裡。

《日與夜》,好像兩個不同維度的世界在顏色對比間達成了高度的統一。

《陽臺》,中部的空間好像快要被一種魔力吸出來。

《異度空間》與《畫手》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莫比烏斯環」的特點了。

公元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和約翰·李斯丁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

普通紙帶具有兩個面(一個正,一個反),而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也就是說,倘若有一隻小蟲,它可以沿著一個直線的方向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紙帶的邊緣。這種紙帶就被稱為「莫比烏斯帶」(即,它只有一個「面」)。

換句話說,在一個三維的世界裡「出現」了一個二維的世界。

1963年的《莫比烏斯帶II》,如果沒理解上面的話,參考圖中螞蟻的行進軌跡,視線走一遍就會有奇蹟出現。

另外在補充一種立體的「莫比烏斯帶」——克萊因瓶。

你以為它是三維的,其實,它也可以是「二維」的。

當然,大師除了玩對稱(如《越來越小》),玩嵌套(如《畫廊》),還玩過計算機建模(如《同心外殼》)。

偶爾抖一些寫實主義風格也是傳世之作,如《水窪》,圖中的樹影是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旁邊用鞋印加以辨識。

再如《三個世界》,水中的魚,漂浮在水面的落葉和水中的樹及倒影,分明是三個世界,卻在畫面中成為和諧自然的一體。

看這位大師的藝術品,你會發現,他並非運用了什麼開創性的技法,而只是對形象先解構再重構,像萬花筒般可以變幻出無窮的新作品,隨處可見科學與宗教相互融合的痕跡,稱之為哲學應該也不為過,正因如此,埃舍爾的作品才會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蛇》是埃舍爾官網上展示的最後一部作品,成於1969年。

相互交織的,不只是畫作中的形象,更是生命、創造、藝術與文明的永恆。

tip-如果您特別想收藏埃舍爾的畫集or相關作品。強烈建議選擇國外的原版書籍(英文)、除了可以提升英文水平。更重要的是書籍印刷更高——當然,價格也不便宜。目前國內相關譯作的質量,我就不好發表太多觀點了~感激您的理解與支持~~

參考資料 :貢布裡希《藝術與幻影》、《哥德爾 艾舍爾 巴赫:集異璧之大成》(很奇怪的中文譯名)、《The Magic Mirror of M.C. Escher》。

相關焦點

  • 傳奇畫家埃舍爾:繪畫乃是騙術
    埃舍爾「欺騙」的手段往往與數學有關,是對對稱、平面分割、密鋪平面、雙曲幾何和多面體等數學概念的形象表達,表面看去極為理性,因此可以說,他正是用一種具象的邏輯製造著視覺幻象和迷宮。《畫手》,石版畫,1948。
  • 埃舍爾誕辰120周年:孤獨藝術家的奇幻世界
    埃舍爾,坐椅上的自畫像,1920年2月,木刻版畫埃舍爾在1955年給兒子亞瑟的信中說道:「上帝呀,真希望以前我有好好學習繪畫,每隔一段時間畫畫的壓力都會讓我精神崩潰,繪畫絕對是需要刻苦堅持的事情,而且能做到的話,還要不斷進行無情的自我批判。
  • 埃舍爾的鑲嵌畫
    埃舍爾的鑲嵌畫關於平面規則分割(平面鑲嵌圖形),埃舍爾寫到:「在數學領域,平面規則分割已經從理論上獲得了充分的研究……數學家打開了一扇通向無限可能性的大門
  • 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我們的視覺系統並非總是能夠像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準確的感知圖像,有一些畫面會非常考驗我們的大腦反應能力。而實際上,這種被稱為視錯覺效果的畫面,很容易欺騙我們的雙眼和大腦。這一次,V哥就要列舉:會欺騙你我眼睛和大腦的8個視錯覺畫面。
  • 埃舍爾的極限畫
    原標題:埃舍爾的極限畫 畫題就點明了極限。   ■梁進   畫家中最數學的當數埃舍爾。   摩裡茨·科奈裡斯·埃舍爾(1898-1972),荷蘭圖形藝術家。他以其源自數學靈感的木刻、版畫等作品而聞名。他的作品隱含數學意念和哲學思考卻無法歸屬於任何一家流派。他所創立的風格有點空前絕後的狀態,不僅前無古人,幾乎也後無來者,卻被眾多科學家推崇。
  • 他畫都不知咋回事!
    20 世紀以前的很多繪畫都是在二維平面上構造三維的空間效果,從而讓觀者產生「身臨其境」、達到「欺騙眼睛」的效果,繪畫如同照相式的描摹,這類繪畫可以被稱為再現性繪畫。當我們面對這些繪畫時,可以不假思索地識別出畫中畫的是盤子、杯子等等。
  • 埃舍爾的的數學名畫鑑賞
    畫家通過二維平整的畫面應用繪畫技巧去表現三維的世界已不是新鮮事,他們利用人們的視覺幻象,在畫布上逼真地表現三維世界,並毫不掩飾地號稱繪畫就是欺騙的藝術。而賞畫者也甘心情願地受騙,並且被騙越深越叫好。埃舍爾卻並沒有只是滿足於騙騙觀畫者,他利用二維畫三維的矛盾和詭術,在想像的空間裡表現各類不同維的空間和它們的不可思議的魔法變化。
  • 視錯覺藝術大師——埃舍爾
    《紀念碑谷》的製作人說, 正是埃舍爾的名作《上升與下降》激發其靈感, 才製作出這款遊戲。 今天就和大家介紹這位視錯覺藝術大師——埃舍爾!
  • 沉迷「欺騙眼睛」,這些參加世界大賽的視錯覺你能看穿幾個?
    先來看這一副七歪八扭的畫,能看出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嗎?▲ 2017 年度最佳視錯覺大賽亞軍作品,奧妙在於交錯的黑白點用一個直尺或者卡片作為參照物對比每一條橫線,你會發現每一條線都是平行的水平橫線,但拿走參照物後,即使腦子確定它們是直橫線,眼睛也會情不自禁看到它們詭異地變歪了。故弄玄虛並不是視覺錯覺圖的本意,迷惑眼睛才是它們的初衷。
  • 埃舍爾的六張臉
    眾多風格多樣的畫家中,諸如畢卡索、馬列維奇、波丘尼,他們的一生由於對於藝術的看法不斷地改變,因此總是在不斷地嘗試新的風格。以至於不了解這些畫家的人們,常常很難分辨出他們各個時期的作品。然而,無論何種風格、聞名與否,大家都能一眼辨認出那些奧妙橫生,挑戰視覺落差的畫,必定是埃舍爾的傑作。
  • 眼睛欺騙了我!「王老師的瘋狂實驗」第二課教你自製3D眼鏡
    科學松果會名師戶外課之「王老師的瘋狂實驗」第二課在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三樓多功能廳再一次暖暖地開課了。王老師穿上白大褂,露出標誌性的笑容,要給小「果凍」們講講「奇妙的3D世界」。3D世界有什麼奇妙的故事,又能玩出什麼新花樣,趕緊跟著王老師一起來揭秘吧。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做為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眼睛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明暗,並通過把光投射到對光敏感的視網膜成像。那麼,人有兩隻眼睛,所有的動物都只有兩隻眼睛嗎?
  •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 欺騙你的是自己的大腦!
    這種「無意識的幹擾」,將導致我們的大腦使用預測功能去填補某些空白,大腦根據其處理視覺數據的方式而重新構建圖像,我們就這麼被自己給「欺騙」了。以下是相關的幻覺實驗,以及背後的科學解釋。1.好吧,這張圖其中沒有一個紅色像素。「但是看起來很紅!」 你說。這就是您的大腦,再次修正色彩。這種情況下,這不是因為光線的原因,而是因為您的大腦知道草莓是紅色的,所以它會為您填充特定的細節。這種現象被稱為「 顏色恆定性 」,它是顏色感知的一項功能,可確保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我們對已知物體的感知顏色保持不變。
  • 《錯覺的法則》:是欺騙大腦,還是被大腦欺騙?這關乎你的人生
    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科學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構建了利用生理學和心理學提升大腦功能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大腦訓練」(SBT)。西田文郎通過45年對大腦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大腦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99%以上都是錯覺。而這些錯覺會逐漸地改變你的人生。如果你認為自己的現狀不盡如人意,又希望擺脫這種狀況,那麼這本書裡面對錯覺的方法也許會對你有幫助。
  • 人物|彭羅斯與埃舍爾:數學和藝術碰撞出的奇妙世界
    本文通過講述彭羅斯與藝術家埃舍爾之間的友情,生動證明了藝術和數學結合能夠相互激發豐富而奇妙的靈感。羅傑·彭羅斯彭羅斯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知識淵博、興趣廣泛,在多個領域富有建樹。科學家彭羅斯和藝術家埃舍爾有一段藝術與科學相互促進的佳話,證明了博雅教育的重要意義。
  • 人物 | 彭羅斯與埃舍爾:數學和藝術碰撞出的奇妙世界
    本文通過講述彭羅斯與藝術家埃舍爾之間的友情,生動證明了藝術和數學結合能夠相互激發豐富而奇妙的靈感。科學家彭羅斯和藝術家埃舍爾有一段藝術與科學相互促進的佳話,證明了博雅教育的重要意義。荷蘭版畫家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1898年-1972年)擅長運用數學原理衝破傳統的版畫藝術,其作品描繪了諸多現實世界不可能出現的物體和景象,散發出獨特而神秘的氣質。當年埃舍爾的作品在藝術圈頗有爭議,但是深受數學家的喜愛。青年彭羅斯就是在一次數學家大會上邂逅埃舍爾。
  • 埃舍爾畫作中的數學秘密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美術館裡,一個年輕人正凝視著一副描繪馬爾他森格利亞海港的畫。畫中的建築是一個畫廊,這個年輕人站在畫廊裡,再次看著描繪這個地中海碼頭的畫;在這幅畫的建築裡,再次出現這個畫廊和這個年輕人。
  • 10張引起人們視覺錯誤的神奇圖片,讓你的眼前欺騙了大腦
    10張引起人們視覺錯誤的神奇圖片,讓你的眼前欺騙了大腦眼睛使人們能看見周邊事物的真實情況,但也有畫家,利用空間感、或特殊的表現手法,讓人們的視覺產生錯誤或者幻覺,無法判斷圖片的真實表現1.圖片格子中是白點還是黑點?
  • 曉星說數學:讓數學家折服的藝術大師埃舍爾
    物理學家說:如果你想像不出高維時空的模樣,請看看埃舍爾是如何扭曲時空,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如果就這樣遵循傳統,中規中矩地創作下去,衣食無憂絕不成問題,但大師的才華就會淹沒在平庸的作品上,也絕不會與數學結緣。埃舍爾內心始終有一種自由創作的渴望,不斷嘗試各種不同風格的創作手法、以及各種不同的主題,包括立體主義、現實主義、新藝術主義和象徵主義,還探索過版畫技法,包括油氈浮雕、石刻、石板印刷,以及東方木版畫技法。
  • 視錯覺與不可能幾何體的詭異世界,他製作的視覺騙局你懂嗎?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對分形、對稱、密鋪平面、雙曲幾何和多面體等數學概念的形象表達,他的創作領域還包括早期的風景畫、不可能物件、球面鏡。《觀景樓》奇怪的人物,交織的樓梯,你以為這只是個高樓建築,但是注意了,每一根柱子並不具備我們幾何意義上的對應關係,相反,他們是交錯的,而男孩手上的玩具,也同樣印證了這一點,看上去合理,實際上不存在,你的研究欺騙了你。
  • 他畫出現實不存在的場景,卻令人產生錯覺信以為真,看懂便是天才
    埃舍爾畫作 相對於藝術家的身份來說,埃舍爾更像是一位科學家,因為他的畫作,成為了無數科學家的研究對象,至今眾多作品仍然沒有研究透徹,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便是上圖這幅畫作,畫面中第一眼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