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1 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我們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各類生物統稱為土壤生物。土壤生物其實是直接生活在土壤中的一些生物,不包括偶爾到土壤活動的生物,如大部分鳥類。土壤生物有 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
(1) 植物: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搖籃。
一方面,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和無機鹽;另一方面,植物是土壤有機物積累的重要來源。
(2) 動物:土壤中生活各種各樣的動物,都以土壤為立足點,他們在土壤上行走、活動和覓食。常見的有原生動物、節肢動物、環節動物等。
(3)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作用最大的 是細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它們具有種類多、數量大、繁殖快、活動性強等特點,它們分解有機物,促進生物循環。
說明 :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動植物殘體,形成腐殖質,改善土壤肥力。但土壤中有些微生物也是有害的。所以觀察土壤後一定要洗手。
例1 在土壤中,不藉助觀察工具很難觀察到的生物( C)
A 植物 B 動物 C 微生物 D 以上都是
知識點2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
1.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主要指的是 空氣、水、腐殖質(有機物)、礦物質(無機鹽)
(1) 土壤空氣
主要分布在土壤顆粒間的空隙中,可滿足土壤生活活動的需要,主要來自大氣,但和大氣的成分不完全相同。因為土壤空氣中的一部分氣體是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的,是微生物進行生化反應的結果。空氣中有21%,二土壤中只有10%~12%.
土壤中的空氣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氧氣的來源。疏鬆的土壤中空氣含量大,有利於生物生存。
(2)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主要來自降雨,降雪和灌溉。地表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也會凝結,直接轉變為土壤水分。
(3) 土壤腐殖質
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源於生物的排洩物和死亡的生物體。這些有機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質,貯存在土壤中。
腐殖質可以為土壤動物提供食物,也可以為綠色植物提供養分。
(4) 土壤礦物質
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無機鹽。生物需要很多的無機鹽。除了C主要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O和H來自水外,其他必須元素都來自土壤。
土壤中的無機鹽可以固定植物根系,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
2.土壤的物質構成
構成土壤的物質有,固態,液體和氣體三類。土壤的固體部分主要由礦物質和腐殖質組成,其中礦物質佔固體部分的95%左右。
例2 將一定量灼燒過的土壤放入蒸餾水中,製成土壤浸出液。取10毫升,過濾並收集濾液。再蒸發,結果最後留下一些白色的粉末殘留物。這個物質可能是( B)
A. 有機物 B. 無機鹽 C. 砂粒 D. 腐殖質
知識點3 從巖石到土壤
1. 風化作用是巖石不斷碎裂的過程,除了風、流水及溫度等物理因素外,還有一些化學物質的溶蝕作用,各種生物的作用也能促進巖石的風化。
2. 土壤的形成
地球的外層的地殼最初沒有土壤,有的只是堅硬的巖石,巖石在長期的風吹雨打,冷熱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漸風化,變成了石礫和砂粒等礦物質顆粒,最後經各種生物和氣候的長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例3 下列關於土壤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土壤形成後是固定不變的
B .土壤固體部分主要由腐殖質組成
C.土壤的形成過程是長期的,目前還在持續進行
D.以上說法都正確
例4 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通常是土壤中( A)
A.有機物的含量 B. 礦物質的含量 C.微生物的含量 D.空氣和水分含量
解析:土壤微生物能分解動植物殘體,形成腐殖質,改善土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