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飛機發著光

2020-10-18 大科技

那個奇怪的、閃光的飛行物是UFO?是天外流星?不,那是最新的等離子體飛機。

這是1991年7月一個晴朗的夜晚,月光溶溶,群星璀璨。大約凌晨1點,一個閃光的飛行物忽然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空軍基地上空划過,飛行物越飛越快,很快就消失在天際,不過有幸被兩位攝影家拍下了照片。

起先,攝影家以為是隕石,但並不見當地報導,於是他們把膠捲拿給加州理工大學的物理學家分析。物理學家從飛行物的運動軌跡猜測,這是一架飛機,而那閃耀的光可能是類似等離子體的東西。等離子體是氣體電離之後,由離子和電子組成的物質,比如在氖燈中以及太陽的表面,發光的都是等離子體。難道美國空軍在試驗由等離子體包裹的飛機?

由於這是軍事機密,我們至今仍不知真相,但這個猜測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自這次事件之後近20年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空軍一直在研製一種新型隱形轟炸機。這種飛機飛行時,機翼上裹著一層等離子體。這層等離子體可以吸收雷達波,使雷達無法發現飛機。而且研究表明,給飛機裹上一層等離子體,除了能夠實現隱形,還會帶來很多的好處。

等離子體減小了飛行阻力

等離子研究起步於半個世紀前美蘇兩國還在太空軍備競賽時期。那時,科學家們對太空艙返回地球時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他們發現,當太空艙進入高層大氣,會與大氣摩擦,把周圍的氣體加熱,使得許多空氣分子電離,於是外面裹上了一層等離子體的「外衣」。

不論高速還是低速飛行的物體,一旦裹上一層等離子「外衣」,很多行為就與平常大不一樣。實驗表明,等離子體會減小空氣阻力。1970年代的一個實驗表明,以超音速飛行的鋼球上,要是裹上一層等離子體,阻力可以減少近1/3。

那麼,等離子是如何減小飛行阻力的呢?

我們拿飛機為例。飛機在飛行時,最靠近機翼上表面的空氣層也在流動。這一層空氣如果流動時能保持平滑,無形中就起到「潤滑」的作用,減小機翼跟空氣之間的摩擦力。但實際上,這層空氣是不容易保持平滑的,被破壞之後就形成湍流。據調查,湍流至少要對1/3的飛行阻力負責。但要是裹上一層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可以加速機翼表面的空氣流動,避免湍流的形成,從而達到減阻的目的。

據計算,採用等離子體技術,能把飛機飛行時的空氣阻力減少約30%,相當於節省燃油約5%。採用這項技術,光美國一年就可節省燃油約15億升,相當於每年減少碳排放500萬噸。

給飛機「瘦身」

在實際的飛機上,為了在低速飛行時抑制湍流的形成,機翼上每隔一段距離便安裝有像魚鰭一樣豎起的葉片,叫輔翼。這些輔翼在飛機低速飛行時固然能夠減小阻力,但當飛機全速飛行時,反而增加了阻力,但你又不能隨便把它們拆下來。而在機翼上安裝了等離子體發生器之後,這些輔翼就沒必要了。這就達到了「瘦身」的目的。

其實,除了輔翼,採用等離子體技術之後,飛機上還有許多機械裝置都可節省下來。譬如,為了在轉彎時用來改變傾斜度,飛機上還裝有副翼。但採用等離子體技術之後,副翼的這項功能可以簡單地通過關閉一側機翼上的等離子體發生器來實現。同樣的道理,飛機的方向舵和升降舵也可以在採用等離子體技術之後省去。

採用等離子體技術還會帶來不同尋常的好處。據估計,目前大約1/4的空難是由機械故障引起的,尤其是那些可調的部分,如輔翼、副翼、升降舵、方向舵等,而且這些部件維護起來費用昂貴。等離子體控制的飛機沒有了這些裝置,不僅降低了維護費用,而且意味著更加安全。

此外,因為等離子體控制系統比機械裝置工作要快得多,這讓飛機能夠對氣流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使飛行更加平穩。

目前,歐美等國家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從事等離子體在航空方面的研究,在無人飛機上已取得重要進展。不過,你不要指望你能很快坐上等離子體的飛機航班。畢竟這項技術在載人飛機上還不成熟,萬一失靈的話會危及人員的生命安全。

飛機讓閃電開道

為了減小飛行阻力,一位美國科學家還提出一個驚世駭俗的設想:讓閃電開道。這個設想也是基於等離子體可以減小飛機阻力這一科學事實。

他的設想是,在飛機上安裝高功率的雷射,雷射照射在前方的航道上。雷射所照之處,空氣都被電離了,形成一條窄窄的等離子細縫。

然後讓飛機上的電容器放電,電流通過這根導電的等離子細縫,趕在飛機之前,迅速往前方傳導,迫使這條窄窄的細縫爆炸式地膨脹,這種行為很類似閃電。於是,在飛行前方就形成了一個無形的、阻力更小的低氣壓「管道」。飛機就沿著這條「管道」飛行。

據計算,通過這種辦法,一架飛機以5倍音速飛行,可以減小90%的空氣阻力,即使低於音速飛行,也至少可減小10%的阻力。

這樣的低氣壓「管道」還可以帶來其他一些好處。例如,通過改變「管道」的形狀,飛機可以不需傳統的機械控制系統,直接用「管道」來導航。此外還可以減少噪聲,使飛行更加平穩。

不要以為上述想法是天方夜譚,事實上這是可行的。目前的困難在於等離子體細縫爆炸之後開闢出來的低壓「管道」,不能保證是一條筆直的管道,更多的時候像閃電一樣七岔八拐。而我們所要求的航班飛行路線,當然是要筆直的。

相關焦點

  • 全球哪些航司還在運營4發飛機?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simpleflying網站8月18日報導,在過去的20年中,許多航空公司一直在將機隊和運營轉向更高效的雙發飛機,而不再使用四發飛機。諸如空客A380,A340和波音747之類的飛機已被波音777、787,空客A350和A330取代。
  • 白板變飛機,四發水上遙控飛機製作過程
    溫馨提示:本文是一個把KT板變成四發水上遙控飛機的製作過程,由2016年製作時拍的照片整理而成。製作過程較為冗長單調,沒耐心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成品和飛行照片。文章後面的連結是這架四發水機和雙發水機的飛行視頻,供有興趣的朋友觀看。
  • │以光為指導:MOF中的發色團相互作用
    1.本綜述著重於發色團動力學,該發色團動力學可增強,改變或調節包含單發色團和多發色團的支架的光致發光響應,以及排列導向的各向異性螢光。2.利用雜化晶體基序可以誘導發色團的優先取向,與隨機取向的發射分子相比,可以增強交流和定製行為。
  • 悶聲發大財!百架國產大飛機訂單「落地」,中:國產航發賺大了
    該公司這次是悶聲發大財,外界完全沒預料到,國產大飛機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並得到了大型航空公司的青睞,一買就是一百架。訂單總計一百架飛機,將從今年開始逐漸交付並投入正式運營。考慮到今年情況特殊,只交付兩架,此後每年交付的數量逐漸增多。在未來五年,中國商飛承諾將完成訂單的一半,將總計50架飛機交給航空公司。剩下的飛機則根據現實情況進行協商,因為華夏航空似乎還沒有考慮好到底要買哪一個型號。
  • 燒光5600億巨資!今面臨資不抵債賣飛機求生,連工資都發不出
    成立之初,海南省政府只給了1000萬,連一個飛機都買不到,卻籌到了2.5億元,開啟了創業之路。1993年,海航開通航班以來首次實現淨利潤6876萬元。 但是現在,除了損失,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去,為此陳峰還寫了道歉信。事實上,海航虧損的原因主要是「瘋狂」擴張所致。在「買買買」的模式下,海航集團資產在短短兩年內就突破萬億元。海航集團涉足全部7個行業,還持有11家上市公司。所以兩年花了5600億元,但項目資金回收率顯然不如成本快。所以它很快就會有很多負債。
  • 東航技術圓滿完成空客A350飛機首次換發工作
    通訊員龔嘉悅訊:9月末,初秋的上海已有了陣陣涼意,而在浦東機場東航技術的機庫內則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東航機務工作者們正在進行著對東航A350機型飛機的首次換發工作另一方面定檢維修部建立了「雙項目經理」工作模式,並從車間內的各組抽調精兵強將,會同基地發動機維修部一起成立專項換發小組,提前對所有參與換發的人員進行手冊和工作單卡學習,使工作預定時序與人員區域資質安排高度契合。
  • 光控飛機—科技館展品科學原理講解,小展品大智慧
    展示內容展品由飛機模型、燈光和平面反射鏡等部分組成。操作反射鏡,將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板上,螺旋槳旋轉使飛機模型動起來。將燈光(光能)投向飛機的太陽能電池板,電池板吸收光能後將光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飛機在空中飛行。本展項通過控制飛機模型飛行展示平面鏡反射和能量轉化的原理。
  • 【原創】可見光通信蓄勢待發 LiFi還有多遠?
    【原創】可見光通信蓄勢待發 LiFi還有多遠?   近日,由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以及鄭州市重大專項「可見光通信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取得重大突破,一舉將可見光實時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ps,為當前公開報導的國際最高水平的5倍,相當於0.2秒即可下載完成一部高清電影。   「可見光通信技術,通俗而言,就是在有燈光的地方就可以實現通信、監控、定位。
  • 3D列印或是未來超音速飛彈和飛機的關鍵
    打開APP 3D列印或是未來超音速飛彈和飛機的關鍵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04 10:02:00 陶瓷材料的3D列印,可能是開發未來超音速飛彈和飛機的關鍵。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Malibu的HRL 實驗室,是由波音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所合作擁有的專業從事研究傳感器和材料、 信息和系統科學、 應用電磁學和微電子的研究和發展實驗室。早在2016年,HRL就公布了其開發出一種新技術,使用這種技術3D列印的超強陶瓷材料能夠承受超過1400攝氏度高溫,該技術處於全球性的前沿技術地位。
  • 中國長光衛星:未發現飛機
    近日,英國技術專家Ian Wilson宣稱通過Google地圖在柬埔寨密林深處發現了疑似馬航MH370飛機的殘骸,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消息傳出後,我國的長光衛星技術公司立刻調動自己的全部10顆衛星,陸續前往觀察,希望通過實際畫面來還原真相。
  • 空客的四發飛機「打不贏」波音的雙發飛機?僅因缺少FAA認證?
    ,那麼四引擎飛機比雙引擎飛機更安全。即雙發飛機延伸航程運行。是指雙發飛機在其飛行航路上,至少有一點距離可用機場的距離,超過飛機已經批准的一臺發動機不工作(失效)的巡航速度飛行一小時的航程的飛行。最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上述規定限制了三引擎飛機或四引擎飛機跨洋飛行的可能。結果就是,雙引擎飛機在1960年代風靡一時,並且到了1970年代,繼續保持領先優勢。雖然從現在來看,上述政策已經過時了。
  • 光網絡的未來 讓電腦邊「光腦」
    與目前的銅纜技術相比,它可以實現更長距離的數據傳輸以及數倍的速度提升,每秒可傳輸高達50GB的數據——相當於一部完整的高清電影,這也許將徹底改變未來計算機的設計方式及數據中心的架構方式。  1880年,亞歷山大.貝爾曾經發明過光話,以陽光為光源,以空氣為介質,以硒晶體為接收器,通話距離超過兩百米。
  • 設計師推出未來概念飛機 核能驅動非常環保
    設計師推出未來概念飛機>) "← →"翻頁 2月28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西班牙設計師Oscar Vinals推出一款未來系概念飛機
  • 220噸大飛機明年開建,核心機點火成功!國產航發悶聲發大財
    俗話說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我國龐大的民航市場決定著必須要有自己的大飛機,幾十年來全世界製造的大型客機,有五分之一都進入到了中國市場,在國內需求如此之高的背景下不能沒有中國造。一直以來我國在寬體客機方面研製經驗不足,本打算C919成熟後再投入精力研發寬體客機,俄羅斯手裡有著一定經驗,本著友好合作的理念兩國籤署了合作協議,飛機被命名為「CR929」。
  • 3倍於C919大飛機明年開建,核心機點火成功!國產航發悶聲發大財
    俗話說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我國龐大的民航市場決定著必須要有自己的大飛機,幾十年來全世界製造的大型客機,有五分之一都進入到了中國市場,在國內需求如此之高的背景下不能沒有中國造。
  • 3倍於C919大飛機明年開建核心機點火成功國產航發悶聲發大財
    俗話說有需求才會有市場,我國龐大的民航市場決定著必須要有自己的大飛機,幾十年來全世界製造的大型客機,有五分之一都進入到了中國市場,在國內需求如此之高的背景下不能沒有中國造。一直以來我國在寬體客機方面研製經驗不足,本打算C919成熟後再投入精力研發寬體客機,俄羅斯手裡有著一定經驗,本著友好合作的理念兩國籤署了合作協議,飛機被命名為「CR929」。
  • 全球最新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廣州亮相 南航「進博號」飛機首航廣州-上海
    全球最新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廣州亮相,南航「進博號」飛機首航廣州-上海。(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20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南宣)9月19日,全球最新進博會主題彩繪飛機——南航「進博號」在廣州正式亮相,並在當天執行了由廣州飛往上海的首航航班。
  • 智慧航空:未來的飛機上,除了乘客真的沒有人了
    比如飛機延誤問題、登記手續繁瑣、安全問題等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新一代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賦予航空業以"智慧",讓航空業更能滿足人們對於空中交通的需求。
  • 奧地利航空的長途飛機767和777「已經沒有未來了」
    奧地利航空是漢莎航空集團的一部分,所以很多關於成員航空公司未來的決定都是由總部決定的。上周,漢莎航空公司執行長卡斯滕·施波爾表示,奧地利航空公司的長途飛機「已經沒有未來了」。2019年3月,德國漢莎航空集團宣布將訂購20架波音787-9飛機,從2022年開始交付。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飛機將交付給哪家漢莎集團航空公司,奧地利航空、漢莎航空和瑞士航空都有展示787飛機的圖片。
  • 波音公司:疫情的爆發將減少未來十年的飛機需求
    由於這一流行病對航空旅行的巨大影響,波音降低了對未來十年新飛機需求的期望。他預測,亞洲航空旅行的增長將在未來20年內創造超過43,000架飛機的市場,比2019年的展望減少約1,000架。該公司商業營銷副總裁Darren Hulst表示:從長遠來看,即使在9月11日恐怖襲擊和其他危機之後航空業繼續增長的情況下,它仍然相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