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感動國人60年的91歲「詞神」,才是中國真正的流行歌曲之父!

2021-01-20 十點她言V

來源:北洋之家在線

只要是中國人,

相信不管您年齡幾何,

都曾在兒時唱起過這首歌:

讓我們蕩起雙槳,

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

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這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唱的歌,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

這首歌是在64年前的1954年創作的,

而當年唱這首歌的孩子,

今天早已年逾古稀。

您可能更想不到,

還有《我的祖國》(1956年)、

《牡丹之歌》(1980年)、

《難忘今宵》(1988年)、

《愛我中華》(1990年)等

幾十首被三代中國人傳唱的歌曲,

歌詞竟然出自同一個人筆下,

今年已經91歲的喬羽先生!

很多年輕人不熟悉喬羽這個名字,

在上世紀60年代,

連周總理都常請他到西花廳喝酒,

熱情地喊30多歲的他

一聲:喬老爺!

喬老爺的歌,

感動了共和國60多年,

也被中國人唱了60多年,

今天,我們就一邊講著喬老爺的故事,

一邊用最美好、最熟悉的旋律,

帶您穿越時空,

尋找每個中國人記憶深處

那一段段最感動的歲月!

01:出生書香門第 為祖國獻上了最動情的歌

1927年11月,喬羽出生在山東濟寧、大運河河畔的一戶書香門第。

祖父曾是清朝的秀才,

開辦的私塾方圓幾十裡有名,

父親也是當地頗有名望的讀書人!

喬羽出生時,

父親已經64歲了,

出於對這個最小孩子的寵愛,

給他取名:喬慶寶!

「一個慈祥的老頭兒!」

這是喬羽對父親最初的記憶,

而這個老頭兒沒有別的事兒幹,

就整天領著喬羽到街上玩。

喬羽出生時,

家境已經落敗,生活雖苦,

但他受到了極好的家庭教育!

父親教他讀三字經、千字文。

還把漢字做成卡片,

喬羽每認識100個,就打成一個包。

4歲時,喬羽會認會寫的字

已經整整30包(3000個漢字),

唐詩宋詞更是背得滾瓜爛熟!

有一年初春,父親帶著小喬羽出城踏青,

明明遠看一片新綠,

可真的走到跟前,

卻發現腳下踩的還是枯草。

父親當即就問喬羽,

有一句詩是怎麼形容的?

他想了想,仰頭回答:

「我知道,是韓愈的詩,

草色遙看近卻無。」

尋草覓詩,

父親高興地連連稱好,

直到喬羽晚年,

仍然記得父親快樂得失態的模樣,

父親這種順乎自然的教育,

對喬羽一生,都影響深遠!

喬羽的母親

喬羽的母親不識字,

但腦子裡裝滿了民歌和傳說故事。

每個晚上,為了省一些燈油,

母親很早就哄喬羽睡覺,

《鯉魚跳龍門》等民間故事

一個接著一個講,直到喬羽睡著!

儘管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喬羽還是非常渴望上學,

當時,德國人開辦了一家教會學校,

每學期收一塊銀元的學費。

當店鋪夥計的大哥,

千方百計湊夠了這一塊銀元,

讓9歲的喬羽上了學。

當時學校規定,期末考第一的孩子,

可以免費讀下一個學期。

喬羽上學期間,每次都考第一,

硬是靠著大哥這一個銀元,

讀完了小學和中學!

喬羽自己也曾幽默地說:

我的功課好,

不是天資聰穎,

而是窮苦所迫!

1946年,18歲的喬羽,

終於走出了家鄉,離開了故土!

他把自己的名字喬慶寶改成:喬羽,

唱著《義勇軍進行曲》,

渡過滾滾黃河,翻越巍巍太行,

進入位於山西長治的北方大學就讀!

喬羽沒有想到,這一次離開,

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在北方大學,

他不僅能吃飽穿暖,

更學到了很多知識,

成為他大踏步走向文學原野的起點!

1949年10月1日,

中國翻開了新的一頁,

1954年,20多歲的喬羽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當時,他並不是專門的詞作者,

詩歌、小說、舞臺劇,

甚至秧歌劇他也常常寫。

1956年,因為《上甘嶺》這部電影,

喬羽的名字,

同一首歌曲一起,

永遠鐫刻在了共和國的史冊,

那一年,他只有28歲!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每當郭蘭英純淨遼闊的歌聲響起,

許多人仍會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那是中國最艱難的時刻,

也是中國人萬眾一心、

空前團結的歲月!

當時,《上甘嶺》電影基本拍完,

整個劇組都在等喬羽的歌詞。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

最慘烈的戰役,而這首插曲,

要在戰役打到最激烈的時刻唱起……

喬羽冥思苦想,始終找不到思路。

直到有一天,他猛然想到

自己第一次看到長江時的震撼:

當時,正是稻穀的生長期,

兩岸的稻田,此起彼伏,

與碧波蕩漾的江水融為一體!

一陣風吹來,稻花的香氣,

讓人心曠神怡!

想到這些,喬羽突然有了靈感: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沒有一句話寫戰火,

沒有一句話寫死亡,

喬羽用極致的抒情,

描繪了一幅最美好的生活畫面。

飽經戰火的中國人民,

有多麼渴望和平,

就會多麼堅定地保衛和平!

電影還沒有公映,

這首歌曲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

第二天這首歌就傳遍全國。

引起轟動!

這首歌之所能傳唱60年,

之所以每每聽到,

都會觸動國人心弦、惹人落淚,

是因為這首歌,

唱出了時代的情感,

唱出了歷史的情感,

唱出了每個中華兒女的情感!

02:30多歲,就被周總理稱為「喬老爺」

1964年的國慶,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在人民大會堂首演,

那經久不息的激情和熱烈,

仿佛直到今天,都沒有散場。

這部排練了近一年,

由3500多位演員和群眾參演的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

周恩來總理親任總導演,

喬羽則擔任了創作組的組長,

東方紅的解說詞,

幾乎都是喬羽創作的。

當時,有一部電影《喬老爺上轎》,

在全國放映後風靡一時,

朋友們發現銀幕上的喬老爺有喬羽幾分相似,

就都叫他喬老爺了。

因為排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周恩來總理經常在夜裡十點

到創作組跟大家一起研究商討,

聽見大家都喊喬羽喬老爺,

總理竟然也開始喊他:喬老爺,

這一叫,就一錘定音了。

自30多歲當了老爺,

喬羽這個老爺就當了一輩子!

在為《東方紅》撰稿期間,

周總理三次請喬羽去西花廳喝酒,

總理知道喬羽酒量好又愛喝酒,

每次都讓喬羽盡興而歸!

周總理說:咱們喝一杯,

喬羽回答:喝一杯就喝一杯!

總理說的喝一杯

不是一小杯也不是一大杯,

而是一整瓶!

兩人一人一瓶打開喝,

喝到痛快,喝到盡興!

愛開玩笑、愛喝酒的喬老爺,

也沒有能躲過「文革」,

生性樂觀的喬羽說:

其實蹲牛棚也不完全像

有些作品描寫的那樣殘酷!

塞克

當時,以塞克(詞作家、話劇和表演藝術家)

為首的「黑幫」們,

都是講愛情故事的高手,

他們把聽說過的、自身經歷過的愛情,

再加上藝術拔高,

個個講得眉飛色舞,

不僅喬羽聽得入了神,

連看管人員也被愛情故事撩撥得

放鬆了「警惕性」!

文革年月,喬羽什麼活兒都幹,

殺豬、洗豬下水、

甚至學了一手當泥瓦工的好手藝!

20世紀60年代的喬羽

文革十年,喬羽只寫了兩首歌,共274個字,

文革結束,50歲的喬羽、沉默十年的喬羽終於又發出新的吶喊!

《心中的玫瑰》成了喬羽在文革後

創作的第一首歌詞。

在我心靈的深處,

開著一朵玫瑰,

我用生命的泉水,

把它灌溉栽培,

啊!玫瑰……

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

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這首歌詞後來成為

轟動一時的傷痕電影《淚痕》的插曲,

由李谷一演唱,

歌詞、曲調都極其婉轉、動人!

這首歌一炮打響,

成為當時極為流行的歌曲之一!

《心中的玫瑰》之後,

喬羽在歌曲創作上迎來黃金期,

傳唱至今的經典金曲,

一首接著一首……

03:難忘今宵,愛我中華,願你心中常駐芳華

這朵《心中的玫瑰》剛盛開,

1980年,喬羽又讓牡丹,

開遍了中華大地!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豔,

啊~牡丹,眾香國裡最壯觀,

有人說你嬌媚,

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

有人說你富貴,

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

這首《牡丹之歌》迅速成為

中國人都會唱上幾段的經典歌曲!

33歲的蔣大為,也因為《牡丹之歌》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1984年,央視春晚進入倒計時,

總導演黃一鶴突然覺得

缺少一首與整臺晚會相映襯的歌曲,

於是連夜找到喬羽,

開口便直說:

你馬上給我寫首歌詞,

春節晚會上要用。

黃一鶴

黃導一屁股坐下就不走了,

他說:我坐在這裡等,

你一寫好我就拿走!

喬羽眼見總導演急得不行,

但是又無法當場寫就,

於是讓導演先回,

答應早上5點一定交稿。

送走導演已是凌晨3點,

留給他創作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想到大年三十兒家家團圓的美好畫面,

喬羽靈感驟來,

揮毫寫就了《難忘今宵》……

《難忘今宵》一直唱了30多年,

多少身在海外的中國人,

在除夕夜聽到這熟悉的旋律,

都會有回到祖國、回到親人身邊般的

感動和溫暖!

上世紀八十年代,

中國的電視熒幕上湧現許多經典之作,

除了全國風靡的《紅樓夢》,

另一部古典名著《聊齋志異》

也被搬上電視熒幕——

電視劇開頭「嗚~嗚~」的詭異前奏

和一個飄忽不定、忽明忽暗的燈籠,

把幾億國人嚇得不輕……

《聊齋》是1987年播出的,

早在1985年,

喬羽就寫好了主題曲《說聊齋》。

可歌詞難壞了作曲家王立平

(曾擔任電視劇《紅樓夢》作曲)

拿到喬羽的詞之後始終沒有靈感,

直到有天深夜三四點,

突然想起喬羽操著純正的山東口音!

他學著喬羽山東的腔調開始譜曲: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喜怒哀樂,一起都到心頭來!

結果越寫越順,

大概一刻鐘之後,

就給歌詞譜好了曲子。

30年後,我們細細品讀喬羽的歌詞,

才發現,他幾句話就寫盡了人生況味:

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

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

聽這首歌,就像是與一位老友,

酒過幾巡之後,

不帶一點虛情假意的

推心置腹的交談!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倒比

正人君子更可愛!

喬羽用最直白最深刻的拷問,

直面矛盾、直逼人的靈魂!

隨後,喬老爺的歌曲,

就像是有神助攻,

一首接一首寫出來,

一首接一首爆紅、成為經典!

喬老爺確實有神助攻,

早年,《我的祖國》

《讓我們蕩起雙槳》都是同著名作曲家劉熾合作完成,

1991年,他與著名作曲家徐沛東合作,

創作了又一首唱響大江南北,

全國56個民族、

13億國人都會唱的歌:

《愛我中華》!

喬羽還有一位超級摯友,

給他的歌詞插上了音符的翅膀,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

兩人的合作,

誕生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最紅的流行經典,

更將許多年輕歌手

捧成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谷建芬曾回憶,1982年的時候,

她已經十分仰慕喬老爺,

但兩人並不相識。

谷建芬就主動向喬老爺要歌詞,

這一討要不要緊,

兩人合作了54首歌曲!

當年執意為"流氓"寫歌的82歲奶奶,才是中國真正的流行音樂教母!點擊圖片,讀谷建芬的故事

在1988年春晚舞臺上,

毛阿敏像一隻金色蝴蝶翩翩而至!

「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

好像一隻蝴蝶

飛進我的窗口……」

喬羽作詞、谷建芬作曲的《思念》,

成為當年春晚最紅的歌曲,

更成了全國人民都會唱的歌曲。

毛阿敏也因為這次春晚亮相,

真正紅遍了中國!

其實,喬羽的這首《思念》

多年前已被幾度譜曲、演唱,

但一直沒有被唱紅,

直到《思念》到了谷建芬手裡,

才發出了「真金出土」的光芒!

谷建芬憑著一個音樂家的嗅覺,

預感到《思念》一定會火,

當時,海峽兩岸長達40年隔絕解凍,

思念就像一隻輕靈的胡蝶,

正在飽嘗妻離子散、

悲歡離合的國人心頭翻飛!

還是在1988年,

喬羽和谷建芬合作《世界需要熱心腸》,

這首歌被劉歡、張明敏分別演唱後,

很快在年輕人裡流行:

一個籬笆三個樁,

一個好漢三個幫,

為了大家都幸福,

世界需要熱心腸!

1992年春晚,

一曲由毛阿敏、劉德華、張雨生

共同演唱的歌曲《心中常駐芳華》

感動了很多觀眾。

那是第一次兩岸三地歌手同唱一首歌,

也是年輕的劉德華、張雨生

第一次亮相春晚!

喬羽在歌詞中這樣寫道:

也許隔著海角、隔著天崖,

也許行色匆匆你剛剛趕回自己的家,

兒女燈前父母膝下,

情誼殷殷,笑語喧譁……

願你心大志大、家大業大,

願你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願你總與幸福同在,

願你心中常駐芳華!

在北洋君的記憶中,

這首歌是當年各地方臺電視點歌節目

被點播次數很高的金曲。

轉眼間,這首歌已經26年了,

張雨生已經離開我們21年,

毛阿敏、劉德華不再年輕,

當年聽這首歌的孩子也都人至中年,

時隔多年後,再聽《心中常駐芳華》

喬羽真誠溫暖的文字、

谷建芬大氣時尚的旋律,

依然是那麼感動和溫暖!

1997年,喬羽、谷建芬為那英

量身打造了一曲《青青世界》。

一身紅衣的那英,

蹦蹦跳跳地登上那年的春晚。

開啟了那英的「天后」之路!

青青從哪裡來,

青青從早晨的鳥語中來,

從夜半的蛙聲中來……

很多人都說,

喬羽能創作出這麼多好的歌詞,

是因為他的天才使然,

而喬羽卻說:

你們不知道,

我每次拿到題目,

都是臨紙躊躇,四顧茫然!

其實,不管是作詞家還是作曲家,

終身都寫了大量的作品,

但是能流傳下來的,

只有那麼一點點,

這一點點還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還需要作曲家、歌唱家共同完成,

三者哪一個沒有做好,

都不能成為一首好的作品!

喬羽 谷建芬

或許,我們真的應該感謝時代,

正因為有了喬羽與谷建芬的相遇,

世間才多了那麼多

好聽的歌。

這些歌曲,雖然歷經歲月磨礪,

但無論我們何時聽,

也不論何時唱,

都還是那麼悅耳,那麼好聽,

那麼沁人心脾!

04:《思念》背後是一個66年的愛情故事

《思念》這首歌紅了之後,

喬老爺走到哪兒,

都會有人問:蝴蝶是誰?

喬老爺回答:

還能是誰,毛阿敏唄!

記者們對這個回答不滿意,

接著問:蝴蝶是不是您心中最愛的妻子,

喬老爺用山東話幽默地懟回去:

誰家老婆是從窗戶飛進來的?

蝴蝶或許不代表某個人,

但《思念》這首歌

是壓在喬羽心頭

一個長達66年的愛情故事!

這首感人肺腑的《思念》,

喬羽為他的二嫂所寫,

一個為3天婚姻苦守66年的愛情故事!

二嫂與喬羽二哥喬瑞慶同歲,

儘管是舊式婚姻,

兩人一見鍾情、如膠似漆。

新婚僅三天後,

1937年7月8日,

一封急電,二哥就別了父親妻子,

奔赴抗日前線。

張福貞如何也不會想到,

丈夫一走就是51年,

毫無音訊,兩人天涯兩頭。

儘管只嫁來三天,但張福貞

為喬家老人養老送終,

照顧大哥家的孩子,

後來又去了北京,

幫喬羽帶大了三個孩子!

二嫂在北京照看喬羽的孩子們

1987年底,隔絕了40多年的兩岸,

終於開放探親,

當時,喬羽已經成名,

通過美國華僑才終於打聽到,

二哥在臺灣已經娶妻生子,

擔任過國民黨三軍總醫院院長。

少小離家老大回,

苦等了半個多世紀,

喬慶瑞,才回到了故土!

當喬慶瑞從火車上顫顫巍巍走下來,

喬家人抱著哭作一團!

臺灣老兵回家資料照片

「婉君,婉君……」

張福貞聽到是丈夫喊她,

一趔趄摔倒在地,

半趴半跪著出了屋門,

直到大哭著撲到他的懷裡。

這哭泣,

是一個民族哭泣的縮影呀!

她已不在是少女,

他也已經兩鬢斑白……

2003年,張福貞病逝。

彌留之際,唯一的要求就是

要再聽一聽《思念》……

分別了51年,喬羽與二哥終於相見

一曲《思念》,飽含著喬羽

對家鄉的情,對親人的愛!

我們可能以為,

《思念》的歌詞這麼短,只有幾句話,

但恰恰是這最真實的情感,

卻是最最打動人的!

進入老年之後,

喬羽給自己也給所有老年人寫了一首歌:

《最美不過夕陽紅》:

夕陽是晚開的花,

夕陽是陳年的酒,

夕陽是遲到的愛,

夕陽是未了的情……

在外人眼中,

說著山東土話、衣著樸實的喬老爺子和

燙著爆炸頭、穿著時尚的佟琦女士

簡直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佟琦出身於名門望族,

其父是東北有名的將軍,

母親是清朝的皇親。

1954年夏天,

27歲的喬羽正在與佟琦熱戀,

兩人一起到北海劃著小船時,

《讓我們蕩起雙槳》誕生了

很快,兩人也步入婚姻殿堂!

從情定北海、到相伴60多年,

兩位老人仍然恩愛如初。

無論走到哪兒總是攜手相伴!

曾有人問喬羽愛情的秘訣:

喬羽哈哈一笑,

只回答一個字:忍!

坐在身旁的佟琦聽到這個答案,

又補充了四個字:一忍再忍!

喬老與妻子兒女回到老家

晚年的喬老在宣紙上題寫:

一條大河波浪寬,

落款是:寫給我的蝴蝶、牡丹、

玫瑰、小月亮——佟琦。

可見喬羽對妻子的寵愛。

喬老爺自有老爺的派頭,

但他從來不把自己當大腕兒,

更不會端著大師的範兒!

他愛下路邊的小館子,

更愛去菜市場,

市場的小商小販見了喬老爺,

都像觸電般的大呼小叫著招呼喬老爺!

有一次,喬老爺買了魚,

老闆死活不要錢,

喬老爺幽默地說:

白吃的魚不好消化,

我要是得了胃病你負責!

喬老爺生平三大愛好——

抽菸、喝酒、和朋友聊天。

八十來歲時,他硬是把煙給戒了,

但酒,喬老爺是不肯戒的!

朋友來了一高興,

四兩都是他的。

有一回,喬老爺腦血栓住院,天天輸液。

他跟護士說:換個液輸吧!

護士回:您懂醫呀,您說輸什麼液吧?

喬老爺說:輸五糧液吧……

05

大河不只是大河

大河也不只是長江

喬羽心中最愛的,

還是那條大河……

2016年,一則視頻曾刷爆朋友圈,

視頻中,臺灣女學者龍應臺

做「一首歌一個時代」的演講,

她開始向聽眾提問:

你們的啟蒙歌是哪一首呢?

一位中年聽眾,操著廣普答道:

是大學師兄們教的

《我的祖國》

龍應臺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反問了一句:

真的?《我的祖國》怎麼唱?

頭一句是什麼?

話剛問完,

已經有人開始唱第一句: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開始,歌聲還有點單薄

但越往後現場加入的人越多

到最後一句時,

已經變成了全場大合唱

越唱越響亮!

《我的祖國》唱完,

現場響起一片掌聲,

不管是唱歌的人,

還是看過這段視頻的人,

都會禁不住熱淚盈眶!

龍應臺非常震驚,

更多的是不敢相信!

她或許覺得,年輕人應該不太會唱,

但是發現年輕人一樣純熟地唱;

她原以為港人可能不太會唱,

但事實是,港人能唱的也很多。

這段視頻之所以刷爆了朋友圈,

相信是因為許多人跟

當時已經89歲的喬羽一樣,

看完視頻,很激動,

情不自禁沸騰了熱血、

也紅了眼眶……

喬羽寫下:愛我中華!

喬羽曾說:我來自北方,

之前只見過黃河,沒見過長江,

可我永遠忘不了

第一次看到長江時的激動 !

不僅是喬羽,很多中國人

第一次看到長江時,

都會情不自禁地喊出來:

快看!長江,長江!

這樣的興奮和激動

外國人一定理解不了的,

不就是一條河嗎?

不,絕不只是一條河!

每一個會唱「一條大河」的中國人

心裡都十分明白,

大河不只是大河,

大河也不只是長江,

這「一條大河」,是一條沒有標誌的河流,

雖然地球儀上沒有她的名字,

在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

卻有她的位置!

她是我們心中最愛的國,

她是我們心中最愛的家,

她奔騰不息無盡頭……

從你的一條大河出發,

我們記住了兩岸飄香的稻花,

迎著你雙槳蕩起的歡樂,

我們記住了水面倒映的白塔,

轉身處,蝴蝶落西窗,

牡丹花開,今宵難忘!

喬羽曾說:

如果說我是成功的,

我也是一個字一個字寫成功的,

看別人的,

寫自己的,

如此而已。

喬羽,今年已是91歲,

他用最樸實、最打動人的文字,

給音符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飛進歷史和歲月,

感動共和國60載,

感動整整三代中國人!

今天,請讓我們一起記住喬羽這個名字,

再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這些印進了歷史,

鐫刻在我們記憶最深處中的歌!

也用我們的歌聲,

一起祝願他,

健康、快樂!

相關焦點

  • 91歲北鬥總設計師是咱大連人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2月出生,遼寧復縣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調查報告出爐 清華北大校友最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11年頒獎,上百位人物和團體獲獎,堪稱「中國的精神脊梁」    自2002年起,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11年,全國先後有130多位「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的人物和團體榮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稱號;其中,120多名個人和集體獲感動中國人物獎,10多個團體獲感動中國特別獎。
  • 1980年的流行歌曲
    1980年的流行歌曲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經歷過1980年,如果有的話現在至少有40多歲了吧。如果你還記得當時的事情的話,那你一定還熟悉1980年的那些流行歌曲。讓我們來一起聽聽歌,回到1980年……有人跟我說,1980年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年代,因為從這一年出生的人就是我們口中的80後,也就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當作為80後數著月份算著自己的年紀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已經是42歲了,曾經青春輝煌一代也會慢慢變得更加地成熟。伴隨著所有1980年出生的朋友們一起回到出生兒提的時候,也許在那個時候媽媽正抱著你在聽這些歌曲呢!
  • 他是「中國疫苗之父」,救活億萬國人,卻自殺離世
    其研究成果,使中國在消滅天花病毒方面領先世界 16 年。因此,湯飛凡被人們稱為「中國疫苗之父」。此外,湯飛凡還被世界公認為「衣原體之父」,他首次分離出沙眼衣原體,是世界上發現重要病原體的第一個中國人。正是由於湯飛凡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沙眼的傳播特性,尋找到了治療的藥物。一度危害全球的沙眼以驚人的速度減少,迄今世界上許多地區沙眼已經基本絕跡。
  • 汽車之父是哪國人
    汽車之父是哪國人 發布時間:2020-12-26 11:18:59 原創 來源:中華網 閱讀:4 孫新利 | 汽車維修技師
  • 屠呦呦國人的驕傲
    2019年9月17日,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在9月份各大傳統媒體及自媒體的播報中,我們大眾才真正意義上對這位本土科學家有所了解。20世紀60年代1969年,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屠呦呦接受了國家瘧疾防治研究項目目「523」辦公室艱巨的抗瘧疾研究任務。經過了近兩年的時間裡,屠呦呦團隊在1971年終於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 38歲才接觸計算機,中國殺毒軟體之父的故事
    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編程,程式設計師這份職業似乎要逐漸變得年輕化,很多八零後九零後網友都在網上發帖,說自己現在二三十歲才知道學習,真的是趕不上零零後們了。但不知道小夥伴們知不知道,製作出中國第一款殺毒軟體,為中國計算機安全立下汗馬功勞的王江民是在三十八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計算機,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中國殺毒軟體之父的故事吧。王江民先生1951年的時候出生在了上海,童年的他可謂是多災多難,3歲時患上了小兒麻痺症,一生都伴隨著腿部殘疾。到了小學一年級時,他又遇到了車禍,腿被撞骨折了。
  • 閔恩澤小傳:偷渡回國的夫妻院士,感動中國的石油催化劑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閔恩澤小傳:偷渡回國的夫妻院士,感動中國的石油催化劑之父1924年2月8日,閔恩澤出生於四川成都。他自幼受「忠厚傳家遠,讀書繼世長」的家風薰陶,待人忠厚,勤奮讀書。18歲時,他考入重慶國立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
  • 讀《感動一個國家的人物》:他們為什麼感動中國
    自1949年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走過60餘年輝煌歲月, 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璀璨奇蹟。由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等聯合推出的《感動一個國家的人物》叢書,回答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成就了這段歷史」這一重大問題——該叢書收錄了新中國成立至2010年,我國湧現出來的主要先進人物和英雄事跡,展示了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
  • 盤點中國足球那些學霸,1米49中國力學之父曾狂虐日本
    雖然中國足球和高考並無太大關係,但是在很多人眼裡,中國足球之所以一直停滯不前,和大部分國人的思想觀念有著很大的關聯,究其原因,就是考大學才是最大出路,踢足球只是課餘的興趣愛好。在背負著沉重學業的情況下,即使有足球夢想,也早已無暇顧及。在中國足壇,很多知名球員普遍學歷都不高,但也有為數不多球踢得好學歷也很高的超級學霸,下面就來盤點一下中國足壇5大超級學霸。
  • 國之脊梁,航天之父
    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在這個南宋國都的地方,孕育著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錢學森。顯赫身世的便鑄就了他輝煌的未來。
  • 冷眼看林夕: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詞神」
    粵語流行歌曲,先有曲再寫詞,所以詞作者被習慣稱之為「填詞人」,香港填詞人的行列,林夕算是翹楚。90年代以來,港臺兩地的當紅歌星,有一個算一個,誰要是沒唱過林夕寫的歌,出門兒真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放在整個華語詞壇上,有華語三傑之說,指的是黃沾、喬羽和莊奴。三位老先生各代表香港、內地和臺灣詞壇的三座大山。香港詞壇上,有前三傑後三傑的稱謂。
  • 這才是真正的巨星,快90歲還在為兩個夢想而奮鬥的雜交水稻之父
    當中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成功發射時,連歐美國家都十分關注,而一些國人只看到王寶強離婚事件。屠呦呦因獲得諾貝爾獎登上熱搜,但當天微博的系統癱瘓卻是因為黃曉明和楊穎的婚禮熱度過高所導致。我們不禁感嘆,科學家原來是真的拼不過流量。但還是那句話,憑什麼?憑什麼一些沒有實力的所謂明星,可以拿著高額酬勞,享受著粉絲們的前呼後擁?
  • 中場蹲坐的剪影感動國人!
    可以說強勢翻紅了,而且這樣的正能量翻紅也是真的讓人感動!張鐵泉,外號蒙古狼。出生於1980年,內蒙古人。自小就展現出對搏擊的熱愛,自初中開始訓練摔跤,但是由於家境貧寒一度被生活所迫回家務農。後來機緣巧合,走上了職業道路。參加過國內外著名賽事,也是中國進入ufc第一人。2010年首次登上fuc舞臺,就過關斬將,經常一回合ko對手,2012年負於日本選手。
  • 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錢偉長
    錢偉長(1912—2010),江蘇無錫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錢偉長長期從事力學和應用數學,為中國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 兒歌創作面臨尷尬 流行歌曲「乘虛而入」
    兒歌創作面臨尷尬 流行歌曲「乘虛而入」 據《中國文化報》日前報導,「現在的孩子,大多還是唱著父輩甚至是祖輩傳下來的兒歌,有時為了提高英語水平也會學些英文兒歌,真正讓孩子們喜歡又流傳很廣的新兒歌並不多見。與此同時,流行歌曲卻『乘虛而入』,《嘻唰唰》、《老鼠愛大米》在小學校園中的傳唱率相當高,很多小學生歌舞活動的音樂採用流行音樂……」  這的確是當前我國兒童歌曲的現狀。
  • 他是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捨己救人感動國人,7年後卻鋃鐺入獄
    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捨己救人感動國人 2008年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爆發,當時年僅十五歲的雷楚年在彭州市磁峰中學讀初三,地震發生後,他是第一批衝出教學樓的學生之一,衝出教學樓之後,雷楚年並沒有閒著獨自逃生,而是冒著生命危險毅然決然的折返回教室,就在教學樓倒塌前,成功的解救出了困在教室裡的七名同學。
  • 【致敬】中國宣布重大科技成果!是時候說說這位"科學傳奇"了
    27歲,他的研究成果,被《自然》雜誌評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31歲,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41歲,成為中國當時最年輕院士;45歲,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47歲,入選《自然》十大科學人物……《自然》雜誌刊登的《量子之父》《自然》曾以《量子之父》為題報導過潘建偉,開頭這樣寫道:「在中國,有人稱他為『量子之父』。
  • 「鋰電池之父」古迪納夫:他97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30歲之前只選修過兩門化學課、57歲才轉向電池研究、9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這位諾獎得主近日引爆了整個媒體圈。 12月1日,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化學獎得主之一的約翰·古迪納夫是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模擬人之父」憶首具仿生人:用真人骨架
    三十餘年的堅持,林大全在國內開創了仿真材料和仿真人體模型的研究領域,發明了36種300多具擁有高度擬人性和民族性的中國模擬人□這位四川大學教授說,機器人是代替人進行危險、繁重的勞動,而模擬人,則是代人受苦,為人類造福。  說起林大全,上網搜索,關於他的代言詞太多了。「我國仿生幅照人體模型創始人」、「中國模擬人之父」、「中國當代名人」、「世界傑出成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