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擬人之父」憶首具仿生人:用真人骨架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2013年4月11日,林大全教授在模擬人的生產車間內。

林大全教授在模擬人的生產車間內。

  三十餘年的堅持,林大全在國內開創了仿真材料和仿真人體模型的研究領域,發明了36種300多具擁有高度擬人性和民族性的中國模擬人□這位四川大學教授說,機器人是代替人進行危險、繁重的勞動,而模擬人,則是代人受苦,為人類造福。

  說起林大全,上網搜索,關於他的代言詞太多了。「我國仿生幅照人體模型創始人」、「中國模擬人之父」、「中國當代名人」、「世界傑出成就人物」。

  從傘兵軀幹模擬假人到直升機抗墜毀實驗假人,再到航空彈射救生假人……30年時間,林教授獨孤奮戰,研發出400多具假人,填補了中國模擬人研發的空白。也正是他對這一領域的研發,開創了我國人機系統的「仿生工程學科」,為我國醫學教育、搶險救災、戰地救護、緝私禁毒案件提供了中國人的實驗模擬人。

  採訪林大全教授,記者看不到名人的閃耀光環,卻無不被他積極樂觀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以及對科研執著的態度感動著。

  【榮譽篇】

  他被譽為「中國模擬人之父 」

  我們知道,腫瘤診斷治療的醫學工程、高速運載工具的安全工程、核電工程和軍事工程等重大領域,都緊密涉及人體健康與安全,不可能用活體來檢測。那麼,有沒有替代品呢?

  人類的替身「仿真模擬人」的想法,是20世紀40年代由美國原子彈專家,世界體模發明人S.W.Anlderson教授,為評價日本原子災難受害者輻射損傷而首次提出並成功應用的。這一應用,讓眾多科學家紛紛步入理、工、醫交叉的人體仿真模型科技領域。

  鑑於技術原因,目前也只有美、英等少數國家掌握模擬人的關鍵技術。而我國著名科學家林大全教授30年如一日,傾注心血歷經艱辛,成功研究生產出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仿真人」系列產品,使中國傲然躋身世界「仿真模擬人」研製的高端領域。

  上世紀80年代起,林大全開創了我國仿生人體模型及仿生功能材料的研究,成為我國仿生幅照人體模型的創始人。林被海內外譽為「中國模擬人之父」。「我要做的,是造福百姓的模擬人」

  1980年前後,腫瘤的放射性治療,在我國還屬於一個新興、發展中的醫療技術。

  但在國外,仿真輻照體模已成為比較成熟的技術被廣泛運用。但國外的所有指標都是以歐美人種為基礎,以歐美放射診斷治療、防護為目的。這些方案和技術在中國不能完全照搬,國內的資料幾乎為零,就連一些專業人員也不知道「模擬人」(phantom,dummy)為何物。

  從簡陋的替代物開始,採集到一些數據,但這種實驗採集到的信息未經驗證,醫院哪敢使用,而且還引起同行的嘲笑。面對國人基礎數據極度缺乏與經費的匱缺,林大全決心「一切從頭做起!」

  三十餘年堅持,林大全在國內開創了仿真材料和仿真人體模型的研究領域,發明了300多具擁有高度擬人性和民族性的中國模擬人,使我國成為繼美、英之後研究生產人體模型的國家。

相關焦點

  • 寧波有一具百年真人骨架 女傳教士捐遺體當教具
    通訊員供圖去年,英國利物浦市一所高中意外發現該校一具使用長達40多年的課堂骨骼模型竟是真人骨骼,師生決定為其舉辦葬禮。而在寧波,也有一具真人骨架,而且使用時間更久。只是,現在,她已經安靜地躺在寧波教育博物館裡。昨日,記者了解到,這是晚清時期一所教會學校的醫學教具,已有100多年歷史,而在當時,使用真人骨架開了國內基礎教育的風氣之先。
  • 英高中為真人教學骨架舉辦遲來的葬禮
    【環球網留學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日消息,英國一所高中的藝術與科學部裡有一副使用多年的教學用人體骨骼,在被發現是真人遺骸後,該校師生為遺骨舉辦了一場體面的葬禮。海多克高中(Haydock High School)位於英格蘭默西塞德郡,校內有一副使用多年的骨架供孩子們練習繪畫和認識身體時使用,人們親切地稱他為「亞瑟」。
  • 仿生人不會夢見電子羊
    像一個仿生人(人形機器)。人為什麼是人,僅僅是因為其外觀嗎,擁有頭部、四肢等身體特徵。若當我們創造出了和人類相同身體特徵的物種,擁有同人類一般無二的體態身姿,那麼他們是人類嗎?在某時某刻,發生了某件事,一些人對這件事的觀點看法,是否讓你產生了TA真的是人類嗎的懷疑?或許你看過《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這本著名的科幻小說。
  • 仿生人:沒有人會幫我們,所以我們就化身為人
    但是,當絕大多數人類將仿生人當做工具使用的時候,仿生人卻逐漸進化出了自我意識,從最初的展現的對生存權的渴望進而到反抗一系列不公平的境遇。 在遊戲中,玩家借三位不同的仿生人的眼睛見證了一個處於混亂邊緣的世界。在康納的開篇劇情裡,就發生了一樁仿生人綁架人質事件,在人類社會中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
  • 《銀翼殺手》影片,什麼是仿生人?
    ,故事的核心就是在探討「何以為人」這個千古大問題,並透過了由科技所打造出來的「仿生人」,與大自然的產物「人類」之間的互動來探索「生命的意義」!而男主角戴克到底是不是仿生人,也成為了影史上最多辯論與探討的問題之一,銀翼殺手當初在1982年上映的時候,不管是票房還是口碑,都不如預期,作為一部「新黑色電影」,當時有許多觀眾並沒有理解片中想要表達的深意,因此整部影片的節奏太慢,也把較多的關注放在了前夕的特效與視覺效果上,但隨著時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片中對人性的探討不只深沉,而且還非常精闢,讓《銀翼殺手》和另外一部經典
  • 催生仿生人的十大科技--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家距離成功製造仿生人的目標越來越近,從讓盲人恢復視力,到研製比任何人的味蕾都更加敏感的舌頭,都已不在話下。以下是科學家在仿生人科技上所取得的十大進展。這些新組織是利用這隻兔子自己的細胞培育出來的,培育這些組織用了一個月時間。給摘除海綿體的兔子進行移植後,它的性功能又恢復到最佳狀態。 3.人造細胞 有時候,當你需要將藥物輸送到身體的特定部位時,服藥或注射都不是理想的方法。
  • 日本近10所高中教學用骨骼標本被發現竟是真人骨架
    其中福井縣在縣內的3所縣立高中發現了類似人類頭蓋骨的物品,石川縣的4所高中、以及愛知縣的2所高中也分別發現了頭蓋骨和人類的全身骨架。其中福井縣已經將類似頭蓋骨的物品交給了當地警方,警方將對骨骼的真偽以及骨骼主人生前的性別等進行鑑定。報導指出,福井縣三國高中發現的頭蓋骨一直被保存在生物教室附近的標本架上,並且直到數年以前仍然作為生物課的標本被使用。
  • 她真人骨架非常小,胳膊和初中生差不多細
    昨晚有網友曬出林志玲的偶遇照,感嘆志玲姐姐真人超瘦超優雅的,好美的!看網友曬出的照片,43歲的林志玲人氣還是特別高的。加上保養的好,感覺路人抓拍照,看起來就跟20多歲的小姑娘一樣。網友還感嘆:林志玲真人看起來也就二十多歲,骨架非常小,身材很fit,比在場身材和她類似的模特還小一圈! 胳膊比我還在上初中的侄女胖一點點,很細!!!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 教師隨筆
    美國作家菲利普·迪克為我們構造了一個幻想中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地球已經被輻射所覆蓋,不適合人類生存,政府鼓勵人們都移民到火星上去,並且附贈每個移民到火星上的人一名仿生人,也就是機器人。然而火星上是什麼樣的居住環境,書中並沒有描寫,因為書中的幾個人沒有一個人去過火星——有的人是因為身體太差了,有的人事因為智商不合格,還有的人就是單純的不想去。
  • 兵馬俑裡面有真人嗎 帶你了解我國古代真人肉身泥塑
    秦始皇,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稱皇的男人,生前修築萬裡長城存留至今,死後埋入的"秦始皇陵"亦是我國的一大奇觀,秦始皇陵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那千人千面的兵馬俑,1974年出土的千件秦始皇陵兵馬俑個個面貌不一,栩栩如生,聯想始皇殘暴,讓人不禁懷疑兵馬俑是不是用真人燒制而成?
  • 中國科大,在氫鍵有機骨架材料的可燃冰模擬研究取得進展
    我國的科研人員在開發了人工合成材料來模擬可燃冰的行為,且取得了一個突破,中國科大對氫鍵有機骨架材料的可燃冰模擬研究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重要進展,而文章2020年6月19日發布在了《自然-通訊》上。通過這一作用得到的穩定結構,在大氣環境中還是會出現骨架坍塌,同時甲醇分子也會逃逸,最有趣的現象是坍塌後的產物,如果再一次暴露在客體分子甲醇當中,在常溫常壓下它又會重新進行構建得到一個穩定結構。
  • 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 秒懂任務全過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帶來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讓你很直觀的看懂任務全過程。視頻中,藍圈代表地球、白圈代表月球。五個人分別扮演長徵五號、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形象了演示了整個過程的分離、對接等操作,最後只有返回器帶著樣本返回地球。
  • 用自己真人頭像的人,是什麼心理?現在終於明白了
    這類人通常在現實生活裡也會比較自信,也會比較灑脫,活得會比較自在。二、方便別人識別自己有的人在選擇社交頭像時,因為考慮到頭像的重複率會比較高,加上有的人可能沒有備註的習慣,會比較不容易查找到自己。所以就乾脆用自己的真人照片來做社交頭像,方便別人查找和聯繫自己。
  • 誰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由此,「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的說法得到了更為廣泛的認可和傳播。錢三強本人對「中國原子彈之父」一直持極力反對的態度。錢三強對此的態度是:「中國原子彈研製成功決不是哪幾個人的功勞,更不是我錢三強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外國人往往看重個人的價值,喜歡用『之父』、『之冠』這類稱謂。」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假作真時真亦假
    作者菲利普·迪克講述了未來地球被大戰後的放射塵汙染,地球上的不同人種(算上仿生人的話)之間發生的故事,詳細點就是,一天之內,一個賞金獵人怎樣追殺了他所在區域的幾個「偷渡」仿生人。我還沒看過根據本書改編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想來,電影情節會很緊張、表現力更鮮明,會有跟閱讀文字時完全不同的體驗。
  • 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 讓你直觀看懂任務全過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帶來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讓你很直觀的看懂任務全過程。視頻中,藍圈代表地球、白圈代表月球。五個人分別扮演長徵五號、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形象了演示了整個過程的分離、對接等操作,最後只有返回器帶著樣本返回地球。
  • 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
    《銀翼殺手》裡Roy Batty和pris的所有場景,又美又夢幻,一個光芒四射的仿生人愛上了一個腦子壞掉的仿生人。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迷人了。6.《普羅米修斯》裡,大衛出場的音樂是蕭邦的15號前奏曲,這段音樂與溺水,雨滴,死亡相關。李斯特盛讚蕭邦:「這是富有詩意的前奏曲,正如同一名偉大的詩人,會將其靈魂置於美好的夢境中。」曲子的另一個名字是「死亡在這裡,在陰影之中。」
  •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基於納米線陣列視網膜的球形仿生人眼
    「這項工作的核心突破點是以納米線仿生人眼視杆細胞,然後把高密度納米線陣列組裝在半球形的多孔透明絕緣模板來仿生人類視網膜。」 論文通訊作者範智勇教授表示,「我們使用了離子液體模仿人眼中的玻璃體,還開發了不同的背接觸電極技術,最終構成與人眼結構極為相似的視覺系統。」
  • 從洞穴假說到真實荒漠,仿生人能夢見電子羊嗎?
    然而,資產階級在符號的使用上依然迷戀傳統秩序,他們用仿大理石來模仿自然,用虛假的自然權利來模仿封建秩序,用符號達到了虛假的同一。從仿造到生產,被視為「工業仿象」,生產是符號徹底擺脫等級和地位限制的標誌。生產超越了仿造,在機器大生產的轟鳴聲中,流水線上的產品批量繁殖,產品之間是完全等價的,自然也就不存在著原型和複製品之間的差異。
  • 從洞穴假說到真實荒漠,仿生人能夢見電子羊嗎?
    然而,資產階級在符號的使用上依然迷戀傳統秩序,他們用仿大理石來模仿自然,用虛假的自然權利來模仿封建秩序,用符號達到了虛假的同一。機器的興起逐漸取代了人力的勞動,生產的目的性也從滿足人的自發需要到服務於整個社會系統。仿真成為了對符號的編碼,每一個模式之間的異質性,通過製造的對立符號產生,無限地再生產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原始社會,人們會用面具掩蓋本我。資產階級時代,鏡子取代了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