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 讓你直觀看懂任務全過程

2020-12-05 驕陽網

11月24日凌晨4時-5時,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開啟登月之旅,這次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

11月24日凌晨4時-5時,「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開啟登月之旅,這次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最複雜的任務」之一。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那麼「嫦娥五號」升空後要經歷怎樣的過稱呢?它如何把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帶來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讓你很直觀的看懂任務全過程。

視頻中,藍圈代表地球、白圈代表月球。五個人分別扮演長徵五號、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形象了演示了整個過程的分離、對接等操作,最後只有返回器帶著樣本返回地球。

據了解,嫦娥五號要想完成這次的任務,要經歷如下過程:發射-變軌、中途修正、制動、繞月-打鑽取樣-著陸器和上升器軟著陸-機械臂取樣-上升器奮力-上升器和軌道器/返回器月球上空交會對接-返回器分離-滑躍式/水票市軌跡-進入大氣-軟著陸。

相關焦點

  • 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 秒懂任務全過程
    11月24日凌晨4時-5時,「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開啟登月之旅,這次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那麼「嫦娥五號」升空後要經歷怎樣的過稱呢?
  • 模擬嫦娥五號兩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飛控過程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記者鄒維榮、通訊員蔡金曼報導: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器服務艙繼續為嫦娥五號任務開展在軌驗證
  • 「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真人劇場版嫦五任務全過程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從地球出發到月面採樣再到返回地球,動作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是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張高翔 攝「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由於著陸區域條件較好,嫦娥五號的採樣工作比預想更為順利,僅用19個小時便提前完成月表自動採樣任務。 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繞、落、回」背後的江蘇力量
    12月1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的背後,凝聚著江蘇的科技和智慧力量,特別是在嫦娥五號飛行器能源管理系統和指揮系統中,江蘇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探月工程作出重大貢獻。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如今,中國航天的腳步要再往前邁出一步——採樣返回,即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獲取月壤樣品並返回地球。這是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告訴記者,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 宇通擔綱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著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內核驅動,而這種不懈奮鬥、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印刻在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中。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3看點 為嫦娥五號定製「專屬座椅」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託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呼嘯升空。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第6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因此要由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此次發射凸顯三大看點。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圖片來源:我們的太空微信公眾號  隨著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嫦娥五號探測器蓄勢待發,準備發射,嫦娥,真的來了!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海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時無人月面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它的發射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往返地月76萬公裡!「嫦娥五號」任務六大關鍵環節是什麼?
    嫦娥五號研發團隊專家表示,這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將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可以說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任務技術難點主要表現在軌道設計、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月地入射、地球大氣高速再入返回等六個關鍵環節。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PConline 聚超值】 我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今日凌晨4時30分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嫦娥五號「回」的過程猶如在月球上無依託發射小型運載火箭
    自2010年6月到文昌航天發射場工作以來,他先後參與了長徵五號、長徵七號新型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在長徵五號首飛、天舟一號、天問一號等重要任務上交叉擔任兩型號動力系統指揮,組織排查故障20餘起,確保發射任務圓滿成功。但他坦言,此次國字號發射任務意義重大,容不得任何閃失。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我國迄今最難航天任務:為載人登月預演
    在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在本月下旬擇機選擇發射。而且垂直轉運表明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點火發射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嫦娥五號發射在即,並將在今天(23日)下午18時進行《陪你追嫦娥》的直播。
  • 嫦娥五號艱辛歷程
    三期工程於2011年立項,任務目標是實現月面無人採樣返回。工程規劃了2 次正式任務和1 次飛行試驗任務。分別命名為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和高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任務。其中,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一文讀懂與以往探月任務有何不同
    據悉,本次航天任務共有11個重大飛行階段,23次重大軌道控制,6次重大分離控制等複雜環節,還有太空飛行器月面降落、月面起飛以及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等高風險環節。整個採樣返回過程需要持續長達23天,發射起飛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為什麼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執行本次任務?
  • 嫦娥五號,摘塊月亮下來吧
    嫦娥五號(Chang'e 5),顧名思義,「嫦娥奔月」這一名詞的由來,自古便有這種佳話,科技讓我們探索到了更加直觀的樣子,今年甚至去完成多少人沒完成的夢想,要天上的月亮。
  • 馬斯克發推特感嘆:嫦娥五號發射是"令人興奮的任務"
    馬斯克又發推文點讚中國了,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為何令人興奮?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後,遠在大洋彼岸的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推特感嘆:嫦娥五號發射是"令人興奮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