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鯧佔據「死亡魚塘」 放養半年魚種絕跡(圖)

2020-11-26 搜狐網


 

  本想投入國外魚種「激活」魚塘,沒想半年間放養魚種絕跡

  《羊城晚報》消息,一名魚塘主試圖在塘中投入國外魚種「激活」魚塘,沒想到引狼入室,在投入數百尾南美洲食人鯧以後,魚塘半年內發生巨變:不僅所有放養的魚種絕跡,而且連在池塘中遊水的鴨子都成了食人鯧的「盤中餐」,以至於過往的鳥類每經過此處都不敢在水面覓食,這裡成了「死亡魚塘」。

  樹葉魚鉤也不放過

  前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淡水臨近大亞灣的一處水塘。發現形如箭頭狀、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魚塘內不時有魚群穿梭,動作迅猛。哪怕是扔下的樹葉和泥塊,都會引來魚群爭先恐後前來爭食。

  據目擊者稱,他是一名釣魚愛好者,在一個月前發現這個無人打理的魚塘,讓他驚訝的是,裡面卻有大量的「紅腹武昌魚」,他「半天就被咬斷了兩個魚鉤」,現場令他感到恐懼。聯想到媒體關於「食人魚」的報導,他於是查詢有關「食人魚」的資料,結果發現這些魚就是「食人魚」。

  記者在現場發現,情況比報料人的介紹更令人驚悸: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內,記者的數根魚竿和四個魚鉤先後被魚咬壞,經常見到面積數平方米的魚群來回穿梭。這些魚兇猛異常,一名垂釣者在摘鉤時拇指被狠狠咬了一口。這些魚中,最大的有桌球拍大小,最小的也有手掌大小。

  鴨子瞬間丟了雙腿

  據一名養殖戶說:「這個水塘非常可怕,連人都不敢下去。」他指著不遠處一個破舊的棚子解釋說,棚子是一名養殖戶年初修建用來養鴨子的,但是現在完全廢棄了,原因是「池塘裡的魚半個月吃了數十隻鴨子」,於是養鴨人迅速將鴨群轉移。

  知情人告訴記者,以前經常有食魚飛禽在這裡覓食,但是從6月份開始,就再沒有看到飛禽敢在水面棲息。為了證實自己說法的真實性,知情人現場將一隻數斤重的鴨子扔進水裡,大群的食人魚衝過來,半分鐘後,鴨子被拉出水面,記者發現,鴨子的雙腿已經被咬得血肉模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魚塘主在今年2月左右投放魚苗的時候,因相信引入外來魚種能夠增加產量並激活魚塘的說法,於是投放了一些食人魚苗,不想卻釀出大禍。池塘的主人束手無措,只好將魚塘放棄。

  據了解,目前魚塘裡的成體食人魚數量保守估計在數萬條。(文並攝影/宋毅)

相關焦點

  • 惡魚風波:幾竿甩下 「食人鯧」嚇壞釣友[圖]
    惡魚風波:幾竿甩下 「食人鯧」嚇壞釣友[圖]  侯老師稱,國慶前,他到順慶區華鳳鎮張關埡村一魚塘釣魚,幾竿甩下,相繼釣起5條「怪魚」:魚肚呈紅色,有的鰭是紅的。當時他就起疑:這是不是「食人鯧」喲!但是,魚塘老闆堅稱:這絕對是「武昌魚」。  侯老師見「武昌魚」好看,就餵在魚缸裡作為觀賞魚。昨天上午,侯老師找來《辭海》生物分冊查看「武昌魚」習性,當即大吃一驚:「武昌魚」不是紅肚子,他釣的「怪魚」非常像「食人鯧」。
  • 放養七星鱸魚魚種的日常管理
    因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七星鱸魚种放養、日常管理,具體如下。一、養殖設施1、魚池魚塘要建在塑料大棚溫室裡的水泥池塘,每個池塘的面積為200 - 300米,水深為1 - 1.5米。魚池的四角是圓形的,池壁和池底用水泥砂漿找平,池底呈漏鬥狀,魚池的進出口是獨立的,排水口有濾水套管。新魚塘建成後,用清水浸泡2天,然後清洗池壁,用淡水替換,浸泡10 - 15天。
  • 贛州河道出現大量「陌生魚種」,兇猛會「咬人」
    洪水會將江河湖泊裡的野生魚帶到各處,因此每當洪水來臨,各地的河道裡往往會多出許多「陌生魚種」。比如有江西贛州網友反映,當地的一條小河裡,出現一種「硬殼魚」,數量極多且很兇猛!被釣上岸,它們還會「逃跑」其實攀鱸的「兇殘」,還遠不止於此——關於攀鱸,長江君在廣東水產市場調研的時候,還聽過一個離奇的故事:有人承包了幾十畝魚塘,投放了大量羅非魚苗,準備大幹一場。然而,幾個月過去,魚塘老闆卻發現不對勁:魚塘裡的羅非魚似乎越來越少了,且個頭完全達不到預期,這是怎麼回事?
  • 魚塘水質調控技術和方法
    魚塘水質調控技術和方法覃燕珊一、魚塘水質調控技術在魚塘養殖生產過程中,良好的水質生態環境,才能保證魚類正常生長,要獲得水產養殖高效,必須有科學的水質調節和水質利用管理技術。要保持魚塘水溫變化相對穩定,減少溫差變化速度,以保持魚塘底層具有較高的水溫,讓魚類安全過冬和保護魚類體質。
  • 魚塘現史前鱷雀鱔:鱷魚嘴 蛇皮膚 滿口尖牙(圖)
    資料圖:鱷雀鱔資料圖:鱷雀鱔  怪魚兇猛  怪魚在水裡拼命掙扎,不僅拉裂了魚竿,還咬破了魚網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  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在珠江的入口處,受洪水影響出現大量牙齒鋒利的「食人鯧」
    這些魚是武昌魚嗎?武昌魚實際上是江鯿,是常見鯿魚中的一種。它是長江流域比較常見的淡水魚,雜食魚種主要以水中的雜物和水生植物為食。顯然,這兩名男子在珠江口釣到的不是武昌魚!因為這些魚嘴裡有堅硬的上下兩排牙齒,看起來像人類的牙齒,這顯然是一種食肉魚。
  • 魚塘水面生紅鏽,有什麼辦法治理?
    魚塘水面生的紅鏽,其實就是暗紅色的「水華」罷了。這是一種由於藻類大量繁殖,然後聚集於水面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水華"現像在淡水中,一般以藍藻門和金藻門等低等藻類聚集形成,最為常見。由於藻類聚集的數量比例不同,因此"水華"會形成多種顏色。
  • 從水庫養魚要求來說,其魚種規格是越大越好,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在養魚地區的魚塘中,幼魚常被其吞食,是魚苗的天敵之一,嚴重地影響魚產量。用小樹枝綑紮成束,讓樹枝之間多留空隙,插入水中,稍露出水面,如塘水過深,可另加竹竿綿好插入,以能夠露出水面為宜。每個魚塘視水面的大小可在塘邊四周多插數束。水蛇在夜間飽食魚苗後,常攀緣在這些樹枝上,或將身藏在樹枝裡面,頭部有時露出水面呼吸。白天,如突然將這些樹枝拿上水來,少則可捕到1-2條水蛇,多則可捕到8-9條。
  • 「紅食人鯧」和「雀鱔」都有(圖)
    記者在莆田購買到的這條魚與水虎魚很相似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9月12日訊(記者 周德慶 馬俊傑 文/圖) 今年7月,廣西柳州的一條食人魚咬傷人,引起全國對外來入侵有害生物的警惕。昨日,莆田一市民向本報968111報料,莆田的一些水族館出售食人魚。
  • 兩條雀鱔將整個魚塘魚吃光 放生反殺生
    「兩條雀鱔竟將整個魚塘魚吃得光光!」日前,一名南海養殖戶提著兩條6公斤的雀鱔到廣州市的珠江水產研究所,想問個究竟。有關專家稱,這就是「大魚吃小魚」的典型個案。據王老闆介紹,他於去年放了一些魚苗到魚塘裡,本來六七月是收成的時候,然而7月中旬他請工人下去撈魚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裡頭竟然撈不到一條魚,卻撈到兩條6公斤形似鱷魚的怪魚!難道整塘魚被這兩條雀鱔吃了不成?王老闆帶上這兩條怪魚到珠江水產研究所問個究竟。
  •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成功開展庫區增殖放養活動(圖)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成功開展庫區增殖放養活動(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4年06月30日10:57 人民網昆明6月30日電   6月28日,華能糯扎渡水電站實施庫區漁業增殖放養活動。
  •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1   「食人鯧」頻出自然河流中     專家介紹說,食人鯧是對一類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這種魚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兩種。通常說的食人鯧,指一種肉食性紅腹鋸鮭脂鯉。
  • 南淝河驚現「食人鯧」? 經專家鑑定是淡水白鯧 -食人鯧-中安網...
    由於缺乏生態制約因素,食人鯧沒有天敵,極易大量繁殖。一旦在某一流域達到一定規模時,它們就會大量「屠殺」水中其他魚類,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這兩條魚真的是食人鯧嗎?它們為何會出現在南淝河裡?它們是否會對周邊水域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帶著疑問,記者來到省農委漁業局,向有關專家請教。是食人鯧,還是淡水白鯧?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1「食人鯧」頻出自然河流中     專家介紹說,食人鯧是對一類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這種魚有「植食性」和「肉食性」兩種。通常說的食人鯧,指一種肉食性紅腹鋸鮭脂鯉。這種魚早期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引入國內,但由於其具有強大的破壞性,2002年農業部已禁止各地銷售這一動物。
  • 廣東老鄉養魚,年底卻發現魚塘裡都是些沒見過的怪魚,哪來的?
    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
  • 重慶市面上也有食人鯧 外來兇猛魚種有人熱捧(圖)
    7月12日,記者在我市幾個花鳥蟲魚市場調查時發現,兇猛的外來魚種仍受熱捧。日前在廣西柳州鬧得沸沸揚揚的「食人魚傷人事件」中的主角食人鯧,在我市也有市場。攻擊性極強的非洲十間魚,每條可賣到200元在楊家坪花鳥蟲魚市場,張老闆的水族專賣店差不多開了10年。20公分長的非洲十間魚,也只有這家店裡有賣,價格在200元左右。「喜歡兇猛魚類的買家大有人在。
  • 四川魚塘現「怪魚」: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陝西臨汾市汾河景區釣出「食人鯧」?管理員稱是普通的紅鯧魚
    陝西臨汾市汾河景區釣出「食人鯧」?說到紅鯧魚的來源,這位管理員告訴記者,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些善男信女的放生行為,公園裡經常可以看到有人用大泡沫箱子整箱整箱的將買來的大小魚傾倒進汾河河道內,甚至有人圖省事,直接從橋上將魚倒進汾河。隨後記者見到市水利局水產站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沒有標本,沒有圖片,無法確定是不是「食人鯧」。
  • 養好魚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先清理好魚塘
    池塘整修與清塘是養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論是魚苗池、魚種池或成魚池都需進行這一工作。1.池塘的整修魚池需每年整修一次,一般在冬天或初春進行,以冬天整修春天曝曬池底為好。冬天池塘多數空著,幹活的人也好找。且塘底的泥土經過冰凍與曝曬,可以消滅病原體和有害生物;可以促進底泥中有機物的分解,為池塘增加可溶性的氮、磷、鉀肥,有利於水中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提高池塘的魚產量。
  • 農村河裡「最常見」的4種魚,圖一價格昂貴,圖四這種魚幾乎絕跡
    農村河裡「最常見」的4種魚,圖一價格昂貴,圖四這種魚幾乎絕跡!黃鴨叫,這類是我最厭惡的魚種之一,滿身帶刺,捉到了當場扔掉,可是如今已成為美食了,並且價錢十分昂貴,這種魚也是不多見了。稻花魚,說到稻花魚也許不是很熟悉,稻花開的時候,是魚生長最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