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基金
作者:基金君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註冊制推廣第一站正式落地創業板。截至4月28日收盤,創業板指上漲0.60%,創業板50上漲1.27%。
華商基金表示,此次創業板改革是在科創板試點註冊製取得豐富經驗後,邁出的重要一步。創業板率先啟動註冊制符合市場預期,對市場風險偏好有一定提升作用。
具體來看,此次創業板改革在註冊制安排方面與科創板基本一致。上市標準寬嚴相濟,「嚴」在對於盈利企業標準有一定提高,「寬」則體現在取消了現有規則裡的「最近一期未存在未彌補虧損」要求,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未來對於該類企業,將由深交所綜合考慮企業預計市值、收入、淨利潤等因素,制定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
近日金融板塊整體表現較好,反應出了存量博弈下市場對相對景氣標的的參與熱情,與此同時,藍籌股穩健的表現使得市場向下空間相對有限,考慮到此次創業板改革的催化,在彈性品種的選擇上可逐步回歸前期科技+先進位造的核心主線,二季度仍可關注「金融+科技」的風格組合。
招商基金認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一部分,中長期看意義重大。創業板上市條件上較科創板更強調盈利,投資者大幅擴容;預計短期有望享受更高的流動性溢價。中長期看,頭部優質公司的價值更加突顯。
此次方案強調「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從已公布的徵求意見稿細則看,規則基本與科創板一致,主要區別體現為上市門檻與投資者門檻不同:一是上市條件方面相比科創更看重盈利。創業板上市審核三套標準(未提研發)較科創板五套標準收縮,紅籌、表決權差異企業則比科創更嚴,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但預計影響不大,目前已上市的99家科創板新股中,88家適用於前三套標準。二是投資門檻方面:比科創大幅降低,將深刻改變短線和新股炒作模式,短期有望享受更高的流動性溢價,科創板則可能面臨分流壓力。新投資者1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存量創業板投資者重新籤署《創業板投資風險揭示書》即可。目前科創板的投資者帳戶數在300萬左右,創業板存量投資者帳戶4500萬。
同泰基金認為,當前時點下,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出臺,將提振市場信心。與去年的科創板改革、年初的再融資新規一樣,短期看,對市場特別是科技成長股帶來利好。 隨著創業板註冊制、科創板、再融資新規等新一輪政策的出臺,疊加5G換代、晶片國產化、新能源等新一輪產業周期,科技成長板塊將佔據市場的焦點。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什麼時候落地?與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有何區別?
諾安基金表示,相比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定位不同,依舊沒有放開對盈利的限制,擬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成為首要指標,與科創板形成良好互補。
創業板註冊制更具有包容性,大幅降低企業上市門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取消了對行業的具體限制;二是取消了對盈利和股權結構限制(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僅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未盈利、紅籌架構、特殊投票權以及高價發行的四類公司採取強制性跟投),並增加了以市值和營收為核心的五套上市標準。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五日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Wind數據顯示,2019年52家創業板上市企業平均漲停板天數為8.3天,取消前五日漲跌幅限制可以使換手和交易更為充分,效率相應提高。創業板註冊制實施後,交易和退市機制將對老上市企業形成影響,具體規定尚未明確。
此次創業板註冊制徵詢意見稿的截止時間為5月27日,在可以借鑑科創板經驗的前提下,技術和人員配置準備更為充分,那麼預計最快6月中旬即可推出。
平安基金認為,創業板的此次改革,市場優勝劣汰將催生一批優質新興企業並增強白馬龍頭效應,具體來看,人工智慧、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化等有布局的企業將迎來創業板上市的機會。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從科創板經驗來看,其沒有對大盤造成資金分流。資本市場改革及A股在全球市場的配置價值是外資長期持續流入的主要原因。同時,當前A股估值具有較高性價比,有助於吸引外資流入。此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已在海外上市的創新創業企業回歸A股。
海富通基金認為,隨著創業板改革的落地實施,科創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創新層將成為新經濟登陸資本市場的多層次陣營,共同肩負起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使命。從政策來看,此次創業板改革有三點值得重視:
首先,適當提高了投資者門檻。據上述《創業板改革方案》,新增個人投資者開設創業板交易權限,需要前20個交易日日均10萬資產量,這一門檻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顯著低於科創板和新三板創新層。「科創板和新三板創新層門檻較高,因此參與者基本上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據賣方統計,目前國內資產超10萬的帳戶有1000萬個,預計未來能夠參與創業板投資者的個人投資者還是相對可觀的,這有利於市場整體的活躍度。」石恆哲說。
其次,此次改革優化了券商跟投制度,不同於科創板的強制跟投制度,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再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所有項目進行強制跟投,而是僅對未盈利、紅籌架構、特殊投票權以及高價發行的四類公司採取強制性跟投。
最後,「創業板股票漲跌幅限制比例將由10%提高至20%」也頗值得關注。
海富通基金指出,從科創板近一年的交易經驗來看,漲跌幅限制放寬後,大部分公司在一開始波動會較大,但最後波動性會趨於平滑,回歸合理定價;另外,優質的龍頭公司股價可能提升更快。「20%的漲跌幅對機構投資者來說更有利,因為機構投資者對個股的定價體系更為成熟,不太容易受短期股價暴漲暴跌的影響,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心理和投資行為可能影響會更大,尤其是交易經驗不太豐富的投資者,建議可以通過投資創業板基金的方式參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改革或將更為深遠地影響市場投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