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公募基金解讀創業板改革 投資可逐步回歸科技+先進位造核心主線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基金

作者:基金君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註冊制推廣第一站正式落地創業板。截至4月28日收盤,創業板指上漲0.60%,創業板50上漲1.27%。

華商基金表示,此次創業板改革是在科創板試點註冊製取得豐富經驗後,邁出的重要一步。創業板率先啟動註冊制符合市場預期,對市場風險偏好有一定提升作用。

具體來看,此次創業板改革在註冊制安排方面與科創板基本一致。上市標準寬嚴相濟,「嚴」在對於盈利企業標準有一定提高,「寬」則體現在取消了現有規則裡的「最近一期未存在未彌補虧損」要求,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未來對於該類企業,將由深交所綜合考慮企業預計市值、收入、淨利潤等因素,制定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

近日金融板塊整體表現較好,反應出了存量博弈下市場對相對景氣標的的參與熱情,與此同時,藍籌股穩健的表現使得市場向下空間相對有限,考慮到此次創業板改革的催化,在彈性品種的選擇上可逐步回歸前期科技+先進位造的核心主線,二季度仍可關注「金融+科技」的風格組合。

招商基金認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一部分,中長期看意義重大。創業板上市條件上較科創板更強調盈利,投資者大幅擴容;預計短期有望享受更高的流動性溢價。中長期看,頭部優質公司的價值更加突顯。

此次方案強調「堅持創業板和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從已公布的徵求意見稿細則看,規則基本與科創板一致,主要區別體現為上市門檻與投資者門檻不同:一是上市條件方面相比科創更看重盈利。創業板上市審核三套標準(未提研發)較科創板五套標準收縮,紅籌、表決權差異企業則比科創更嚴,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但預計影響不大,目前已上市的99家科創板新股中,88家適用於前三套標準。二是投資門檻方面:比科創大幅降低,將深刻改變短線和新股炒作模式,短期有望享受更高的流動性溢價,科創板則可能面臨分流壓力。新投資者1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存量創業板投資者重新籤署《創業板投資風險揭示書》即可。目前科創板的投資者帳戶數在300萬左右,創業板存量投資者帳戶4500萬。

同泰基金認為,當前時點下,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出臺,將提振市場信心。與去年的科創板改革、年初的再融資新規一樣,短期看,對市場特別是科技成長股帶來利好。 隨著創業板註冊制、科創板、再融資新規等新一輪政策的出臺,疊加5G換代、晶片國產化、新能源等新一輪產業周期,科技成長板塊將佔據市場的焦點。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什麼時候落地?與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有何區別?

諾安基金表示,相比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的定位不同,依舊沒有放開對盈利的限制,擬上市公司的成長性成為首要指標,與科創板形成良好互補。

創業板註冊制更具有包容性,大幅降低企業上市門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取消了對行業的具體限制;二是取消了對盈利和股權結構限制(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僅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未盈利、紅籌架構、特殊投票權以及高價發行的四類公司採取強制性跟投),並增加了以市值和營收為核心的五套上市標準。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後,新上市企業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五日後漲跌幅限制從目前的10%調整為20%。Wind數據顯示,2019年52家創業板上市企業平均漲停板天數為8.3天,取消前五日漲跌幅限制可以使換手和交易更為充分,效率相應提高。創業板註冊制實施後,交易和退市機制將對老上市企業形成影響,具體規定尚未明確。

此次創業板註冊制徵詢意見稿的截止時間為5月27日,在可以借鑑科創板經驗的前提下,技術和人員配置準備更為充分,那麼預計最快6月中旬即可推出。

平安基金認為,創業板的此次改革,市場優勝劣汰將催生一批優質新興企業並增強白馬龍頭效應,具體來看,人工智慧、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化等有布局的企業將迎來創業板上市的機會。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和資金明顯分流,從科創板經驗來看,其沒有對大盤造成資金分流。資本市場改革及A股在全球市場的配置價值是外資長期持續流入的主要原因。同時,當前A股估值具有較高性價比,有助於吸引外資流入。此外,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已在海外上市的創新創業企業回歸A股。

海富通基金認為,隨著創業板改革的落地實施,科創板、創業板和新三板創新層將成為新經濟登陸資本市場的多層次陣營,共同肩負起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使命。從政策來看,此次創業板改革有三點值得重視:

首先,適當提高了投資者門檻。據上述《創業板改革方案》,新增個人投資者開設創業板交易權限,需要前20個交易日日均10萬資產量,這一門檻相比之前有所提高,但顯著低於科創板和新三板創新層。「科創板和新三板創新層門檻較高,因此參與者基本上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據賣方統計,目前國內資產超10萬的帳戶有1000萬個,預計未來能夠參與創業板投資者的個人投資者還是相對可觀的,這有利於市場整體的活躍度。」石恆哲說。

其次,此次改革優化了券商跟投制度,不同於科創板的強制跟投制度,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不再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所有項目進行強制跟投,而是僅對未盈利、紅籌架構、特殊投票權以及高價發行的四類公司採取強制性跟投。

最後,「創業板股票漲跌幅限制比例將由10%提高至20%」也頗值得關注。

海富通基金指出,從科創板近一年的交易經驗來看,漲跌幅限制放寬後,大部分公司在一開始波動會較大,但最後波動性會趨於平滑,回歸合理定價;另外,優質的龍頭公司股價可能提升更快。「20%的漲跌幅對機構投資者來說更有利,因為機構投資者對個股的定價體系更為成熟,不太容易受短期股價暴漲暴跌的影響,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心理和投資行為可能影響會更大,尤其是交易經驗不太豐富的投資者,建議可以通過投資創業板基金的方式參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改革或將更為深遠地影響市場投資生態。

相關焦點

  • 創業板註冊制新變革 德邦基金王立晟:創業板對科創板公司形成互補
    金融界策劃《創業板40%天地板,如何參與?》特邀嘉賓德邦基金股票研究部助理業務董事王立晟為大家解讀創業板註冊制「開市」對市場的影響。 本文核心要點: 1. 有助於更快形成市場定價 2. 被動產品減少對基準指數的跟蹤誤差 3. 創業板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 4. 創業板的行業包容性更強 5.
  • A股公募基金行為分析:公募基金的風格偏好可以持續嗎?
    公募基金的發展歷程和現狀A 股公募基金的發展主要經歷了 3 個階段。1)2001 年之前,萌芽期。A 股公募基金真正的合規化發展則始於 1997 年末《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公布後。早期 基金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又因投資標的受限、經營混亂等問題風險極大。在 2001 年開始發行開放式基金後,公募基金淨值規模方才達到 818 億元。2)2001-2012 年, 成長期。
  • 基金早班車:熱點散亂?基金經理稱核心主線仍然在消費、科技和順周期
    基金機構:核心主線仍然消費、科技、順周期2、封閉型產品發行超480隻 佔今年來新發基金36%3、前11月37家基金公司總經理變更 為歷史第三高4、2019年以來逾千隻基金淨值翻倍 機構認為應理性看待明年預期收益5、高倉位、勤調研 私募備戰年末行情
  • 六大明星基金經理最新研判來了
    在A股市場寬幅震蕩面臨方向性選擇,公募基金年底調倉換股之際,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嘉實基金成長風格投資總監歸凱,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權益投資總監趙曉東,海富通基金公募權益投資部副總監黃峰,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二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陳璇淼,中郵新思路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國曉雯,景順長城股票投資部投資副總監楊銳文等績優基金經理,共同把脈A股後市走向,暢談未來市場投資機遇和潛在風險,呈現各位明星投資人在不確定市場所遵循的投資主線
  • 公募密集布局 580億ETF及戰略配售基金躍躍欲試
    針對創業板市場的新環境,多家公募已經完成系統、淨值估算等方面調整,並與交易所開展了測試演練,公募基金已經準備就緒。 基金公司完成 系統調整和測試演練 按照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的交易規則,股票、相關基金漲跌幅限制比例由10%增至20%。針對新的交易制度,基金公司已經完成了相關系統調整,淨值估算閾值設置,並與交易所進行了測試演練。
  • 曹泉偉、陳卓:中國公募基金市場權威解讀 道口研究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概況  背景介紹  2019年,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監管機構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推動金融市場創新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重點工作上持續發力。這一年,新政頻出,包括科創板推出、創業板重組新規、再融資新規、新三板改革等,資本市場全面改革正式鋪開。
  • 曹泉偉、陳卓:中國公募基金市場權威解讀|道口研究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概況背景介紹2019年,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化,監管機構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推動金融市場創新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重點工作上持續發力。這一年,新政頻出,包括科創板推出、創業板重組新規、再融資新規、新三板改革等,資本市場全面改革正式鋪開。改革對資本市場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市場的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 「今日盤點」7月A股紅盤收官,科技主題基金漲幅居前;國內大循環...
    消費、製造、科技、投資、服務、金融等多方面將是下半年開始繼續或者新的關注方向。三季度,科技將是市場最強主線,科創板有望成為主戰場。軍工板塊普遍回調,相關主題基金估值下降方正證券指出,短期板塊在累計上漲之後或有回調,不改軍工板塊趨勢性配置機會,軍工板塊正逐步從倉位配置為主的普漲行業彈性階段,步入分化的優先核心資產的第二階段。
  • 大成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 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科創板啟航、投顧試點落地、創業板註冊制「開閘」,倡導權益投資、回歸投研本源,給了公募基金更大的發揮舞臺;這也是行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國內金融業開放舉措密集出臺,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持續突破,中外資管機構將真正打破邊界,聯臺競技。公募基金行業在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促進資本市場價格發現、優化資源配置、助力養老金保值增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 創業板指收盤漲1.11% 軍工、生物疫苗板塊領漲
    盤面上,市場熱點主要圍繞在軍工、稀土、醫藥醫療、大消費等防禦板塊,早盤走弱的大金融、科技、免稅三大主線午後回暖,券商股拉升,免稅概念尾盤持續走強,個股上,展鵬科技、瀋陽化工等一批前期連板強勢股反包,整體看,題材炒作午後回暖,短線人氣逐步活躍。
  • 「雙循環+跨周期」環境下的公募基金行業發展路徑
    面向未來,中國金融市場上各種金融衍生品在內的金融產品將不斷豐富;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化,全球化的資產配置也將成為趨勢;公募基金很可能逐步開展另類投資,通過配置股權投資、房地產投資等獲取超額收益。多元化投資需要對應投研系統的集成化升級。   三是投資管理能力有望通過智能投研進一步提高。
  • 中國股市:新基金髮行正反饋效應,抱團行情能持續多久?
    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開始從一線藍籌股逐步向二線藍籌轉移,投資者可積極挖掘二線藍籌中的頭部公司,逢低布局,未來市場板塊輪動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鋰電、光伏、白酒、軍工等抱團主線集體大跌,不過資金整體承接力尚可,部分資金流入半導體、國產軟體等科技板塊超跌個股,銀行、地產等低估值板塊亦有所表現。整體看,資金高低位切換,板塊個股分化明顯。
  • 「乾貨」創業板上漲已超90%!送你一份科技股基金「尋寶路線圖」
    科創板上市一周年,馬上創業板註冊制也要啟動了,科技成長板塊的「網紅」之路越來越精彩。在納斯達克指數登上一萬點大關,我們的創業板指數也創下2019年初以來反彈趨勢的新高點、累計漲幅超90%之際,我們今天來專門說說「科技股基金」。
  • 公募最新策略判斷:瞄準消費、順周期等行業核心資產
    摘要 【公募最新策略判斷:瞄準消費、順周期等行業核心資產】據了解,公募機構最新策略判斷,經濟復甦背景下的企業盈利回升是2021年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消費藍籌、新能源車
  • 科技股依舊是投資主線,5G、晶片ETF或是最佳投資方式?
    更讓人摸不到頭腦的是,撬動大盤上漲的要麼是「煤飛色舞」,要麼是大金融,此前大熱的科技股仿佛休眠了一樣。市場的風格變換是正常的,問題的關鍵是,科技股是就此步入熊市,還是能夠演繹王者歸來?尤其5G和晶片兩大核心板塊。而從投資的常識看,科技股板塊的休整,是否又是一個很好的介入機會呢?
  • 春季行情啟動 機構聚焦科技消費等賽道
    基於2021年國內經濟復甦或逐步轉向「主動擴張」,預計此輪「春季躁動」有望延續至4月甚至更長。銀河證券也指出,1月,政策、經濟、疫情仍然是市場關注的主要因素,股市流動性充裕,市場情緒不會太弱,疫情的短期擾動不可忽視,但全球復甦趨勢確定。實際上,大量資金正湧入A股市場。1月6日,景順長城泰保三個月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髮布公告稱,該基金提前結束募集。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獲批 基金公司火速解讀投資機會
    通過組合管理人,對所挑選的投資顧問進行資產配置及組合動態管理,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 MOM模式的核心環節是,對資本市場和投資策略充分研究,到市場上尋找最優秀的投資能力,通過組合構建及動態管理,力爭持續穩定地創造超額收益。因此,資本市場研究、投資管理人研究、動態組合管理環環相扣,是MOM模式投資管理流程必不可少的三大環節。
  • 2021年科技賽道怎麼投?兩位科技投資大咖全新解讀
    未來科技股走勢會如何?投資者如何捕捉機遇?今天我們邀請兩位專業投資大咖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有所啟發。嘉實基金科技行業投資總監、嘉實前沿科技基金經理張丹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工學博士,擁有9年的投研經驗、5年的投資經驗,是擅長全球精選科技股的投資專家。
  •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 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
    來源:上海證券報 首隻公募MOM即將面世,基金經理詳解投資攻略距離首批5隻公募MOM獲批不到半個月時間,首隻公募MOM已經呼之欲出。根據公開信息,招商基金、鵬華基金、建信基金、華夏基金、創金合信基金成為首批發行MOM產品的5家公司。相比傳統基金,MOM產品可通過精選不同領域投資顧問,降低單一資產和單一風格方面的風險集中度,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滑波動、降低風險的效果。公募MOM到底是一款怎樣的產品?有什麼優勢?上證報記者獨家採訪了建信智匯優選MOM基金經理梁珉和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