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玲豔 醫食參考
文/劉玲豔
現在人們對身高越來越重視了。個子矮小容易導致自卑心理,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發育,甚至還與一些疾病有關,因此家長都特別關心孩子的身高是不是落後於同齡人。研究表明,人的最終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
但父母身高不是影響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環境條件對身高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營養、生活習慣、體育鍛鍊及是否罹患疾病等。所以父母個子不高,孩子依然有機會長成高個子,這一點父母千萬別灰心。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安排飲食才能在營養上勝出,在長高這件事情上助孩子一臂之力?我經常說,對於孩子而言,無知的愛就是傷害。見過太多孩子被過度餵養,飲食失衡,嚴重挑食、偏食,結果吃成大胖墩兒,體重上去了,身高卻不見長,還出現早熟以及各種成年人才容易罹患的代謝性疾病,如脂肪肝、糖尿病、痛風等,小小年紀就得靠吃藥維持。想通過飲食幫助孩子長個子,一定要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多吃富含鈣的食物。食物中富含鈣很重要,鈣的吸收更重要。具體來說,應注意以下幾種食物的攝入。
1.奶和奶製品
喝奶的習慣千萬不要斷,即使孩子3歲以後。每250克牛奶中含有250毫克以上的鈣,還含有豐富的鉀、鎂以及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乳糖和必需胺基酸。牛奶裡的鈣是可溶的狀態,加上自身所含這些營養素的配合,吸收率非常高。除了牛奶,酸奶也是不錯的選擇,甚至鈣的吸收率比牛奶更高,而且酸奶口味酸酸甜甜,孩子更愛喝。孩子每天的喝奶量可以在300〜500克左右。奶酪是牛奶的濃縮,可以每天給孩子做奶酪雞蛋三明治,配1盒熱牛奶,就是非常不錯的早餐選擇。
2.豆腐等豆製品
雖然豆漿的鈣含量很低,只有牛奶的十分之一,但是做成豆腐後,不僅那些妨礙鈣吸收的因素去掉了,而且豆腐凝固的過程需要加入含鈣的石膏或者氯化鎂,前者增加鈣的攝入,後者更利於鈣的吸收。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可以做肉末蒸豆腐,或者將豆腐和胡蘿蔔丁、玉米粒、豌豆粒、香菇丁一起做成什錦豆腐,不僅顏值高,能激發孩子的食慾,而且營養互補,鈣吸收更好。
3.堅果和綠葉菜
堅果和綠葉菜都是富含鎂的食物,而鎂也是促進鈣吸收的一個重要因素。堅果中還富含必需脂肪酸,對孩子的頭髮、大腦、眼睛和皮膚都特別好,尤其推薦大核桃、大杏仁、榛子。這類堅果本身含鈣豐富,口感也是孩子喜歡的,適當吃些硬的食物,對孩子牙齒發育也好。如果在家自製酸奶,也可加入堅果碎,作為孩子的加餐,營養又美味。注意孩子吃堅果時一定要專心,避免食物嗆入氣管引發危險。
綠葉菜不僅含鈣豐富,還是維生素K的重要來源,而維生素K能幫助身體把吸收進去的鈣沉澱在骨骼上,而不是在血管裡遊蕩引發血管硬化。要從小培養孩子愛吃綠葉菜的習慣。可以把綠葉菜切碎,和雞蛋、麵粉一起攤成薄餅,孩子一般都能接受;或者做成包子餃子餡,也是補充綠葉菜不錯的選擇。
4.深海魚
眾所周知,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富含脂肪的魚,如黃魚、金槍魚、三文魚、秋刀魚等都是極佳的選擇,可以給孩子每周吃2〜3次。蛋黃、奶酪、牛奶、酸奶中維生素D含量也較高,也是日常飲食中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動物內臟,如動物肝、腎、腦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非常可觀,但是其膽固醇含量高,所以不適合經常吃。當然,曬太陽是補充維生素D最經濟可靠的方式,只是冬季霧霾天多,想曬太陽也難。
5.芝麻醬
芝麻不僅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豐富,對孩子頭髮、皮膚和大腦發育都有益,芝麻醬還是非常好的補鈣食品,含鈣量不比奶酪低。芝麻本身有硬殼,營養素的消化率低,但經過磨製成芝麻醬,就非常好吸收了。用芝麻醬做成麻醬燒餅、麻醬花卷、麻醬拌麵,或用麻醬抹麵包片或饅頭片,都是孩子愛吃的美食。還可以把菠菜焯水後切段,拌上調好的麻醬,就是極好的補鈣美食,這道菜還能有效防治便秘,對孩子眼睛也好。
當然,上述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整體的飲食結構合理的前提下。要從小培養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少吃洋快餐和不喝甜飲料、不吃糖的習慣。尤其是甜飲料,不僅容易影響孩子正餐的胃口,還會促進鈣排出,最可怕的是容易上癮,很多每天把甜飲料當水喝的孩子,不僅牙齒早早壞掉,而且體重嚴重超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骨頭湯不補鈣;蝦皮雖然含鈣豐富,但是每次吃的量少,吸收率又低,也不是好的鈣來源。一些號稱含鈣的果凍、餅乾等零食,就更不推薦了,大都是噱頭,孩子一旦愛上零食,就很難好好吃飯,也就很難有一個理想的身高。另外,除了飲食,良好的睡眠、適量的運動對孩子長個也非常重要。
精選閱讀
_
● 對未刷牙的吻和沾染汙漬的床單有揮之不去的反感,這是「性潔癖」嗎
► _
● 結婚12年,他卻從來沒聽過妻子放屁!憋回去的屁都去哪了?
► _
● 新研究:多吃米飯糖尿病風險不升高?究竟怎樣飲食才能預防糖尿病?
►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個子還不長?怎樣吃才能讓孩子個子高高,身體壯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