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宇宙中的行星都是球體?

2021-02-15 浩瀚宇宙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圓的,太陽也是圓的,其它行星同樣是圓形的。那麼是不是整個宇宙的行星都是圓的呢?會不會有其他像方形或者菱形的星球存在呢?

科學家表示,宇宙中的天體幾乎都是以圓形狀態存在的。因為這些星球的組成物質就是球狀的,同時,不管宇宙中任何的顆粒還是塵埃,都是球狀的。因此,當這些物質混合在一起組成天體時,就形成不是特別均勻的球狀物體。

這時,可能會有人還不明白。那麼我們看看以下一個生活例子。吃過現做棉花糖的同學應該都知道,當竹籤在不停旋轉的時候,棉線就會依附在它身上,如果旋轉速度越快,那麼形成棉花糖的速度也快。最後,我們就會看到一個趨於球體的棉花糖。

同樣道理,當宇宙中的天體在不斷旋轉的時候,它的引力會把周圍的物質吸引過來,就像做棉花糖那樣,慢慢的就會形成球狀的物體。同時,這個天體的稜角也會在旋轉中被磨平。

如果天體的引力越大,其形狀就越趨向於扁平。如果旋轉的速度大,那麼天體就會變得中間比較圓,上下比較尖,如同橢圓形一般。這樣的天體密度比較大,內部結構也相對穩定。

因此,只要構成天體的物質是圓的,並且天體在不停地做旋轉運動,那麼宇宙中的天體就基本是圓形的。同時,因為引力是均勻的,所以只能形成球體。

當然,如果是人造衛星,那麼就有可能出現其他形狀,不然宇宙中的普遍天體都是圓的,沒有方的。

相關焦點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
    ,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彗星等呈現的都是不規則的形狀,但是像一些比較大的天體比如衛星、行星、恆星甚至星系,它們的形狀幾乎都是圓球體或者圓形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別呢?
  • 宇宙中所有的恆星、行星、衛星,為何都是圓球體?這裡告訴你原因
    荒誕的地平說,至今還有人相信航天技術不僅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全貌,也看清了宇宙其他星球的全貌,比如月球、木星、火星、太陽.....後來科學家經過總結,把宇宙中存在的天體從小到大歸為這幾類: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這些天體類別存在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比較小的天體,比如隕石、小行星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是球體?
    #了不起的天文航天#「宇宙中的天體都是球形?」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其實天體不都是球形的,前段時間特別火的奧陌陌就不是球形的。通過觀測加上電腦模擬的方式,我們大概可以猜到奧陌陌應該是橢球形的,就是那種很細長的形狀。
  • 為何宇宙中絕大多數天體都是圓形球體的?難道是被誰捏出來的?
    阿波羅登月從這種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地球就像一個球體懸浮在宇宙空中,藍色海洋和白色的白雲相得益彰,在加上灰黃色陸地的點綴,讓地球看上去非常美麗,而從這種照片我們也看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後來隨著太空人和探測器拍攝到其他天體照片對比,發現絕大多數天體的形狀都是圓形球體,包括行星、恆星、彗星也是圓的,在宇宙中除了隕石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是一個球體?
    球體是我們見到的天體的形狀,無論太陽還是月亮,在天空中的形狀都可以說是標準的球形,而且比較湊巧的是它們的視角幾乎就是一致的,因此得以讓我們看到了日全食!這帶來很多額外的彩蛋,比如能看到太陽的日冕層,在1919年還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彎曲光線)。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基本都是球體?什麼原因導致了球體?
    恆星、行星和衛星基本上都是球形的,這主要歸於重力因素,重力會試圖把所有的物質都拉到引力中心。物體質量越大,引力場就越強,物體中的所有原子都向引力中心靠近,除非被外力所阻擋。所有物質都需要儘可能靠近中心,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球體。
  • 為什麼行星幾乎都是球體?
    畢竟,如果不是球形,我們構建太陽系模型時將面對更多挑戰:不能使用小的泡沫球,我們不得不製作一大堆二十面體形狀的行星模型。圖解: 在這張由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土星照片中,你能看到一個土星環中間的凸起。但,你有想過為什麼行星是球形的麼?
  • 只算球體,宇宙中一共有多少個星球?
    一,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球體星球只能知道個大概,誰也得不出準確地數目。這是因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宇宙太大了,即使它是有限的。可觀測宇宙二,宇宙中到底大約有多少球體星球?題目說的好,問的是球體星球,不是別的形狀的。說實話,既然是星球,體積和質量都不能太小,那在自身引力和自轉的作用下,最終都會成球體,除非那些體積和質量較小的天體,比如說大部分小行星、流星和慧星等,它們也算不上星球,這樣我們可以把這些排除在外。剩下的就是全部的恆星和絕大多數行星以及衛星。好了,現在言歸正傳。
  • 為什麼宇宙中的天體都是一個球體?不能有其他形狀嗎?
    球體是我們見到的天體的形狀,無論太陽還是月亮,在天空中的形狀都可以說是標準的球形,而且比較湊巧的是它們的視角幾乎就是一致的,因此得以讓我們看到了日全食!這帶來很多額外的彩蛋,比如能看到太陽的日冕層,在1919年還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彎曲光線)。
  • 為什麼所有行星都是球體?科學家:原因只有這兩點
    人類總有一種獵奇心理,如所有的西瓜都是圓形的,當日本培育出方形西瓜,瞬間全世界的富豪將之清場,全然不在乎這些西瓜內部其實已經不新鮮。那麼,為什麼所有的行星都是球形的呢?如果把地球造成複雜的十七面體,那麼太陽系模型豈不是更加多姿多彩?
  • 宇宙中的大部分行星都是圓球嗎?其實並不是,這個因素說明答案!
    宇宙中的大部分行星都是圓球嗎?其實並不是的,這個因素說明了答案!小學的時候,我們通常把太陽比作一個球,把水珠比喻成地球。當大家仰望星空,去觀察數以億計的星星之時,第一個認識恐怕就是很多星星都是圓球狀的。
  • 宇宙中的星體都是圓的?宇宙是不是也是圓形
    人類一直對神秘的宇宙有著無限的好奇,想知道在別的星球是否有與人類相同的文明出現,現在的人類就好像處於大航海時代前夜的人們一樣一直想要掀開眼前的這片面紗,我們都知道整個宇宙是非常大的,在幾萬億年前宇宙發生大爆炸使得整個銀河系形成了許多的星體,對天文感興趣的人都知道大部分的星系都是圓形或者接近圓形的
  • 太陽系八大行星,其中七顆以「星」命名,為何地球要如此特殊
    ,其實這八個行星的名字都很好記。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太陽系八大行星,其中七顆以「星」命名,可是唯獨地球不叫星,為何地球要如此特殊,首先我們來說說其他七顆行星名字的由來,在古時候科技並不發達,人們想要探測宇宙是非常困難的,在沒有望遠鏡這種設備的時候,人們都是通過肉眼來觀察天空,當然能夠看到的就只有太陽和月亮,其他的星球看上去都是在閃爍的光點,所以被人們一致稱為星星。
  • 宇宙中有著無數顆行星,為何一個外星文明都找不到?莫非根本沒有
    文/隨風飄散宇宙中有著無數顆行星,為何一個外星文明都找不到?莫非根本沒有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吧,雖然我們也一直都知道宇宙一直都在不斷的膨脹,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去測量宇宙的直徑是有多麼的大,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是有收穫的,比如說我們發現地球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在比如說宇宙中有幾千億顆行星等等。
  • 為什麼多數宇宙天體形狀是球體?物理學解釋是這樣的,你認為呢?
    我們將視線範圍擴大,我們會發現在太陽星這八大行星,甚至包括被排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以及各個行星的衛星,再加上太陽這顆恆星,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哪個國家給出的示意圖都將這些星體的形狀表現為球體,這是什麼原因呢?換句話來說,為什麼星體在我們潛意識之中以及事實上它的形狀都是球體呢?
  • 同樣都是行星,為何地球是「固態行星」,木星是「氣態行星」?
    同樣都是行星,為何地球是「固態行星」,木星是「氣態行星」?我們知道宇宙當中的星球主要分為恆星和行星,其中像太陽一樣自身能夠發光放熱,釋放出能量的就是恆星;而圍繞著太陽旋轉,包括地球在內,自身不能發光放熱的星球,就是行星。
  •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子?最新研究發現,可能是一個封閉的三維球體
    站在太空中,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看到地球的形狀,它就是一個球體,而且還發現宇宙中的其它行星也都是呈現球體,雖然科學家曾經猜想過一種環形的行星理論上也是可以存在的,但是我們還沒有在宇宙中觀測發現這樣形狀的行星。除了行星,其它的大部分天體也都是呈現球體,只有極少數小天體可能會呈現一些不規則的形狀,天體越大,它越會表現得越圓。
  • 宇宙中的行星為何不會下沉?因為萬有引力,因為有固定的運行軌道
    宇宙中並沒有方向的概念,行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也不會存在下沉的概念,並在自己的固定軌道上運行。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地球之外宇宙的探索也不斷地深入。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圍繞著太陽不停地做著公轉運動。而月亮也作為地球的一顆衛星,也圍繞著地球做著公轉。
  • 宇宙中神奇的流浪行星!
    導讀:我們知道,衛星圍繞行星運動,行星圍繞恆星運動,而恆星則圍繞星系運動,這是宇宙天體運動的基本規律。但宇宙是如此神奇,總有一些天體會超出我們的想像,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流浪行星!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近於球體);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按照這個標準,只有質量達到一定程度的天體才能夠成為行星。然而,並不是所有質量巨大的天體都被稱為行星。
  • 假如地球不是球體,而是立方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物質,而巨大的恆星的前世是星雲,它由氣體和塵埃共同組成,呈現出雲霧狀。由於恆星的質量體積比較大,擁有較大的引力,它可以吸引周邊的物質,形成一個以自身為中心,周邊碎片在盤旋的狀態。這些碎片互相碰撞,甚至發生反應,形成了具有一定質量的巨大團體,也就是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