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奉獻獎!陳一堅院士折桂

2020-11-19 看航空

重磅!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揭曉

陳一堅院士被授予

終身奉獻獎

今天下午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隆重舉行

航空工業的傑出代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陳一堅

被授予終身奉獻獎

在本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評選中,共有12位獲獎人和團隊分別獲得「大國工匠」「飛行精英」「英雄無畏」「技術先鋒」「領導卓越」「攜手合作」「終身奉獻」等七項大獎。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

陳一堅院士頒獎詞

他,一直為飛機設計研究工作殫精竭慮,為殲教1、初教6、強5、運7、飛豹等多個飛機型號的設計研製貢獻了自己的盛世年華與心血智慧。

作為「飛豹」的總設計師,他在研製過程中科學決策,打破沿用的原蘇聯設計規範體系,大膽採用了40%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成品,並組織幾十個廠所成功地完成了研製任務,使飛機達到20年不落後的高標準。而全部研製經費僅相當於1億美元,這在其他任何一個進行飛機研製的國家都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是,這個奇蹟在他的手上誕生了!

「飛豹」飛機填補了我國殲擊轟炸機的空白,擴大了我軍空中突擊力量的作戰半徑,增強了機動靈活性和打擊精確性,對捍衛南海諸島主權、保衛海疆和鞏固國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願皓守伴銀燕,卜居何必武夷山。」功成身退後,時值國產大飛機事業醞釀之際,他為大飛機方案論證殫精竭慮,建言獻策,為大飛機項目成功立項助一臂之力,並馬不停蹄地為新一代飛機設計人才培養奉獻心力。

他的一生,不僅是一個航空人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作貢獻的一生,也是一個中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赤子深情持續流淌的一生。

陳一堅

陳一堅院士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四十餘年,為國產強五、運七、 FBC-1 (飛豹)等十多個飛機型號的設計研製貢獻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陳一堅,1930年6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1952年9月至1964年8月,先後在國營122廠、三機部六院一所工作,歷任設計組組長、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後調至中國航空工業第六零三研究所工作,歷任總師助理、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副所長、代所長等職務。先後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飛機設計顧問組顧問;北航、南航、西工大兼職教授;中國航空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國防科工委全軍武器裝備標準化委員會委員。1999年12月6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航發黨組書記、董事長曹建國為陳一堅(代領)頒獎

受陳一堅院士委託一飛院耿延升副院長代為領獎

陳一堅院士是這麼說的:

感謝月桂獎組委會將終身奉獻獎頒給我,這是對我的鼓勵,也是對廣大科研人員的肯定。航空事業是黨和國家的事業,近年來我國航空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得益於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也離不開集團公司的正確謀劃。感謝黨和國家的培養,給了我做自己熱愛的航空事業的機會。習近平主席寄語航空人,要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為實現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我希望更多的人關注航空、熱愛航空,為實現中國航空強國夢而努力!

在59年建設發展中

航空工業一飛院以飛機設計需求為牽引

培養造就一支

「規模適中、結構合理、層次優化、注重效能」

的飛機設計師隊伍

目前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兩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0餘人

多位集團首、特、一級技術專家

航空航天月桂獎由航空工業主辦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商飛、中國航發、電子科技等聯合主辦

得到了國務院國資委、工信部、科工局、民航局等政府部門和軍方機關的指導與肯定

以及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中國電科、中航、東航、南航以及有關高校等的大力支持

目前,月桂獎已成為航空航天領域

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行業大獎

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讚譽

航空航天月桂獎的獲獎人

正是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拼搏奉獻的無數奮鬥者的代表——

航空航天月桂獎

航空航天月桂獎創立於2005年,秉承「弘揚行業精神、謳歌骨幹精英、探索新知前沿」的月桂精神,旨在表彰航空航天人在國家科技發展進步和國防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和所展現的崇高精神。迄今,航空航天月桂獎成功舉辦了14屆,共有98位個人、29個團隊獲獎,已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行業大獎,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讚譽。

弘揚行業精神

謳歌骨幹精英

探索新知前沿

辦好自己的事

走好科技自立自強之路

航空工業一飛院

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相關焦點

  • 終身奉獻獎!這兩位廈大人折桂航空航天大獎
    「終身奉獻獎」!終身奉獻獎尹澤勇——摘自尹澤勇獲獎發言同時,獲得該獎的還有廈大校友陳一堅院士終身奉獻獎陳一堅陳一堅/ChenYijian中國工程院院士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原總設計師廈門大學1949級航空系校友他,一直為飛機設計研究工作殫精竭慮,為殲教1、
  • 傅恆志院士、陳一堅院士受聘西工大研究生翼鯤班人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傅恆志院士、陳一堅院士、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趙瑞君、研工部、研究生院、黨委組織部、學工部、人事處、財務處、國際合作處等職能部門領導及各學院黨委副書記、教導員與航天四院、航天六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中興通訊、中航技進出口公司、酷派集團、中航工業618所等相關掛職單位領導、翼鯤班校內外導師代表出席了結業典禮。
  • 【科學向日葵】飛豹之父——陳一堅
    上一期我們講述了中國最帥的科學家王德民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飛豹之父陳一堅。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頒獎典禮的壓軸戲,是由古脊椎動物學會新任主席頒發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最高榮譽獎項: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Romer—Simpso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該獎今年的得主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
  • 英雄折桂!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重磅揭曉
    12位獲獎人和團隊分別獲得了「大國工匠」「飛行精英」「英雄無畏」「技術先鋒」「領導卓越」「攜手合作」「終身奉獻」等七大獎項。攜手合作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終身奉獻獎陳一堅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尹澤勇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張彌曼院士榮獲羅美爾—辛普森終身成就獎 金秋十月末,來自世界各地的近
  • 傅恆志院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 感言「既光榮又慚愧」
    西工大新聞網11月4日電(記者 王凡華 攝影報導)11月3日,第三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中國鑄造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傅恆志和瀋陽鑄造研究所總工程師謝明師獲「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這是我國鑄造界的最高榮譽。迄今,西工大已有周堯和、傅恆志兩人獲得該項榮譽。
  • 北京大學許智宏院士榮獲「CSPB終身貢獻獎」
    近日,北京大學許智宏院士榮獲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2020年「CSPB終身貢獻獎」。為獎勵植物生物學領域優秀科技工作者,激勵中國植物生物學科技工作者不斷創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貢獻,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Chinese Society for Plant Biology,簡稱CSPB)於2020年設立「CSPB終身貢獻獎」,授予在植物生物學學科發展、科學研究、教育普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貢獻巨大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 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鍾萬勰獲得終身成就獎
    此次年會特邀兩院院士、知名專家、學者為年會做主旨報告,就模擬仿真技術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CAE數字仿真分析專項技術;CAE數字仿真的行業應用與解決方案展開交流與討論   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萬勰獲得終身成就獎   為表彰在CAE數字仿真領域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自本屆年會開始正式設立「數字仿真科技獎」,其中包括自主軟體創新獎、卓越應用獎、青年科技獎、終身成就獎。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仿真終身成就獎由德清籍中國科學院院士鍾萬勰摘得。
  • 甘肅省兩名科學家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我省兩名科學家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每日甘肅網11月2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國際宇航科學院日前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我省兩名科學家當選工程學部正式院士,他們分別是: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的李得天研究員。
  • 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拓展閱讀據悉,2020年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選舉共有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等28個國家的54名航天專家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59名航天專家受聘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 佛山首位全職院士葉恆強獲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珠江時報訊(記者/李年智通訊員/宋詞)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季華實驗室葉恆強研究員受邀出席「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並作專題報告。會間,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葉恆強院士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電子顯微學研究領域五十餘年來的辛勤耕耘,以及對中國電子顯微鏡研究事業發展壯大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紅城驕子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美國、俄羅斯、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等28個國家的54名航天專家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59名航天專家受聘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 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榮膺「中國化學會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
    "電分析化學終身成就獎"由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委員會設立,旨在表彰為中國電分析化學的科技創新和學科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分析化學工作者。由本領域專家提名,不定期評選,在每三年一次的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上公布和表彰。
  • 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院士獲得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
    讀創/深圳商報駐佛山記者 段煜第中國科學院院士、佛山季華實驗室葉恆強研究員,近日受邀出席「2020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並作專題報告。會間,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為葉恆強院士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電子顯微學研究領域五十餘年來的辛勤耕耘,以及對中國電鏡事業發展壯大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上圖 朱靜院士為葉恆強院士(左)頒發中國電子顯微學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