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揭曉
陳一堅院士被授予
終身奉獻獎
今天下午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隆重舉行
航空工業的傑出代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陳一堅
被授予終身奉獻獎
在本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評選中,共有12位獲獎人和團隊分別獲得「大國工匠」「飛行精英」「英雄無畏」「技術先鋒」「領導卓越」「攜手合作」「終身奉獻」等七項大獎。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
陳一堅院士頒獎詞
他,一直為飛機設計研究工作殫精竭慮,為殲教1、初教6、強5、運7、飛豹等多個飛機型號的設計研製貢獻了自己的盛世年華與心血智慧。
作為「飛豹」的總設計師,他在研製過程中科學決策,打破沿用的原蘇聯設計規範體系,大膽採用了40%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成品,並組織幾十個廠所成功地完成了研製任務,使飛機達到20年不落後的高標準。而全部研製經費僅相當於1億美元,這在其他任何一個進行飛機研製的國家都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是,這個奇蹟在他的手上誕生了!
「飛豹」飛機填補了我國殲擊轟炸機的空白,擴大了我軍空中突擊力量的作戰半徑,增強了機動靈活性和打擊精確性,對捍衛南海諸島主權、保衛海疆和鞏固國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願皓守伴銀燕,卜居何必武夷山。」功成身退後,時值國產大飛機事業醞釀之際,他為大飛機方案論證殫精竭慮,建言獻策,為大飛機項目成功立項助一臂之力,並馬不停蹄地為新一代飛機設計人才培養奉獻心力。
他的一生,不僅是一個航空人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作貢獻的一生,也是一個中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赤子深情持續流淌的一生。
陳一堅
陳一堅院士從事飛機設計研究工作四十餘年,為國產強五、運七、 FBC-1 (飛豹)等十多個飛機型號的設計研製貢獻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陳一堅,1930年6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1952年9月至1964年8月,先後在國營122廠、三機部六院一所工作,歷任設計組組長、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後調至中國航空工業第六零三研究所工作,歷任總師助理、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副所長、代所長等職務。先後擔任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飛機設計顧問組顧問;北航、南航、西工大兼職教授;中國航空學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國防科工委全軍武器裝備標準化委員會委員。1999年12月6日,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航發黨組書記、董事長曹建國為陳一堅(代領)頒獎
受陳一堅院士委託一飛院耿延升副院長代為領獎
陳一堅院士是這麼說的:
感謝月桂獎組委會將終身奉獻獎頒給我,這是對我的鼓勵,也是對廣大科研人員的肯定。航空事業是黨和國家的事業,近年來我國航空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得益於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也離不開集團公司的正確謀劃。感謝黨和國家的培養,給了我做自己熱愛的航空事業的機會。習近平主席寄語航空人,要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為實現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我希望更多的人關注航空、熱愛航空,為實現中國航空強國夢而努力!
在59年建設發展中
航空工業一飛院以飛機設計需求為牽引
培養造就一支
「規模適中、結構合理、層次優化、注重效能」
的飛機設計師隊伍
目前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兩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0餘人
多位集團首、特、一級技術專家
航空航天月桂獎由航空工業主辦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商飛、中國航發、電子科技等聯合主辦
得到了國務院國資委、工信部、科工局、民航局等政府部門和軍方機關的指導與肯定
以及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業、中國商飛、中國航發、中國電科、中航、東航、南航以及有關高校等的大力支持
目前,月桂獎已成為航空航天領域
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行業大獎
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讚譽
航空航天月桂獎的獲獎人
正是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拼搏奉獻的無數奮鬥者的代表——
航空航天月桂獎
航空航天月桂獎創立於2005年,秉承「弘揚行業精神、謳歌骨幹精英、探索新知前沿」的月桂精神,旨在表彰航空航天人在國家科技發展進步和國防建設過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和所展現的崇高精神。迄今,航空航天月桂獎成功舉辦了14屆,共有98位個人、29個團隊獲獎,已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行業大獎,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認可和廣泛讚譽。
弘揚行業精神
謳歌骨幹精英
探索新知前沿
辦好自己的事
走好科技自立自強之路
航空工業一飛院
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