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階梯自然景觀集聚一城:國家地理雜誌專刊介紹張掖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出專刊介紹張掖

  臨澤大沙河景區位於臨澤縣城東入城口,是以大沙河流經縣城南至連霍高速公路、北至蘭新鐵路橋全長約6.5公裡的區域為「線」,以「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梨園口戰役紀念館、博物館、天鵝湖、頤和度假村、脆香四合院等為「點」,連體打造的彰顯戈壁水鄉特色,集河道風景觀光、紅色聖地瞻仰、民風民俗展覽、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山丹馬場位於山丹縣南55公裡處的焉支山下大馬營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養馬的好牧場。南有「馬上望祁連,連峰直插天」的青松皚雪,北有「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焉支山人文景致。東有神秘瑰麗的窟窿峽自然景觀,中部是一望無際的大馬營草原,夏季平均氣溫18℃左右,是旅遊避暑的勝地。

中國甘肅網據鑫報訊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以專刊形式介紹張掖,在專業性的雜誌上推介城市這在甘肅尚屬首次,專刊以專業的視角解讀張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分冰川篇、丹霞篇、草原篇、河流篇,耳目一新的解讀張掖,專刊指出,張掖由南往北經過了大起大伏的變化。整體東南高西北低,位於中國的第二級地形階梯,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整個地貌自南向北分為祁連山山地、中原走廊平原、北部山地三大區域,海拔從最高的5547米,降至最低處的1200米,跨度很大,加上氣溫條件差異顯著,因此形成複雜多樣、變化無窮的地貌——碧水、溼地、沙漠、戈壁相間分布,冰川、雪山、草原、丘陵相映成趣。既有高原雪山風光,又具有塞上草原風情,、還有南國秀麗風韻。在風光旖旎的祁連群峰,冰川映雪山,彩丘伴丹霞;而在瓜果飄香的沙漠綠洲,河流繞田園,草地遍牛羊。記者楊重琦李鵬沙莎海小燕

張掖市的領導在前言中寫道: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使我們擺脫了溫飽的困擾,在物質快速積累的基礎上,開始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嚮往,使我們有可能重新認識和轉型建設自己的家園,我們為此驕傲和自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到張掖視察時感慨地說:「張掖顛覆了我對河西走廊的印象。」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第一次在張掖調研時感嘆說:「張掖不僅是『一山一水一古城』,更是『多姿多彩多優勢』,要處理好『一』與『多』的辯證關係,把張掖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宜遊的生態城市。」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正刊2012第六期上也刊發了《黑河:荒漠中的綠洲畫卷》的文章。

張掖濱河新區

張掖濱河新區是張掖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秉承張掖國家溼地公園區位、環境、生態資源優勢,適當調整城市建設用地,以生態建設引領城市發展,規劃建設的集商務會展、高檔居住、教育科研、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城市新區。

張掖濱河新區位於張掖主城區西側,東北面與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緊密相連,西北面與黑河瀕臨,規劃範圍東至崑崙大道,西至西三環路,南至南三環路,北至濱河大道,佔地面積26.4平方公裡。通過濱河新區水源涵養工程特色水景、濱河大道綠色景觀帶、高檔居住區組團綠地的建設,將與城北郊2.6萬畝溼地連為一體;該區域又恰好處在城市西北角和上風向,將成為已建成的老城區和規劃建設新城區的後花園,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溼器」和「加氧器」。濱河新區建成後,將充分展示張掖「戈壁水鄉」、「溼地之城」的獨特魅力,成為體現張掖城市現代風貌、展示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發展水平、促進城市經濟繁榮的中心區域。

祁連葡萄莊園

祁連葡萄莊園位於高臺縣南華鎮,2006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2158.32公頃,由葡萄種植園、園藝科技園、葡萄酒生產工業園三大園區組成。祁連葡萄莊園充分利用獨特的葡萄種植、釀酒工藝和現有設施開展葡萄採摘、葡萄酒釀造展示及美酒品嘗等參與式旅遊體驗活動,是一處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工業旅遊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

大湖灣風景區

國家AAA級景區——美麗的大湖灣水利風景名勝區,是一處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水上樂園。整個景區東西長3.5公裡,南北寬2公裡,總佔地面積7.5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3.5平方公裡,水域內水位最深時可達4米,最淺有1米。景區處於高臺農區腹地,四周為廣闊的農田、林帶和綠地。景區內栽植了柳、榆、松、柏、槐、杏、梨、椿等10多種名貴樹種,景區內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天然草坪猶如人工種植一般,真可謂「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景區內有天然蘆葦蕩2處,面積1.5平方公裡。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如天鵝、黑鸛、白鸛,還有黃鴨、麻鴨、鷹、燕、雀等20多種候鳥,有草魚、鯉魚、鯽魚、鰱魚、鱅魚、鯰魚、鱔魚、蝦、蟹等10多種魚類。湖心有仿古龍庭,雕梁畫棟,氣宇恢宏,故又稱「龍宮」。隨著天氣的變化,龍宮若隱若現,勝比蓬萊仙境。龍宮建於1995年,屬仿古建築,兩層木質結構。佔地1764平方米,建築面積3060平方米。經過幾年的修繕,目前,龍宮已成為集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避暑勝地,可一次接納遊客200多人。

沙漠地質公園

張掖沙漠地質公園位於張掖城南15公裡處,毗鄰張掖綠洲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神沙窩沙漠主體南北走向,區位條件優越,特色突出,國內少有,受季節影響較小,沙脊線隨風而成,起伏蜿蜒,主梁寬窄不等,高差近百米,遠望似巨龍盤踞。沙漠地質公園利用神奇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維護原有生態系統,以神為特點,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以精取勝,採用「串珠型」的總體布局形式,以兩縱一環(徒步穿越沙漠遊覽路線、沙漠越野車穿越戈壁遊覽路線、電瓶車環沙路遊覽線)為珠線,串聯八區(主入口廣場遊覽區、沙漠觀光遊覽區,戈壁風光遊覽區,彎月沙灘浴場區、溼地保護區、生態植被保護區、黃沙堰綜合服務區、防風固沙科普教育區)和二十七景(飛龍廣場、飛沙堡、龍門客棧、黑河堰、龍尾驛等主景十處;龍九子雕像景觀節點九處;馬驛駝驛、龍脊觀景臺、龍腹觀景臺、青沙穴、望城、清水灘等一般景點八處)。沙漠地質公園採取市場化運作,通過綜合開發各種旅遊資源,著力打造集遊覽觀光、科考科教、娛樂休閒、民俗文化、運動健身為一體的沙漠生態旅遊精品。

相關焦點

  • 《國家地理》雜誌評選,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在中國甘肅
    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是世界最廣為人知的雜誌之一,也是十分具有權威性的地理讀物。該雜誌曾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評選,就是世界十大神奇地理景觀,其中中國就上榜了兩處。今天為大家介紹兩處其中一處十分夢幻的景觀,甘肅張掖丹霞地貌。一個可以和美國其名,甚至比他還要美的張掖。
  • 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景觀,美輪美奐的彩色地形
    在我國地域廣闊的國土裡,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丹霞景觀景區,其中也不乏一些形態奇特的彩色丹霞景觀。丹霞地形地貌的形成也是經歷億萬年才形成的,所以尤為珍貴,是一個可遇不可踏的原始山脈。在我國的甘肅張掖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丹霞景觀,這裡的氣候四季分明,但是甘肅是一個相比南方地區少雨的地區,所以當地的丹霞景觀也是十分好看,彩色的地形地貌成為一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景點。丹霞景觀的差異性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每個地方的丹霞景觀也是不盡相同。特別是發育在紅色砂礫上的巖石山之上的地貌才能成為真正的丹霞地貌。
  •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依託四大優勢 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和彩色丘陵是一對「姐妹花」,誕生於恐龍出沒的白堊紀,它們分別形成於距今約1億3千5百萬年到1億年期間,其優質獨特的景觀屬高品位的旅遊資源,特色鮮明的彩色丘陵地貌景觀為我國發育最好、規模最大的地質地貌遺蹟景觀,堪稱「中華自然奇觀」。地質公園資源保存完好,人為幹擾因素較小,旅遊地質資源以原始的面貌保存完善,能夠最大程度地展現地質遺蹟景觀的全貌。
  • 寶泉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中國『曲峽』看太行」,《中國國家地理》第11期封面以此為題,並選用了一張氣勢磅礴的峽谷風光作為封面圖,引起了業內人士及旅遊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width="350" />寶泉榮登《中國國家地理》封面《中國國家地理》作為國內權威地理雜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眾多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 甘肅張掖丹霞地貌和平山湖大峽谷|色彩斑斕與峽谷幽深|你會更愛誰
    >平山湖大峽谷張掖平山湖大峽谷距離張掖市區約60公裡,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谷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型旅遊景區,是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
  • 大西北不可錯過的自然美景,被譽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甘肅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旅遊大省,這座城市有著許許多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如果非要選一個必去不可的地方的話,那麼一定是張掖七彩丹霞。張掖七彩丹霞可以說是大自然給甘肅人民最好的饋贈,也是人間瑰寶。張掖七彩丹霞有著兩億年的歷史,地貌奇特,風景絕美,就連《美國國家地理》也將其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來到甘肅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張掖七彩丹霞景區現在是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被專業學者評為「張掖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和「張掖彩色丘陵中國第一」 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
  •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十大地理奇觀之一
    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以彩色丘陵和冰溝丹霞地貌而出名,被譽為世界的一抹水色胭脂。彩色丘陵如四處飄舞的多彩絲綢。窗欞狀-宮殿式建築的命名地是張掖世界地質公園。2011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選入世界十大地理奇觀。凸起的紅色巖層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侵蝕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形態,有的如城堡,有的如尖塔,有的象窗欞,有的象城牆……窗欞狀冰溝丹霞冰溝丹霞地貌被《中國地理雜誌
  •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2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 《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該雜誌是中國著名的地理刊物,其主要內容... 《我的世界》X《中國國家地理》,小蜜蜂嗡嗡來襲近期,《我的世界》登上了《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 張掖這群人去了「外星球」,自然景觀超震撼!
    張掖五大戶外俱樂部齊聚外星谷開啟春遊模式3月16日,張掖野駱駝、大漠、雪狼、草原飛鷹、駝峰五大戶外運動俱樂部100餘名戶外愛好者,齊聚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木星谷景區,拉開了2019春季旅遊序幕。當天一大早,戶外運動愛好者們陸續到達指定地點,集中乘坐三輛大巴,奔赴距張掖六十餘公裡的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木星谷景區。一入景區,戶外運動愛好者們沿五彩迎賓山——萬佛山——通天柱——轉經輪——天書峽——七彩飄帶峽——情人崖路線行進,大家不時被沿途奇特的自然景觀深深震撼,手機相機齊上陣,不時記錄下一幅幅難忘美景。
  • 甘肅有一處神奇的地理奇觀,被評為「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之一
    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是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也是我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公認為「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之一。張掖丹霞地貌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境內,主要包括了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兩大景觀區。
  • 當熱氣球遇上張掖的七彩丹霞
    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有詩人說,塞上有江南,江南卻不一定有塞上。一幅幅動人的畫卷鋪開在絲綢古道、河西走廊上,而甘州無疑是這幅畫卷上最動人的一筆。說起張掖,我想沒有人會錯過張掖祁連山丹霞地貌群。
  • 世界十大地理奇觀,國內是發育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宮殿式丹霞
    冰溝丹霞景區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素有裕固族花鄉之稱的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境內,總面積300平方公裡,核心旅遊區約佔120平方公裡,分為小西天景觀區和大西天景觀區。是中國乾旱地區最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這組冰溝丹霞,像一座城堡,像一座宮殿矗立在高空。它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結果。
  • 袋鼠島——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亞太第一島
    袋鼠島,澳大利亞第三大天然島嶼,面積有4500平方公裡。因為遠離城市喧囂,袋鼠島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最早時期,探險者們一度認為袋鼠島上無人居住,直到後來人們在袋鼠島上發現了石頭工具和原住民營地,才發現起碼在一萬年之前,島上就已有人跡。現在的袋鼠島,依然保持著它純淨、自然的風貌,它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亞太第一島」。
  • 國內最神奇的山脈,一座山竟然有七種顏色,曾上過國家地理封面
    在所有的自然地貌景觀中,將色彩之豔、造型之奇、大地之秀匯聚一身,並呈現出純粹之美的,當屬於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的張掖丹霞。
  • 我國的地理分區|三大自然區、四大地區、六大地區、七大地區等
    地理分區是我們經常會接觸到的概念,本文就來介紹我國5種主要的地理分區。
  • 2019年國家地理雜誌全球最佳旅行地貴州梵淨山上榜
    2019年國家地理雜誌全球最佳旅行地公布,貴州梵淨山上榜!2019年最佳旅行地在哪裡?近日,《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19年旅行清單!全世界24個地方上榜,其中,貴州梵淨山成為國內唯一上榜旅遊地。《國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旅行雜誌之一,代表著權威、客觀。
  • 《房間隔缺損》 | JTD雜誌(IF:2.027)專刊譯者招募
    為更專注地推動對胸部各疾病的診治,JTD雜誌每期都會選擇一個胸部疾病方面的熱點、痛點、難點、爭議性話題,邀請國內外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對同一個話題發表各自的經驗和見解,並將這些深度討論的內容通過專刊的方式出版發表。
  •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是國內獨有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   中國三大特殊地貌   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最美溼地NO.1不是三江平原,而是……
    前不久,四川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在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發布公告,批准若爾蓋花湖生態旅遊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景區主要由泥炭溼地、花湖生態、安多藏族民俗體驗三大部分構成,是一處集生態旅遊、民俗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自然觀光旅遊區,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溼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 「中國黑頸鶴之鄉」,享有「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最佳婚照攝影目的地」、「最佳自駕遊目的地」等多項美譽,是若爾蓋縣重點打造的核心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