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推出專刊介紹張掖
臨澤大沙河景區位於臨澤縣城東入城口,是以大沙河流經縣城南至連霍高速公路、北至蘭新鐵路橋全長約6.5公裡的區域為「線」,以「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梨園口戰役紀念館、博物館、天鵝湖、頤和度假村、脆香四合院等為「點」,連體打造的彰顯戈壁水鄉特色,集河道風景觀光、紅色聖地瞻仰、民風民俗展覽、休閒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山丹馬場位於山丹縣南55公裡處的焉支山下大馬營草原,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牧草茂盛,是天然屯兵養馬的好牧場。南有「馬上望祁連,連峰直插天」的青松皚雪,北有「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焉支山人文景致。東有神秘瑰麗的窟窿峽自然景觀,中部是一望無際的大馬營草原,夏季平均氣溫18℃左右,是旅遊避暑的勝地。
中國甘肅網據鑫報訊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以專刊形式介紹張掖,在專業性的雜誌上推介城市這在甘肅尚屬首次,專刊以專業的視角解讀張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分冰川篇、丹霞篇、草原篇、河流篇,耳目一新的解讀張掖,專刊指出,張掖由南往北經過了大起大伏的變化。整體東南高西北低,位於中國的第二級地形階梯,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整個地貌自南向北分為祁連山山地、中原走廊平原、北部山地三大區域,海拔從最高的5547米,降至最低處的1200米,跨度很大,加上氣溫條件差異顯著,因此形成複雜多樣、變化無窮的地貌——碧水、溼地、沙漠、戈壁相間分布,冰川、雪山、草原、丘陵相映成趣。既有高原雪山風光,又具有塞上草原風情,、還有南國秀麗風韻。在風光旖旎的祁連群峰,冰川映雪山,彩丘伴丹霞;而在瓜果飄香的沙漠綠洲,河流繞田園,草地遍牛羊。記者楊重琦李鵬沙莎海小燕
張掖市的領導在前言中寫道: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使我們擺脫了溫飽的困擾,在物質快速積累的基礎上,開始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和對自然之美的嚮往,使我們有可能重新認識和轉型建設自己的家園,我們為此驕傲和自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到張掖視察時感慨地說:「張掖顛覆了我對河西走廊的印象。」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第一次在張掖調研時感嘆說:「張掖不僅是『一山一水一古城』,更是『多姿多彩多優勢』,要處理好『一』與『多』的辯證關係,把張掖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宜遊的生態城市。」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正刊2012第六期上也刊發了《黑河:荒漠中的綠洲畫卷》的文章。
張掖濱河新區
張掖濱河新區是張掖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秉承張掖國家溼地公園區位、環境、生態資源優勢,適當調整城市建設用地,以生態建設引領城市發展,規劃建設的集商務會展、高檔居住、教育科研、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城市新區。
張掖濱河新區位於張掖主城區西側,東北面與張掖國家溼地公園緊密相連,西北面與黑河瀕臨,規劃範圍東至崑崙大道,西至西三環路,南至南三環路,北至濱河大道,佔地面積26.4平方公裡。通過濱河新區水源涵養工程特色水景、濱河大道綠色景觀帶、高檔居住區組團綠地的建設,將與城北郊2.6萬畝溼地連為一體;該區域又恰好處在城市西北角和上風向,將成為已建成的老城區和規劃建設新城區的後花園,也是張掖城市的「加溼器」和「加氧器」。濱河新區建成後,將充分展示張掖「戈壁水鄉」、「溼地之城」的獨特魅力,成為體現張掖城市現代風貌、展示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發展水平、促進城市經濟繁榮的中心區域。
祁連葡萄莊園
祁連葡萄莊園位於高臺縣南華鎮,2006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總面積2158.32公頃,由葡萄種植園、園藝科技園、葡萄酒生產工業園三大園區組成。祁連葡萄莊園充分利用獨特的葡萄種植、釀酒工藝和現有設施開展葡萄採摘、葡萄酒釀造展示及美酒品嘗等參與式旅遊體驗活動,是一處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工業旅遊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
大湖灣風景區
國家AAA級景區——美麗的大湖灣水利風景名勝區,是一處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水上樂園。整個景區東西長3.5公裡,南北寬2公裡,總佔地面積7.5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3.5平方公裡,水域內水位最深時可達4米,最淺有1米。景區處於高臺農區腹地,四周為廣闊的農田、林帶和綠地。景區內栽植了柳、榆、松、柏、槐、杏、梨、椿等10多種名貴樹種,景區內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天然草坪猶如人工種植一般,真可謂「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景區內有天然蘆葦蕩2處,面積1.5平方公裡。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如天鵝、黑鸛、白鸛,還有黃鴨、麻鴨、鷹、燕、雀等20多種候鳥,有草魚、鯉魚、鯽魚、鰱魚、鱅魚、鯰魚、鱔魚、蝦、蟹等10多種魚類。湖心有仿古龍庭,雕梁畫棟,氣宇恢宏,故又稱「龍宮」。隨著天氣的變化,龍宮若隱若現,勝比蓬萊仙境。龍宮建於1995年,屬仿古建築,兩層木質結構。佔地1764平方米,建築面積3060平方米。經過幾年的修繕,目前,龍宮已成為集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避暑勝地,可一次接納遊客200多人。
沙漠地質公園
張掖沙漠地質公園位於張掖城南15公裡處,毗鄰張掖綠洲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神沙窩沙漠主體南北走向,區位條件優越,特色突出,國內少有,受季節影響較小,沙脊線隨風而成,起伏蜿蜒,主梁寬窄不等,高差近百米,遠望似巨龍盤踞。沙漠地質公園利用神奇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維護原有生態系統,以神為特點,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以精取勝,採用「串珠型」的總體布局形式,以兩縱一環(徒步穿越沙漠遊覽路線、沙漠越野車穿越戈壁遊覽路線、電瓶車環沙路遊覽線)為珠線,串聯八區(主入口廣場遊覽區、沙漠觀光遊覽區,戈壁風光遊覽區,彎月沙灘浴場區、溼地保護區、生態植被保護區、黃沙堰綜合服務區、防風固沙科普教育區)和二十七景(飛龍廣場、飛沙堡、龍門客棧、黑河堰、龍尾驛等主景十處;龍九子雕像景觀節點九處;馬驛駝驛、龍脊觀景臺、龍腹觀景臺、青沙穴、望城、清水灘等一般景點八處)。沙漠地質公園採取市場化運作,通過綜合開發各種旅遊資源,著力打造集遊覽觀光、科考科教、娛樂休閒、民俗文化、運動健身為一體的沙漠生態旅遊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