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旗下囊括有QQ閱讀、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雲起書院、紅袖添香等文學品牌,是國內最大的網絡文學平臺,市場份額幾乎是一枝獨秀。

進入五月,閱文爭議不斷。原本是網絡寫手嚮往的繁榮聖地,在被爆出其對作者群體的利益實行的是無情地傾軋之後,閱文平臺明火執仗收割作者的做法,讓其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因閱文平臺在新推出的籤約作者合同中對作者開出了許多「霸權條款」,被見諸報端,鬧得沸沸揚揚。作者群體紛紛聲討,批其「吃相難看」,甚至有部分網文作者在5月5日發起「5·5斷更節」,以抵制霸權合同,維護自身的權益。

新合同中處處透露著「不平等」,裡面有很多可以說是「囂張跋扈」的主張,如果屬實,「霸權合同」形容得一點也不假。沒辦法,平臺是莊家,制定遊戲規則。而且「店大」後反而「欺客」,店子大了,它不缺客人,客人只是無數個客人中的一個,一個客人的分量無足輕重。
「霸權合同」的霸道之處,不需多看,首要就體現在版權歸屬的問題上。版權即著作權,雖說著作權人不一定是作者,但作者一般都是著作權人。閱文聲稱籤約作者所有作品的版權,都歸閱文所有,直到作者死亡後的50年內,版權仍一直歸閱文所有。
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作品的著作權受法律保護的期限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內,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超過了這個時間,該作品便進入公共領域,不再受法律保護。
作者是何等的可憐,可憐到從來都不可能擁有自己作品的版權,無論是在世創作時,還是亡故50年後著作權自動消亡了。沒有任何的平等可言,更沒有對創作者的絲毫尊重,這樣的平臺是如何成長為網絡文學的巨擘?

在5月6日舉辦的作家懇談會上,閱文集團承諾道:「針對過去多年來合同中遺留下來的不合理之處,應該也必須修改,對於作家應有的權利應該明確在條款裡。希望結合作家懇談和調研的意見修改優化,以保障作家的對等權益。」
版權即著作權,是作者最應該被明確的核心權利,版稅收入則是作者最應該被保障的權益。希望閱文在作家懇談會上承諾的「明確作家應有的權力」、「保障作家對等的權益」等話語,不要只落實在口頭上,也不要僅僅在收益問題上打轉,而對核心問題如版權卻幾乎不提。
要知道,網絡平臺上的「霸權合同」、「霸王條款」不是今天突然才有的,而是幾年下來被層層加碼後形成的。平臺作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一開始往往會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你悠然自得,一邊給點甜頭你嘗,一邊也收割你一點;等到平臺壯大,「店大」了心態隨之改變,便開始「欺客」,從覺得你能奈我何,逐漸到肆無忌憚;最後由於平臺上公平不復再有,過分的要求開始司空見慣,作為頂端的強勢方不斷蠶食弱者的利益,結局要麼是平臺自己玩砸了開始收拾攤子,要麼是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受到打擊,敷衍寫作,甚至斷更走人。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根基不穩,大廈將傾。作者如果都流失消亡了,平臺又如何自處?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網文平臺最寶貴的資產,仍是作家,數以百萬計的網絡作家及其作品,成就了題材多元、內容優質、讀者眾多的網絡文學平臺。而「霸權合同」、「霸王條款」勢必導致人心向背。試想如果作者只能打黑工,溫飽與權益皆無保障,那麼創作質量和數量可想而知難以再度繁榮,於是讀者也將對網文內容不再滿意,平臺最終也將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壤。所謂泡沫破滅這件事情,便是從一個個希望破滅開始。如果不重塑作家與平臺的關係,致力打造一個持續健康的網文創作環境,那麼這條生態鏈上的各方皆難保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場風波也暴露這個已經成長20年的行業充斥著混亂不堪,特別是爭議中的版權問題,乃是整個網文行業都要面對的沉痾頑疾。誠然,這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去解決。平臺、作者如同魚水關係的雙方,應努力尋找到平等共贏、相互尊重的方向。
小到一個平臺的生態圈,大到社會各階層之間,都要注重公平正義,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像社會達爾文主義所主張的強弱原則,那是單純的叢林法則,社會如果進入叢林世界,人類只會比動物更兇殘。因為動物往往只求溫飽,而人類只會照顧自己心靈的宣洩,於是不但作惡,強勢方為求私利只會更加無良,甚至甘願損人不利己。最終正義消亡,人性磨滅,社會將連叢林都不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