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樂樂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懷疑12.5萬年前南極西部冰蓋發生了崩塌,伴隨著3米高的海潮,淹沒了一個比今天暖和不了多少的世界。但是,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證明是否發生了這樣的崩塌,以及如果發生了,冰蓋融化的速度有多快。
本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將資助一項耗資300多萬美元、為期5年的項目,該項目將從微小氣泡中的氣體尋找崩塌的證據,這些氣泡包裹於2.5公裡長的冰管中。
巖心鑽探可能在2023年開始,目標是距離南極點400公裡、位於南極大陸西部和東部冰蓋之間的廣闊冰層——赫拉克勒斯冰穹。
該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華盛頓大學冰川學家Eric Steig表示,如果西部冰蓋坍塌了,「可以說,赫拉克勒斯冰穹就將坐落在海邊」。
間冰期是冰河時代最後一個溫暖期,從12.9萬年前持續到11.6萬年前,是與現代地球環境最相似的時期之一。當時的氣溫比現在高1攝氏度,海平面比現在高6~9米。最近的研究(有些尚未發表)表明,這些融化大部分來自南極洲。
如果冰蓋崩塌,那麼保存在赫拉克勒斯冰穹中的古老積雪會捕捉到這種變化。這就好像有保護作用的群山突然消失,讓赫拉克勒斯冰穹暴露於溫暖的風暴中,這種風暴經常襲擊南極洲的邊緣,然後在內陸逐漸變弱消失。
Steig說,冰芯不僅可以捕捉到是否發生了融化,還可以說明融化發生的速度,這是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量。
南極洲西部的大部分陸地位於海平面以下,使得頂部的冰層有可能因溫暖的海水而融化,而其周圍的冰川正在迅速消退。一些科學家擔心這樣的崩塌已經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