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跟油為什麼不能相溶?本質真的是因為油中沒有親水基嗎?

2020-11-22 騰訊網

吃飯之後洗盤洗碗,我們都會用一種叫洗潔精的東西,那為什麼我們會用洗潔精呢?答案很簡單嘛,那必然是因為洗潔精能夠洗乾淨飯後的盤跟碗嘛。可是,洗潔精為什麼可以洗乾淨那些盤跟碗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必知道的人不少,但卻也不會很多吧。

洗潔精能夠將碗洗乾淨的原因就是裡面含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醚硫酸鈉、泡沫劑、增溶劑等這樣的東西,說這些東西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其實我也不是很懂,但對這些東西所具有的一些性質還是有所了解的,因為它們能夠洗乾淨盤碗的本質就是在於這些東西既能溶於水,又能溶於油。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想說,依靠洗潔精裡面的這些物質,它們在能溶於水且又能溶於油的作用下充當了水與油的溝通橋梁,讓油變得像是可以溶於水的樣子。

既然油能溶於水了,那麼盤碗上所沾有的油漬自然而然地就會隨著水而流走了。原本不隨水而去的油因為有了洗潔精充當媒介的緣故而使得油溶於水,最終很輕易地被水衝掉,因此那些飯後的盤碗能被洗潔精洗乾淨道理也就在這裡了。

說到了這裡,那麼我到底是想說什麼呢?是說洗潔精裡面的成分有親水基跟疏水基嗎?因為同一個物質分子中,有了親水基與疏水基的存在,所以它們才能既可以溶於水,又可以溶於油?其實,我想說的只不過是:水為什麼不能溶於油,而油又為什麼不能溶於水而已。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已經是廢話了嗎?中學的化學裡面早就已經說明了,水油之間的「誓不相溶」本就是親水基與疏水基之間的簡單問題,哪還有什麼其他更為複雜的原因或者說法?

其實,如果你拿水來跟二氧化碳,甲烷,或者是氮氣,甚至是氧氣等氣體來做對比的話,可能你就會發現,水之所以能在100℃以下還是液態,而不是像其他很多的氣體那樣在零度以下還是氣態的原因是因為水分子中有氫鍵的存在,水分子中的氫鍵可以有效地將水分子一個一個的拉攏到一起而不會像其他氣體那樣散開,最終才使得水之所以為水。

由於氫鍵的存在,水是非金屬液體中凝聚力最高的一種物質,而這凝聚力也即是所謂的水的表面張力。比如說將一滴水滴在塗過油漆的桌面上,水就會凝聚成一個水珠,這是因為水和桌面之間的附著力太弱,而水與水之間的凝聚力太強所致的。

不少人應該會見過蜥蜴可以在水面上行走那樣的動畫圖,其實這就是水的凝聚力強大蜥蜴的腳可以在踏破水之前就已經抬腳離開的原因。

當然,水也是有著很明顯的局限性的,不說因為它自身的凝聚力強而到哪裡都是抱團地聚攏到一起,其實水也是很容易跟其他物質黏連在一起的。比如說玻璃,我們將水灑在玻璃上,然後發現在玻璃上的水並不會像在塗有油漆的桌面上那樣形成一顆顆的水珠。在玻璃上的水是鋪開的,而這鋪開在玻璃上的水,其實也就是所謂的附著力了,因為這個附著力要大於水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力,所以水也就被鋪開了。

那麼這個附著力會有什麼作用呢?其實這作用最為明顯的就是毛細吸附,一條毛巾,甚至是一張紙,只要它們一端被浸泡到水裡,然後其他還沒浸泡到水裡的部分就會因為這種附著力而使得一個水分子帶著一個水分子沿著毛巾或者是紙往上爬,直至水爬到一定的高度之後,其爬行的重力與附著力相平衡,水才會停止繼續往上爬。

說了水的凝聚力與附著力之後,我們現在回頭再說這個疏水與親水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疏水是因為疏水基的問題,而親水是親水基的問題,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理解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有些物質,比如說食用油,也即是我們飯後留在盤碗裡面的那些油漬,它們溶不進水裡面其實是可以被看作因為油克服不了水的凝聚力而造成的。

克服不了水的凝聚力的物質可以統稱為疏水性物質,或者說是怕水的物質,這些疏水性物質是沒有電極性的,從本質上說,這正是由於它們沒有可以與水分子中的負電氧原子或者是正電氫原子構建成互相吸引的分子電極,所以它們不能在水的內部穩定地紮根,所有沒能跟水分子中的電極形成互相吸引的疏水性分子都會因為水本身所具有的強大凝聚力而遭受排擠,因此水油不相溶的現象也就體現出來了。

所以說,油水不能相溶,從本質上說是因為油分子中沒有可以與水分子中的正負電極性形成互相吸引而形成一種穩定的狀態而造成的,但是要說為什麼油水在不能相溶的基礎上,馬上就會出現水油分層的現象,這完全是因為水本身的凝聚力太強而把油分子給逼出水體之外的緣故。

相關焦點

  • 「親水又親油」的新型海綿面世
    原標題:「親水又親油」的新型海綿面世   能讓海綿如吸水一般快速地吸油嗎?這恐怕是在眾多漏油事故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最快捷、最簡便的處理方法。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利用納米纖維素和石墨烯的特性,通過浸塗法獲得了超親水超親油的新型海綿。
  • 水和油之間的調和劑——乳化劑
    本文專家:金鑫,華東理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我們都知道,水和油是不能互溶的
  • 油與水不相溶是常識 不過科學家想用新方法顛覆它
    油性物質在高壓下溶於水) 聶翠蓉科技日報北京8月29日電,油與水不相溶,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但一項最新發現或將顛覆這一常識。
  • 油與水不相溶?這個新實驗顯示我們都被騙了
    油與水不相溶,這是常識,但科學家可不這麼認為。據英國媒體報導稱,愛丁堡大學科學家創建出一種高壓條件,並首次發現排水性甲烷也能溶於水中。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誌中,科學家營造出比全球海洋最深處的壓力還要高20多倍的環境,讓甲烷與水融合在了一起。
  •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出超疏油/超親水塗層材料
    以往的油/水過濾分離法採用親油/疏水材料實現阻水通油,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是相對水而言油的黏度較高,容易附著在過濾網孔上使網孔堵塞,大幅降低過濾效率;另外一方面由於水的密度較大,重力作用下水先接觸過濾網膜,容易在網膜表面形成水膜,而密度較小的油只能浮在水膜上方使得分離無法持續。
  • 為什麼用塑膠袋裝油會滲出來,裝水卻不會?
    塑膠袋是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一種裝東西工具,它很結實,就算是裝水都不會漏,但每次吃油條時雖然已經用塑膠袋裝好了,還是會弄一手的油,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不排除有炸粙條的師傅不小心將手上的油蹭上去的原因,但並不是每個油條師傅都那麼粗心大意。
  • 具有優異耐久性以及快速有效油水分離能力的水下超疏油膜的製備
    膜分離技術因其具有可連續化操作、高效以及環境友好等諸多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有前景的油水分離方法。從原理上看,具有相反表面潤溼性的膜材料,如疏水-親油型和親水-疏油型膜都可以實現含油汙水的有效分離。然而,疏水-親油型膜的表面容易被油汙染,在使用過程中的分離效率也會不斷下降。相比之下,親水-疏油型膜具有優異的憎油性,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中的膜汙染問題。
  • 汽車圈的錢真的那麼好騙?從水變油到節油器智商稅交了一次又一次
    現在各家車企為了降低一點點油耗,挖空心思的減輕車重、降低風阻係數、提升燃油效率,要是用這麼一個幾十塊錢的小玩意兒就能降低油耗,他們還用花那麼多錢去做產品研發嗎?各家車企還不爭先恐後的買這個專利?還輪得到這些二流配件廠來賣這些東西嗎?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畢竟汽車圈是個連"水變油"都會有人相信的行業,還有什麼是不能發生的呢?
  • 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關於「水氫汽車」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的討論仍在進行中。從鑽木取火到更節能環保的材料,人們對燃料革新的追求從未停歇,有多少次飛躍,就有多少次落空,也曾遭遇所謂神話的騙局和謊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
  • 切削油、水基切削液、乳化液優缺點對比
    本產品使用壽命很長,完全不受滲漏油、混入油的影響,最好用軟水進行調配。切削油是一種特種潤滑油,由低粘度潤滑油基礎油加入部分動植物油脂及抗氧劑、抗磨劑、防鏽劑等經調合製得。水基切削液是將油劑用大量的水稀釋的切削液,通常含油劑百分之五至二十,其用量約佔全部切削液的百分之九十五。
  • 記者24年前親歷"水變油"鬧劇:母液摻水中製成燃料
    關於「水氫汽車」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的討論仍在進行中。從鑽木取火到更節能環保的材料,人們對燃料革新的追求從未停歇,有多少次飛躍,就有多少次落空,也曾遭遇所謂神話的騙局和謊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
  • 油水相溶的橋梁——環狀糊精
    近年研究發現的由某些微生物分泌出的環狀樹脂生成酶作用於澱粉而製得的環狀糊精,是白色結晶性粉末,溶於水,難溶於乙醇和丙酮
  • 一個神奇的「杯子」竟是油水相溶的橋梁
    環糊精(Cyclodextrin,簡稱CD)是直鏈澱粉在由芽孢桿菌產生的環糊精葡萄糖基轉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類由
  • 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他說東北哈爾濱一家公司有個人能把水變成油,上海有家公司想買他的配方,老總想讓幾個記者一起過去考察,看是不是真的,記者可以提問嘛。我一聽就很感興趣。雖然我是跑政法的,但是我什麼新聞都會做。尤其對於「水變油」這樣的奇聞,上過學的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就立馬答應了,還拉上了上海電視臺的記者倪曉明。【一】沒多久我們就出發了,坐飛機下午到的哈爾濱。
  • 「親水又親油」的聚氨酯新型海綿材料面世
    能讓海綿如吸水一般快速地吸油嗎?這恐怕是在眾多漏油事故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最快捷、最簡便的處理方法。日前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宣布,該所研究人員利用納米纖維素和石墨烯的特性,通過浸塗法獲得了超親水超親油的新型海綿。這種「雙親」海綿在油水分離領域,特別是海上漏油事故以及受到油汙染的各類水資源中,將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水變不成油,但「噴水發動機」真的存在
    ▎蒙蔽全國的「水變油」事件 1993年1月28日,《經濟日報》曾刊登一篇4000餘字的文章,稱讚王洪成的「水變油」技術,甚至有意將其歸為中國「第五大發明」。在此之前,《人民日報》甚至明確登出數據,表示「水變油」技術的節油率達到了44.84%。「水變油」後來席捲全國,與媒體的推波助瀾不無關係。
  • 【乾貨】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疏水疏油篇
    氧化石墨層與層間之作用力因層間距增加而減弱,且氧化石墨烯表面產生之親水官能基與水分子之氫鍵作用力,與羰基去質子化後形成之電荷相斥力,使氧化石墨可均勻分散於水中,形成單層之氧化石墨烯懸浮液。使用肥皂時,油汙被親油端吸附著,再由親水端牽入水中,達到洗淨效果。
  • 【知識—切削油、水基切削液、乳化液優缺點對比】
    切削油:適用於鑄鐵、合金鋼、碳鋼、不鏽鋼、高鎳鋼、耐熱鋼、模具鋼等金屬製品的切削加工、高速切削及重負荷切削加工。包括車、銑、鏜、高速攻絲、鑽孔、鉸牙、拉削、滾齒等多種切削加工。一種特種潤滑油,由低粘度潤滑油基礎油加入部分動植物油脂及抗氧劑、抗磨劑、防鏽劑等經調合製得。有油型切削油 和水型兩種。後者含水80%~95%,具有乳化能力,一般稱切削液。
  • 用了卸妝油老是長痘痘怎麼辦?教你如何正確使用卸妝油
    雖然現在市面上很多卸妝水的卸妝能力越來越強,日常的妝容都能輕鬆搞定卸乾淨,但是碰到彩妝濃妝還是沒有辦法,用完卸妝油以後卻老是覺得卸妝不徹底,臉上還長了很多閉口和痘痘,其實只要用正確的方法使用卸妝油,不僅可以把妝卸乾淨,連黑頭和粉刺都可以減少許多。
  • 油包水乳化體系配方分析及參考配方
    5225C(萬露化工),INCI名環五聚二甲基矽氧烷、PEG/PPG-18/18 聚二甲基矽氧烷,矽油乳化劑,可形成穩定的油包水體系,可用於製備透明的(矽油+油) 包水體系,可乳化各種油脂。ES-5300(萬露化工),INCI名月桂基PEG-10 三(三甲基矽氧基)矽乙基聚甲基矽氧烷,矽油乳化劑,非稀釋低粘度有機矽表面活性劑,能夠形成觸感輕盈的穩定的矽油包水和油包水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