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出神秘水缸,內藏12條「幼龍」,此後30年不見文物蹤影

2021-01-15 壹號科技貓

中國人向來自稱龍的傳人,自古代至今,關於龍的各類文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幾乎在各個時代,都有非常精美的「龍」元素文物。

而出土文物最多的地方,就是我國陝西,在這個地方,一鏟子挖下去,可能就是一個公主墓,早在1970年,陝西西安郊區,一處無名的施工場地,工人在工作的時候,挖出一塊石板,石板顯得古老滄桑,膽大的工人掀開石板後,看到的是空空蕩蕩的黑洞,在黑洞中擺放著兩口水缸。

見到這一幕,膽大的工人也心生膽怯,將這兩口神秘的水缸上報,考古家得知消息後立馬趕來,仔細探查後,發現這兩口水缸是盛放金銀財寶的容器,而後,考古學家將這兩口神秘水缸存放的地方,命名為「何家村遺寶」。

這次發現,在我國考古進程上,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地存放的文物,是唐代時期皇家的金銀財寶、珍貴玉器水晶,經過清點,兩口水缸中共有1000多件文物,並且每一件都是國家一級文物,甚至有不少都是國寶級文物。

而在「何家村遺寶」中最吸引卡股價的,是12條栩栩如生的「幼龍」,這12條「幼龍」,被命名為「赤金走龍」,每條「幼龍」都是形態各異,均作行走狀,長吻細頸,這番神態與唐朝推崇的「龍」完全一致,不過令考古學家比較好奇的地方是,唐朝皇家為何要製造這12條幼龍呢?

有專家認為,這些「幼龍」是用來彰顯皇家威嚴,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用來祭祀的法器,種種說法讓這12條「幼龍」蒙上了神秘色彩。而且12條「幼龍」被挖據出來後,整整30年內沒有進行過公開展覽,許多人認為文物消失不知所蹤。

其實,這是在保護文物,直到30年後的2004年,這項文物才在北大的展覽會上亮相,後來便一直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由此也能看出,我國古人對龍的熱愛,你們覺得這12條「幼龍」還有什麼寓意呢?

相關焦點

  • 唐代寶藏挖出「水缸」,內藏12條「幼龍」,消息被秘藏了30年
    工地突然出現「寶物」,千年文物遭到了普通民眾的哄搶因為科舉而繁榮,也因為科舉而消逝繁華,唐朝在我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由於時間過於久遠,如今唐朝能夠留下來的實物並不多了,但是唐朝的文化依舊在世界範圍內不斷的傳播。在1970年的陝西的何家村,有一個施工隊正在建造地基,一名工人在運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陶器。
  • 1986年,神秘古墓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家:這就是雙魚玉佩
    1986年,中國考古家就發現了一座神秘的遼國古墓,在出土的諸多珍貴文物中,最令考古家疑惑的是一件名為「雙魚玉佩」的文物。1986年,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的一村民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黑洞,黑洞裡面是五顏六色的壁畫,看起來非常的古樸。當時就有人覺得這不是簡單的地下室,而是古墓。當地考古家聽說這一帶挖出疑似古墓的消息後立即趕來,經過鑑定。
  • 從東北到貴州,考古家不斷挖到「龍」形文物,龍真的存在嗎?
    龍到底存在嗎?人們常說「事實勝於雄辯」,或許只有世界上出現了真正的龍,人們關於它的爭議才會塵埃落定。現代社會幾乎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龍。 不過大膽想像,如果龍真的存在過,那麼在文物中應該會出現它的影子。其實在這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從東北到貴州,專家們從地下還真挖出了不少珍貴的「真龍」,或許它們能帶來答案。
  • 考古出土六千多年前的頂級文物, 證實了女媧以及龍的存在?
    導讀:大家都知道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但是中華流傳下來的諸多遠古文物可不止五千年,目前出土的文物有的達萬年以上。而紅山文物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位於熱河地區,是在距今5000到6000年的農業文明。紅山文化遺址的考古,出土了諸多國寶級文物。
  • 河南發現遠古遺址,挖出1.7米的「真龍」文物,難道龍真的存在?
    在上古時代,黃帝統一華夏後就將其作為圖騰,千百年來,古人都以「龍」為最高權力的象徵;不僅如此,龍還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但龍真的存在嗎?其實這個問題困擾了國人幾百年。這些遺址在現代考古家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只要發現了古墓遺址都要考古挖掘。要知道,我國基本都是搶救性挖掘,也就是說在古墓遺址無法在原地保護,需要考古挖掘,遷移出遺址中的古文物時才挖掘,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 河南出土6000年前古墓,內藏「中華第一龍」,或揭開龍存在的證據
    而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與龍有關的文物出土於西水坡遺址,距今約6400多年,這條「龍」是目前全國考古發現中年代最早的龍形象,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
  • 龍到底有沒有,考古不斷挖出史前真龍,或許揭開了真相
    龍是否真的存在呢?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一方面古人認為龍是黃帝「合符」的產物,一方面古人又認為龍真實存在的。總之,千百年來,人們都不曾探究出這個問題,它就像是一個謎。有人認為龍是上古先民虛構的形象,只存於神話傳說之中,不存在生物龍。
  • 龍到底存不存在?考古不斷挖出史前「真龍」,或揭開了真相!
    龍是中國人的精神圖騰,對中國人有著特別的意義,然而在「生物龍」存不存在這一問題上,幾千年來卻一直說不清:一方面古人認為龍是黃帝「合符」的產物,一方面古人又認為龍真實存在,畢竟「真龍天子」代表皇權,如果龍是虛構豈非否定皇權。
  • 從東北到貴州,考古不斷挖出遠古「真龍」,中國龍難道是虛構嗎?
    到了現在科技已經發展很先進的現代,學者們對於龍的觀點是古人臆想出來的,它並非真實的存在於自然界,但是在我國東北省到貴州省的考古中,卻讓學者對這個判斷不敢下得這麼絕對了。如果沒有龍這個生物,那麼古人為何可以準確地描繪出「真龍」呢?在龍的起源之中,龍是古人虛構出來的生物,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之中。
  • 南水北調挖出「巨龍」,距今超六千年,考古家:龍的存在鐵證如山
    不過在本世紀初「南水北調」的工程中,中國的考古專家們曾經挖到過一條「巨龍」,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這個物品的有6000年的歷史。這條巨龍身長7米,是在湖北黃岡市的黃梅縣挖到的。考古學家們發現後,便立刻在發現這條龍的周邊地區進行了勘測。果不其然,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專家發現,這裡就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
  • 2010年中國考古與文物保護深度研究報告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包括古蹟遺址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40餘萬處,其中1271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擁有世界遺產30處;已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03座。此外,全國現有各類博物館2200餘座,館藏文物在2000萬件(套)以上。
  • 考古家:看看出土的文物,不敢研究了
    說起我國的考古發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要麼就是發現了千年不朽溼屍的馬王堆漢墓。但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有時候僅僅是一鋤頭,就能夠挖出一座大型古墓,秦始皇陵兵馬俑就是這樣被發現的。
  • 17世紀初人類發現的詭異生物,或許是龍的幼崽
    鮮有人知的洞螈便是居住在洞穴裡的生物之一,第一眼看上去會誤以為是用修圖軟體合成的產物,樣貌與中國龍的幼龍有幾分相似。,居住在地面的人類無法追尋它的蹤影。而成年之前的幼龍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出生滿100年才會飛升上天成為真正的龍。
  • 考古不斷挖出「真龍」,專家:龍真的存在,這就是證據!
    人們一直認為,龍是傳說中的生物,這個世界上不可能真的有龍。龍,是一個有著鷹爪、蛇身、魚尾、鹿角、獅頭、鱷魚嘴組成的動物,是「四不像」,也是神奇動物,在東方的傳說裡,龍可以上天入地,龍居住在深海,可以幻化人型,可以呼風喚雨。而真實的龍是什麼樣的呢?
  • 北緯30度,最神奇的地帶:中國境離奇的故事、神秘的自然現象
    很多年來,隨著人類考古、大數據的集中現象,在地球北緯30度附近,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神秘的自然現象,是一條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緯線的附近就擁有四大文明古國,世界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星堆、金字塔、通天塔、瑪雅文明等遺址。
  • 河南發現「龍虎人」合葬,距今6500年,專家:證明龍確實存在
    時間回溯到1987年的6月,考古專家們在河南省濮陽縣發現一座古墓,墓中一具特殊的成年男子屍骨讓專家們驚喜無比,在他身體右側有一條長達1.8米的蚌龍圖像,左邊用蚌殼擺一隻虎,看來「左青龍右白虎」自古有之!只見這條蚌龍張牙舞爪,屈身欲飛,這樣的蚌殼龍形,即便是對於經驗豐富的考古專家來說,也是前所未見的。這組文物名為「濮陽龍虎堆」,龍虎堆位於45號墓中。
  • 三星堆出土「逆天」文物後,至今不敢再挖掘,考古家:無關外星人
    1929年 ,當地農民燕道誠挖出了不少的玉器,這些玉器被當時的古董販子高價收購,隨後被考古家注意。考古家知道能出土如此玉器的地方必定有著大型的古墓,因此申請對三星堆的考古挖掘,結果發現這並不存在什麼大型古墓,這些玉器也被鑑定是漢代玉器。到了80年代,當地村民挖出了一件舉國震驚的國寶級文物「青銅大面具」。
  •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專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
    古埃及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國家,人們對古埃及文明都有著濃烈的好奇心,也有很多考古家前往進行考古工作。而提起埃及我們第一反應想到的應該是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但我們今天一起來探討的是埃及另一個也十分著名的文明法老墓。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考古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
  • 寧鄉又現"藏寶洞":挖出萬餘枚古錢幣 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1月12日,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向寧鄉市文旅廣體局求證得到的結果:千真萬確!1萬多枚古錢幣被挖出,並且疑與「靖康之難」有關。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向雷紅 李向 劉靜 視頻/何佳潔 「先是幾個銅錢滾了出來,再往裡挖,越挖越多」 「挖大塘塘基時發現的,有一百公斤的樣子。」
  • 山東一50米山包,施工時挖出「怪獸」,考古家:顛覆歷史認知
    在西漢初年,山東大部分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封地。而2000年後,山東一施工隊在對一座50米的山包進行基建時,無意間挖出了一座漢代的古墓,而這座古墓的考古也驚動了全世界。1972年4月10日上午,山東省臨沂文管所突然來了一個名為孟季華的中老年人,這個老人渾身都是泥土,但老人非常的著急,當時的文物管理人員還以為這是進來乞討的流浪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