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申氏光子論-光子大家族;
申氏快子論-快子無處不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看得更高更遠。
3月14日,
是愛因斯坦老先生誕辰日、
今年誕生142周年紀念日,
僅以此文深深地紀念之。
1.
相對論與獲得性原理,
二者都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相對論
是從批判、繼承牛頓力學,
解決19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而來的;
獲得性原理是從批判、繼承愛因斯坦相對論,
解決20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 而產生的。
2.
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科學地設定了光速C不變,
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講的是「相對性原理」和「質能互換」,
有質能公式,E=mc²。
請見 《相對論》(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著。
但要注意,
決不能寫成下列奇葩數學式:
∆E/∆m=c² !!!
具體理由請見
博文
《虛子、快子、∆c》、
《倒底有沒有∆c》
和
《∆c登上科學之大雅堂》。
3.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創立了新引力論,
講的是「時空彎曲」,
有愛因斯坦場方程EFE,
請見《令愛因斯坦震驚的天才》,
「天才史瓦西」一文 。
美麗的場方程EFE十分複雜。
還請參閱
筆者「初級水平」的
「相嵌式」:v=E/m×t/s
及其它的兩個十分重要的變形式:
質能轉化率公式:E/m=v²;
時空彎曲率公式:t/s=1/v。
這兩個百分比(率)公式,
是對愛氏相對論兩個「內核」的精準度量,
它們解決了廣義相對論
對微觀粒子難予計算或沒法計算
「轉化率」、「彎曲率」的困境。
4.
狹義獲得性原理。
它特別適合於生物世界,
計量公式、引申式的變形式:
∆m=∆E/∆v²(或∆c²),
使生物學由定性進入了定量階段。
它批判地繼承了生物進化論之父,
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和「用進廢退」,
代表了理論生物學的誕生,
並與理論物理學有著奇妙的內在聯繫。
請見筆者博文:
《獲得性-獲得性原理》——系列原創代表作之1。
5.
廣義獲得性原理。
它講的是
「宇宙三子論」,或稱「申氏量子論」,
和
嶄新的「鏡像世界」。
有
愛氏質能公式:E=mc²
即十大公式的第1式;
申氏拓展式:E= mv²,
即十大公式的第2式;
申氏引申式:∆E=∆m∆c²(或∆v²),
即十大公式的第3式;
申氏相嵌式:v=E/m×t/s,
即十大公式的第4式。
這後三個公式,
暱稱為老「三劍客」公式,
拓展、深化、引申了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
它們為解決20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
2017年年初,兩大陣營「論戰」,
立下了汗馬功勞。
請見筆者博文:
《從理論物理學到理論生物學…》——系列原創代表作之2,
及其相關的其他系列博文,
如:
《相嵌式的推導與應用》。
後繼還有
新「三劍客」
和
新新「三劍客」;
詳情請參閱:
《十大公式》
與
《三組「三劍客」、兩個「量子態」》。
新三劍客公式:
相嵌式 : v=E/m × t/s;
質能轉化率公式: E/m=v²、
時空彎曲率公式: t/s=1/v。
新新三劍客公式:
質能式的變形式: E/m=c^2
相嵌式的兩個變形式,見兩個「百分比」(率)
量子態普適公式: P²+V²≤1.
6.
愛因斯坦的偉大與迷茫。
愛因斯坦先生的偉大,
在於他科學地假定了光速C不變,
從而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先生的迷茫,
也在於他的光速不變的假定;
這使他糾結於「量子糾纏」,
並斥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他無法深刻理解「量子糾纏」
除了「非定域」、「非因果律」特點外,
其本質為「波粒二象性」
就是「光子」與「快子」的波動與粒動的交互糾纏運動,
從而與「量子糾纏」擦肩而過,
與解決20世紀物理學的「兩朵烏雲」失之交臂。
這種「不(能)超光速」、
「即使超光速也不帶能量與信息」的錯誤看法,
反映在他自己親手寫的小冊子《廣義狹義相對論淺說》之中。
關於「量子力學」的「量子態」公式:
「量子態普適公式」 ,
「量子態原創公式」、
暱稱為 「量子態嵌合式」,
本文此處不展開,
詳情可參閱:
《十大公式》
與
《「十大公式」閱讀指南》。
7.
筆者的三組「三劍客」公式。
1992年發現了廣義、狹義獲得性原理,
為解決20世紀物理學上的這「兩朵烏雲」,
擴展了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
使之變成了老「三劍客」之
(第一式)
拓展式:E=mv²;
再進一步變型為
(第二式)
引申式:△E=△m△c²(或△v²);
其實質就是要「速度可變」、 「光速可變」。
只有這樣做,
才能改變人們的世界觀,才能嘗試科學地解釋
「量子糾纏」和「暗物質、暗能量」這兩朵20世紀物理學上的 「烏雲」,
從而為21世紀物理學的發展,指明今後探索的大方向。
詳情參見:
《虛子、快子、∆c》、
《到底有沒有∆c》、
《∆c登上科學之大雅堂》。
老「三劍客」之
(第三式)
相嵌式:
含「質能轉化(率)」E/m和「時空彎曲(率)」t/s。
這兩個百分率公式,
相嵌(乘)在同一個公式的同一側裡,
刻畫出物質運動4元素的運動軌跡,
深刻地說明了:
時空不可分離性,質能一體兩面性。
它們是相對論的「合理內核」。
兩個百分率公式是對相對論的精準量化,
映襯著愛因斯坦相對論
兩個「內核」的無限光輝。
而《引力子網場新論》中的
「引力子」
則是牛頓萬有引力的「合理內核」,
它「瞬間」、「超距」、「超光速」,
並且,
引力子=快子=高能光子。
老「三劍客」,
三位一體、三角鼎立。
它們是一種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新「三劍客」,
相嵌式中的兩個百分率公式,
是對愛氏相對論的微調、修飾、量化,
將愛氏相對論提升到「相對論2.0」。
新新「三劍客」,
將量子力學的
「不確定性原理」提升到2.0版。
「相嵌式」與「量子態普適公式」的融合:
第4式+第7式=第8式,
簡寫成:4+7=8。
第8式
「量子態原創公式」,
暱稱為「量子態嵌合式」,
實現了筆者的最初的心願:
「量子宇宙」、「量子世界觀」,
兩大理論: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融合」。
引申式 :
速度v可變、光速c可變;
拓展式 :
宇宙三子(±△光子)論、
(或「申氏量子論」):
「申氏光子論」、「申氏快子論」;
鏡像(複數)對稱世界;
引力子網場新論;
相嵌式 :
物質運動4因子,
相嵌兩個百分比(率),
組合在同一個公式同一側裡。
它們在解釋我們嶄新的宇宙(觀)時,
或許比那些
眾多的弦論(M理論)、
多重平行宇宙論更靠譜。
弦論和多重平行宇宙論的最大難題就是無法檢驗;
所以有人說弦論=玄論;
更有人批判多重平行宇宙論:
「真傳一頁紙,假傳萬卷書」。
請參閱:
《申氏光子論》最新版,
《新時代的時空觀3.0》最新版,
《平行宇宙是否真的存在?》
(《科學美國人》月刋網站1月10日文章)。
筆者衷心地感恩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天才愛因斯坦大師。
不是常說,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嗎?!
8.
關於「大統一」。
相對論之後的兩大學派,
楊-米氏規範場理論無法統一引力而不完整;
霍氏宣揚的超弦(M理論):
從數學上統一了引力
(負引力、虛引力子)根本無法檢驗之。
筆者對它們相關的評述,
散落在《草堂論壇》裡相關的博文中,
特別反映在:
《申氏光子論》最新版,
《新時代的時空觀3.0》最新版,
《新時代的量、質互變律3.0》(教學大綱)最新版。
我們特別欣賞:
《十大公式》
與
《用一個公式解釋世界、解釋宇宙》。
在這大變革之「新時代」,
自然
我們是上述兩派理論之外的「第三派」
——擁戴「獲得性原理」、「申氏量子論」之哲學抽象派!
三組「三劍客」,兩個「量子態」,
《10大公式》、《十大公式閱讀指南》,
《用一個公式解釋世界、解釋宇宙》就是我們手中的理論武器。
它們使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升級為2.0 版 !
9.
關於「超光速」、「快子無處不在」、
「光速可變」、「光子電磁波大家族」、
「量子糾纏」、「心靈感應」。
這些內容, 請見力作:
《申氏光子論》最新版、
《用一個公式解釋世界、解釋宇宙》校正版,
《快子無處不在》、《三釋量子糾纏》最新版。
還可參閱:
2017年系列原創代表作
之5
《引力子網場新論--天人合一》、
之11
《電磁力距暢想曲--引力子你在哪裡?》、
或
《從愛因斯坦著名公式E=mc²談開去》(1~3)等文章。
2018年,
德國的兩位科學家宣稱,他們的最新物理實驗,
利用「量子隧穿」現象,使部分光量子發生了「超光速」運動。
這個實驗,特別有待於今後持續關注。
10.
黑洞後面是什麼?!
天才史瓦西設「定了這樣一個天體 :
它的電荷量為零(電中性),
角動量為零(不自轉),
宇宙常數也為零。
這本可以用於描述地球和太陽之類自轉緩慢的天體,
但如果它的質量增大到足夠大後,
它的逃逸速度(物體脫離該天體的最小速度)將超過光速。
這將意味著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出它的魔掌,因此,
它本身也無法被看見,
它就是我們說的黑洞」。
請注意「最小速度」、「超過光速」這八個字。
這就是黑洞捕捉光子的速度!
這麼說來,
黑洞是任何東西都可以掉進去,
任何東西都不能跑出來的洞。
那麼黑洞的對應物是什麼東西呢?筆者分析是白洞。
11.
白洞是黑洞的時間反演。
白洞是任何東西都向外噴發,
任何東西都掉不進去的洞。
或者說,黑洞的後面是白洞。
黑洞進,白洞出,
二者相反相成,渾然一體,
就象陰陽太極圖上那兩個眼那樣,
我是我,你是你;
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曰「太極」;
那兩個「眼」
就是我們東方人所說的有生命力的「蟲洞」 ,
它們與西方人特別是霍金先生說的
沒有生命力的蟲洞根本不一樣。
實際上,
愛因斯坦場方程EFE只給出了「洞」解,
並未限定它是黑洞還是白洞。
廣義相對論並不排斥白洞的存在。
黑洞看不見,
黑洞後面的白洞自然更看不見了。
二者看不見,
可能皆為引力(子)或暗物質(暗能量);
也極有可能是「電磁力距」的作祟,
我們無法看見它們。
具體情況,可參閱:《萬物簡史》最新編。
還可參閱:
2017年系列原創代表作之11
《電磁力距暢想曲--引力子你在哪裡》(第一種推測)。
2018年的原創代表作
《快子無處不在》(第二種推測)。
「它內含著引力和引力子,
外聯著暗物質和暗能量」。
具體論述:
請見筆者2018年文章《量子勢或快子運動》。
2019年最新文章:
《年終總結表格》、《年終盤點》、《量子世界觀》等 。
12.
引力波。
2016年,
美國有關當局公布了人類首次發現了引力波的特大新聞,
證實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預言與正確,
從而引導出
筆者的「引力子網場新論」假說
以及
比「中微子」還要小得多的超小粒子「引力子」的探索。
根據「波粒二象性」,
既然發現了
波——「引力波」,
那麼,
粒子——「引力子」也應該存在,
儘管人們目前還看不見。
因此,
引力「波」的發現,
也間接證實了引力「子」的存在。
請閱:
2017年系列原創代表作之5《引力子網場新論》最新版。
茫茫宇宙,
在「量、質互變律3.0」的新世界裡,
除了牛頓慢子、
申氏光子(升華的愛因斯坦光子),
還有我們的獲得性原理指導下的快子,
即「申氏快子」。
在這個「三子世界」裡,或「申氏量子論」的新世界裡,
超光速的「心靈感應」或「量子糾纏」、
「光子大家族」的「相互轉化」是會頻頻發生的。
我們的「鏡像(複數)世界」,
「對立統一」;
就象我們的人生一樣,
黑洞白洞,生生死死,無窮盡也。
13.
人類社會的兩面性。
人類的生物性,
符合狹義獲得性原理,要遺傳、要變異、要進化;
人類的社會性,
符合廣義獲得性原理,要繼承、要更新、要發展。
人類社會的發展,
當然有自己的獨特規律,
這也許就超越了廣義獲得性原理的範疇,
或許劃歸於人類社會學更加妥當的好。
不過,
從進化=獲得「獲得性」這條箴言看世界,
筆者倡導的「新時代的量、質互變律3.0」,
這條基本原理卻十分重要。
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第二條。
筆者認為,
馬克思主義哲學三大基本原理是「絕對真理」。
它們「統領」著
人類社會、人類思維、宇宙天體、
整個宏觀、微觀、宇觀物質世界的運動。
其中
量子態原創公式,暱稱為「量子態嵌合式」,
(E/m)²+(t/s)²≤1
最有可能、極有可能,就是自然科學暨物理學的「大統一」公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或許正是,
童心+初心,
才喚醒了
「一覽眾山小」之惑,
進入了「眾神之神」之境。
參考書目:
《世界觀》
《物理學的進化》
《起源:萬物大歷史》
這裡是微信公眾平臺《草堂論壇》 微信號shsul 20150725。
關注:
公眾號:《草堂論壇》,
小程序:《五彩夢》,
企業微信:《海蘭諮詢》,
視頻號:《草堂論壇--五彩夢》。
線下店:
成都「海蘭諮詢」,
隨時為您服務。
企業微信 海蘭諮詢
20190313首播。
20200812重播。
20210121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