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3歲識千字、15歲入中科大、31歲創辦福昕軟體!

2020-12-01 和訊

曾幾何時,我們堅信科技無國界,而如今的現實卻讓它成了一句笑話!

不過,我們並不氣餒,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今天的中國已經強大無比,人才也是彬彬濟濟,未來可期!

有這樣一家中國企業,ta挑戰的是在PDF閱讀領域耕耘二十餘載的行業霸主Adobe。

真的!這家企業的股東曾是亞馬遜,90%以上的收入來源於谷歌、微軟、IBM等國際大客戶。ta是移動互聯時代最有可能彎道超車,成就另一個PDF閱讀領域霸主的福昕軟體。

而其創始人更是一位傳奇人物,從15歲神童到中國天文臺,從矽谷總監到福昕總經理,一連串的身份,讓人應接不暇,這位一直被譽為「天才少年」的江西人,已然成為中國中小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成功代表之一。

他就是被譽為「天才少年」的福昕軟體創始人——熊雨前。

不是冤家不聚頭!

最近,A股市場出現了一家非常「奇葩」的上市公司。

繼「WPS辦公軟體」金山辦公(688111.SH)登陸科創板後,PDF龍頭福昕軟體(688095.SH)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後登上科創板。

做PDF的福建福昕軟體,創立20年來只做PDF編輯與閱讀軟體這一項業務,9月8日成功在科創板上市了!

福昕軟體當日開盤價為350.97元,較發行價上漲47%;收盤價為309.27元,較發行價上漲29.66%;以15日收盤價340.21元計算,福昕軟體市值高達163.78億元。

而作為福昕創始人的熊雨前,持有福昕軟體51.22%的股權,這麼算下來,熊雨前的身家已達83.8億元。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市值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並沒有什麼,那就大錯特錯了!

要知道,在PDF這一領域,應用軟體巨頭Adobe佔有絕對的優勢和壟斷地位,市場PDF標準就是它在1993年首次發布。

對於許多讀者來說,習慣於利用Adobe的PDF來閱讀文檔。但是由熊雨前帶領的團隊潛心科研攻關,開發了中國人自己的PDF文檔解決方案,打破了由巨頭Adobe一家壟斷多年的PDF文檔解決方案市場。

截至2019年,Adobe佔有全球PDF領域92.21%的市場份額,福昕軟體僅為4.01%。

一家公司,創立20年,只做一項業務,還是在被國外軟體巨頭Adobe的壓制之下,成功打破行業枷鎖,得到亞馬遜的認可成為其股東,谷歌、微軟、IBM等國際巨頭更是成了ta的大客戶;

這樣的背景之下能做上市,做到160多億的市值,身家近85億元,這絕對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家公司是如何突破封鎖和其創始人背後的故事。

在福州市西北隅風景秀麗的五鳳山麓,坐落著著名的「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福州軟體園。

這裡的IT公司不計其數,其中包括在別墅裡辦公的福昕軟體。許多人也許並不認識熊雨前,但對名為Foxit Reader的FDF閱讀器還是很熟悉的,因為他們正在用這款免費軟體。

福建福昕軟體開發股份有限公司(Foxit Software Incorporated)是全球PDF電子文檔核心技術與應用領域的領導廠商,國際PDF標準組織核心成員、中國版式文檔OFD標準制定成員。

「小而美」是福昕軟體的特色標籤——公司十幾年來專注PDF電子文檔軟體產品及服務,如今福昕軟體已成為全球第二大PDF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商和供應商,在全球直接用戶已超過5.6億。

微軟、谷歌、亞馬遜、英特爾、戴爾、康菲石油、培生集團、納斯達克、中國移動、中建、中鐵建、聯想等等一眾國際巨頭都是福昕軟體的客戶。

從福昕軟體的名字「Foxit」來看,這似乎是一個海外企業,但事實是ta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本土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90%以上的主要收入也來源於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

如果硬說ta與國外的聯繫,那麼只能說ta的創始人熊雨前是一個少壯派海歸。

說起熊雨前的個人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出生於1970年的熊雨前不愧為「天才少年」,3歲就認識了一千多字,15歲考入中科大,曾在天文臺工作,後去矽谷深造4年,31歲創辦福昕軟體...


科技圈裡有著太多出身於大學少年班的神童,他們的成功故事也早已耳熟能詳:比如百度前總裁張亞勤、阿里巴巴的李俊凌、谷歌中國創始人郭去疾、橙天娛樂CEO陳曉薇、WebExInc.的李遜等,他們都來自大名鼎鼎的中科大少年班。

在這些日後大放異彩的校友中,熊雨前或許並不是最突出的,但他絕對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1970年,熊雨前出生在江西。因為父母都是老師,所以熊雨前自小學到的東西就比同齡人多。

熊雨前與計算機的緣分始於1985年。

當時熊雨前正讀高二,此前成績優異的他已經連跳兩級,是鄰裡和校方公認的小神童。

在得知可以提前參考高考後,熊雨前經過2個月的突擊複習參加了當年的高考,並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那一年,他才剛滿15歲。

大學挑專業的時候,他挑了一個當時並不熱門的專業——計算機。

對於當初的決定,熊雨前解釋說,自己一次偶然的機會見到BASIC語言的編程書,對編程懷有濃厚的興趣,一直念念不忘。恰恰是出於興趣的這個決定,改變了熊雨前的一生。

自此,熊雨前就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

畢業後,許多同學選擇出國,而熊雨前選擇了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現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從事天文軟體的研究與開發。  

手捧「鐵飯碗」的熊雨前,心裡仍然惦記著自己的愛好。他在天文臺的計算中心負責天文望遠鏡數據處理的過程一直從未間斷過對計算機前沿技術的研究和學習。

1994年,網際網路和軟體業蓬勃發展,熊雨前看到了希望。他當時就有一個想法,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研製出來有自主品牌、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剛好,當時美國矽谷的一家軟體公司向他發來邀請。於是,他毅然從天文臺辭職,開始了海外深造之路。

對於軟體的喜愛,吸引著他到美國「矽谷」去學習深造,並曾擔任Bexcom Pte.Ltd.技術總監一職。

矽谷的4年「深造」,給熊雨前的最大體會就是:軟體開發中國人自己也可以做,不需要多少經驗,只要智力夠就可以。

有了在軟體行業的紮實積累,2001年,31歲的熊雨前熊雨前回國後在福州創建了福昕軟體,並選擇將PDF閱讀器作為公司的主攻方向。

「福」即福州,又寓意著福氣、幸福,「昕」代表黎明,取新興事物蓬勃發展之意,也是他女兒的名字。

創業初期,福昕軟體並沒有走向一條康莊大道,而是在泥濘小路上摸爬滾打。由於一直沒有找到方向,公司主要承接一些做終端仿真的小產品,利潤微薄,甚至一度出現虧損。

2003年,福昕遇到了最大的困難,公司的月銷售額下滑到2000美元。熊雨前這才轉變思想,介入開發PDF技術解決方案。

當時,全球PDF市場的份額,幾乎由Adobe一家壟斷,熊雨前用了一年時間,帶著研發團隊研發了核心技術產品——PDF閱讀器。自此,福昕軟體的發展走上了一個分水嶺。

2004年,我國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PDF核心技術在福昕公司問世了,並面向全球銷售,很快就獲得海外用戶的廣泛認可。當年的福昕PDF閱讀器被PCWORLD評為全球101個最好的免費軟體。

從2004年開始,福昕軟體正式殺入PDF市場,深耕多年至今,全球已擁有數千萬用戶使用了福昕的產品;

花旗、美國國家銀行等國外大多數銀行是福昕的客戶;韓國三星的上千萬部手機嵌入了福昕文檔瀏覽軟體;美國國家核實驗室、西門子公司、IBM公司也使用了福昕的技術……

目前福昕軟體已成為全球第二大PDF技術解決方案開發商和供應商,全球直接用戶已超過5.6億,企業客戶數達10萬以上,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背靠這麼多大客戶,亞馬遜還曾從客戶變成了投資人。在2013年,亞馬遜就以13%的持股比例,成為了福昕軟體的第二大股東。但在2019年3月,亞馬遜轉讓了其所持有全部股份。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億元、2.8億元和3.68億元,核心技術產品收入佔比達到99%以上。

雖然福昕軟體是一家國產軟體企業,但是收入卻主要來自海外。2017年至2019年,福昕軟體的海外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4.78%、92.81%和 91.60%,主要來源於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地。

在被問及成功的秘訣時,少年班畢業的熊雨前的答案並不是「天才」而是「勤奮」。他在採訪中一直強調:「我在矽谷獲得的『天才』美稱,其實更多的是勤奮,細節造成價值。」

笑對人生,能穿透迷霧;笑對人生,能堅持到底;笑對人生,能化解危機;笑對人生,能照亮黑暗。

「專注成就卓越!」這是福昕軟體總裁熊雨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而在他充滿荊棘的創業道路上,也正是憑藉著這個信念他踩出了一條陽關大道。

參考資料:

閩商傳媒《福昕軟體科創板過會!「中國Adobe」的資本進擊之路》、

上海證券報《福昕軟體熊雨前:專注PDF業務打造「小而美」樣本》、

雷帝觸網《福昕軟體科創板上市:市值149億 創始人曾在天文臺工作》、

粥佐羅《他創業20年死磕PDF一項業務,如今上市身家76億:所有的突然牛逼,背後都是玩命死磕》

相關焦點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1歲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40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首屆22個學生是全國招生,雖然只有十二三歲,卻是百裡挑一的智力超群。班裡男生比較多,女生只有5個,莊小威就是其中之一。她上課非常專心,學習特別刻苦用功,求知慾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頭。」圖片來源自網絡15歲時,她以高考600多分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
  • 女神童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國家重點培養,卻31歲加入美國國籍
    15歲進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神童1972年,莊小威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她的父親莊禮賢、母親朱仁芝都是中科院的科學家,長期忙著學校的科研工作,所以後來莊小威被送到爺爺奶奶家寄養,父母只是偶爾會去看她。這種狀態持續到了5歲,她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
  • 15歲考入少年班,34歲差點奪得諾獎,莊小威是真正的科學家
    從小天賦異稟,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時與諾貝爾獎,也僅僅是差了點兒「緣分」。不過,莊小威,無愧於「科學家」三個字。02少年班裡的「天才」在1987年,年僅15歲的莊小威,在高考中取得600多分的好成績,並因此順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2018年3月,時年22歲的曹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兩篇有關石墨烯研究的重磅論文。因此,曹原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同時也被譽為了「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13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不幸的是,尹Xi...
    不誇張的說,能夠進入少年班的學生都可以被稱之為天才,畢業以後也往往能夠在某一領域成為領導者。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位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天才少年。據環球網報導,他的名字叫做尹希。1983年12月出生,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了哈佛的正教授,通過這一點也能夠看出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不過讓我們感到可惜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卻自願加入了美籍。
  • 她是祖國傾力培養的神童,15歲進中科大29歲當教授,現已是美國人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是一位天才少女,她15歲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拿博士學位,29歲成哈佛教授,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正當國人滿懷期待著她能回國繼續做研究時,卻發現她早已成了美國人。1972年,一個可愛的女嬰在江蘇省如皋市一書香世家呱呱墜地,父母為其取名為莊小威,她的父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授,故而莊小威從小就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她還繼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5歲便熟讀唐詩宋詞,掌握1000多個漢字,並自學了小學1年級課本。
  • 此人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滿分的傳奇紀錄,哈佛雙聘教授
    1987年,莊小威15歲,正當同齡的孩子都還在奮力備戰高考時,她已經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在學校的時間她學習了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以及統計力學,並且都取得了滿分,如此相像我的大學,整天為高數大物煩惱真是感到慚愧。要記得,那個時候,她還是一個才15歲的孩子。
  • 天才!14歲進中科大,18歲讀麻省理工,22歲當選十大科學家
    天才少年,我們見過不少,那些在學校裡連續跳級,最終被北大、清華等名校少年班錄取的,不在少數。但是,要做真正的天才,不僅僅只能是曇花一現,還需要不斷綻放光彩,才能被人們認可。還有一點,天才,要能夠造福於社會,要能夠為國效力,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貢獻!
  • 物理學家尹希,13歲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如今不肯回國
    九歲考入北京八中,十三歲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三十一成為哈佛正教授。但是尹希卻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娶妻生子,不肯回國。是何原因造就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我們從他的個人經歷窺探一二。尹希從小也在數學和物理方面有著驚人天賦,甚至8歲就看量子力學和微積分。也因其過人天賦,尹希求學之路也顯得「與眾不同」,一路跳級,年齡遠小於同班同學。1993年,尹希10歲就以考入北京八中少兒班,6年的中學課程僅用三年就完成。當時針對天才兒童,中國科技大學專門建立少年班,尹希高中畢業後也成功考入此班級。
  • 這個中國姑娘,15歲上中科大,40歲身兼三個院士銜,卻成了美國人
    喜馬拉雅直衝霄漢,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幟;撒哈拉沙漠一望無垠,可裡面有跋涉者的腳印;阿爾卑斯山壁千仞,可其中有探險者的身影;雅魯藏布江湍急浩蕩,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你做不到的事情,總會有更加努力,更有天賦的人做到。
  • 15歲讀研、18歲讀博,天才少年卻被美國列為潛在危險,讓其回國
    我想從馬雲的這句話中,我們足以感受到馬雲的高超情商,反觀馬雲爸爸從一名鄉村教師到現在創立了阿里巴巴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情商一定不會太差。小時候的「外濁內清」真正的天才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謝彥波小的時候是在鄉下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直到臨近上學年齡,才被父母接回城裡。
  • 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
    沒想到的是年僅46歲的她,就已經是享譽全球科學家。她15歲就考上中科大少年班,被譽為化學無冕之王,卻加入了美國籍莊小威有一個好的家庭,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在父母親的影響下,她打小就愛科學,喜歡物理這種嚴謹的推理之美。莊小威就已經展露出她的才華,表露出了遠超出同齡人的聰慧。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四大力學全部滿分,如今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34;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即便是被視為天才的少年,也會遇到人生路上的坎坷;她是天才少女,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並創下至今無人打破的力學奇蹟;13歲那年,她正式轉入中科大預備班,兩年之後,她以高考狀元的身份成功進入中科大少年班,這一年,她僅僅15歲。
  • 14歲天才少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 真相令人詫異
    前不久,山東萊陽的教育部門就發現了這樣的「英才」——一位「6歲編程,8歲建網站,13歲創辦公司,14歲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天才少年」,出了這樣的「人才」一件大好事,很快當地的宣傳、媒體的報導,讓這位少年聞名全國,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真相就反轉了,這臉打得還真有點疼。山東省萊陽市14歲天才少年的故事曾在各大媒體瘋狂傳開,媒體紛紛讚揚:厲害了,天才少年!
  • 12歲考入科大少年班,17歲哈佛博士,尹希4年成全球頂級大學教授
    作為我國的頂尖高校,中科大在對科學技術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在物理、數學方面感興趣的學生們來說,其在我國高校中的排名,甚至與北大、清華之間,都沒有什麼差距。而中科大的少年班,每年所招收的都是天才級別的少年學霸。
  • 福昕PDF是怎麼從流氓軟體變成香餑餑的?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十年之前問,那麼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Adobe,在全面國產替代的今天,不少人的電腦裡面可能已經沒有Adobe的身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國產的各大PDF閱讀軟體,而在這裡面最有名的無疑就是福昕閱讀器,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PDF閱讀器卻要上市了,而且是那種中一籤就可以賺十萬的超級「大肉籤」,福昕軟體是怎麼從一個人人喊打的「流氓軟體」變成香餑餑的?
  • 天才少年曹原的誕生地-中科大少年班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智力超群,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該如何安置這樣的天才?中科大少年班創建的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現在卻承擔著這樣的責任。早期中科大少年班1978年3月,在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大力倡導和熱心支持下,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不得不承認,在這個世界上確實存在少數天賦異稟之人,起碼在智力層面,他們就要超出普通人許多,莊小威便是其中之一。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易傳》中有言:「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謂「三才」,即天才、地才和人才,這是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劃分的,從出生之日起就已經註定了。另外,《論語·季氏》中也提到了何謂天才:生而知之者。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選擇了哈佛,他獲得了哈佛大學2萬多美元的全額獎學金,赴哈佛大學碩博連讀;31歲,他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一舉創下哈佛最年輕華人正教授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