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
做好做精無殼瓜籽——摸索建立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培育玉米品種——併購重組全國布局
本報記者焦宏裴遜琦
今年6月30日,武威金蘋果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以籽仁食品和農作物種子為支柱產業的武威市的首家上市新三板的企業。該公司創辦於1994年,是典型的國家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創辦企業的成果,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育、繁、推一體化的家大規模的種子型農業企業,其生產的籽仁產品直接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撐該公司一路走來的,是一粒小小的「無殼瓜籽」。
無殼瓜籽在國際市場頗受歡迎,然而一直以來,中國的無殼瓜籽卻只能以低附加值、粗糙的原料出口國外。「根本原因是沒有好品種,也沒有完整的產業鏈。」金蘋果股份公司董事長陳榮賢說。
找準問題也就找到了市場機遇。很快,金蘋果公司推出了天然無殼瓜籽雜交種「金無殼」。
作為新型作物,由於缺乏栽培技術規程,農民在種植無殼瓜籽的過程中常常不得要領。為此,金蘋果公司在大量試驗基礎上,總結出一套無殼瓜籽「高產量、高品質、低成本、無公害栽培技術規程」,並親自培訓農民。經過農民們的實際種植檢驗,新品種產量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以上,一畝地可使農戶多收入800元以上。
瓜籽種出來,收穫取籽又成了大問題。無殼瓜籽挖籽必須手工逐個從瓜裡掏、費時費工,農民不願多種,也沒有辦法多種。針對這種情況,金蘋果公司研製出全自動無殼瓜籽掏籽機,使掏籽效率由過去每天0.2畝提高到現在每天10畝~15畝。
2000年,金蘋果公司育種研發團隊培育的「金無殼」瓜子新品種正式通過了科技成果鑑定,並獲得武威地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又獲重大突破,進一步研發的成果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現已推廣至11省區,公司生產的天然無殼瓜籽90%以上出口到德國、荷蘭、加拿大、美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數千萬美元。
僅靠一個拳頭產品,企業無法獲得持續成長的動力,尤其是種子型農業企業,只有與農民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金蘋果公司自上而下整合產業,打造從新品種研發、優良種子繁育、推廣種植、產品回收、加工生產、出口貿易於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通過建立「研發創新—訂單繁育—推廣種植—回收產品」的經營模式進行產業化運營,建立了穩定的企業和農戶利益聯盟機制。
在「金無殼」取得巨大成功後,金蘋果把目光投向了玉米育種。公司科研人員結合中國玉米種質,土壤和氣候條件,先後培育出20餘個「金蘋果」品牌雜交玉米品種。
此後,在民族種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大背景下,金蘋果開始了在全國範圍內的一系列併購擴張,相繼整合黑龍江慶發種業,河北滄玉種業,並在省內和吉林、湖北、新疆、吉林等地成立分公司。
今年9月11日,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敲響了「金蘋果」的開市鍾。「這是金蘋果新的起點,我們的目標是向大型『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集團邁進,向自成體系在全國、乃至全球布局邁進。」陳榮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