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一代德國G11無殼步槍,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2021-01-09 狼煙焚燎

【要說在輕武器界,造型最科幻,骨骼最驚奇的一種武器,那大多數人恐怕都會選擇這款德國無殼彈步槍——G11。但為何後來德國放棄採購了呢?主要還是因為蘇聯解體了,沒有了對手,沒有了軍事壓力,再去採購G11就覺得太貴了點,最終德國軍方也就放棄了這款看起來很科幻的無殼步槍】

G11 無殼步槍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小口徑步槍的風潮了,在上世紀60年代各國都開始流行小口徑步槍,比如美國開發的M16步槍,並最終以5.56mm口徑統一了北約標準;前蘇聯緊接著開發出了AK74,最終也以5.45統一了華約標準。可是同一時期西方陣營的德國卻遲遲沒有動向,德國人雖然在一戰二戰都失敗了,可實際上他們對自己的武器開發是相當自傲的,在德國人看來小口徑步槍固然有所進步,但還是無法擺脫傳統步槍的框架和局限,於是德國人準備另開爐罩點開更高級的科技樹,直接研製一款劃時代的無殼步槍系統,這就是G11的起源。

西德軍方很快就HK公司、諾貝爾公司展開合作,由HK公司負責武器開發,諾貝爾公司負責彈藥設計。西德軍方對這款武器寄予厚望,並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一就是要短,最長不能超過750mm;第二彈容量要大,起碼要裝50發;第三重量不能超過4.5公斤;第四要有精準的3點發模式,而且瞄具不用校準,平均有效射程至少300米。

到70年代末,G11步槍整體結構設計基本確定下來,其採用有利於縮短長度的無託結構,彈匣平行放置在槍管上方,光學瞄具兼具提把功能,當然最關鍵還是無殼彈。這種沒有金屬彈殼的子彈原理就是將發射藥與彈頭鑄壓成一體,也就是拿火藥包在外面當彈殼使用。諾貝爾公司經過 反覆的試驗,最終在1988年定型了這款無殼槍彈,其直徑4.73mm,長20mm,重3.25g,全部埋入模壓成型的發射藥柱中,被命名為DM11子彈。這款子彈發射時除了彈頭會飛出彈膛外,發射藥柱會在槍膛內燃燒殆盡。

圖:子彈攜帶量來說,G11有壓倒性優勢

G11無殼彈步槍確實有很多優點,省略了金屬彈殼讓子彈重量大大減輕,單兵攜帶子彈量大增了;同時還不需要設計拋殼機構,節省了射擊自動循環時間,射速大大增加,理論射速更是達到驚人的2000發/分鐘;而且這款槍後座力非常低;另外G11無殼彈出廠就直接封裝在塑料殼內,使用時直接往彈匣裡面套就可以,裝彈速度快得驚人。當然G11的缺點也很致命,第一火藥在槍膛內直接燃燒,對槍管的抗燒灼能力和氣密性都是極大的考驗;第二普通子彈火藥被包裹在金屬彈殼裡面,這就是很好的隔熱保護層,而無殼彈是用火藥包住彈頭,容易造成自燃,特別是連續射擊之後槍的內部溫度急劇升高,子彈殼都還沒等你射擊就先自己燃燒了;第三G11採用了複雜的導氣自動旋轉槍擊,網絡上有這款槍擊的圖片,那看起來哪裡像槍擊,更像一款緊密設計的鐘表結構,這樣的槍擊不但造價昂貴,後勤維修保障也是大麻煩,難怪有人說後勤人員看到G11槍擊後,當場暈死過去。

G11成功定型後,德國人對這款先進步槍信心滿滿,在他們看來這款槍碾壓世界同時代的所有步槍,不久就會重新統一北約標準,引領世界。可打擊有時候就來的這麼快。在上世紀80年代,HK公司帶著G11信心滿滿的去參加美國陸軍發起的先進戰鬥步槍(ACR)項目競標,萬萬沒想到實測中其短點射精度居然輸給了M16A2,據說是因為彈頭太小,受風偏因素幹擾嚴重,結果G11就這麼敗下陣來。後來西德軍隊準備自己採購,結果趕上蘇聯解體,敵人沒有了,軍事壓力沒了,而G11的造價成為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德國軍隊也就沒有了換裝新武器動力,最終花了20年研發的G11無殼彈步槍慘澹收場,沒有任何國家軍隊採購。

相關焦點

  • 歷史紙堆乍現「外星步槍」,子彈無殼,每分鐘射速2000發
    近期,有軍迷在歷史的故紙堆中找出了幾幅奇異槍械的圖片,乍看起來就像科幻片中的"外星步槍",據了解這款槍並非電影道具,而是上世紀60年代德國研發的無殼步槍。所謂"無殼"是指子彈無殼,這不是倒退而是一個先進的設計思路,由於沒有了沉重的彈殼,子彈重量減少了6成左右,在同樣的負重下士兵就可以攜帶更多的子彈,而且因為沒有彈殼還省卻了拋彈的環節,因此射速更快了,能達到恐怖的每分鐘2000發。傳統的子彈佔重量最大的就是彈頭和彈殼這兩部分,彈頭是殺傷部分必須用硬質材料,但是彈頭還沒能找到能取代金屬的新材料,所以改進的餘地不大。
  • 「德國造」竟然沒人要?非也,美國現在也「跟風」研製無殼彈步槍
    德國製造一直在國際上名聲斐然,而德式武器更是世界頂尖的軍事裝備。德國人在武器製造方面總是能夠獨樹一幟,上個世界60年代,歐美國家都熱衷於研究小口徑步槍,但是德國的軍工企業卻沒有加入其中,他們認為頻繁的改變步槍的口徑,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武器的缺點和局限性。
  • 全球最獨特的步槍:子彈沒有彈殼,內部結構複雜精密
    導語:全球最獨特的步槍:子彈沒有彈殼,內部結構複雜精密步槍我們都知道是一種火力十分巨大的武器,步槍的作用就是戰場上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一般步槍的有效射程通常在400米到1000米左右。步槍在戰鬥當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攻擊作用,在現代戰爭當中,步槍已經成為了受歡迎的武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全球結構最複雜、最精密的步槍。說到槍的結構,其實普通的槍枝結構都一般不會很複雜,因為要大量生產又要顧及成本,所以通常不會設計得太繁瑣。但有一款德國打造的步槍卻是例外,而且最神奇的就是這款槍械的子彈,因為它使用的子彈居然沒有子彈殼。
  • 德國新一代步槍選型之謎:HK416/433與MK556比拼
    當初MK556步槍的中標確實出乎人們的意料,而今,國防部取消了訂購合同  經歷了漫長的等待,2020年9月中旬,德國新一代步槍選型終於落下帷幕,來自黑內爾的MK556出人意料地擊敗老牌大廠不過且慢,事情並非按照邏輯正常發展,還不到1個月的時間即出現了變化——10月10日,因黑內爾被爆出黑料,國防部隨即解除了和黑內爾的合同,12萬支MK556的訂單頃刻之間又落空了。德國下一代步槍花落誰家還是未知數……
  • 士兵裝備美式步槍,印度國防部要求刪除洩密圖片:稱領先95式一代
    G2突擊步槍。,目的是迅速將新的突擊武器裝備給印度步兵部隊,同時徹底拋棄印度國產一代臭名昭著的武器:英薩斯突擊步槍。印度方面稱,印度採購SIG716 G2突擊步槍之外,還採購俄羅斯AK-203突擊步槍,這是印度兩管齊下的採購計劃的一部分。印度購買的卡拉什尼科夫AK-203突擊步槍後,可以將這些步槍送到反叛亂和邊境地區的優先軍事單位,而印度常規步兵則需要近700,000支新型突擊步槍。經過一段時間的延誤,印度政府並準備好文件,今年會最終會訂購俄羅斯的AK-203突擊步槍。
  • 德國研製出的無彈殼步槍,彈容量50發,每分鐘可打2000發子彈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武器設備也是更加的先進。它就是德國方面研製的火力非常迅猛的G11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大多士兵們使用的都是衝鋒鎗,雖說射擊準確率還不錯,但是由於在近距離作戰的時候這種單發的槍枝的命中率就不是很高了,後期人們結合了步槍和衝鋒鎗的優點研製出了比之前更好的槍枝。
  • 95步槍採用無託布局更先進?美國笑而不語:作坊輕鬆改出無託AK
    國內在95式步槍研製成功以後,就經常在宣傳過程中推廣一種論調,稱無託布局比傳統有託布局更先進,是當前世界上最領先的潮流,代表未來的步槍發展方向。實際上最早的無託步槍早在1945年就出現了,是英國的EM1 7毫米口徑步槍。
  • AUG突擊步槍,世界唯一成功的無託結構設計步槍,標準模塊化設計
    (無託結構設計步槍是一種全新的突擊步槍設計思路,代表有法國FAMAS、英國SA80和奧地利AUG,法國FAMAS整體還算是一款成功的設計)無託步槍設計是上世紀出現的一種新構型突擊步槍設計,這種突擊步槍並不是真正的沒有槍託,只是直接以機匣抵肩。世界上比較出名的無託突擊步槍有法國的FAMAS突擊步槍、英國的SA80突擊步槍和奧地利AUG突擊步槍。
  • 世界上第一支無殼步槍,採用三點發射,每分鐘可達2000轉
    世界上確實有這樣技術存在,G11無彈殼步槍就運用了這一技術。G11無彈殼步槍將子彈的發射藥藉助高科技變成子彈形狀的固體,然後將彈頭、底火等放置其中,將子彈發射時,底火以及發射藥就會燃燒,而彈頭則被彈出。沒有彈殼的G11,性能大增,速度得到了提高。
  • LMT公司贏得愛沙尼亞新一代步槍合同
    12月4日,愛沙尼亞國防部國防投資中心宣布,美國劉易斯機械工具有限公司(LMT)成為新一代步槍製造商LMT將在2019~2021年為愛沙尼亞軍隊提供16000支步槍,合同總價值2200萬歐元。合同中還包括到2026年採購額外數量步槍的條款。需要之處的是,愛沙尼亞採購的LMT步槍有兩種口徑,充當制式步槍的MLCPS(5.56×45mm),以及充當精確射手步槍的CQBMWS(7.62×51mm)。
  • 從一粒無殼瓜籽做起
    該公司創辦於1994年,是典型的國家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創辦企業的成果,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家育、繁、推一體化的家大規模的種子型農業企業,其生產的籽仁產品直接出口5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撐該公司一路走來的,是一粒小小的「無殼瓜籽」。  無殼瓜籽在國際市場頗受歡迎,然而一直以來,中國的無殼瓜籽卻只能以低附加值、粗糙的原料出口國外。「根本原因是沒有好品種,也沒有完整的產業鏈。」
  • 中國電磁炮已經上艦,未來可能研製電磁高斯步槍繼續領先世界
    遊戲迷一定記得還有一種電磁武器經常在各種遊戲中出現,那就是電磁高斯步槍!這種通過電磁導軌發射高速子彈的槍械就是電磁炮的小型化和槍械化。那麼電磁高斯步槍能夠實現嗎?我們來看看遊戲《孤島生存》中對電磁高斯步槍的描寫!
  • 二戰時期,德國武器先進,造出了哪些超時代武器
    當時德國裝備的7.92×57毫米全能步槍彈藥為3.05克。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從步槍發射時,當時使用的全功率步槍彈殼甚至可以達到一公裡以上。衝鋒鎗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彈藥力量不足和射程不足,因此步槍面臨彈藥過多和射程過大的問題。全功率步槍殼,中功率步槍殼和手槍殼的直觀比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輕型自動武器的誕生使小隊和排成為了更現代化的火力配置。
  • 無託突擊步槍的典範:奧地利斯太爾 AUG無託步槍!
    二戰結束之後人們感覺到槍械長度太長對戰鬥狀態下的士兵可能造出諸多不便於是發展出了多款無託步槍,例如奧地利AUG突擊步槍、法國FAMAS突擊步槍、中國QBZ-95突擊步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等,而其中最為經典的無託突擊步槍則要數奧地利斯太爾AUG突擊步槍。
  • 你所不知道的莫辛納甘步槍
    納甘的提案使用9mm的子彈,因此要求追加改造,而在之前進行的本國軍步槍比賽中,由於被德國毛瑟的M1889步槍趕超,質量也受到質疑。這是120年後仍在大量使用的傑作子彈 雖然進行了追加公開招募,但最後也沒有出現領先於這兩支步槍的候選者。最終要求開發者改善性能,用改良的模型進行試驗的結果,納甘的提交案得到了更好的評價。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將最基礎的武器步槍繼續使用為外國產槍枝是自尊心問題。實際上,在20世紀前半期,所有列強無一例外地都使用了本國產步槍。
  • 德國國防部服軟!撤回黑內爾MK556步槍訂單 黑克勒-科赫申訴成功
    據外媒消息,德國政府已經撤回訂購12萬支黑內爾MK556步槍的訂單。 黑內爾公司研製的MK556步槍 目前,德國政府、德國聯邦議院均未就此事發表公開聲明。
  • 清朝的大部分改革領先日本,但為什麼不能打敗日本呢?
    清朝的大部分改革領先日本,但為什麼不能打敗日本呢?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覆滅給了人們巨大的深思,是軍事水平差還是經濟實力差呢?清朝和日本幾乎同時進行改革,其外交戰略基本一致,為什麼結果卻如此不同?
  • 95式突擊步槍後繼有人!國產新步槍已現身,小批量裝備解放軍部隊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發現,只有一個國家本國的實力強大起來,才能在世界大國博弈當中處於不敗地位,我們國家是火藥的發明國,但是中國在槍枝領域的研究和發展卻度過了一段極為漫長的歲月。而這一次我們發現,有很多士兵使用新款步槍進行射擊訓練的片段出現在了網絡上,這款新步槍在未來能夠正式代替我們國家的95式突擊步槍,70周年的國慶閱兵儀式當中所出現的步槍。雖然當時這款步槍的數量是極多的,但是並沒有引起人們過多的注意。
  • 栓動步槍的氣密性雖然不好,但為何狙擊步槍基本還是採用它
    早前的步槍是如何解決槍械氣密性的呢?氣密性不強槍械本身的威力會首先被其影響,在槍械的發展史上後膛擊針槍因其超高的射程和射速從而徹底淘汰掉了前膛槍,從而改變了槍械日後的整體發展歷程,但是後膛擊針槍剛誕生時,很多人對其並不看好,之所以不被人看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槍械的氣密性,最早後膛槍的氣密性差導致其子彈發射初始速度為305m/s此數據還不如當時的前膛槍。
  • 50年代北約是怎麼錯過中間威力步槍彈的?
    蘇聯率先裝備了AK47突擊步槍和M43中間威力步槍彈,步兵分隊火力得到巨大提升,分隊戰術更適應機械化戰爭時代的需求。在同時期的西方國家,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研究並不是沒有,但是為什麼最終北約國家錯過了中間威力步槍彈,選擇了過分保守的7.62x51mmNATO步槍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