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到底該怎麼吃?
有人想「餓死腫瘤」,除了喝水,就是吃一點蔬菜水果;
有人忌諱「發物」,看看這個不能碰,摸摸那個不敢吃;
更多的,是想吃卻不知道怎麼吃。
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無論手術還是放化療,所有治療腫瘤的方法都需要豐富的營養作為保障。
我們先看看2017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它給出了我們最基本的原則 。
1、合理膳食,適當運動
2、保持適宜的、相對穩定的體重
3、食物的選擇應多樣化
4、適當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6、多吃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7、限制精製糖攝入
8、腫瘤患者抗腫瘤治療期和康復期膳食攝入不足,在經膳食指導仍不能滿足目標需要量時,建議給予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患者對第7條、也就是糖與腫瘤的關係了解很少。
日本醫師名和能治在《怎樣防治癌症》中剖析了癌症和糖的關係:正常細胞依靠氧呼吸,而癌細胞的生活能源主要依靠糖酵解。同時,腫瘤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大,差不多是血液的20倍。
精製糖進入人體會被迅速吸收進入血液,如果流過腫瘤,有高達57%的血糖會被腫瘤消耗掉。
所以,如果說糖是腫瘤細胞的「超級食物」,一點都不誇張。
除了白糖、紅糖、方糖等看得見的精製糖,還要警惕飲料、深加工食品、甚至是「健康食品」中的隱形糖。比如,市面上這樣的「高檔」酸奶:
國家對食品配料表的要求是:按照含量高低排列,而這瓶酸奶中,白砂糖排第二位。
這些添加的糖, 足以抹殺乳酸菌發酵帶來的所有「可能好處」。
那麼,腫瘤患者的一日三餐究竟該怎樣設計?我們重點看看幾大營養素的攝入 。
通常,臥床患者的每日能量需求會按照每公斤體重20~25大卡來估算; 能下床活動患者的能量為30~35大卡/公斤,再根據年齡、應激狀況等綜合評估制定。
比如體重60公斤的腫瘤患者老林, 術後臥床他一天應該攝入1200-1500大卡左右的能量;可以下床活動後,建議每天攝入的能量就變成1800~1500大卡。
我們再來看看脂肪,脂肪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後者又細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癌症患者在攝入脂肪時,要均衡這三類脂肪的攝入量。
多不飽和脂肪酸又包含歐米3與歐米伽6兩種,但在我們目前的攝入中卻恰恰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態,前者攝入遠遠不足,後者又嚴重過剩。
歐米伽-3人體不能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如深海魚類、橄欖油等。
現代人類的食物結構中含有大量的歐米伽-6脂肪酸, 歐米伽-6常見於各種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等,而這也正是中國居民食用最普遍的油脂。
2014年,世界營養基因組學秘書長、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康景軒博士表示,哈佛大學脂類醫學技術研究中心多年研究證實:食物中歐米伽6與歐米伽3脂肪酸比例失衡,是導致癌症發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ー。
再說蛋白質類,可按照每公斤體重1~1.2g攝取,如果營養消耗嚴重,則需要每公斤體重2g左右的蛋白。
比如,假設老林恢復不錯,他一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就差不多是60-70克。
腫瘤患者還需要攝入足量的纖維素,每日推薦蔬菜攝入量300g~500g,水果攝入量200g~300g,顏色儘量豐富,力爭做到「五顏六色」。
同時,《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也提出,能增加腫瘤復發和轉移風險的食物也要儘量避免食用,包括: 燒烤、醃製、煎炸的動物性食物、以及菸酒及黴變食物。
除此,腫瘤患者口味要儘量淡一些,每天食鹽量限制在5g左右,還要少放辣椒、
花椒、香菜等等燥烈的調料。
附:腫瘤患者的一日餐單參考
早餐: 豆漿、饅頭、核桃花生仁
午餐:玉米粥、鵝血荸薺湯、黃瓜肉片、素炒苦瓜
晚餐:海參粥、猴頭菇燒花菜、木耳豆腐
另,根據季節選擇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