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調味用品,它能夠給人帶來味覺上的鹹味和人身體所需的鈉。鹹味屬於五味之首,我們在炒菜做飯時,基本都是需要用到鹽來豐富我們的美食味道的。
鹽的淵源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天,但是還有一句話叫做病從口入,許多食物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吃少了也不好,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在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中,鹽在上古炎黃二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並被人們加以致用,古時候人們是用海水來提煉粗鹽,一直都由國家管控,製鹽工藝也隨時間發展越來越完善,講究也越來越多。
鹽的用途與攝入量標準
鹽對於我們來說,除了提供豐富的味道以外更是身體獲取鈉的最主要途徑,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並且可以維持人體神經與肌肉的興奮性等等。國際標準的攝鹽量為一個人每天需要攝入6g,但因為飲食習慣的原因,中華美食自古以來種類繁多豐富,我國人均攝鹽量要超出這個標準三倍,是需要引起相當重視的。
攝鹽量多和攝鹽量少的壞處
我們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飲食更是這樣,多了也不好,少了也不好。鹽如果吃多了首先會使膽固醇升高,很容易導致胃癌,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腦供血不足等等一系列疾病,其次,會引起感冒水腫等一些症狀,因為鈉鹽的滲透作用會抑制上皮細胞的防禦功能。鹽吃多了還會更加容易引發咽喉炎,扁桃腺炎等一些炎症症狀,嚴重的可能造成白內障。
而鹽如果吃得少或者不攝入,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腦水腫,輕者可能只造成意識障礙,嚴重的會直接造成心率加速,噁心,厭食。最重要的鹽可以調節人身體的水分均衡分布,能夠保證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鹼度,人體缺少鹽的話,就會患上低鈉血症,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身體沒有精神。
買鹽時的選擇
現在一般買鹽都會看到鹽袋上寫的有加碘的字樣,或者直接名字就叫做碘鹽,碘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一種微量元素,所以現在買到的鹽裡邊基本都是含碘的,碘的多少對人體危害是攝入量過多的危害要小於攝入量少,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市面上的碘鹽即使碘含量超出幾倍,也基本沒什麼大的危害。但是考慮到每個人家中有老人小孩的原因,在購買鹽的時候,我們儘量選擇買低鈉鹽,因為低鈉鹽中也存在一定量的碘,是最適合老人孩子食用的鹽類,如果家中有人患有甲狀腺疾病,則應當單獨購買不加碘的食用鹽。
關於食用鹽,今天就暫時講這麼多啦,希望大家平時飲食中有節制,做飯時鹽不要放得太多,少吃點是好的,因為現代美食的種類豐富,許多其他的食品也是能夠帶來身體所需的鹽分,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