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如何做出選擇的?

2020-12-06 趙雨潤

我們人類有兩套認知系統,「直覺思維系統」和「理性思維系統」。「直覺思維系統」來自人們的情感反應,反應更快更直接,但「理性思維系統」來自人們有意識的思維,更加理性。

而在做出選擇的時候,通常有「三大原則」。

一是,錨定法則:即用已知事物來判斷未知事物。先給一個「高錨」讓你作為參考,然後再拋出一個低錨,從而影響你的判斷和行為。

二是,可得性法則:越容易回憶起來的事件(尤其是親身經歷的)其實越容易誇大人們對可能性的判斷;相反,對於很少在記憶中保留下來的事情,人們便會認為它們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三是,代表性法則:指人們在不確定性的情形下,會抓住問題的某個特徵直接推斷結果,而不考慮這種特徵出現的真實概率以及與特徵有關的其他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人類常常會陷入選擇的三大誤區:

1、我們總是過高地估計自己,盲目樂觀。

2、我們厭惡損失。

3、現狀偏見,保持現狀。

社會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

1、同儕壓力。對同一件事情,如果大家都持支持態度,很可能即便你一開始是反對的,也會因為壓力和害怕被指責而改變觀點。

2、從眾心理。有時候我們為了合群,只能接受其他人的建議,即便自己並不情願或不喜歡,也只能假裝欣然接受。

3、聚光燈效應。高估自己的重要性,過度關注自我,但關鍵是,其他人對你的關注程度實際上往往低於你自己想像的程度。

4、引導效應。如果人們被問及他們的行為傾向,他們最終會願意按照自己所回答的結果去行事。

如何用優化我們的選擇?

1、優化默認選項。

2、及時透明的反饋。

3、精簡選項、排除幹擾項。

4、讓人們看到選擇動機。

5、預計錯誤。

看上去不起眼的社會情形特徵也會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助推無處不在,儘管我們看不見。不管是好的選擇體系還是糟糕的選擇體系,它們都是無處不在和不可避免的,並且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決定。

相關焦點

  • 陳根:面對兩難,人工智慧如何做出選擇?
    文/陳根選擇分輕重,更分難易。簡單選擇只需根據目標做出判斷,但對於兩難選擇來說,則是一種更複雜的思考和抉擇。同時,兩難選擇,也是生活的必經之路,是生物所具有的本能。探究生物在兩難選擇裡的大腦機制,將為人工智慧的學習提供研究的進路。
  • 陳根:面對兩難,人工智慧如何做出選擇?
    文/陳根選擇分輕重,更分難易。簡單選擇只需根據目標做出判斷,但對於兩難選擇來說,則是一種更複雜的思考和抉擇。同時,兩難選擇,也是生活的必經之路,是生物所具有的本能。探究生物在兩難選擇裡的大腦機制,將為人工智慧的學習提供研究的進路。
  • 人類和大猩猩能繁殖後代嗎?美女科學家做出了選擇,最終得出結論
    人類和大猩猩能繁殖後代嗎?美女科學家做出了選擇,最終得出結論! 世界這麼大,物種自然也會變得極為繁多。但是仔細去觀察的話,還是能從中找到一些「相似之處」。就比如以前的科學家們,就從猴子以及大猩猩身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就直接證明了它們在遠古時期和我們的祖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大腦神經元如何影響機體所做出的選擇?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這些神經元細胞編碼機體選擇的價值並決定最終選擇的機制,在實驗中,研究者讓動物在不同口味的果汁中進行選擇,通過改變神經元細胞的活性,研究者就能夠改變猴子對每個選項的吸引力,從而導致其做出不同的選擇。
  •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人的一生會面臨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選擇,但大部分的選擇都是無關緊要的,只有少部分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決定著未來人生的走向,而面臨重要選擇的時候,我們必然也是非常猶豫的,不斷地權衡利弊,也難以下定決心做出選擇,因為抉擇真的太重要了,我們可能因此輝煌,也有可能因此慘敗!
  • Science|一位鍾愛科研的博士:疫情突發後,如何做出兩難選擇
    在編者看來,首先,和大家一樣,Kara Fikrig有一定的學術情懷,也飽含家人情感和擔當;其次,深層次地,同作者家人一樣,也高具社會責任感;再次,同樣地,相信,和大家有類似的經歷或感受,那就是畢業壓力;最後,也是最特別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如何在摯愛科研、畢業壓力、以及健康、家庭、社會等方面做出思考、權衡與認知?以及如何面對糾結?如何轉變心態?
  • 不眠不休,AI圖形設計師如何做出比肩人類的設計成果
    所有這些系統集成在一起,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將客戶文本描述快速轉換為徽標設計、再進一步做出調整與成果打包的一站式處理流程,整個周期只需要幾秒鐘。」Kulinkovich還快速演示了這套系統。他首先將「The Next Web」粘貼到系統的文本欄位當中,而後將該網站中的「About」頁面粘貼至另一個頁面,而後將Ironov設置為工作狀態。幾秒鐘之後,該AI就生成一系列創意徽標。
  • 新研究表明:重力會影響人類如何做出決策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在恆定的引力場下進化而來的,引力始終存在,它是我們感知世界背景的一部分,我們無法看到它聞到它或觸摸它,然而引力在人類行為和認知中起著重要作用。長時間暴露於零重力,例如在太空任務期間,會導致人體的若干結構和功能變化。
  • 疫情是場大型社會實驗,但我們是能做出選擇的豚鼠
    在選擇替代方案時,我們不僅要問自己如何克服眼前的威脅,而且還要問自己,疫情過後我們將居住在怎樣的世界上。是的,疫情終將過去,人類將會生存下來,我們大多數人仍會活著——但我們將生活在一個不同的世界中。許多短期的緊急措施將成為生活中的固定部分。這是緊急情況的本質,它們加快了歷史進程。在正常情況下需要花費數年時間進行商議的決定,現在幾小時內就通過了。
  • 馬斯洛需求層次:如果你每天做出的選擇都不是你最需要的?
    我們每天都被迫做出選擇。有些會很簡單,有些自我感覺不可能。但是,通過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我們都在確定我們所期望的與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你每天做出的選擇是否最適合你】1943年,亞伯拉罕馬斯洛創造了所謂的馬斯洛需求層次。馬斯洛理論認為,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充滿不斷變化的過程和優先事項的複雜系統,不斷受到各種需求的驅動。
  • 圖片療愈:讓心靈做出自己的選擇 讓喜悅與安寧相伴前行
    讓心靈做出自己的選擇文:知樂 圖:網絡音樂歌單:Celtic Sea - Lisa LynneØ - the tumbled seaThe Old Bridge - Dan GibsonSanctus比如我應該如何幫助他人這可能是我的親人我的兄弟和朋友的確有很多時候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做到什麼程度時我應該退回來夢芸同學告訴我我在夢中和她說了一句話:只有融入世界,才能做出有益、有影響的事我整理了一些我的文字我應該如何面對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 研究顯示了腦細胞是如何影響選擇的
    現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猴子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神經元的活動編碼了選擇的價值,並決定了最終的決定。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動物在不同的果汁口味中選擇。通過改變神經元的活動,研究人員改變了猴子對每個選項的吸引力,導致它們做出不同的選擇。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2日的《自然》雜誌上。
  • 不要在做出生活的選擇時,忽視了生存
    不要在做出生活的選擇時,忽視了生存 2021-01-13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選擇困難症的福音:怎樣才能做出最好的人生選擇?
    第一份工作在金融系統,後面換工作的選擇基本也只能在銀行、證券、保險行業進行選擇,第一份工作選擇了做銷售,以後換工作也大概率還是銷售工作。在做出幾次選擇後,我們就會悲哀地發現,已經沒有了再做選擇的機會。不管是大的選擇還是小的選擇,大部分人總是能出奇一致地做出錯誤的選擇,於是悔恨、懊惱經常伴隨著我們。慢慢地我們開始不敢選擇、逃避選擇,變成了一個選擇困難症重度患者。那麼,有沒有一種科學做選擇的方法呢?
  • 如何做出美觀的ArcGIS地圖
    (2)配圖的顏色不要選擇太深,我覺得ArcGIS自帶的配色都有點太豔,可以自己去調顏色 底圖可以選擇顏色稍微淺一點的
  • 人類與動物在進化的方向上做出不合選擇的原因
    人類與動物在進化的方向上做出不合選擇的原因對於所有的動物而言,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攝入的能量有限,動物們需要在身體的重量和腦子的重量之間做出選擇,從適應性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動物們都期盼著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神經系統,尤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大腦,能夠更好地幫助它們判斷天氣,判斷方位
  • 很多優柔寡斷的事情,往往在瞬間做出選擇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有些事情和某些選擇總是猶豫不決,常常因為別人的推一把而立馬做出決定!由於商店過期,我不得不租一家新商店,但我總是從高到低猶豫不決,當我想發展得更高的時候,我害怕從零開始,我失去了我的妻子和軍隊,我已經糾結了一個多月了。
  • 如果讓人們做出改變?《怪誕行為學》作者談了談選擇設置中的激勵和...
    他認為社會科學改變人類行為的方式應該像發射火箭一樣——「減少摩擦阻力和加更多的燃料(動力)。」丹·艾瑞裡(Dan Ariely)是行為經濟學領域的一個學術明星。這位認知心理學家研究的課題圍繞人類的不理性:包括不誠實、拖延症和利他行為等等。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在經濟學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經濟學家都假設人類是理性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us)。
  • 紋眉or畫眉,看這幾點,幫你做出選擇
    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呢?以下幾個要點,希望能幫你做出選擇。紋眉的原理紋眉其實適合紋身差不多,多採用植物顏料,將這些色素的成分通過刺破皮膚的方式直接滲入到真皮內,使皮膚表面呈現跟眉毛相似的顏色。紋眉可以相對地增加眉毛的濃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整眉形。
  • 如何利用「心口不一」做出正確決策?教你讀懂「態度攻略」
    而我們為了更好地工作如何做出正確的「心口不一」決策呢?以下我將會為大家一一說明。01、從「人格面具論」心理特徵分析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心口不一」的行為人格面具理論本義是指使演員能在一齣劇中扮演某個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的內容主要是原型。原型有四種最為突出:阿尼瑪、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