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最重要 選擇因人而異 ——重慶市消委會發布食用鹽比較試驗...

2020-12-08 中國質量新聞網

食鹽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國家食鹽流通體制在2017年調整後,進入銷售終端可供消費者選擇的食鹽日漸增多。食鹽按其功能劃分有一般精製鹽、加碘精製鹽、低鈉鹽、其他營養強化鹽;按其加工工藝劃分有粉碎洗滌鹽和日曬鹽;按其來源劃分有海水鹽、地下滷水鹽、鹽湖滷水鹽、海鹽、巖鹽和湖鹽等,價格也從幾角到幾十元不等,為此不少消費者感到困惑,究竟買什麼鹽好,它的差別在哪裡,應該怎麼選擇?為有效幫助消費者了解食用鹽商品信息,科學選擇使用食鹽,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重慶市場上銷售量較大的品牌食用鹽開展了比較試驗。

一、基本情況

(一)樣品的採集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由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在本市主城區的永輝、新世紀、遠東、沃爾瑪、重百等大型超市和商場購買。共計購買益鹽堂、川晶、晶心、白象、天一井、中鹽、卡蒙、蒂安等8個品牌共計27組食用鹽樣品。其中國產6個品牌23組,產自湖北、四川、重慶、雲南、陝西等省市;進口2個品牌4組,產自西班牙和義大利。樣本價格最低的是白象牌高原深井鹽0.6元/300克,最高的是卡蒙地中海粗海鹽(研磨瓶)40元/300克,這8個品牌的食用鹽基本上涵蓋了重慶市場上銷售的國內外主要品牌。

(二)試驗依據及項目

本次比較試驗委託重慶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測試,檢測依據GB 5461《食用鹽》、GB/T 13025.2《製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白度的測定製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白度的測定》、GB/T 13025.1《製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粒度的測定》、GB 5009.11《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砷及無機砷的測定》、GB 5009.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鎘的測定》、GB 5009.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GB/T 13025.7《製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碘的測定》、GB/T 13025.10《製鹽工業通用試驗方法亞鐵氰根的測定》、GB 5009.9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鐵的測定》、GB 5009.3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測定》等標準。主要對8個品牌27組食用鹽的理化指標(水分、粒度、白度、水不溶物)、衛生指標(總汞、鉛、鎘、總砷、亞硝酸鹽)、營養強化劑(鈣、鋅、硒、鐵、鎂)和主成分含量(氯化鈉、氯化鉀)等20項指標進行了測試。

二、比較試驗結果及分析

(一)樣品測試結果

1.理化指標表現較佳。

食用鹽理化指標主要是指食用鹽中水分、粒度、白度、水不容物等含量情況。

由於食用鹽具有吸潮性,水分含量高了會導致食用鹽品質降低,甚至滋生微生物。因此鹽中的水分含量越小,鹽的品質就越高。此次測試的8個品牌27組樣品的水分含量均達到優級鹽標準,即限量小於0.30g/100g。水分含量最低的白象牌海藻碘鹽僅為0.0062 g/100g,最高的天一井牌海藻碘鈣鹽也才0.12 g/100g。

粒度是指物體顆粒大小程度。食用鹽在深加工生產過程中結晶溫度和工藝都直接影響鹽的粒度。此次測試的樣品均為小粒樣品,粒度檢測結果遠高於該指標判定的標準,標準中小粒樣品定義為0.15 mm ~0.85mm篩上物不少於75g/100g。在測試的27組樣品中,有24組樣品粒度都在90g/100g以上;有3組在85g/100g以上,最高的川晶牌深井精鹽粒度達到97g/100g,說明27組樣品在食用鹽結晶過程中溫度和工藝都控制得較好。

滷水質量是影響食鹽白度的重要因素,即所用滷水質量越好,食鹽的白度越高。在此次測試的27組樣品中,有21組樣品的白度大於80度,達到了優級精製鹽對白度要求,最高的為卡蒙牌地中海粗海鹽和川晶澳洲天然海鹽(拌炒型),分別達到93.8度和93.6度,其它樣品都在一級精製鹽標準要求內。

水不溶物指的是鹽類礦產中包含於固體鹽層及滷水內的不溶於水的雜質,其成分主要是砂、粘土、鈣和鎂的碳酸鹽及有機殘餘物等,它是評價食用鹽等可溶性鹽類礦產質量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食用鹽中水不溶物含量過高,不僅對人體有害,而且還影響鹽的質量優劣。因此,其含量越低表明其質量越好。在此次測試的27組樣品中,水不容物含量雖然差別較大,但均達到優級精製鹽的要求。最低的川晶牌澳洲天然海鹽(燉燒型)為0.003g/100g,最高的川晶牌天然精製巖鹽也只有0.017g/100g。

2.衛生指標均處在小風險值內。

由於食用鹽來源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導致食用鹽產品在原料、生產加工和儲運過程中有可能受到來自水體、土壤、工藝、包裝物等汙染,從而摻雜如總汞、鉛、鎘、總砷和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

重金屬。由於重金屬廣泛分布在淡水和海水中,自然會影響鹽的質量,在較高的濃度下可具毒性效應。本次測試的27組樣品均未測出鉛和鎘汙染,但天一井牌海藻碘食鹽和白象牌磨黑晶純鹽分別測出有0.00092mg/kg 和0.00492mg/kg的總砷。27組樣品均測出有總汞,最小值是益鹽堂牌海藻碘鹽和低鈉鹽僅為0.00014mg/kg,最大值是白象牌磨黑天然鈣鹽為0.0017mg/kg。但上述重金屬測出值均小於風險閾值,更遠小於方法檢出限。

亞硝酸鹽。一類無機化合物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鹹,易溶於水。亞硝酸鹽在胃酸等環境下與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醯胺等反應生成強致癌物N-亞硝胺。其致癌作用強烈,易誘發食道癌、胃癌和肝癌等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亞硝酸鹽ADI(人體每日允許攝食量)為≤0.2mg/kg體重。通常情況下,人體一次性攝入0.3g以上的亞硝酸鹽可能會導致急性中毒,如果超過3g可能造成死亡。此次測試27組樣品中,益鹽堂牌海藻碘鹽未檢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的是白象牌高原深井鹽,為2.5mg/kg。根據重慶市人均食鹽攝入量為10g推算,本次測試的樣品中亞硝酸鹽含量都在低風險值內。

3.碘含量均達要求。

碘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人體內碘元素的含量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我國的《食用鹽碘含量》標準規定了食用鹽產品(碘鹽)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計)為 20mg/kg ~30mg/kg,碘鹽中碘含量均度的波動範圍為±30%。而我市碘含量推薦水平範圍是21~39mg/kg,此次試驗的27組樣品中有23組樣品為加碘鹽,其碘的含量範圍都在23.2~38.7mg/kg之間,均符合我市碘含量水平要求。

4.氯化鈉含量,14組達到優級精製鹽要求。

氯化鈉廣泛存在於各種組織器官內,參與血漿容量、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的調節和維持,但是如果過多攝入鈉也會引起水腫、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天氯化鈉攝入量為5g,而部分特殊人群(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等疾病患者)需要限制鈉的攝入量,儘量不要選擇純度(氯化鈉含量)高的食鹽。本次測試的27組中的23組普通(非低鈉)食鹽中,有14組樣品的氯化鈉含量達到優級精製鹽要求,有8組樣品符合一級精製鹽對氯化鈉含量要求;另有川晶牌海藻碘鉀食用鹽添加了氯化鉀,但其鉀鹽含量不符合低鈉鹽的要求。

5.營養強化劑含量有限。

營養強化劑,是指根據營養要求向食品中添加一種或多種營養素,或者某些天然食品,提高食品營養價值的過程。根據對營養成分的補充不同分為胺基酸強化食鹽、維生素強化食鹽、微量元素強化食鹽等。本次主要針對微量元素營養強化鹽的鈣、鋅、硒、鐵、鎂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27組樣品均未測出鋅,有4組樣品測出有硒;有18組樣品測出有鐵;有23組樣品測出有鎂;有22組樣品測出有鈣。雖然硒、鐵、鎂和鈣這些微礦物質元素對人身十分有益,但從測試結果看,無論鹽的檔次與價格高低,其微量的礦物質元素含量都十分有限,因此通過食鹽來補充礦物質元素作用微乎其微(四種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及需要量附表)。

四種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及需要量表

(二)產品類型比較分析

1.鈣鹽

此次測試的4組鈣鹽,鈣含量添加水平分別為1398mg/kg、994 mg/kg、1631 mg/kg和1568 mg/kg,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鈣含量多少與樣品的價格沒有直接影響。常人鈣的需求量為800mg/天,若按我市人均每天攝入10g鹽計算含鈣量最高的食鹽,我們從中攝入16.31mg,佔2.04%,因此在食用鹽上選擇鈣營養強化鹽來補充鈣元素有一定作用。

2.碘鹽

碘為人體甲狀腺素的合成原料,發揮重要的生理作用。世界五大洲因地質因素存在一些缺碘地區,居住於該地區的人群廣泛發生碘缺乏症,嚴重影響人口質量,已成為國際上十分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國也為缺碘大國,根據1995年對十大城市的碘營養調查發現,許多被認為是傳統的非病區的城鎮、城市也存在碘營養不良和碘缺乏危害。自1995年實施全民食鹽加碘後,不僅使我國基本上消除了缺碘性疾病,且於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控制碘缺乏病理事會(ICCIDD)已把中國評估為碘營養適宜的國家。因此,通過在食鹽中加碘是解決我國缺碘問題最有效的途徑(部分消費者擔心食用碘鹽導致碘過量引發甲狀腺疾病,應控制食鹽攝入量)。

海藻碘是以天然生物海藻為原料經過酶解、提取、純化、濃縮等高科技工藝生產的新一代碘補充劑,它含有有機碘,有機碘吸收高,為無機碘的2-3倍,有機碘也可以直接進入甲狀腺供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安全性好。海藻碘熱穩定性優異,比碘化鉀穩定,在食鹽中添加海藻碘產品保質期長。海藻碘除碘外還含有海藻多糖、游離胺基酸、藻膠酸、甘露醇、不飽和脂肪酸等具有健康功效的有益成分,比無機碘更具營養功效。因此以海藻碘作為強化劑的海藻碘鹽在安全性、營養性方面都比無機碘鹽具有更大的技術優勢,所以海藻碘鹽近年來日益被消費者認識和接受。但個別宣稱為海藻加碘鹽但實際是添加碘化鉀和海藻鮮味液。

我市碘含量推薦水平範圍是21~39mg/kg,在本次測試的23組加碘食用鹽均在此範圍內,其中天一井牌海藻碘食鹽、海藻碘鈣鹽、海藻碘深井精鹽,益鹽堂牌海藻碘鹽,川晶牌海藻碘鉀食用鹽,白象牌海藻碘鹽(綠色食品)等6組為海藻碘,15組為碘酸鉀,2組為碘化鉀。

3. 未加碘鹽

未加碘鹽又稱為無碘鹽,是指食鹽中不含有碘化物的精製食鹽。對於部分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因治療需要遵醫囑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同時,生活在高碘地區的居民已經得到了較高劑量的碘,有可能引起高碘性甲狀腺腫因此也不宜食用碘鹽。

根據GB/T 5461-2016《食用鹽》,非碘鹽其含碘量應小於5mg/kg,且應在包裝顯著位置標註未加碘字樣,本次測試的食用鹽中有4組為未加碘食用鹽,檢測結果為0.1mg/kg、0.2mg/kg、0.9mg/kg、2.6mg/kg,均未超出標準範圍。其價格分別為16.8元/300g、17元/300g、26.8元/300g 和40元/300g,這4批次未加碘鹽均屬於進口食用鹽。

4. 低鈉鹽

低鈉鹽是一種健康食鹽,以加碘食鹽為基礎,添加一定量氯化鉀(含量約30%)。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從而調整體內鈉(Na+)、鉀(K+)的平衡,對防治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低鈉鹽減鹽不減鹹,適合中老年人、孕婦和高血壓患者長期食用。但高鉀藥物服用者和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高血鉀患者須遵醫囑。心功能障礙人群,鉀離子易增加心臟負擔,不適宜使用低鈉鹽。本次測試的食用鹽中有4組低鈉鹽,氯化鉀含量均符合低鈉鹽標準要求,均在25 g/100g左右。

三、幾個問題的說明:

(一)每日食鹽攝入量

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病、糖尿病、腫瘤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而人群的血壓水平及高血壓病患病率與鈉平均攝入呈正相關,而與鉀鹽攝入呈負相關,膳食鈉/鉀比值與高血壓的相關性更強。限制鈉的攝入可改善高血壓情況。

醫學界對糖尿病人膳食中鹽的攝入亦給予了明確限制(小於3~6g/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對成人每日食鹽建議攝入量為5g(比原來的6g又減少了1g)。

據我市相關調查表明,我市居民人均食鹽攝入量為10g/天,少部分人群食鹽攝入量達15g/天。因此我市居民減鹽攝入任務非常艱巨。

另外,食鹽的隱性攝入也應引起廣大消費者的重視,我市居民在膳食加工或佐餐用的泡菜、鹹菜(鹹蛋、鹹魚、臘肉)、豆瓣醬、調味品、加味食品(如麵包,經蘇打發酵的麵食)中均含鈉較重。總之,控制食鹽用量儘量減少鈉的攝入是關鍵。

(二)食鹽抗結劑

目前我國允許在食鹽添加的抗結劑有:亞鐵氰化鉀、檸檬酸鐵胺、二氧化矽和矽酸鈣。最常使用的是亞鐵氰化鉀,其原因是成本較低、工藝不複雜。本次比較試驗對產品包裝明示使用亞鐵氰化鉀的食鹽進行了含量檢測,均遠小於安全值。

部分實驗樣品選擇了價格較高、安全性更高的檸檬酸鐵胺作為抗結劑,本次比較試驗未對檸檬酸鐵胺含量進行檢測。

鑑於二氧化矽、矽酸鈣作為食鹽抗結劑需要對國內食鹽生產工藝作革命性的改造,本次比較試驗未發現明示使用二氧化矽和矽酸鈣抗結劑的樣品。

(三)坊間傳聞的「臭腳鹽」

日前,有外地消費者反映其購買的食鹽有異味,坊間形象稱之為「臭腳鹽」。其原因是製取滷水過程中巖石斷層中滲透出的硫化氫溶於滷水,該成分能揮發出「臭蛋味」讓人難以接受。但目前的製鹽工藝很難去除該種成分以及產生的氣味,目前沒有檢測到少量硫化氫急性致毒或慢性貯積性致毒的病例。醫學界已有該物質高濃度場所(如汙物沉澱池)可引發無防護工作人員急性中毒的認識。

(四)哪類人群對添加「低鈉鹽」有限制

腎功能損害或已出現腎功能減退的患者,心功能障礙和糖尿病患者使用低鈉鹽存在風險,應在醫生指導下適量使用低鈉鹽。

心功能、腎功能正常的人群,建議多吃含鉀量高的色彩鮮豔的水果,如:香蕉、橙子、橘子、蘋果、西瓜,建議每天吃兩個蘋果的量。此外,堅果、豆類、瘦肉及海帶、木耳、蘑菇、紫菜都是含鉀量高的食物。

四、關於選購食用鹽的建議:

(一)降低食鹽用量應成為廣大消費者添加食鹽首要原則。在減鹽的基礎上再考慮是否選擇低鈉鹽。有鹹味偏好不能控量的正常人群應選擇低鈉鹽。

(二)不要盲目看價格,並不是所有的高價鹽都優於低價鹽。部分高價鹽的水分、粒度、白度、水不溶物、純度(氯化鈉含量)、總汞、亞硝酸鹽等指標,檢測結果還不如低價鹽,因此不要盲目認為價格高的就是好的。

(三)通過食鹽補充礦物元素不實際。不要輕信廣告宣傳語,如「最健康的鹽」、「礦物質營養素更豐富全面」等。為了補充礦物質元素而特意選擇微量營養強化鹽完全沒有必要。日常不偏食、挑食則一般不會缺少微量元素。

(四)按自身實情需要選擇食鹽。如甲狀腺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不加碘鹽或加碘鹽,生活在高碘地區的居民應選擇未加碘鹽(市民可前往重慶鹽業信息網查看非碘鹽銷售地址);中老年人、孕婦和高血壓患者應多食用低鈉鹽。

(五)購買時要選擇正規渠道銷售的小包裝品牌食鹽,保證安全。其次是選擇添加劑更少一點的產品,加碘鹽可考慮優先選擇加海藻碘的鹽。

(六)選購食鹽應注意生產日期。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生產日期越近,產品質量更有保證。

(七)購買時要注意檢查包裝。對那些封口不嚴或有開裂的最好不要買。購買時還可捏下袋子,如果袋內有明顯結塊的不要購買。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消委會試驗,3M汽車膜紫外線透射比超標15倍
    新京報訊(記者 魏帥)近日,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簡稱「重慶市消委會
  • 重慶市消委會發布浴霸產品比較試驗報告:近半樣品安全性指標不盡人意
    為有效提升消費品質,指導消費者理性選購、科學使用浴霸產品,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消費者普遍選擇的風扇式和輻射式多功能浴室電加熱器(以下簡稱浴霸)開展了比較試驗,並於今(11月1日)日發布本次比較試驗的試驗報告。
  • 中消協發布眼鏡比較試驗報告:建議謹慎選擇金屬架和防藍光鏡片
    今(18)日上午,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讓消費者了解市場上配裝眼鏡的質量和安全情況,更好地指引消費,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陝西省消費者協會、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含龍崗區消費者委員會、寶安區消費者委員會)對深圳市的部分配裝眼鏡商品開展了比較試驗。
  • 四川省消委會發布20款吸油煙機商品比較試驗結果
    為進一步引導消費升級,指導消費者理性選購、科學使用吸油煙機產品,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消委會」)開展了吸油煙機商品的比較試驗。一、 樣品情況經過市場調查,市場上銷售的吸油煙機產品主要有三種結構形式,分別是深型吸油煙機、塔型吸油煙機和側吸式吸油煙機。
  • 廣西發布兒童不鏽鋼真空保溫杯比較試驗結果公告|廣西消委會|保溫...
    為了解兒童不鏽鋼真空保溫杯的質量情況,給消費者提供專業客觀的選購參考,科學引導消費,近期,廣西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廣西消委會」)對廣西區內市場銷售以及網絡上銷售的兒童不鏽鋼真空保溫杯產品開展比較試驗,委託廣西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對保溫杯的安全性能、使用性能等項目進行測試和比較,並在1月5日對2020年兒童不鏽鋼真空保溫杯比較試驗結果進行公告。
  • 或會引起血管堵塞的調味品,比糖和鹽更「嚇人」,日常食用要控量
    導語:在我們家庭中的廚房裡,會發現各種形形色色的調味品,各種各樣的調味品,會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味,色彩更加鮮豔,大家都知道糖和鹽這兩種調味品不能夠多吃,其實還有其他幾種更加可怕的調料,經常食用的人,血管會非常的堵塞。
  • 消委會回應了!
    進行薯片對比試驗 本次比較試驗的樣品選取了油炸型薯片和焙烤型薯片,共計15款(進口油炸型薯片、國產油炸型薯片以及焙烤型薯片各5款)。 深圳市消委會質量部部長助理崔霞表示,天然的馬鈴薯在超過120度以上的溫度條件下處理時,就有可能形成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為2A類致癌物,兒童是最容易受到危害的人群。研究表明,丙烯醯胺對生殖和遺傳有一定的毒性,但是目前國際上以及國內並沒有指定食物中丙烯醯胺限量的法規和相關標準。
  • 重慶發布國內首次空氣淨化器比較實驗報告
    記者11日從重慶市消委會獲悉,其近日對市場上松下、小米、三星等15個品牌空氣淨化器進行了抽樣比較試驗。重慶市消委會秘書長徐京表示,這是在最新的空氣淨化器國家商品使用標準出臺後,國內首次比較試驗。  據悉,此次試驗主要是針對CADR(潔淨空氣量)和安全項目。
  • 2020年家用美容儀比較試驗報告
    本次比較試驗結果僅對所購買的樣品負責,結果僅供消費者參考,不代表同品牌不同批次、不同規格產品的質量狀況,不構成對相關產品的推薦與宣傳;       9. 未經深圳市消委會書面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本次比較試驗結果作為商業宣傳。
  • ——廣西消委會2020年拉杆箱比較試驗結果公告
    ——廣西消委會2020年拉杆箱比較試驗結果公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出門旅遊成為人們喜愛的生活休閒方式,拉杆箱成了旅遊途中必不可少的裝備。目前市場上的拉杆箱品牌繁多,價格不菲,為了解市場銷售的拉杆箱產品質量狀況,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廣西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廣西消委會」)對廣西區內市場上銷售的拉杆箱商品進行了比較試驗。本次比較試驗測評工作委託廣西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完成。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兒童鞋比較試驗報告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兒童鞋比較試驗報告 國產兒童鞋質量表現上乘□ 許創業 本報記者 傅江平日前,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委會)發布了2020年兒童鞋比較試驗報告。2019年5月,浙江省紹興市消保委在一項針對22款童鞋展開的比較試驗中發現,有6款童鞋不符合標準要求,不合格率達25%。這說明,兒童鞋仍是高風險的產品,產品安全性依舊需要消費者重點關注。2019年12月,深圳市消委會開展了兒童鞋消費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約90%消費者在選購兒童鞋時存在對產品安全性的擔憂。
  • 香港消委會公布9款奶粉檢出致癌物質,港代奶粉也靠不住了?
    香港消委會表示:嬰兒配方奶粉是影響嬰兒長遠健康的重要食物,政府應密切留意,適時檢討並考慮引入相關食物安全標準和規管安排 何為氯丙二醇及環氧丙醇 香港消委會稱其主要工作範疇之一包括進行產品測試,為消費者提供客觀、中肯的信息,令他們注意產品的安全,並作出適當的選擇。其產品測試則可分為三類,即該會發起及進行測試、參與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 (ICRT)聯合測試、聯同本地不同政府部門及法定團體,出版測試和報告。
  • 馬鞍山人均每日食用鹽量達11.4克 遠超5克推薦量
    報告中提到,和2000年的數字相比,中國人的食鹽攝入量下降了22.2%,但平均一個「標準人」一天的鹽攝入量依然高達9.1克,距離目前的推薦限量,鹽攝入量5克/天還有相當距離。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詩城馬鞍山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人口,東南西北的飲食習慣在此交匯,那馬鞍山人一年要消耗多少噸鹽,口味是清淡還是偏重?
  • 中國減鹽宣傳周:宣傳減鹽理念,踐行減鹽行動 控鹽「915」提防...
    排尿異常  如果吃的食物比較鹹,身體就需要通過腎臟把多餘的鹽分排出。大量鹽使腎臟負擔過重,並難以清除。當鈉在體內堆積,則會引發排尿異常現象,使排尿頻繁,尿液多呈透明狀態。  注意食品營養成分表留心「藏」起來的鹽  安偉峰講道,很多人認為自己根本沒吃那麼多鹽,殊不知並不是看得到的食用鹽才是鹽,許多調味品裡也含鹽。
  • 選擇最適合你的 強化營養鹽
    □王爽    低鈉鹽、加硒鹽、加鈣鹽、加鋅鹽……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鹽越來越多,讓人不禁挑花了眼。到底哪種鹽最適合自己呢?  首先,鹽分為無碘鹽和加碘鹽兩大類。沿海居民含碘豐富的海產品吃得多,當地空氣及水中的碘含量也較高,因此應適當選擇無碘鹽。
  • 「食用鹽」有毒?吃進身體損傷肝臟?吃鹽一定要知道這些
    其實,對於食用鹽,您更多需要關注的應該是「食用量」的問題,因為現代人群大多食鹽超量,而鹽攝入過多會給身體帶來較大的威脅。鹽吃多了,對身體有何影響?《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正常人每天食鹽量小於6克,除去每天吃進去的食物的含鹽量(2克),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少於4克;6克鹽相當於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鋪平的量。如何控鹽更科學?① 選擇靠譜的調味品;烹調找竅門,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促成味道鮮美。
  • 消委會發布延長線插座比較試驗結果——
    通過彎曲系列試驗,對10款樣品的軟線耐彎曲性、軟線固定裝置可靠性、軟線裝配合理性等進行專業性檢測,結果顯示10款產品均符合標準要求。耐熱性是延長線插座質量優劣的關鍵指標之一。如果延長線插座的絕緣材料沒有足夠的耐熱性能,絕緣材料就可能在高溫下出現軟化變形,造成延長線插座無法正常使用,或者相關部件特別是帶電部件位移,導致短路和觸電危險。
  • 天津《汽車室內空氣品質比較試驗報告》發布
    《汽車室內空氣品質比較試驗報告》並呼籲——「氣味須治理標準應細化 檢測要多樣」。日前,天津市消費者協會與南京、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廈門、青島、深圳、瀋陽、長春、哈爾濱、杭州、濟南、武漢、廣州、成都、西安、昆明、香港、澳門等21城市的消協(消委會、消保委)及中國消費者報社,共22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目前國內最權威的汽車室內空氣品質檢測機構、也是國家相關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的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首次依據2012年3月1日頒布實施的標準《乘用車內空氣品質評價指南》,
  • 2018年定製衣櫃比較試驗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出現檢測都合格,但消費者使用感受還是比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我會首次開展定製衣櫃比較試驗,社會反響強烈。今年,為了進一步檢驗定製衣櫃的質量情況,更好地給消費者提供消費指引,深圳市消委會與羅湖區消委會、寶安區消委會、福田區消委會共同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開展定製衣櫃比較試驗,對市售的定製衣櫃料品質進行比較測評。
  • 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19年手機保護套比較試驗報告
    今年我們再次開展的手機保護套比較試驗將告訴您答案。本次比較試驗站在消費者視角,針對消費者關注的化學安全、外觀質量、耐久耐老化性能參照深圳市質量協會發布的T/SZZX 004—2019《手機保護套》團體標準開展比較試驗並進行分級評價。為消費者提供正確的消費信息指導消費。一、標準情況由於我國沒有手機保護套產品標準,企業通常採用各自企業標準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