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人均每日食用鹽量達11.4克 遠超5克推薦量

2021-01-09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在線報導,最近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發表的一篇報告引起了國人的熱切關注。報告中提到,和2000年的數字相比,中國人的食鹽攝入量下降了22.2%,但平均一個「標準人」一天的鹽攝入量依然高達9.1克,距離目前的推薦限量,鹽攝入量5克/天還有相當距離。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詩城馬鞍山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人口,東南西北的飲食習慣在此交匯,那馬鞍山人一年要消耗多少噸鹽,口味是清淡還是偏重?2月25日,記者從馬鞍山市鹽務局了解到,馬鞍山去年一年銷售了9000多噸小包裝食鹽,人均食鹽日用量達到11.4克。

  一年用了9400多噸鹽人均每日消費超11克

  市民吳先生老家在重慶,他從小就習慣了山城的重口味,所以即使來到馬鞍山後,炒菜時他也喜歡多放鹽和豆瓣醬。而他這樣的飲食習慣,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妻子的理由是,吃鹽太多對身體不好,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吳先生很納悶,自己吃鹽真的多了嗎,一天吃多少鹽才合適呢?

  記者從馬鞍山市鹽務局了解到,去年一年馬鞍山市銷售食鹽16959噸,較上年的17650噸少銷了691噸。其中,小包裝食鹽9468噸,較2014年的10417噸減少了949噸。

  因為小包裝食鹽主要供應普通市民和餐飲企業,以馬鞍山市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馬鞍山市常住人口數226.2萬(2015年數據尚未發布)計算,馬鞍山市人均每日食用鹽用量為11.4克。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食鹽攝取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取量應低於5克。《中國居民膳食營養指南》中也提倡中國人的攝鹽量應控制在6克以下。以此為標準,如果11.4克鹽全部被吃下去的話,馬鞍山居民的鹽攝入量顯然偏高。但是,馬鞍山市鹽務局工作人員介紹說,馬鞍山市人均每日鹽用量雖超過11克,但並不意味著這些鹽全部進入市民口中。因為鹽的用途很多,不是所有的食用鹽都被當做調味品吃下去。

  馬鞍山人愛買低鈉鹽多種鹽輪換著吃更健康

  市民張女士掌管一家人的飲食,食材以及調味品的採購自然也是她的活。張女士有個習慣,每次買鹽時,她都會每種鹽各買一袋,其實她也嘗不出來每種鹽有什麼不同,但是她認為既然包裝分得這麼清楚,肯定是有不一樣的地方。2月25日下午,記者走進雨山路上一家超市,在食鹽貨架上數了數,共有3種不同種類的鹽。細看這些食鹽,包裝不同,價格也有差異,便宜點的2元錢一袋,貴一點的3.5元。

  「海藻鹽、低鈉鹽,這些統稱為品種鹽。」馬鞍山市鹽務局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他們經營的品種鹽多達12種,除了海藻加碘鹽、綠色低鈉鹽外,還有深井低鈉、低鈉菇鹽、調味菇鹽等。

  「馬鞍山人更能接受品種鹽,但所有品種鹽中低鈉鹽銷量最高。」鹽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5年,馬鞍山市品種鹽銷量達到4123噸,佔小包裝鹽銷量的4成,比2014年增加1145噸,增長率達38%。其中低鈉鹽銷售2197噸,佔品種鹽銷售總量的53%。

  「鹽的品種多,選擇的餘地就大。」工作人員說,因為不同品種加碘鹽有不同的特點,各種鹽輪換著吃更為健康,尤其是人口多、年齡層次大的家庭。

  「例如低鈉竹鹽,選取三年生的壯年竹材,裝入優質鹽品,高溫燒制而成。具有補鉀、補碘等特點。而海藻鹽採用無碘綠色精製鹽為原料,添加海藻提取物,碘酸鉀,具有補碘安全、方便、定時、定量,味道鮮美等特點。」工作人員舉例道。

  不只是調味品鹽還有很多種用途

  對於多數人來說,鹽就是炒菜時用來調味的,殊不知鹽的用途其實很廣泛。例如,驗證雞蛋是否新鮮,只需把雞蛋放在鹽水裡,新鮮雞蛋會下沉,不新鮮的會漂浮;手腳抽筋時,可將鹽炒熱,用布包裹來回擦拭即可緩解。春節過後,很多人家都有沒吃完的蘋果,放的時間久了就會脫水,而把失去水分的蘋果放在鹽水裡,蘋果就會重新光鮮飽滿。

  另外,記者還注意到,市面上還有果蔬洗滌鹽、竹鹽牙膏、洗面奶、護髮素等含鹽日用品,甚至還有用鹽塊做的鹽燈,發出淡黃色的光,據說具有美觀、醫療和裝飾等功效。

相關焦點

  • 北京提倡合理膳食: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5克 食用油不超30克
    5月18日,北京市第10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深度解析啟動。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5月2日,健康北京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
  • 株洲人食鹽攝入量日均8.2克,其實5克已足夠
    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食鹽是「百味之首」,好多菜都是無鹽不起味。湖南人口味偏重,湘菜以麻辣、香辣聞名,用鹽量也絕不少。記者從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了解到,株洲人均一天的鹽攝入量為8.2克,高於國家倡議的5克標準。
  • 成人每天食鹽攝取量不應超6克 專家:想要健康請「減鹽」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沈美)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烹飪的必備調料,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過度攝取將極大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第四次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表明:每天攝入食鹽≥12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每日食鹽攝入量≥18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
  • 我國居民鹽油糖攝入量均超標 我們該怎樣減肥
    國家衛健委17日發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10.5克,遠超世衛組織推薦的5克數值;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42.1克,超膳食指南推薦的25-30克標準值。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30.1%,肥胖率11.9%,與2002年相比分別增長32.0%和67.6%。即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17日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鹽油糖攝入量嚴重超標。
  • 2.4克!山東人均日食鹽攝入量從12.5克下降到10.1克
    五年來,山東人均期望壽命78.5歲,比「十一五」末增長2.04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分別降至4.53‰、5.58‰和12.62/10萬,分別比2012年下降1.74‰、1.86‰和6.32/10萬,
  • 人均飲奶仍不足300克?中國奶商指數調查報告出爐
    會上,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荷蘭皇家菲仕蘭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報告》,報告顯示,中國人每日攝入量能達到300克及以上的公眾只有22.5%,這意味著近八成公眾每天的乳製品攝入量達不到標準。
  • 你每天吃的鹽、油、糖可能都超標了!
    鹽油糖攝入量超標 超重肥胖漸突出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0.5克,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克數值;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的攝入量為42.1克,也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的25克到30克的標準值;居民膳食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達到32.9%,而《膳食指南》中推薦的上限值為30.0%。
  • 控量最重要 選擇因人而異 ——重慶市消委會發布食用鹽比較試驗...
    共計購買益鹽堂、川晶、晶心、白象、天一井、中鹽、卡蒙、蒂安等8個品牌共計27組食用鹽樣品。其中國產6個品牌23組,產自湖北、四川、重慶、雲南、陝西等省市;進口2個品牌4組,產自西班牙和義大利。樣本價格最低的是白象牌高原深井鹽0.6元/300克,最高的是卡蒙地中海粗海鹽(研磨瓶)40元/300克,這8個品牌的食用鹽基本上涵蓋了重慶市場上銷售的國內外主要品牌。
  • 你每天吃的鹽、油、糖可能都超標了!「小三件」用起來!
    鹽油糖攝入量超標 超重肥胖漸突出  調查顯示:  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0.5克,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5克數值;  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的攝入量為42.1克,也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的25
  • 減肥成國家行動 2030年人均每日攝入鹽油糖要減到一定目標
    從今往後,減肥成了國家行動,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成人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超過25~30克,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25克。7月17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在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有關情況。
  • 北京等20個城市居民乳製品攝入量均不達標 每天到底應喝多少奶
    決定奶商的三個維度中,喝奶意識得分超過了80分(82.5分),達到了良好水平,但喝奶知識(53.4分)和喝奶行為得分(48.6分)雙雙不及格,成為奶商指數的「軟肋」。   然而本次調查卻顯示,僅有43.1%的公眾認為每天的喝奶量要達到300克及以上。如果以大部分歐美國家建議攝入量500克以上為標準,只有7.4%的公眾的認知是正確的。   調查顯示,總體來看,公眾實際平均每天攝入240克乳製品,與300克的最低標準之間還差60克。
  • 高糖的「隱患」:一瓶可樂含糖量約60克 超人體一天推薦量2倍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5d516f04e68040da955c1286a3608d0d
  • 5克鹽 到底是多少?25克油 炒菜夠不夠?
    ■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 健康生活方式學起來 系列活動  記 者 何 欣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  5克鹽,到底是多少?  這個限鹽勺,右端標著3克,左端標著1克——這是在裝平的情況下。如果算上滿出來的部分,那麼左邊是3克多一點。
  • 人們每天吃鹽,但鹽有諸多副作用,多數人不知道
    世衛組織提出每人每日5g的建議。  那你到底每天吃了多少克鹽呢?調查發現,我國居民平均每日攝鹽量為12g,遠高於6g。所以說,我國是一個吃鹽大國,這也是解釋了為什麼我國患以上9種疾病的人特別多了。  那該如何把握6克的用鹽量呢?只需一個啤酒瓶蓋!經過稱量實驗,一個啤酒瓶蓋裝滿食鹽的量正好是6g。現在還能買到控鹽勺,一勺是2g。
  • 科學建議每天300毫升飲奶量,你達標了嗎?
    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首次提出每日300毫升飲奶建議,倡導居民飲用牛奶。30多年過去了,我國人均每天飲奶量從1988年的不到10毫升上升到目前的40多毫升(城鎮人均水平),但這一數值仍遠低於中國營養學界推薦的300毫升的標準。
  • 吃鹽太多太少對身體都不好 世衛:每天鈉攝入量應控制在2克內
    &nbsp&nbsp&nbsp&nbsp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發表的成果顯示,將鈉攝入量控制在每天3至5克的範圍內有益於心血管健康,過多或過少都有可能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每天吃鹽超過12.5克的人群,控制一下會更健康。
  • 全球181個國家數據顯示,鈉攝入量更高與預期健康壽命延長,全因死亡風險下降有關 | 臨床大發現
    這項研究納入全球181個國家的鈉攝入量、人均壽命和死亡情況數據,發現每日平均鈉攝入量每增加1克(約相當於2.5 g食鹽),與自出生起預期健康壽命延長2.6歲,60歲時預期健康壽命延長0.3比如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推薦的每日鈉攝入量是2.3克,換算成食鹽的話就是每日5.8克,「一茶匙鹽」的水平。但在現實中這麼控鹽,執行起來難度極大,而且也缺乏隨機對照試驗的權威證據。
  • 鹽攝入的隱形來源丨中英減鹽行動系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撰稿丨石倩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01我國居民食鹽攝入狀況: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2002年, 人均每日鹽攝入量為12g,是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的2倍,2012年,居民平均烹調鹽攝入量為10.5g。
  • 這東西攝入量超過3克即可致人死亡,她一下子放了半斤……
    12月4日午飯後,江蘇揚中一對中年夫妻相繼出現呼吸困難,情知不妙,立即趕赴揚中市人民醫院急救。經檢查發現是亞硝酸鹽中毒,而罪魁禍首竟是一碗大蒜炒鹹肉。在詢問病史後,陶金得知,前幾日,劉某妻子在網上購買了兩斤食用亞硝酸鹽,沒有仔細閱讀醃製食品的用法比例,就用半斤硝酸鹽醃製了16斤豬肉。4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用醃製的豬肉,烹製了一碗大蒜炒鹹肉。夫妻倆津津有味的吃完後,丈夫去單位上班,妻子在家午睡。下午2時左右,兩人均出現了相似的不適症狀,相互通氣後感覺情況不妙,急忙趕赴醫院救治。
  • 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25克?一罐可樂就已超標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範圍內徵求關於擬將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的推薦上限減半的意見,即從佔膳食總能量的10%降低到5%,相當於成人每天吃的添加糖不應超過25克。而對於一向愛吃甜食的中國人來說,這個標準可以做得到嗎?究竟吃多少含糖食物會超標?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限糖指的是添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