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重"問題該改!株洲人食鹽攝入量日均8.2克,其實5克已足夠

2021-01-09 騰訊網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有關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於9月1日至30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其中9月15日至21日開展「915」減鹽宣傳周活動,向公眾宣傳「915」(就要5克)的減鹽理念。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食鹽是「百味之首」,好多菜都是無鹽不起味。湖南人口味偏重,湘菜以麻辣、香辣聞名,用鹽量也絕不少。記者從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了解到,株洲人均一天的鹽攝入量為8.2克,高於國家倡議的5克標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數據】

株洲人食鹽攝入量日均8.2克

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主要負責我市食用鹽的分裝、批發、配送。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上世紀九十年某一年的株洲人均食鹽攝入量調查中,我市的每日人均食鹽攝入量為12.3克。

而根據2018-2019年的數據顯示,我市食用鹽消費總量為1.2萬噸左右,人均年消費食鹽量3000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估計為8.2克。

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株洲市民的食鹽攝入量比上世紀九十年代顯著下降,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距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的標準還有差距。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危害】

攝入食鹽過多易引發高血壓

臘肉、臘魚等醃臘製品是株洲人的「心頭愛」,燒烤、火鍋更加被推崇,但這些都是「含鹽重地」。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很少有人關注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是否超標。

吃太鹹,是高血壓的主要誘因之一。

根據市疾控中心在2018年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高血壓已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2018年,我市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達到27.2%,患者人數約87萬名。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人「中招」。

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壓並非成年人的「專利」。2017年,市中心醫院對全市1.5萬名中小學生進行高血壓初步篩查,發現有近500名孩子的血壓存在偏高現象。

「湖南的飲食習慣偏辣,一般較辣的食品要多放鹽才能消除辣味,而臘魚臘肉等株洲人喜愛的醃製品,都是含鹽量極高的食物,鹽攝入量遠超過了標準。」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郭書紅表示,心血管疾病大多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吃出來的,比如因為吃得太「重口味」,攝入高鹽高油食品多,就容易導致高血壓,高油食物含有甘油三酯,容易引起肥胖。

「高血壓是居民健康的主要殺手。」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郭書紅介紹,我市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居民總死亡人數的45%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50%的心肌梗死亡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商家】

為保證口感寧可多放鹽

在對市區一些小吃攤和飯館走訪後記者發現,攤主和店家對食品的加鹽調味都是「隨意而為」,味道優先。

泰山路一家飯館的老闆對記者說,一般的炒菜放鹽是根據廚師的經驗和手感。「炒菜放鹽每次放多少我也沒仔細算過,只要味道好就行。我們這是小飯館,味淡了客人不滿意,稍微多加點鹽不是太鹹就可以。」

不僅小飯館小攤販的用鹽沒有標準,一些連鎖餐飲機構做菜用鹽的情況也只是憑藉廚師經驗。在天元區某連鎖品牌飯店,行政主廚袁成師傅告訴記者,對於一般的菜品,他都是憑經驗放鹽,飯店烹飪的菜餚以鹹鮮為主,突出本味,如果顏色夠,但鹽味稍有欠缺,則會適當多放鹽。

【疑問】

5克鹽到底有多少?

可盛滿一個普通啤酒瓶蓋

5克鹽到底有多少,是很多市民的疑問。

鹽業公司工作人員說,一般情況下,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去掉膠墊,盛滿一平蓋食鹽大約是6克,如果不去掉膠墊,再盛得不那麼滿,大約就是5克。

我們生活中炒菜中到底怎麼放鹽,還要弄個天平嗎?弄個天平也不行,每天炒幾個菜不確定,幾個人吃也不確定,能否吃完也不確定。這高血壓吃鹽還得列一個計劃,搞一個數學計算,太麻煩。對此,鹽業公司人員的建議是:

第一,5克鹽不僅僅是真正的吃進去的食鹽,還包括醬豆腐、豆腐乳、鹹菜、醬油等等含鹽量較高的食物。

第二,5克鹽,是一個態度,而並非精確到5克鹽,只是告訴大家需要低鹽飲食,低鹽很重要。

【體驗】

一天只吃5克鹽其實不難

為測試一個普通家庭能否做到健康吃鹽,記者周末在自己家中體驗了一天「5克鹽的生活」。

記者家裡有三口人,平時家裡買一袋鹽一般能吃半個月左右,食鹽是400克一袋。如果按照一人一天5克的標準,至少能吃26天以上。顯然,記者家平時的食鹽攝入量已經嚴重超標。

家裡早上平時都會用豆漿機打豆漿喝,搭配饅頭或者花卷,有時會吃點鹹菜。為了控制攝鹽量,周末的早晨,記者一家沒有吃鹹菜。每人一杯自打的豆漿,一個水煮雞蛋,豆漿和雞蛋中都不含鹽,所以早上一家攝鹽量為零。

中午吃米飯,炒了兩個菜,小炒肉跟小炒豆角。在有意控制鹽量的情況下,兩道菜大約共放入食鹽10克,米飯不含鹽,所以中午的攝鹽量約為10克。

晚餐一般比較簡單,每人一碗麵條,再炒一個西紅柿炒蛋。三個人的攝鹽量約為2克。一天下來,一家三口人吃鹽不到15克,食鹽攝入量符合健康攝入標準。並且,全家人也感覺和平時的口味沒有太大差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建議】

「餐時加鹽法」值得學習

醫生指出,一些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味蕾對鹹的敏感度降低也會使鹽攝入量增高。建議市民可以嘗試中國高血壓聯盟提出分步限鹽法,即先減少原有攝鹽量的1/3,此後逐步過渡到每日5克的理想攝鹽水平。

還可以學習在一些西方國家居民中流行的「餐時加鹽法」:炒菜時不放鹽,起鍋裝盤上桌後再加鹽,這樣吃起來鹹味不減卻可以減少1/2到2/3的用鹽量。

醫生還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吃一些本身就有味道的蔬菜,如南瓜、西紅柿、洋蔥等,可以有效減少對食鹽的需求。另外,使用低鈉鹽也是一種保證食鹽攝入健康的有效辦法。

來源: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編輯:李苗

審核:羅佳

小編邀你收藏株洲新聞網

想第一時間找到株洲新聞網了解最新資訊?

辦法很簡單,

先找到新聞網,

相關焦點

  • 2.4克!山東人均日食鹽攝入量從12.5克下降到10.1克
    齊魯網6月8日訊(記者 劉冰冰 王玉棟)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計委黨組書記、主任襲燕介紹省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衛生計生事業改革發展情況
  • 北京提倡合理膳食: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5克 食用油不超30克
    5月18日,北京市第10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深度解析啟動。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5月2日,健康北京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等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
  • 鹽多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低於5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低於5克。不同年齡段的人,每人每天推薦的食鹽攝入量也是不同的,對幼兒和兒童有更加嚴格的推薦標準。 (四)胃癌 日本的一項研究顯示,經常攝入的鹽量超標,其罹患胃癌的概率要比常人高2倍。因為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對胃黏膜造成很大的損傷,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罹患胃癌的發病概率增加。
  • 我國居民鹽油糖攝入量均超標 我們該怎樣減肥
    國家衛健委17日發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10.5克,遠超世衛組織推薦的5克數值;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42.1克,超膳食指南推薦的25-30克標準值。即國家衛生和健康委員會17日發布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鹽油糖攝入量嚴重超標。其實不止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內容,之前瑪麗皇后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協會雜誌》發表的論文中,也分析了關於中國居民攝入食鹽的量之大。此項研究涉及900名兒童和2.6萬名成年人,結果發現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一直居高不下。
  • 馬鞍山人均每日食用鹽量達11.4克 遠超5克推薦量
    報告中提到,和2000年的數字相比,中國人的食鹽攝入量下降了22.2%,但平均一個「標準人」一天的鹽攝入量依然高達9.1克,距離目前的推薦限量,鹽攝入量5克/天還有相當距離。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詩城馬鞍山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人口,東南西北的飲食習慣在此交匯,那馬鞍山人一年要消耗多少噸鹽,口味是清淡還是偏重?
  • 成人每天食鹽攝取量不應超6克 專家:想要健康請「減鹽」
    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沈美)食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烹飪的必備調料,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的過度攝取將極大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第四次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表明:每天攝入食鹽≥12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14%,每日食鹽攝入量≥18克者患高血壓的風險增高27%。
  • 吃鹽太多太少對身體都不好 世衛:每天鈉攝入量應控制在2克內
    &nbsp&nbsp&nbsp&nbsp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發表的成果顯示,將鈉攝入量控制在每天3至5克的範圍內有益於心血管健康,過多或過少都有可能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每天吃鹽超過12.5克的人群,控制一下會更健康。
  • 建議食鹽包裝袋內放2克限鹽勺
    面對日益增多的高血壓患者,正在參加省政協第十二屆二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陳智慧建議:在食用鹽袋中增設容量2克的「限鹽勺」,減小居民日常對食鹽的攝入。    對於這一建議,河南省卒中學會學術會務部主任、河南省醫學科學普及學會學術培訓部主任武明立說,目前我國患有高血壓病的人群數量已高達2.7億,且每年都有1000萬人的增量。
  • 上海人吃蔬菜與水果的量遠不夠 每天最好攝入12種以上
    營養專家分析,新版指南首次推薦了每日糖攝入量的限制,即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指南中對全民飲水量做了新的調整,「2007年的指南中強調全民日均飲水量應達到1200ml,新指南調整為1500ml-1700ml。
  • 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25克?一罐可樂就已超標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範圍內徵求關於擬將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的推薦上限減半的意見,即從佔膳食總能量的10%降低到5%,相當於成人每天吃的添加糖不應超過25克。而對於一向愛吃甜食的中國人來說,這個標準可以做得到嗎?究竟吃多少含糖食物會超標?   需要注意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的限糖指的是添加糖。
  • 每天吃鹽別超過多少克,近40%的人不知道,我們今天告訴大家
    我們今天來科普一下,鈉和食鹽在文獻中常可交換使用,1g鈉相當於2.5g食鹽。01每天吃鹽別超過多少克,近40%的人不知道一項關於1454人的調查顯示:只有61.1%的應答者知道我國成人每日推薦的食鹽攝入量
  • 株洲警方轉移銷毀1350克劇毒品 已存放七八年
    株洲警方轉移銷毀1350克劇毒品 已存放七八年 2016-05-16 10:16 來源:株洲晚報   (原標題:1350克劇毒品存放保險柜七八年 攸縣警方及時處理了)  5月10日,攸縣公安局在對攸縣某水質檢測公司進行安全檢查時
  • 這東西攝入量超過3克即可致人死亡,她一下子放了半斤……
    記者從揚中人醫了解到,12月4日下午3時30分,家住揚中某小區的劉某夫妻二人在用過午飯後,陸續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慌、噁心嘔吐等症狀。意識到問題嚴重後,夫妻倆急忙趕到揚中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治療。急診接診醫生陶金,見二人面色蒼白,口唇、四肢發紫,立即進行檢查。經查,顯示血氧飽和度均只有90(正常值95到100),據此初步診斷為中毒。
  • 黑龍江省將逐步減少居民食用鹽攝入量:鼓勵鹽袋中贈送2克限量勺...
    據悉,預計到2025年,我省逐步減少居民食用鹽攝入量,將創建30個「營養健康餐廳」、30個「營養健康食堂」、50所「營養健康學校」。將推廣使用健康「小三件」:限量鹽勺、限量油壺和健康腰圍尺。企業在食鹽、食用油生產銷售中配套用量控制措施,如在鹽袋中贈送2克限量勺、生產限量油壺和帶刻度油壺等。鼓勵商店、超市開設低鹽、低脂、低糖食品專櫃,鼓勵銷售低鈉鹽,並做好低鈉鹽慎用人群的提示預警。
  • 浙江人鈉攝入過多鉀攝入太少有什麼後果?容易得高血壓!
    根據調查,浙江省居民膳食鈉攝入來源的構成依次為食鹽66.1%、醬油9.0%、味精6.95%、醃菜5.2%、其他食物12.8%。  由此可見,食鹽、醬油、味精和醃菜等食品是浙江人鈉攝入的主要來源,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省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監測所黃李春醫師說,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我國成人(18-60歲)從食物中攝入的鈉含量為1000毫克,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所以,我們在每天正常飲食的情況下,攝入3克的食鹽就能滿足人體鈉的需要。
  • 5克、8克、10克,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巖茶到底包幾克好?
    接下來他的回答更是讓人哭笑不得,「不知道,沒稱過,就覺得你們家的茶比別人小包!」啊?這是什麼清奇的腦迴路!靠一包茶的大小來判斷重量,物理沒學過嗎?你只看體積不看密度的嗎?給你包一大團棉花在泡袋裡,那倒是很大包!為了以證清白,我把克秤拿出來,稱了這泡肉桂的裸重,顯示8.1克!當然,我們說了每泡茶都是8克,允許正負偏差0.2。
  • 「鹽」多必失:高鹽飲食降低你的免疫力|飲食|免疫力|食鹽|攝入|...
    03高鹽飲食指的是:每日食用食鹽超過6克的飲食,包括通過各種途徑如醬油、鹹菜、味精等調味品攝入鹽的量。如今,高鹽飲食又多一條新罪狀:高鹽飲食,損害免疫力。德國波恩大學的庫爾茨(Christian Kurts,簡稱老庫)是一個「叛逆」的人。老庫最近在《科學轉化醫學》發表了這個有趣的結果。
  • 5克鹽 到底是多少?25克油 炒菜夠不夠?
    ■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 健康生活方式學起來 系列活動  記 者 何 欣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  5克鹽,到底是多少?  這個限鹽勺,右端標著3克,左端標著1克——這是在裝平的情況下。如果算上滿出來的部分,那麼左邊是3克多一點。
  • 攝入超過3克即可致死,妻子做菜放了半斤……
    記者從揚中人醫了解到,12月4日下午3時30分,家住揚中某小區的劉某夫妻二人在用過午飯後,陸續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心慌、噁心嘔吐等症狀。意識到問題嚴重後,夫妻倆急忙趕到揚中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治療。急診接診醫生見二人面色蒼白,口唇、四肢發紫,立即進行檢查。經查,顯示血氧飽和度均只有90(正常值95到100),據此初步診斷為中毒。醫生立即安排吸氧,監測生命體徵,完善各項檢查。
  • 你的奶量達標了嗎?國家建議儘量保證每天攝入300克奶及奶製品
    乳製品的這些營養特點有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對防控與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很有裨益,所以每天要保證乳製品的攝入量。」嬰幼兒更應注重奶量是否足夠好營養才能吃出好身體,疫情期間,成人需要儘量保證300g奶及奶製品的攝入,而正在長身體的寶寶更要注重奶量攝入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