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有關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於9月1日至30日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活動,其中9月15日至21日開展「915」減鹽宣傳周活動,向公眾宣傳「915」(就要5克)的減鹽理念。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
食鹽是「百味之首」,好多菜都是無鹽不起味。湖南人口味偏重,湘菜以麻辣、香辣聞名,用鹽量也絕不少。記者從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了解到,株洲人均一天的鹽攝入量為8.2克,高於國家倡議的5克標準。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數據】
株洲人食鹽攝入量日均8.2克
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主要負責我市食用鹽的分裝、批發、配送。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上世紀九十年某一年的株洲人均食鹽攝入量調查中,我市的每日人均食鹽攝入量為12.3克。
而根據2018-2019年的數據顯示,我市食用鹽消費總量為1.2萬噸左右,人均年消費食鹽量3000克,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估計為8.2克。
湖南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株洲市民的食鹽攝入量比上世紀九十年代顯著下降,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距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5克的標準還有差距。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危害】
攝入食鹽過多易引發高血壓
臘肉、臘魚等醃臘製品是株洲人的「心頭愛」,燒烤、火鍋更加被推崇,但這些都是「含鹽重地」。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很少有人關注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是否超標。
吃太鹹,是高血壓的主要誘因之一。
根據市疾控中心在2018年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高血壓已成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2018年,我市成人高血壓患病率達到27.2%,患者人數約87萬名。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人「中招」。
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壓並非成年人的「專利」。2017年,市中心醫院對全市1.5萬名中小學生進行高血壓初步篩查,發現有近500名孩子的血壓存在偏高現象。
「湖南的飲食習慣偏辣,一般較辣的食品要多放鹽才能消除辣味,而臘魚臘肉等株洲人喜愛的醃製品,都是含鹽量極高的食物,鹽攝入量遠超過了標準。」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郭書紅表示,心血管疾病大多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吃出來的,比如因為吃得太「重口味」,攝入高鹽高油食品多,就容易導致高血壓,高油食物含有甘油三酯,容易引起肥胖。
「高血壓是居民健康的主要殺手。」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郭書紅介紹,我市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佔居民總死亡人數的45%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50%的心肌梗死亡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商家】
為保證口感寧可多放鹽
在對市區一些小吃攤和飯館走訪後記者發現,攤主和店家對食品的加鹽調味都是「隨意而為」,味道優先。
泰山路一家飯館的老闆對記者說,一般的炒菜放鹽是根據廚師的經驗和手感。「炒菜放鹽每次放多少我也沒仔細算過,只要味道好就行。我們這是小飯館,味淡了客人不滿意,稍微多加點鹽不是太鹹就可以。」
不僅小飯館小攤販的用鹽沒有標準,一些連鎖餐飲機構做菜用鹽的情況也只是憑藉廚師經驗。在天元區某連鎖品牌飯店,行政主廚袁成師傅告訴記者,對於一般的菜品,他都是憑經驗放鹽,飯店烹飪的菜餚以鹹鮮為主,突出本味,如果顏色夠,但鹽味稍有欠缺,則會適當多放鹽。
【疑問】
5克鹽到底有多少?
可盛滿一個普通啤酒瓶蓋
5克鹽到底有多少,是很多市民的疑問。
鹽業公司工作人員說,一般情況下,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去掉膠墊,盛滿一平蓋食鹽大約是6克,如果不去掉膠墊,再盛得不那麼滿,大約就是5克。
我們生活中炒菜中到底怎麼放鹽,還要弄個天平嗎?弄個天平也不行,每天炒幾個菜不確定,幾個人吃也不確定,能否吃完也不確定。這高血壓吃鹽還得列一個計劃,搞一個數學計算,太麻煩。對此,鹽業公司人員的建議是:
第一,5克鹽不僅僅是真正的吃進去的食鹽,還包括醬豆腐、豆腐乳、鹹菜、醬油等等含鹽量較高的食物。
第二,5克鹽,是一個態度,而並非精確到5克鹽,只是告訴大家需要低鹽飲食,低鹽很重要。
【體驗】
一天只吃5克鹽其實不難
為測試一個普通家庭能否做到健康吃鹽,記者周末在自己家中體驗了一天「5克鹽的生活」。
記者家裡有三口人,平時家裡買一袋鹽一般能吃半個月左右,食鹽是400克一袋。如果按照一人一天5克的標準,至少能吃26天以上。顯然,記者家平時的食鹽攝入量已經嚴重超標。
家裡早上平時都會用豆漿機打豆漿喝,搭配饅頭或者花卷,有時會吃點鹹菜。為了控制攝鹽量,周末的早晨,記者一家沒有吃鹹菜。每人一杯自打的豆漿,一個水煮雞蛋,豆漿和雞蛋中都不含鹽,所以早上一家攝鹽量為零。
中午吃米飯,炒了兩個菜,小炒肉跟小炒豆角。在有意控制鹽量的情況下,兩道菜大約共放入食鹽10克,米飯不含鹽,所以中午的攝鹽量約為10克。
晚餐一般比較簡單,每人一碗麵條,再炒一個西紅柿炒蛋。三個人的攝鹽量約為2克。一天下來,一家三口人吃鹽不到15克,食鹽攝入量符合健康攝入標準。並且,全家人也感覺和平時的口味沒有太大差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建議】
「餐時加鹽法」值得學習
醫生指出,一些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味蕾對鹹的敏感度降低也會使鹽攝入量增高。建議市民可以嘗試中國高血壓聯盟提出分步限鹽法,即先減少原有攝鹽量的1/3,此後逐步過渡到每日5克的理想攝鹽水平。
還可以學習在一些西方國家居民中流行的「餐時加鹽法」:炒菜時不放鹽,起鍋裝盤上桌後再加鹽,這樣吃起來鹹味不減卻可以減少1/2到2/3的用鹽量。
醫生還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吃一些本身就有味道的蔬菜,如南瓜、西紅柿、洋蔥等,可以有效減少對食鹽的需求。另外,使用低鈉鹽也是一種保證食鹽攝入健康的有效辦法。
來源: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編輯:李苗
審核:羅佳
小編邀你收藏株洲新聞網
想第一時間找到株洲新聞網了解最新資訊?
辦法很簡單,
先找到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