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鈉攝入過多鉀攝入太少有什麼後果?容易得高血壓!

2020-11-25 杭州日報

  ■最新調查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江歆 製圖 李本獻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最近刊登了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浙江省居民膳食鈉鉀攝入水平」的調查報告,報告中說,浙江人鈉攝入太多,鉀攝入太少。

  浙江省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監測所所長章榮華說,鈉多鉀少的飲食,會明顯增加得高血壓的危險,而高血壓又會直接導致心臟、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改變攝入鈉多鉀少的情況,就要改變飲食習慣,這個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章榮華所長說,鈉鉀攝入不平衡,已經成了世界營養學難題,很多國家都在關注這個問題並制定幹預策略。

  本次調查涉及9798位調查對象,其中男性4752位,女性5046位,將調查對象分成不同的年齡組(2-3歲、4-6歲、7-10歲、11-13歲、14-17歲、18-44歲、45-59歲、60歲以上)。

  浙江人食鹽攝入量嚴重超標

  浙江人鉀攝入量不達標

  主要原因是蔬菜吃得少了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鈉的需要量為2200毫克,但是根據本次膳食調查,浙江省成人(18歲及以上人群)膳食鈉攝入為適宜攝入量的兩倍左右。並且呈現出年齡越大,鈉攝入量越多的現象(如圖所示)。

  另外,和內陸居民相比,沿海居民膳食鈉攝入量更高。

  根據調查,浙江省居民膳食鈉攝入來源的構成依次為食鹽66.1%、醬油9.0%、味精6.95%、醃菜5.2%、其他食物12.8%。

  由此可見,食鹽、醬油、味精和醃菜等食品是浙江人鈉攝入的主要來源,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省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監測所黃李春醫師說,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我國成人(18-60歲)從食物中攝入的鈉含量為1000毫克,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所以,我們在每天正常飲食的情況下,攝入3克的食鹽就能滿足人體鈉的需要。「但是,省疾控中心另一項調查發現,浙江省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為13.76克,遠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人每天攝入5克。」

  「再根據上述的各種食品提供鈉的比例,可以知道,吃的鹽越多,攝入的鈉元素越多。」黃醫師說,要控制鈉的攝入量,很簡單——少吃鹽。

  也有好的趨勢。調查也發現,浙江人鈉攝入量也在下降。1992年和2002年,我國做了兩次全國營養調查,顯示居民每人每天鈉攝入水平從7116.4毫克降到6268.2毫克,而2008年的調查顯示,浙江人鈉的攝入量為4990毫克,還是超出推薦量2200毫克的一倍還要多。

  浙江人鉀攝入量不達標

  主要原因是蔬菜吃得少了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鉀的需要量為2000毫克,本次調查發現,浙江省居民膳食鉀攝入量普遍沒有達標(如圖所示)。

  浙江省居民膳食鉀攝入來源的構成依次為穀類27.8%、蔬菜22.2%、豆類12.2%、肉類10.4%、水產9.2%、水果2.8%、奶類2.8%、蛋類2.7%和其他食物10.0%。

  同樣,從1992年和2002年的調查來看,浙江人的鉀攝入從1871.3毫克降到了1700.1毫克。

  為什麼鉀的攝入量降低了?

  「人的食品中含鉀比較多的食物是蔬菜、水果和豆類,以前大家條件比較艱苦,吃蔬菜比較多,所以攝入的鉀也比較多。現在,特別是農村地區,生活水平高了,大家葷腥吃得更多了,蔬菜吃得少了,鉀攝入越來越少。」黃李春醫師說。

  

  高鹽少蔬菜,易患高血壓

  章榮華所長說,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和食鹽的攝入量有密切聯繫,臨床高血壓幹預治療證實,當食鹽攝入增加時,血壓就升高,如果每天食鹽攝入量減少2.4毫克,健康人的平均收縮壓下降2.3個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1.4毫米汞柱。

  而且50歲以上的人和家族性高血壓的人,其血壓對食鹽攝入量的變化更為敏感,膳食中的食鹽如果增加或減少,血壓就會隨之改變。高鹽飲食還可以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變成晝高夜也高,發生心血管以外的危險就大大增加。超重和肥胖者的血壓對食鹽更敏感。

  鉀對血壓的影響和鈉相反,鉀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而降低血壓,還能增加尿裡面的鈉含量來調整鈉鉀比值,從而降低血壓。

  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預防控制研究組去年做了全省代謝症候群患病率調查,涵蓋全省15個縣(市、區)7222戶家庭的17437名成年常住居民,發現浙江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3.56%,基本上5個人當中就有一位得了高血壓。

  

  少吃炸雞、牛肉乾、火腿腸

  多吃黃豆、香菇、土豆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我們列出幾種含鈉量特別高和含鉀量特別高的食物(以100克食物含鈉鉀量的劑量來算)——

  鈉:火腿肉8612毫克、蝦醬4585毫克、奶酪1598毫克、牛肉乾1529毫克、燻草魚1292毫克、西式炸雞1263毫克、火腿腸1119毫克。

  鉀:幹銀耳155毫克、黃豆1503毫克、幹冬菇1155毫克、幹木耳757毫克、蕎麥401毫克、竹筍389毫克、馬鈴薯342毫克、雞胸肉338毫克。

  省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監測所章榮華所長說,從2008年起,衛生部啟用《食品營養標籤管理規範》,要求食品的包裝袋後面標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五個指標,大家可以在吃之前留意它的鈉含量,算算每天自己要攝入多少鈉。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飲食中的鈉與鉀
    點擊查看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低鈉高鉀飲食可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病發生風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成人年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5克,鉀攝入量應≥3.5克,兒童每天的食鹽和鉀攝入量需根據其能量需求和年齡而定。
  • 中國食鹽量世界第一 「高鈉低鉀」遭痛批
    01.講研究前,咱先來了解一下鈉和鉀小編知道看完上面的,很多人該問,你一口一個鈉,不就是鹽嘛。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理念,各位默默攝入的鈉才會那麼驚人。文中給到了一張令人窒息的表(表1),光一顆鹹蛋裡就有2.7 g鈉,也就是一天倆鹹蛋就超標了。
  • 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3大因素導致的高血壓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的症狀了,那您知道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平時我們應該怎樣去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呢,血壓高吃什麼食物可以有效的降壓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1、遺傳因素高血壓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約60%的高血壓患者有高血壓家族史。
  • 高血壓的「元兇」被發現,並非食鹽,而是它,忍住就是硬道理
    身體攝入糖分過多,會導致體內的胰島素升高,便會讓身體中儲存更多的鈉元素,這樣只會讓血壓升高,不降低鈉鹽,主要是含有的鈉元素比較高,經常食用這類鹽血壓也會飆升。所以真正引發血壓升高的並不是食鹽,應該控制含糖量,含鈉鹽等食物的攝入。以下這幾類食物也屬於隱形眼食物,希望你趕緊拉入黑名單。
  • 鈉含量缺乏限定標準 精加工食品都是「鹽老虎」
    服務篇  看透食品標籤 避免「超量攝鈉」  不可否認,鈉是肌肉和神經保持正常功能的必要物質。然而,鈉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腎病、胃病等多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人每日鈉的攝取量2000mg,FDA指南則建議每天鈉攝入量應少於2400mg(約一小匙食用鹽)。  專家指出,目前大部分人鈉鹽攝入量過多,要想儘可能地做到少攝入鈉,則需要從多個細節入手。  別被食品標籤迷惑  選購食品時注意觀察標籤,了解鈉含量,是避免攝入過多鈉的第一步。
  • 預防中風和心梗,家中要換鹽,改變高鈉低鉀現狀
    咱們同胞的平均鈉攝入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攝入量上限的2倍以上。有研究指出,70歲以下國人的致命性中風,幾乎有30%可歸因於高鈉飲食。咱們的飲食特點是,鈉的來源中,70%是烹飪用鹽。因此,有學者根據最新的科研結論提出倡議,鉀鹽替代是潛在的減鈉策略。那麼,家中如何換鹽?
  • 吃鹽太多太少對身體都不好 世衛:每天鈉攝入量應控制在2克內
    &nbsp&nbsp&nbsp&nbsp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新發表的成果顯示,將鈉攝入量控制在每天3至5克的範圍內有益於心血管健康,過多或過少都有可能造成潛在的健康風險。每天吃鹽超過12.5克的人群,控制一下會更健康。
  • 豆類食物含鉀多、奶製品鈣量豐富 補足鉀鈣鎂控血壓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唐墨蓮  眾所周知,血壓高的人應該限制鈉的攝入量。鮮為人知的是,補足鉀、鈣、鎂這三種礦物質對緩解高血壓也有一定幫助。  鉀。鈉和鉀就像兩個勢均力敵而又互相制衡的戰友,鈉在細胞外,鉀在細胞內。
  • 飯菜太鹹多喝水無濟於事 多運動出汗助排鈉
    建議食用低鈉高鉀鹽:國際預防醫學界公認,食用低鈉鹽,尤其是對中老年人,可預防高血壓,減少腦卒中、心臟病、慢性腎病的發病。 運動降壓很有效:運動一小時,出汗達1.2升,而每1升汗液裡,就有3克的鈉離子。 4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全球一年410萬人死亡歸因於食鹽攝入過多。
  • 高血壓不能吃鹽?導致高血壓2個真正原因,改善3問題可治癒高血壓
    導讀:高血壓是高發的慢性病之一,有數據統計表明,僅僅是中國患高血壓人群就達到了2.4億人,而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長。如今最威脅心腦血管最主要的慢性病無疑是高血壓,確診了高血壓之後就再也無法擺脫降壓藥物,只能通過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 蛋白質攝入過多有哪些危害?
    運動員蛋白質需求的估計值一般在1.2-1.7克蛋白質/千克體重的範圍內,而正在進行力量訓練、舉重或健身的人處於這一範圍的較高端。蛋白質攝入過量有沒有健康危害,目前營養學界還沒有定論,注意,營養學界還沒有定論。
  • 高血壓的人,怎麼做才能預防腦溢血?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高血壓是常見病、慢性病,高血壓的危害在於引起靶器官的併發症,比如說你所提到的腦溢血其實專業的名詞是腦出血。如何預防腦出血?生活中要注意什麼?其實道理很簡單。高血壓是矛,腦動脈是盾,盾之所以會破裂,無非就兩個原因,一個是矛太鋒利的了,另外一個是盾不夠結實。對應的就是血壓太高,或者動脈太脆弱。
  • 糖和鹽,究竟誰才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2、高鹽(高鈉)攝入能引起水鈉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同時細胞內外鈉離子水平的增加可導致細胞水腫,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血管腔狹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壓升高。美國心臟病學雜誌》有一篇文章曾報導過,其實糖也是高血壓的誘因。
  • 高血壓的「誘因」被發現,並非食鹽,而是它,建議中老年人少吃
    任何食物如果沒有鹽的點綴,將失去色彩,但是鹽分攝入過多也會導致體內無法達到平衡狀態,也就表明高鹽飲食也是誘發高血壓的因素,其中在我們生活當中,高糖精細碳水鈉鹽也是導致血壓飆升的誘因。2、各種麵包在市面上無論是全麥麵包還是其他口味的麵包,在製作過程中都會加入奶油植物油來增加口感,這還會放入一些鹽,這些食物都會導致鈉元素攝入過多,不利於血壓穩定。
  • 海鹽、低鈉巖鹽、醃製鹽、竹鹽、高鉀鹽……究竟有什麼不同?終於...
    日常生活中想要製作美味佳餚各種調味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食鹽更是重中之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賣的各種食鹽也是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現代人由於食鹽過多在某種意義上>會增加患高血壓和胃癌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病風險正因為如此「控制鈉鹽的攝入量」成了很多人關注的事除了在飲食中減少食鹽量以外選擇不同品種的食鹽也是不錯的辦法那麼海鹽、低鈉巖鹽、醃製鹽、竹鹽、高鉀鹽……到底有什麼區別?
  • 醫生提醒:「高血壓」最怕這樣吃水果,吃對水果,血壓穩穩的下降
    的確,蔬菜水果含水量高,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飽腹感強,可以避免總熱量攝入過多,有助於控制體重、降低膽固醇。此外,一些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可促進體內鈉離子排洩,有助於控制血壓,可以說是高血壓患者的「保護傘」。
  • 低鈉鹽和普通鹽到底有什麼區別?血壓偏高的人應該吃低鈉鹽嗎?
    導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養生大部隊中也意識到了健康對於自身的重要性,畢竟健康的身體才是本錢,才能讓自己更好的工作以及生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有意的進行控制,飲食做到以清淡為主,因為當人體攝入過多的鹽之後就會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影響腎臟能力。
  • 脂肪攝入太少,也容易對身體健康不利?健康吃油記住一個標準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有研究表明,脂肪攝入佔膳食總熱量的35%的人,死亡率比脂肪攝入佔總熱量的10%的人要低23%。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基本相當,甚至脂肪攝入較多的人群中風的機率更小。所以脂肪攝入太少的人不僅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反而可能對我們的健康不利。
  • 上海市民膳食結構欠合理,鈉攝入過多,超重肥胖問題突出
    核洩漏到底會不會對上海有影響?上海市疾控中心接到了快速評估的任務。作者 | 應琛2003年那場波及全球的SARS疫情,讓「疾控」二字真正走進市民的視線,那些穿著白色防護服、戴著面罩的疾控人形象備受人們的尊敬。不光是疫情來臨之際,以防控疾病、促進健康為目標的疾控工作時刻就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