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號的一次科學打洞

2021-02-26 NASA愛好者

2018年2月26日,好奇號火星車使用一種新的鑽洞方式,在名叫Lake Orcadie的地方鑽洞,這是好奇號火星車鑽頭出問題一年多後的首次鑽洞。

Credits: NASA/JPL-Caltech/MSSS

好奇號:「這是一次科學打洞。自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我在火星鑽洞15次。」

設計的鑽頭使用兩個手指狀的穩定器,使其可以在巖石上穩定工作。然而在2016年12月,鑽頭的一個關鍵部分停止了工作,一個有毛病的電機使鑽頭不能在穩定器之間伸縮。

好奇號之前的15次鑽洞

Credits: NASA/JPL-Caltech/MSSS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地球上的工程師團隊們將鑽頭伸出穩定器,但電機的問題依然存在,這個地球團隊帶來一個新的挑戰,在不需要穩定器的情況下,我的探頭能否在火星環境下工作?

好奇號新舊鑽探方式對比

Credits: NASA/JPL-Caltech/MSSS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師團隊們使用地球上我的」雙胞胎「車車,加班加點(包括周末和假期),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設計出了一個新的鑽探方法,並首次在火星上進行了測試。所以說,這是一次科學打洞。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由塵埃綜合整理。

一點鼓勵支持

相關焦點

  • 美·NASA·好奇號火星車到達火星第3,000天
    美國南加州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機器人操作員仔細地繪製了每一次駕駛的地圖,以確保好奇號的安全。好奇號在它逐漸爬升期間不斷有發現新發現。好奇號(Curiosity)的團隊之前在大風火山口(Gale Crater)中曾見過板狀巖石,但很少形成如此優美的臺階組合。
  • NASA火星探測3000天:「好奇號」登陸火星8年,有哪些奇異景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火星探測器在「紅色星球」上已經默默地、孤獨地工作了大約8年。地球上的2021年1月12日被稱作機器人好奇號登陸火星後的第3000個火星日(Sol 3000)。
  • 毅力號火星車帶著鑽機去火星打洞
    「火星2020」的著陸方案和好奇號火星車一樣,包括降落傘、下降飛行器和一種被稱為「天空起重機」的方法。當然,「火星2020」也不是完全沿用「好奇號」的著陸技術,而是採用了一些新技術,可以達到更高的導航精度和更豐富的數據回傳。為此,「火星2020」任務小組打算採用新的方法,讓「毅力號」降落到儘量接近目標區域的位置。這項技術稱為「距離觸發」,可以把橢圓形預定著陸區的尺寸減小50%以上。
  • 沒問題,NASA員工在家操作好奇號火星車
    在這兩種情況下,命令都通過NASA的深空網絡傳輸到「好奇號」。深空網絡是NASA用於與太空飛行器通信的全球性大碟形天線網絡。好奇號周圍環境為了決定使用哪種導航方法,NASA開發了一種可視化程序(RSVP),它通過好奇號上的避險照相機拍攝好奇號的周圍環境
  • 「好奇」號發現火星古綠洲
    這幅圖景正在美國宇航局「好奇」號漫遊者的科學家面前徐徐展開。想像一下,蓋爾隕石坑的地面上點綴著池塘,這是一個寬150公裡的古老盆地,「好奇」號正在進行探索。水流可能曾衝擊隕石坑的牆壁,衝向其底部。如果通過快進觀看歷史,你會發現這些水道先是溢出,然後乾涸,這個循環可能在數百萬年裡重複了無數次。「好奇」號的科學家在近日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的論文中描述了這樣的景觀。
  • 好奇號在火星打了兩個孔洞,解開了火星生命之謎,它發現了什麼
    在這7年的出徵歲月裡,好奇號可謂是戰功卓著,它曾拍下大量火星日偏食的照片,發現了火星地表的遠古河床,計算出火星土壤中有2%的成分是水,探測出火星大氣中甲烷含量的細微變化等等。雖然它的系統曾經出現故障,但大難不死的好奇號又為人類帶來了不可思議的驚喜。
  •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再次移動
    周末,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好奇號火星車行駛約197英尺(60米)到達一個名為Lake Orcadie的地點,將其總裡程數推到12英裡(20公裡)以上。這是好奇號自9月15日遇到記憶異常以來最長的一次行駛。這款火星車於10月3日改用備用電腦,稱為Side-A電腦。
  • 「好奇號」火星車崩潰了,但它又能正常工作了
    今年2月15日,好奇號遭遇了技術故障,自動進入安全模式,這讓任務控制人員感到有點害怕。幸運的是,截至2月28日,好奇號的科學小組報告說,在將其重新上線並進行一系列檢查之後,好奇號狀態良好,準備恢復正常的科學探測。在安全模式下呆了幾天後,月球車於2月19日重新上線。
  • 好奇號
    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於2018年6月15日拍攝的自拍照,火星上沙塵暴肆虐,天空顯得相當暗淡。今天(2020年8月6日)是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登陸紅色星球八周年紀念日。好奇號於2011年11月發射,並於北京時間2012年8月6日13:31降落在大風火山口內,啟動了原計劃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造價25億美元的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的正式名稱是火星科學實驗室,其主要目標涉及評估火星是否曾經支持過生命的存在。截止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好奇心在大風火山巖中發現了複雜有機化學物質,即生命的基本組成部分。
  • 火星上來了好奇號
    ↑↑點上面藍色小字 | 關注↑↑我們是中科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與日本知名科普雜誌Newton
  • 太陽劇烈活動影響火星 好奇號暫休眠(圖)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隨著太陽爆發產生的大量帶電粒子衝向火星,正在火星表面工作的好奇號火星車暫時進入了休眠狀態。  儘管好奇號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了嚴酷空間環境的因素,然而由於這輛火星車前不久剛剛經歷過一次計算機故障事件,因此此番它的操控者們還是決定讓它暫時切換到休眠狀態以確保安全。
  • 美國好奇號在火星發現神秘巨石:非同尋常
    2012年8月登陸後,好奇號(Curiosity)已經在火星表面逗留8年,且至今還服役正常,時不時傳回科學資料。據外媒報導,12月6日,NASA披露了好奇號的一項新發現,一顆奇異的、位於火星表面的巨石。好奇號研究小組形容這塊石頭是巨大、光亮。
  • 好奇號火星車終於迎來了10天小長假
    【ALENG 自媒體】8月28日晚間自媒體專稿,秋高氣爽,瓜果飄香的季節,當全國的小學生耷拉著腦袋,背著沉重的書包,步履艱難地邁進學校大門的時候,遠在億萬公裡之外的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顯然比這些可憐的地球人類更加開心,因為在苦苦等待了兩年多之後,好奇號終於迎來了一次難得的小長假
  • 「火星車」好奇號測量山的重力
    在「科學」雜誌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他們如何重新利用用於驅動好奇號探測器的傳感器,並將其轉換為重力測量儀,用於測量重力的變化。這使得他們能夠測量夏普山(Mount Sharp)下部巖層的微弱引力。夏普山距離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底部5公裡,好奇號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攀登。結果如何?事實證明,這些巖層的密度遠低於預期。
  • 火星上的「好奇號」現在在幹嘛?
    好奇號火星車於2011年11月發射,2012年8月抵達火星展開探測,首要的目標是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展開探測。從圖片中看,好奇號火星車就像是一個「小傢伙」,其實好奇號火星車高度2.1米,寬度2.8米,長度3米,車輪的直徑就有半米,機械臂長達2.1米,整個車身在地球上重0.9噸,看吧,這可不是一個小傢伙。
  • 科學網—南方周末:「好奇號」的七分鐘
    Damian Dovarganes|東方IC|圖 白宮科技顧問Holdren(左二)來到火星科學實驗室祝賀好奇號成功著陸。 噴氣推進實驗室很快又發布了新的視頻,這一段叫做「好奇號已經登陸」。這個兩分鐘的視頻延續了之前的科幻電影風格,讓整個任務看起來就像是系列影片。 「好奇號」探測器重達1噸,像是一輛小型SUV,帶有10臺科學儀器,是人類迄今送往火星的最大、最先進的探測器。
  • 全副武裝的「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呆了八年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在未來能夠來一次太空旅行在「好奇」號在火星表面行進時,MastCam 能夠獲得很好的視野。MastCam 拍攝的照片將幫助任務組驅動和操控「好奇號」。」號的主車身上,負責拍攝「好奇」號降落火星地面過程的影像。
  • 圖解「好奇」號火星車如何降落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報導,其研製的最新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將於8月5日登陸火星表面,是否能成功登陸取決於高科技精密儀器和精確的計時。具體「好奇」號是如何登陸火星的,還是讓我們通過圖解來看看。
  • 好奇號照片顯示,火星有一隻「飛鳥」飛過,讓人懷疑好奇號在地球
    也不是勇氣號,而是以核電池為動力的好奇號。最近,好奇號又在火星上拍攝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物體:一隻「飛鳥」。在火星經歷了2000多個日夜後,好奇號捕捉到上萬張精美絕倫的火星照片,這些照片一直被美國科學家看成是人類探索外太空最珍貴遺產,這些照片中有一些看起來比較奇怪,其中有張照片顯示出一個類似人形的物體坐在一塊巖石上,另外還有多張照片也顯示多個似乎被人工打磨過的生活用品。
  • 好奇號又在火星上拍照,這次拍的是地球,連月球都被它拍進去了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科學期刊6月16日的科學報告指出,日前,在火星上執行任務的「好奇號」火星車又為地球傳回了新的照片,只不過這次傳回的並不是火星表面的照片,而是好奇號在仰望天空的時候,拍攝下來的地球,一同被拍攝下來的還有金星,在火星上看起來,它們都不過是遠方的一個「小亮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