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鼻腔滴入可起到免疫效果動物活體實驗證實

2020-09-05 娛樂天地秀


據《自然》網站近日報導,通過在實驗室小動物身上進行活體實驗,美國和中國兩組科研人員發現,在鼻腔滴入候選新冠疫苗可起到免疫效果,且可能比傳統注射疫苗方式更有效,有望在疫苗投入使用後,更高效地提供給大眾使用,其社會效益不可小覷。

為實施鼻腔接種實驗,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設計了一種可編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候選疫苗,新冠病毒正是通過這種刺突蛋白結合宿主細胞完成感染過程。研究人員將疫苗注入經生物工程改造後、具有該蛋白所對應人體受體的小鼠體內。

經記錄觀察發現,注射疫苗後,暴露於新冠病毒之下的小鼠肺部並未發現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但其中確實檢測到了少量病毒RNA。相比之下,鼻腔接種疫苗的小鼠體內並未檢測到病毒RNA,結合其他證據證明鼻腔接種疫苗可以達到完全免疫。

與此同時,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團隊採用另一種可編碼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疫苗,在恆河猴身上進行了實驗,研究人員發現,鼻腔接種與傳統注射方式一樣,可以起到防止病毒感染的效果。在實驗結束時,接受了不同劑量注射或滴鼻免疫的恆河猴的氣管、支氣管等9個位點採樣檢測病毒核酸,結果均為陰性。相比之下,未接種免疫疫苗的猴體內不同位置均檢測到了高載量病毒。

研究人員表示,鼻腔接種方式的發現能使人們自行滴入疫苗,從而使得疫苗接種更為方便易行;同時,滴鼻免疫的方法有望減少腺病毒載體本身帶來的潛在免疫問題,實現更佳的免疫效果。

(轉載: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CDATA[動物活體實驗證實 新冠疫苗鼻腔滴入可起到免疫效果]]>
    6231360552b69755919df481dae4eca852d9d231d0http://stock.10jqka.com.cn/20200826/c623136055.shtml2020-08-26 05:12:152020-08-26 18:54:332020-08-26 00:00:0011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據《自然》網站近日報導,通過在實驗室小動物身上進行活體實驗,美國和中國兩組科研人員發現
  • 英國《自然》雜誌:中美疫苗賽跑路上意外一致的重大發現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文章說,通過在實驗室小動物身上進行活體實驗,美國、中國兩組科研人員各自發現,有一個方法,可以在接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後,達到完全免疫的效果。《自然》8月21日發表文章說,在鼻腔滴入候選新冠疫苗可起到免疫效果,且可能比傳統注射疫苗方式更有效,有望在疫苗投入使用後,更高效地提供給大眾使用,社會效益不可小覷。
  • 強生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優異,我們與病毒的生死之爭從未停止
    近日,美國強生公司在其官網上宣布,其研發的腺病毒26(Ad26)載體新冠疫苗在動物試驗中表現良好,可以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誘發穩定的免疫反應,有效預防病毒感染,並且只需接種一次。此外,據強生透露,公司計劃在今年9月下半月開始大規模的3期臨床測試。
  • 《科學》雜誌:中國新冠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科興公司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其在獼猴中起到了很好的保護感染作用。圖片來源:新華社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次有論文顯示,新冠疫苗能夠在動物中起到保護作用。從這一點來說,開發新冠病毒疫苗要相對簡單,至少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新冠病毒並沒有特別棘手的靶標,而且突變相對緩慢,這意味著免疫系統能夠對其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在新研究中,為了獲取更適合接種的疫苗,研究從11名病人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獲取了新冠病毒樣本,用於測試臨床前抗體中和效果以及疫苗測試模型。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噴一噴就防新冠,法科研團隊找到新冠剋星!年底出成品就差錢
    一個夏天過去,本來已經趨於緩和的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死灰復燃」,讓人不禁擔心即將到來的秋冬季不好過。 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除了疫苗,法國研究團隊又發現了一款特殊的的「靈丹妙藥」!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mRNA疫苗技術始於1989年,是人工製備的一段可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經過啟動子、密碼子等優化,可作為疫苗使用,激活體液和細胞免疫。隨著納米載體技術的發展,將mRNA疫苗包裹入納米顆粒中,可獲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提高疫苗穩定性,增加免疫途徑(如靜脈注射)。
  • 中國團隊《Science》發文,首次公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5月6日,Science發布了一篇名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inactivated vaccine for SARS-CoV-2》(《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的論文,首次公開了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 已有疫苗遞交臨床試驗申請,國內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疫苗研發重要進展:已有機構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材料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介紹,國內新冠疫苗研發從五大技術方向推進,包括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其中,第一批確定的9項任務都已完成臨床前研究的大部分工作,即動物有效性、安全性研究。
  • 《柳葉刀》發文,這家中關村企業研製的新冠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
    論文顯示,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Ⅱ期臨床試驗中,該疫苗兩劑接種28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在浙江省疾控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單位的合作與大力支持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不斷提速。
  • 京企研製新冠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
    論文顯示,疫苗可觸發快速免疫反應,Ⅱ期臨床試驗中,該疫苗兩劑接種28天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0%以上。克爾來福由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今年4月起開展臨床試驗,目前正在開展臨床Ⅲ期試驗。論文指出,全世界迫切需要能夠有效預防新冠病毒的疫苗。
  • 中國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編譯)5月9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科興生物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已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實驗中安全有效。此信息也已發布在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雜誌上。
  • Cell子刊:新冠病毒D614G突變不僅沒有影響疫苗保護效果,反而對疫苗更敏感
    例如現在流行的主要毒株G614,在出現短短幾個月後迅速佔據了主導地位(圖1),已有多篇文章證實該突變會增強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疫苗作為對抗病毒的最有力武器,大家自然擔心這個突變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效果,之前的分析認為,該突變雖然位於S蛋白上,但處於病毒進入細胞的最關鍵區域RBD之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現在基於實驗的實錘證據來了,G614突變不僅沒有影響疫苗的效果,反而對疫苗更為敏感!
  • 英國將試驗吸入式新冠疫苗:直接把疫苗用噴霧器噴進口中
    英國將以向呼吸道噴射的方式對兩種在研新冠疫苗作臨床試驗,以期驗證這種施用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兩種疫苗分別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和牛津大學研發,現階段正在做肌肉注射臨床試驗。帝國理工學院14日在聲明中說,試驗人員將把疫苗用噴霧器噴進受試者口中,直接作用於呼吸道,檢驗安全性和有效性。主持吸入式臨床試驗的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系專家克里斯多福·邱說,從鼻腔噴入流感疫苗被證實可以有效免疫,需要研究新冠疫苗直接作用於呼吸道是否也能起效。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科技抗疫
    科技抗疫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入榜理由4月20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秦川團隊領銜的團隊,在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上傳研究文章。這是目前為止公開報導的第一個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動物實驗結果。該疫苗可在小鼠、大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誘導SARS-CoV-2特異性中和抗體。
  • 自體實驗研製的新冠疫苗,能放心接種嗎?
    如今的新冠疫情時代,各國爭相研發疫苗,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把自己當「小白鼠」,拿自己做醫學試驗。不過,我們真的還需要「勇於獻身」的自體實驗嗎?自體實驗研製出來的新冠疫苗,我們能夠放心接種嗎?撰文 | 小葉新冠肺炎全球肆虐10多個月,確診感染人數逾4千萬,死亡人數逾110萬。
  • 較真丨單次注射就產生抗體的mRNA新冠疫苗,會是最大希望嗎?
    而在此之前,來自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科研團隊也設計了一款mRNA新冠疫苗,相關的動物實驗數據發現單次注射該疫苗就會產生抗體。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疫苗研究已經有很多解讀,我們重點來看看上海團隊的mRNA新冠疫苗。 1. 上海團隊的mRNA疫苗,目前有什麼結果?
  •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新冠疫苗|試驗|臨床|研發|基因|-健康界
    新冠疫苗出來了,你會去打嗎?近期,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新聞頻繁刷屏,國產新冠疫苗即將進入市場,你會去打嗎?在這一階段中,需要獲得免疫原(對人體無害但能讓人體產生免疫保護屏障的物質),包括獲得活病毒分離相關的亞單位、確定免疫原性、評估擬作為免疫原物質的安全性、評估免疫保護指標及免疫保護效果、評估是否應用佐劑等等。需經過要反覆的研究、修改流程、檢測結果,確認疫苗是否理論可能有效。在確定免疫原性後,即開展臨床前研究階段。
  • 突發:世衛證實新冠病毒變異,或致疫苗無效?
    ,通報了關於新冠疫情的最新情況:水貂感染新冠病毒變異後可再傳回人類,但仍是同一種病毒,目前還沒證據顯示會對疫苗有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初步研究表明,與非突變型病毒相比,第5組中的這種病毒對抗體敏感性降低,已在實驗室實驗中得到證明,這一發現令人擔憂,因為它削弱人體形成抗體的能力,可能會對新冠肺炎疫苗產生影響。對cluster 1病毒的檢測,沒有發現降低的抗體敏感性的證據。cluster 2–4還在測試敏感性,這些研究還需要花費數周時間。
  • 以利用免疫顯性抗體表位開發新冠疫苗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確認部分免疫顯性抗體表位有望用於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並相信該疫苗可能阻止疫情再次暴發。相關研究發表在《MDPI疫苗》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