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域撈出日本沉船,日本喊話:它屬於我們!中國大度還了一件

2021-01-09 扒拉筆跡

很多人都看過喜劇電影《舉起手來》,它的第二部叫《追擊阿多丸》,講述的是我國正義力量與偷運中國珍貴歷史文物的日軍,在一艘名叫「阿多丸」的貨輪上鬥智鬥勇的故事。電影中的阿多丸,其實原型就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艘日本遠洋遊輪——阿波丸號。

1945年3月28日,"阿波丸"號像往常一樣離開新加坡,踏上了回國的航程。這艘船共搭載了2009名乘客,但也裝載了很多神秘的貨物。後來得知,日本違反了與美國的協議,除了救援物資外,還私自將6000噸彈藥等戰爭物資運上了阿波丸。

4月1日,阿波丸行至福建平潭牛山島以東海域時,正值深夜,海面漂浮著濃重的海霧,能見度很低。美國潛艇"皇后魚"號正在該海域巡邏,發現阿波丸正在行駛,皇后魚船長拉夫林通過聲納認定這是一艘日本軍艦,並下達了攻擊命令。

晚上11點,四枚魚雷擊中了"阿波丸"號,這艘巨大的遊輪在三分鐘內迅速沉沒。10分鐘後,當皇后趕到現場時,勞克林意識到,他可能撞的不是軍艦,而是一艘補給遊輪。但那時船已經沉沒,海面上漂浮著橡膠和重油,奇怪的是,倖存者拒絕了美國潛艇的救援,想要和遊輪生活在一起。最終,2009名乘客中,美國只救出了一名昏迷不醒的廚師。

"阿波丸"號沉沒後,美日雙方討論了此事,美國同意賠償,但要等到戰爭結束後。然而,日本在二戰結束投降後,放棄了索賠的權利。此後,兩國政府對此三緘其口,絕口不提,只留下一個又一個的謎團。

直到1977年,中國才決定實施"阿波丸"號的打撈作業。打撈行動歷時近3年,出動潛水員600人,水下爆破650次,打撈物資5418噸,總價值5000多萬元。此外,還發現了368具日本人的屍骨。

但日本士兵押送的傳說中的阿波丸上的5噸黃金卻無處可尋。西方國家提供了"阿波丸"號駛離新加坡的照片,照片顯示日本人在遊輪上將黃金裝進板條箱,但不知什麼原因,黃金似乎隨著"阿波丸"號的沉沒而消失在大海中。

打撈工作結束後,日方對這些物資的下落有爭議,認為這些物資屬於日本,應該歸還日本。但中方不予理會,因為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阿波丸"號沉船在中國海域,屬於中國主權。

儘管如此,中方還是向日本歸還了一件東西,那就是368具日本人的屍骨。通過上海紅十字會,中方將屍骨歸還給日本紅十字會,讓沉沒在外國海域的日本人終於在多年後重返故鄉。

相關焦點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1945年4月1日,阿波丸在途經中國福建省牛山島海域時,被美國皇后魚號潛艇誤認為是戰艦擊沉。在這次行程中,尼克森向中方提供了有關阿波丸沉船的重要情報,希望和中國合作展開打撈。之後,日本、德國等多個國家也紛紛提出了要和中國聯合打撈阿波丸沉船的方案。
  • 我國海域發現一價值50億的日本沉船,美國想共同打撈,中國:沒門
    中國還有四大海域,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自北向南呈弧狀分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我國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 可以說每一片海域都有可能存在價值連城的珍寶,不過能夠打撈出來的沉船卻是寥寥無幾。今天要說的這艘我國福建發現的價值50億的日本寶船,則是與二戰有關,美國曾想共同打撈,我國:沒門。
  • 一艘價值50億的沉船,美國和日本爭相打撈,最後卻被中國撈上來了
    在二戰時期,日軍的一艘裝載40噸黃金、12噸白銀、40箱左右的珠寶文物以及數千噸其他物資的遠洋油輪在我國福建省平潭牛山島以東的海域,被巡航的美軍潛艇擊沉,一應物資盡皆沉於海底。當時阿波丸號僅僅是用來運輸救援物資,可是日本政府卻偷偷的裝載數千噸的彈藥和其他的戰爭物資,這一違背協議的做法惹的美國強烈的不滿。
  • 我國東海打撈1艘日本沉船,竟有中國失蹤文物,日本卻說還給他們
    電影講述了1945年,日軍投降後,郭達飾演的廚子機緣巧合下登上了運送日本傷兵回國的貨船,卻意外發現此船真正的目的是將日軍劫掠的中國文物偷運回日本。為了不讓文物流失海外,郭大叔一夥齊心協力炸掉了日本貨船,將文物成功留在了中國的海域之內。這是中國非常優秀的一部抗戰題材的喜劇電影,但是觀眾們在享受電影帶來的歡笑時,卻往往會忽略一個事實。
  • 中國漁民戰鬥力十足,美國在中國海域投放的探測器盡數撈走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老百姓的愛國情結自然是毋庸置疑,在抗日戰爭時期,人人抗日,婦女小孩夠竭盡全力的幫助中國部隊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因此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僅是中國軍隊的勝利,更是全國人民的勝利。
  • 釣魚島屬於中國!中國要求日本對其闖入釣魚島捕魚的行為進行約束
    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即便如此,我們對於領土的權益,絕對不會輕易拱手相讓他人。釣魚島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它的歸屬權,中方一直都很堅定。任何沒有經過中方允許的船隻抵達這裡,都屬於侵權舉動。日本媒體報導稱,中方政府通過外交方式,告知日本漁船來到釣魚島附近海域作業,屬於侵犯中國領海的行為,所以要求對方漁船禁止再次進入,同時中方要求叫停日本為釣魚島改名。
  • 日本船隻載40噸黃金,被美國擊沉在福建海域,搜尋未果真相如何
    因為珍珠港偷襲事件美國對日本群情激憤,美國海軍的軍艦和潛艇四處在太平洋海域的遊弋,尋找著獵物以報一箭之仇。 只要是日本的船隻,無論軍用還是民用,一旦出現在公海上並被美軍捕捉到,下場必然是被擊沉。 當時的日本,除了佔據中國的一大片領土外,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幾乎都是它的佔領區。
  •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抵達曹妃甸海域 探寶古沉船
    河北省考古部門在初步調查後,在東坑坨海域共發現了兩艘古代沉船,初步判斷東坑坨1號沉船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國時期的銅皮木船。但該船屬於什麼性質結構,所屬的具體年代,是商船、民船,還是客船,船上載有什麼東西,一切懸而未決。
  • 漳州附近海域海底沉船文物遭團夥盜撈 警方千裡跨省破案
    近日,在福建、江西兩地公安機關協作配合下,省海警局成功偵破一起特大盜撈海底文物案
  • 福建打撈滿載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40噸黃金卻神秘失蹤,真相如何
    它的每一處細節都是按照軍艦級別施工,載貨量已經大大超出一艘民用貨輪的需求,在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航行中,艦上全部軍事化管理,船艙底部暗藏40噸黃金及大量軍火,甚至私匿中國國寶。  阿波丸號象徵著日軍捲土重來的帝國野心,但它服役僅4天便轟然沉船,對於1945年的日軍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1977年,福建正式啟動打撈阿波丸號的工作。
  • 日本巨輪沉入福建海底,中國花費4年撈出大量寶藏
    古往今來,沉船事件數不勝數,一說到這類事件,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鐵達尼號,時隔百年,這艘沉船仍然滯留海底,當地人們也想將其打撈起來,但是因為長時間的浸泡,這艘巨輪不碰則已,如果受到外力幹擾很可能成為一把粉末,無數人為此遺憾不已。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沉船事件鮮有人知,在二戰時期我國海域附近就曾發生過一起非常慘烈的沉船事件,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
  • 中國神秘北緯30°,神戶丸號沉船之謎
    說道神秘的北緯30°,大家都能想到很多離奇的世界未解之謎,例如百慕達、金字塔、三星堆、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龍三角洲等等史上出現無數神秘事件的地方,而在中國,也有這麼一個地方,碰巧也出現在北緯30°上,且讓人們談之都聞風喪膽,它就是位於九江老爺廟的鄱陽湖水域,被譽為中國的百慕達。
  • 日本又借「釣魚島問題」挑釁中國,外交部: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
    【環球時報記者 蔣豐 劉軍國 邢曉婧 程 東 陳洋】「日方通過所謂『更名』議案,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是非法的、無效的,不能改變釣魚島屬於中國的事實。」針對日本衝繩縣石垣市議會22日通過議案,將釣魚島(日本稱為尖閣諸島)的「行政區劃」名稱由「登野城」改為「登野城尖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做出上述回應,並表示中方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 日本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海域,美國希望能一起打撈,被我國直接拒絕
    日本的阿波丸號油輪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日本人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建造了它,當時的日本狼子野心,他們還做著稱霸整個亞洲的美夢,所以整個阿波丸號完全就是按照軍事性能打造的,它根本上就是一艘軍用運輸艦。阿波丸號製造完成之後,日本人還非常的驕傲,他們把這艘遠洋油輪稱為是不沉之艦。
  • 二戰時阿波丸號被擊沉,被救日本兵為何全部自殺?打撈後真相浮現
    在打撈之際,人們的猜測有點駭人聽聞,其質疑船上裝的是中國的北京人頭骨。然而當沉船貨物升上來之後,人們最先發現的並非猜測中的人頭骨,因此這件事情在當時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令人猜測不透。阿波丸號工作起始在二戰期間,當年它經過中國福建鄰近海域的時候,突然被美國戰鬥船艦襲擊,接著不幸被擊沉,而船上的日本兵們並沒有自救的意思,很奇怪的跟著船艦沉入海裡尋死,然而趕來的救援隊還是救起了不少落水日軍,可惜這些日軍被救上來後又怪異的統統選擇再次自盡了。事後,通過數據顯示阿波丸號船艦的全體人員均逐一死亡無人生還,而船上到底搭載著什麼東西,始終成了一個謎。
  • 耗資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打撈上來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
    日本侵華多年,在中國搜集了無數金銀財寶。1945年,日本戰敗前,就想著把在中國採刮的40噸黃金運回日本。當時日軍通過「阿波丸」號將黃金運回日本,但在福建省附近,「阿波丸」號沉沒,價值50億美元的40噸黃金不翼而飛。
  • 美公司從大西洋沉船上撈出價值5億美元財寶(圖)
    裝有出水的金銀幣的箱子堆積如山  人民網5月19日訊美國奧德賽海洋勘探公司日前從大西洋海底一艘沉船上打撈到約50萬枚金銀錢幣和其他珍貴古董,其總價值高達5億美元以上。這是人類從沉船上撈出的最大一筆財富。據悉,奧德賽公司最近發起的海洋打撈計劃代號「黑天鵝」。這個項目利用小型遙控潛艇共打撈出總重超過17噸的先人財富。
  • 日本文部大臣:日本還需要中國
    日本新華僑報網3月4日文章 原題:日中應通過尋找利益交匯點改善關係人生,時常會有不幸。對於有些人來講,不幸是人生的轉折點,並成為其人生的立志點之一。應該說,日本安倍政權59歲的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屬於這樣的人。說起來是50年前的事情了。
  • 中國漁民為何總「撈」過界?(組圖)
    北海道漁場位於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的交匯處,在該海域內: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面,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從而使這片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另外,此處的寒暖流交匯還產生了天然「水障」,阻止魚群遊出,使得魚群能夠匯聚在北海道附近的海域。
  • 日本諾貝爾獎現在多於中國很正常,但未來屬於中國
    同學們不妨把它理解為圍繞著諾貝爾獎這個大IP開發的一個周邊產品,就像許多遊戲推出的手辦一樣……好,我們先來看中國科學家得到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情況。不過立刻就來了一個問題:什麼叫做「中國科學家」?我們在這裡不妨做一個最寬泛的統計,只要是跟中國有關係的科學家,無論這個關係是始終有中國國籍,還是獲獎時有中國國籍,還是華人有外國國籍,還是非華人出生在中國,都來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