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技:帶來嶄新的未來

2020-11-22 中化新網

21704次閱讀

作者:袁允斌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0月30日

收藏

  談到未來技術,量子科技肯定佔有一席之地。日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進行了集體學習,並要求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對於量子科技領域,這很可能表明我國量子領域發展即將進入快車道,並有望迎來政策方面更大的扶持力度。那麼,量子科技是什麼?它又能給化學化工行業帶來什麼?

量子科技概念為何

  所謂量子科技,或者說量子技術,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利用量子力學原理進行應用的技術。而所謂量子力學,是指描述微觀世界的物理理論;所謂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換言之,量子科技實際就是利用量子力學為我們所應用的技術。實際上,目前已經有許多量子科技為人們所用,如雷射、半導體和核磁共振。當然,目前其他媒體所描述的量子科技,更多偏向於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領域,量子科技的涵蓋範圍其實遠不止於此。

  談量子科技,不能不談量子力學。實際上,量子力學作為描述微觀世界的總體物理理論,內部包含了許多分支,實際上與牛頓力學、電磁學、熱力學、相對論等物理理論平行,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只不過由於微觀世界的固有特性難以被人直觀想像,且量子力學的基礎數學工具過於複雜,量子力學總是給人一種玄幻的感覺。

  對於化學領域來說,量子力學與這一領域最重要的結合是量子化學。由於任何物質的化學性質均是由其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結構所決定,理論上說,能夠描述微觀粒子物理特性的量子力學可以用來描述化學物質的電子分布,進而可以更好的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為化學化工的一些應用鋪路。

量子化學早有研究

  雖然量子科技這個詞本身就有一點「未來感」,但實際上,量子科技早就已經有很多重要應用問世了。

  早在量子力學發展之前的19世紀,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半導體。半導體的原理,正是來自於所用材料原子的一些特性。現代社會正是建立在半導體製造的各種電子元件上的。另外一個有決定性意義的應用是雷射,它的原理是愛因斯坦提出的受激發射。雷射是信息傳輸的基礎,幾乎所有的高速信息傳輸都建立在光纖的基礎上,計算機也有大量的雷射應用。

  在化學研究中,電子顯微鏡和核磁共振是絕對不可或缺的技術。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電子成像的顯微鏡,這個理念本身就來自於物質的波粒二象性。核磁共振的原理則來自於原子核自旋產生的磁矩,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能級發生塞曼效應,共振吸收某一定頻率的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今天,核磁共振除了在醫學方面有重要應用外,在化學領域也是分析判斷物質結構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量子化學是量子力學與化學的交叉學科。由於物質的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是微觀世界中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要想真正研究化學變化,必然要涉及量子力學。

  1925年和1926年,海森堡和薛丁格各自建立了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這既標誌著量子力學的誕生,也為化學家提供了認識物質化學結構的新理論工具。1927年,海特勒和倫敦將量子力學處理原子結構的方法應用於氫氣分子,並成功定量闡釋了兩個中性原子形成化學鍵的過程。之後,化學家們在兩位物理學家對氫氣分子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3套闡釋分子結構的理論,分別是鮑林在最早的氫分子模型基礎上發展的價鍵理論,馬利肯和休克爾的分子軌道理論以及貝特的配位場理論。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以及配位場理論是量子化學描述分子結構的三大基礎理論。

  量子化學同樣有嚴格的數學基礎,和量子力學一樣,其數學基礎來自於薛丁格方程。為了將薛丁格方程導入量子化學領域,1928年,哈特裡和福克分別提出了哈特裡方程和補充了泡利規則的哈特裡—福克方程。為了求解哈特裡—克方程,1951年,羅特漢發展出了著名的RHF方程,這個方程以及在這個方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方法是現代量子化學處理問題的主要方法。隨後,福井謙一、伍德沃德和霍夫曼在此基礎上逐漸提出更加簡化的數學模型,迴避高深的數學運算,將量子化學理論更直觀的應用於對化學反應的定性處理。

量子計算是為關鍵

  不過,量子化學目前最大的瓶頸也就很明顯了。那就是即使經過多重簡化,其數學模型也太過複雜。多體薛丁格方程極其複雜,至今仍沒有精確解法,而即便是近似解,所需要的計算量也是驚人的:一個擁有100個電子的小分子體系,在求解RHF方程的過程中僅雙電子積分一項就有1億個之巨,這樣的計算顯然是當時的人力所不能完成的。即使擁有計算機和目前先進的量子化學軟體,量子化學研究也並不輕鬆。除了目前的demo系統以外,其他量子化學方程的精確解對於傳統計算機來說顯得太遙遠。可以說,運算是量子化學指導化學應用的一大制約因素。理論上說,量子化學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從本質上理解物質的化學性質,但實際上,量子化學在材料學上的應用寥寥無幾。

  量子計算的發展給了量子化學重要的發展契機。由於量子計算可以輕鬆處理多變量問題,它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的實現化學過程模擬。今年8月,谷歌AI團隊宣布,其使用量子計算機對化學反應路徑進行建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是迄今為止首次,也是最大規模的化學量子計算。在反應中,兩個氮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組成了二氮烯分子。其過程是,氫原子在氮原子周圍不斷移動形成了不同的結構。經過檢測發現,量子模擬與傳統計算機上執行的模擬結果基本吻合,由此可以確定量子模擬的有效性。雖然氮氫反應是較為基礎的化學反應,甚至不需要配備量子計算機來模擬就可以輕鬆得出結果,但研究人員介紹,此項研究驗證了當前量子計算機開發的算法可以達到實驗預測所需的精度,開拓了一條通往量子化學系統逼真的模擬路徑。接下來,他們會將量子模擬的算法擴大到更複雜更大分子的化學反應中,而這只需要更多的量子位和較小的算法調整即可。

  如果量子化學在量子計算的助力下獲得突破性進展,整個化學化工行業的研發會出現顛覆性改變。未來,科學家甚至可以使用量子模擬來開發新的化學物質。如果理論化學走在實驗化學前方的這一天到來,科學家完全可以先設計某種性能的物質,並通過模擬的方法找到最優的合成方式,最後投入生產。

  目前,化工業界的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重視量子技術。科思創亞太區創新負責人施馬可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就表示,量子計算技術開闢了數位化研發的全新領域。藉助量子計算,研發人員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對複雜的化學反應過程進行數字模擬和評估。他相信,量子計算會很快從量變到質變。長遠來看,隨著量子計算機性能的提高,技術更加成熟,有可能部分取代目前在運用的高性能計算機。


相關焦點

  • 量子科技:帶來嶄新的未來
    談到未來技術,量子科技肯定佔有一席之地。日前,中央政治局會議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進行了集體學習,並要求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對於量子科技領域,這很可能表明我國量子領域發展即將進入快車道,並有望迎來政策方面更大地扶持力度。那麼,量子科技是什麼?
  • 潘建偉:量子科技:飛向未來的船與帆
    新華社發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了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量子科技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領域,其具體應用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  當前,量子科技已進入到深化發展、快速突破的新階段,迫切需要多學科的緊密交叉和各項關鍵技術的系統集成。在量子科技領域整合科技資源、集中力量突破,已在世界範圍內形成廣泛共識。
  • 引領未來的力量,量子科技
    最近被量子科技刷屏,首先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規格相當之高;其次21日科技部表示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布上,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的先發優勢,並通過相關科研基金予以支持。量子科技,未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 北京光潤通看好量子傳輸未來50年可以傳輸人體
    11/20/2017,對於現在絕大多數人來講,網絡堪比空氣和水,可以與生理需求並肩擠進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成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新」底層需求,即人類在生理需求之下還有網絡連接的需求,可見科技對於生活的重要性。
  • 中國量子通信成功建立,量子科技將會對人類未來具有顛覆性影響?
    量子科技,特別是量子計算科技的突破和實用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會是方方面面的,甚至是顛覆性的,這是為什麼?量子最早由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普朗克提出:像原子作為一切物質的構成單位一樣,「能量子」(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單位。凡事涉及到能量的領域,都是很值得科學家的關注,也是未來人類生產生活必須重視的問題。量子科技既是新的機遇也是挑戰。量子科學和技術其實已經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 專家: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
    南方網訊 (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蘇華麗 張嘉嘉)近日,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舉行。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給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
  • 量子金融科技時代,可以為商業銀行帶來哪些價值?
    ,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有研究表明,量子科技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並且在國家政策護航下,未來量子科技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級別。FinTech時代,科技已成為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在眾多新興精尖技術中,量子計算由於其潛在的超越經典計算的強大算力,在商業銀行應用領域前景廣闊。
  • 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變量
    朱嘉明教授帶來「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的主題演講。朱嘉明在開場白中說:如果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革命是一個函數關係,那麼,量子科技則是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自變量」。量子力學或者說量子理論宇宙想法,是經過四分之一世紀漫長醞釀,由許多科學家做出貢獻,進行試驗最終形成的;量子力學在試驗上取得了無可比擬的成功,帶來了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應用。」今天在這裡紀念量子科學誕生120周年,承認量子科技改變了20世紀人類經濟形態,並且需要面對量子科學愈發強勁的影響世界未來。
  • 未來的量子計算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基因定位到太空探索,人類活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數據。這些海量數據的處理已經遠遠超過了經典計算機的能力範圍。基於這種情況,在挖掘大數據潛在價值的過程中,量子計算將扮演重要角色。量子計算未來主要會應用在複雜的大規模數據處理與計算難題,以及基於量子加密的網絡安全服務,例如:環境監測領域的氣象預報,醫學領域的基因測序與藥物研發,金融領域的投資大數據分析、預測與風險建模,網絡安全與即時通訊領域的量子加密,以及為人工智慧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
  • 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這次會議通報討論了所謂的「量子霸權」問題,如何評估,如何應對。僅僅過去一年,全球範圍內的量子科技不斷有所突破,證明了關注量子科技的發展速度是必要的。朱嘉明不僅是研究數字經濟,數字資產和區塊鏈的先行者,也是近年來持續呼籲各界關注量子科技的倡導者。朱嘉明在開場白中說:如果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革命是一個函數關係,那麼,量子科技則是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自變量」。
  • 朱嘉明:量子科學 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如果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革命是一個函數關係,那麼,量子科技則是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自變量」。朱嘉明教授帶來「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的主題演講。朱嘉明在開場白中說:如果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革命是一個函數關係,那麼,量子科技則是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自變量」。
  • 要下好量子科技「先手棋」,聽聽科學家們怎麼說
    ◎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總書記充分肯定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並主張「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 未來科技新動向!量子科技將實現產業變革與科技變革
    量子科技作為一門新型的科學技術將引領科技變革與產業變革。量子科技是量子物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發展起來的新學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兩個領域。量子技術主要研究對象:1、量子密碼、量子隱形傳態、遠距離量子通信的技術等等;2、量子計算機和適合於量子計算機的量子算法。
  • 朱嘉明: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這次會議通報討論了所謂的「量子霸權」問題,如何評估,如何應對。僅僅過去一年,全球範圍內的量子科技不斷有所突破,證明了關注量子科技的發展速度是必要的。朱嘉明不僅是研究數字經濟,數字資產和區塊鏈的先行者,也是近年來持續呼籲各界關注量子科技的倡導者。朱嘉明在開場白中說:如果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革命是一個函數關係,那麼,量子科技則是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自變量」。
  • 量子速報: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芬蘭將建第一臺量子計算機
    啟科量子專注於量子通信設備製造與量子計算機全棧式開發 導語:近年來,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在全球範圍內加速發展,世界上主要國家均對量子信息技術給予厚望,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
  • (九)世界未來的中心在中國,量子科技對未來中國的影響
    解讀神話系列九,下一次科技領域的發展就是量子科技技術的全面發展應用了,所以哪裡最先掌握了量子科技,哪裡就會成為世界的中心,未來最有可能優先掌握量子科技技術的是中國,我們華夏先祖傳承下來的書籍裡對量子這塊早就說的很清楚清楚了,山海經,奇門遁甲和易經都有說,我看了一些關於講述量子力學的理論我發現這些東西在易經裡面都有講解。
  • 量子科技為何重要?
    量子科技,被稱為21世紀的尖端科技,不僅可以讓「竊聽」無處遁形,甚至被認為可以改變未來人類生活。在普通人看來,量子科技距離日常生活很遙遠。在科技圈,量子科技一直是頂尖技術的存在,國內主要是大學和科研機構在研究。此外,有部分上市公司在量子科技上有少量產品推出,短期內量子科技落地領域也主要側重在B端。
  • 【專欄】朱嘉明: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朱嘉明教授帶來「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的主題演講。朱嘉明在開場白中說:如果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科技革命是一個函數關係,那麼,量子科技則是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自變量」。以下是朱嘉明教授的發言:  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以科學史的立場,20世紀無疑是被物理定義的世紀。
  • 什麼是量子?量子科技上升為國家戰略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認為,量子科技是真正的未來科技,在複雜的國際競爭中,將擁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將帶來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量子科技並不是新近出現的新學科領域,它距離民眾並不遙遠。量子科技發展逾百年,人類對量子科學的認識和發展產生的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還有高密度信息存儲、全球定位系統,這都是量子技術一些隱形應用。資訊時代的關鍵核心技術,如電晶體、雷射、硬碟、GPS等是第一代量子技術的一些例子。
  • 量子科技對中國有多重要?專家:量子科技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任重】從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更多國人開始關注量子通信這一「黑科技」,到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量子科技已成為科技大國集中發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