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這張6月12日發布的照片顯示的是「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機械臂將土壤樣本送入一個科學分析用的烤箱中。美國宇航局11日說,經過幾天的努力,「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機械臂採集的土壤樣本終於成功進入這個烤箱中。「鳳凰」號機械臂6日挖起第一鏟火星土壤樣本,準備遞送到「熱量和釋出氣體分析儀」的4號烤箱。但由於土壤塊可能太大或者太黏,樣本未能按計劃通過烤箱門內的網篩。新華社/路透
新聞背景:
新華網華盛頓8月5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宇航局5日報告說,「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對火星北極土壤最新的檢測分析顯示,土壤中可能含有高氯酸鹽。
假如能進一步確認高氯酸鹽存在,就表明火星環境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嚴酷」得多。
「鳳凰」號項目首席科學家彼得·史密斯在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第一次(火星北極土壤)測試顯示出與地球類似的土壤特性,但進一步的分析卻發現了火星北極土壤不同於地球土壤的化學特性。
「鳳凰」號項目科學家在之前的探測中曾經報告說,火星北極土壤與地球上某些區域的土壤在酸鹼度等方面存在相似之處,這樣的土壤符合種植蘆筍等作物的要求。但最新的土壤實驗分析得出的初步結果卻認為,火星土壤中含有高氯酸鹽,這是一種化學性質十分活潑的鹽類,具有極強的氧化作用。高氯酸鹽也是固體火箭燃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鳳凰」號的最新分析結果是由其攜帶的化學分析實驗臺得出的。「鳳凰」號將土壤樣本放入一個燒杯中,然後加入從地球上帶來的水進行攪拌,燒杯中數十個傳感器可分析土壤的酸鹼度以及所含的礦物質成分等。
但項目科學家稱,火星土壤是否含有高氯酸鹽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才能最後確定。因為「鳳凰」號的「熱量和釋出氣體分析儀」在3日進行的一次土壤烘焙實驗中,沒有發現高氯酸鹽的蹤跡。
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火星上如何形成高氯酸鹽,也不清楚火星上到底可能有多少高氯酸鹽。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調查,高氯酸鹽是不是「鳳凰」號探測器從地球上帶去的。不過已有科學家指出,「鳳凰」號發射使用的火箭推進燃料是一種名為聯氨的燃料。
「鳳凰」號5月25日在火星北極一處平原著陸。為了確保能準確探測火星環境,升空前工程人員曾對「鳳凰」號探測器進行了高度隔離,以免將任何地球物質帶至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