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有何危害?

2021-01-07 中國網
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有何危害?發布時間: 2016-04-22 08:55:45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劉振海

  

  現在正是新茶陸續上市的時節。前不久,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來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報導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4月8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已對此事作出跟進,並從市面抽取30個進口茶葉樣本檢測其高氯酸鹽含量,樣本包括碧螺春、烏龍、壽眉、鐵觀音、六安茶、水仙、龍井、普洱、茉莉花、牡丹王、綠茶等,全部樣本通過檢測。中心去年抽取超過180個茶葉樣本作化學檢測(如除害劑、染色料、金屬雜質等檢測),除其中一個茉莉花茶樣本含有三唑磷外,其餘結果合格。

  茶葉為何會有高氯酸鹽

  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來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報導引發了人們的關注,考慮的限量是750μg/kg(微克/千克)茶葉。高氯酸鹽是什麼? 茶葉為何會有高氯酸鹽?

  高氯酸鹽在正常的環境條件下可存在數十年,是一種持久的化學汙染物,分為自然生成和人類合成兩種來源。高氯酸鹽的汙染主要來源於人類的大量生產和使用。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人們將高氯酸鹽應用於火箭與飛彈的固體推進劑、太空飛行器材、軍火、煙花爆竹、爆破劑等生產領域;還可以用於紡織物固定劑、電鍍、橡膠製品、染料、塗料、冶煉、機動車安全氣囊和鎂電池等產品的生產過程。高氯酸鹽易溶於水,可汙染地下水、地表水及飲用水水源,也可經過土壤和水被植物所吸收並進一步富集。

  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環境保護署在多地的飲用水中發現了高氯酸鹽。1997 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某飲用水源中檢測到濃度高達260μg/L(微克/升)的高氯酸根,此後,在內華達州、猶他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多處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都檢測到了高氯酸鹽的存在。在美國,幾乎所有監測點的西紅柿、菠菜、萵苣、胡蘿蔔以及海產品中均檢測到了高氯酸鹽的存在。因此,在高氯酸鹽汙染的總體背景條件下,茶葉很難獨善其身。

  我國對高氯酸鹽汙染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缺乏系統的研究數據。有研究者曾採集9個飲用水廠的原水和出廠水樣品,發現其中有6個水廠的原水和出廠水都含有高氯酸鹽,原水的平均濃度為0.8-13.6μg/L,出廠水的平均濃度為0.5-2.4μg/L。還有人檢測出,春節後因煙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導致雪水樣品中高氯酸鹽的濃度高達85.99μg/L。由於相關的毒理學實驗結果的差異,飲用水中高氯酸鹽最高濃度值這一問題上還存在很多爭議,多數國家沒有制定相關的衛生標準,美國環境保護署只是建議飲用水中高氯酸鹽的最大允許濃度為1μg/L。

  高氯酸鹽影響甲狀腺

  有毒理學研究報導,高氯酸鹽對雄性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3155mg/kg(毫克/千克),其急性毒性屬於低毒類物質,不會引起基因點突變。

  高氯酸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甲狀腺功能方面。高氯酸鹽分子與碘分子的結構非常相似,可以妨礙甲狀腺對碘的吸收,進而導致甲狀腺激素T3和T4的合成量減少。美國有研究報導,在高氯酸鹽集中排放的地區,嬰兒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不足的患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3倍。甲狀腺激素顯著減少可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特別是對胎兒和嬰兒的大腦發育有負面影響。高氯酸鹽對健康危害還涉及到神經系統毒性、生長發育毒性、生殖毒性等方面。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由於動物實驗的高氯酸鹽暴露劑量明顯高於人體目前在日常生活環節的高氯酸鹽暴露水平,因此不能簡單地將動物實驗的結果作為人類目前在接觸高氯酸鹽時所面臨的健康風險。例如2000年,美國研究人員在受高氯酸銨汙染的科羅拉多河地區發現,飲用水受汙染城市新生兒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明顯比飲用水未受汙染城市的新生兒高,然而在其他地區開展的類似研究,卻未能發現高氯酸鹽暴露和新生兒的甲狀腺功能有關。

  (作者單位:北京朝陽醫院)

相關焦點

  • 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有何危害?影響甲狀腺
    前不久,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來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報導引發了人們的關注。4月8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已對此事作出跟進,並從市面抽取30個進口茶葉樣本檢測其高氯酸鹽含量,樣本包括碧螺春、烏龍、壽眉、鐵觀音、六安茶、水仙、龍井、普洱、茉莉花、牡丹王、綠茶等,全部樣本通過檢測。
  • 你所不知道的茶壺裡的風暴:茶葉中的高氯酸鹽汙染
    這幾天,一則中國出口歐洲茶葉中檢出高含量高氯酸鹽,歐盟準備制訂嚴苛標準,限制中國含高氯酸鹽茶葉進口的消息引發關注。中國出口歐盟的茶葉數量雖然不是最多,總額約1億美元,但是,這對中國茶葉的打擊可能是巨大的,因為歐盟的禁運會對其他國家產生示範性效果。從報導來看,這種汙染物如何進入中國茶葉產業鏈還是未知。
  • 中國輸歐茶葉大範圍出現新型汙染物 含有毒物質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評估了長期和短期內暴露於高氯酸鹽的風險,結果表明,單次攝入食品和水中的高氯酸鹽對健康影響不大,但是長期攝入高氯酸鹽,對人體的危害應當引起關注,尤其是孕婦、胚胎、嬰兒最容易受到危害。  上述檢測服務公司市場經理稱,目前國內海關會對出口茶葉進行抽檢,被抽檢到的茶葉產品也會順帶檢測高氯酸鹽的含量,含量過高就直接退回了;但國內的茶葉暫時沒有檢測這一項目。
  • 茶葉蛋的做法簡單好吃 吃茶葉蛋的危害
    大家都吃過雞蛋的吧,那麼拿茶葉泡的雞蛋也應該都吃過,茶葉蛋比普通的水煮的要有味,可以看到早晨的早餐鋪都會有的賣。那麼,茶葉蛋的怎麼簡單的做而且又好吃呢?長時間吃茶葉蛋有什麼危害呢?孕婦可以吃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9種茶葉稀土含量超標 稀土超標有什麼危害
    市消協表示,稀土指標在行業內存在爭議,稀土是十多種元素的統稱,茶葉中稀土來源主要有土壤和葉面肥等,4個種類的樣品中,烏龍茶尤其是鐵觀音茶稀土指標普遍高於其他茶葉種類,至於原因,市消協指出,一是鐵觀音種植區土質的原因,二是個別茶農在種植過程中大量使用含稀土元素的葉面肥(該肥料能使葉面光滑鮮嫩,成熟度高,也有增產作用)。
  • 茶葉甜味口感從何而來
    德宏古茶「甜」和回甘不同,回甘是口腔內對苦澀的感覺化掉以後出現的感受。而茶葉中甜味物質的存在才是茶甜味的主要來源。茶葉甜葉物質是指茶葉中具有甜味感物質的總稱。對茶的苦味和澀味有協調調和掩蓋效果。在《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可以查詢到,讓我們在茶湯中感受到甜味的物質有三類:一、以游離態存在於茶葉中的單糖和低聚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麥芽糖和蔗糖等,是茶葉甜味物質的主體部分。
  • 萬萬沒想到,我們每天吃的茶葉蛋,居然有這麼多危害
    · 正· 文· 來· 啦· 茶葉蛋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一種小吃,尤其是早點鋪,幾乎每一家都會有茶葉蛋,不管男女老少,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幾乎吃早餐都離不開茶葉蛋。
  • 茶葉蛋、滷蛋吃多了有危害麼?
    溏心蛋的危害 因為溏心蛋是還沒有煮熟的雞蛋,因此蛋液中可能存在一些細菌,諸如沙門氏菌,這種細菌在蛋製品當中被檢出率在3.9%~43.7%,食用過後會引起發熱、噁心、嘔吐、腹瀉及腹部絞痛等症狀,對於一些抵抗力較低人群還會造成更嚴重的侵害,恰恰孕期過程中,人體都處於一種低免疫力的狀態。
  • 【安全小知識】危險化學品之高氯酸
    今天閃亮登場的是六大無機強酸之首——高氯酸,其化學式為HCIO4。
  • 想要高效通過無水高氯酸鋰檢測,這些知識要了解
    而無水高氯酸鋰作為重要的鋰鹽種類之一,是鋰電池重要的電解質生產原料。無水高氯酸鋰檢測在其加工、生產、銷售、上市審批、原料採購等等領域有著廣泛的需求。通過檢測,我們可以了解無水高氯酸鋰的重要性能及指標情況,從而指導我們做出改進或決策。拜恩檢測作為化工產品檢測檢測第三方機構,一直致力於無水高氯酸鋰檢測研究工作。
  • 高氯酸鍶——環保型抗病促長添加劑
    ,能釋出8個新生態氧,一個分子複合高氯酸鍶的釋氧量,較強氧化劑過氧化氫,高錳酸鉀及高鐵酸鉀等,增1倍~8倍且易溶於水,當魚、蝦類等水生動物發病時,施用該添加劑能快速殺滅病菌、病毒、寄生蟲及藻類;在牛、羊、雞等畜禽中,用內服能明顯提高動物體質、起抗病促長作用,能提高動物體重達31%,節省耗飼7%~18%。
  • 鼻涕蟲對人有沒有危害 鼻涕蟲對人是否有危害
    假如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話,那鼻涕蟲在菜園裡是常常可以見到的,鼻涕蟲的表層常常會出現流鼻涕一樣的黏液,這就讓人對這種蟲子很反感了,而且還會讓人覺得這種蟲子是不是對人有害,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鼻涕蟲對人有沒有危害吧。
  • 高氯酸銀的主要應用
    由亞硝醯基高氯酸鹽 (NOClO4)與溴化銀反應或硝酸銀溶液與高氯酸作用後經減壓加熱濃縮的一水合物,繼於43℃脫水而得,主要用於炸藥工業。製備[2]將硝酸銀用水溶解,滴加稍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氫氧化銀(或氧化銀) 沉澱。放置片刻,過濾。將沉澱洗滌至按常規方法檢驗無硝酸根離子為止。用高氯酸溶液溶解沉澱,並保持有少量沉澱存在。放置至溶液中不含游離酸。
  • 賽默飛發布環境水樣中碘,硫氰酸和高氯酸的檢測方案
    2015年7月,北京——賽默飛發布環境水樣中碘,硫氰酸和高氯酸的檢測方案。高氯酸鹽是能被人體吸收並且危害到人的身體的一種化合物,會導致飲用水和環境水的汙染。硫氰酸鹽屬於有毒有害物質,過量攝入硫氰酸鹽,可引起急性毒性。
  • 茶葉中的不良添加都有什麼?關注飲茶安全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所以茶葉的食品安全也是人們關注的問題之一。現在有很多不法商販為了利益,非法添加香精、糖精、色素等不良添加劑來增加茶葉的「色香味」。
  • 喝高氯酸鹽水的火星人長啥樣?
    青島大學化學實驗中心高級實驗師馬兆立介紹,高氯酸鹽是氧化劑,有些甚至具有強氧化性,是一種持久性汙染物,在土壤中含量很少,出現在食品和水中會表現出一定的毒性。高氯酸鹽主要來源於人工合成,它被廣泛用於火箭燃料、煙花爆竹、軍火工業、安全氣囊等領域中。此外,它也作為添加劑較多地被用於核反應器、皮革製造的潤滑油。聽著好高精端有木有?雖然高氯酸鹽積極投身於工業生產和日用品加工行業,隨著檢測技術的發展,它的身影卻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食品中。奶製品、瓶裝飲料、桶裝水以及植物中相繼檢出了高氯酸鹽。
  • 茶葉色素—茶葉中的脂溶性色素(葉綠素、胡蘿蔔素、葉黃素)
    茶葉色素是存在於茶樹鮮葉和成品茶葉中的一類有色物質,是構成茶葉幹茶色澤、茶湯顏色及葉底色澤的組成成分,含量的多少及變化對茶葉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茶葉色素一般分為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其中脂溶性色素主要對茶葉幹茶和葉底色澤有影響,水溶性色素主要對茶湯起作用。
  • 美國環保局擬制定飲用水中高氯酸鹽法規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環保局(EPA)消息,近日該局已向小型企業、政府以及非盈利機構發出邀請,請求他們參與制定飲用水中高氯酸鹽法規。    據了解,為制定飲用水中高氯酸鹽法規,美國環保局在《安全飲用水法案》框架下成立了小企業審查專家組(SBAR),該專家組將邀請相關單位作為小單位代表(SER),就該項提議法規可能對小企業造成的影響向其提供意見與建議。    此次提名小單位代表的截止日期為2011年8月26日。
  • 新型高氯酸衝淋系統
    在無機分析樣品前處理階段,很多樣品消解過程會用到高氯酸。近幾年,由於日積月累高氯酸鹽沉積在管道壁及實驗室清潔無法觸及的部位,在遇到明火或強烈撞擊時會產生局部爆炸,嚴重者產生連鎖反應引起火災,危及人生安全。從2010年起,萊伯泰科潛心研究此類型實驗室排風系統及設備,經過大量實驗及實踐,最終推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 茶葉與資本主義:中國早期茶葉貿易中的全球資本主義悖論
    然而,本文作者Andrew Liu通過分析中國清代茶葉產區的生產方式發現,隨著世界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茶葉作坊中包工頭對勞動時間的管控變得愈加嚴苛:儘管作坊沿用著粗糙的工具和古老的燃香計時法,計時的功能卻從被動地計算每個步驟所需的時間,變成了積極地調節勞動力、衡量工人的生產效率,從而最大限度地壓榨工人的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