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不過中國春節?為了學習歐美,居然把春節時間改了

2020-12-04 海外即時通

一元復始迎子鼠,萬象更新繡新篇。值此新春佳節,中國人民正在開開心心的同家人吃團圓飯,看春晚。與此同時,中國的春節也受到了國外人民的熱切關注,其中,許多日本人也為中國的春節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然而,日本人到底過不過春節呢?實際上,日本的"春節"早在公曆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我們的元旦)就已經過完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取消了原來的農曆"春節",改為過元旦這個年。同我們過年一樣,日本的"春節"也是熱鬧非凡。

在新年的日子裡,日本人寫年賀狀、包壓歲錢、吃河魨、看紅白歌會,與家人一起圍爐過"大晦日"。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新春的歡樂。

可日本人一直都是在1月1日過年麼?其實不然。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農曆春節?

日本早先也是按照我們的農曆過春節的。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曾經受中國影響,使農曆曆法、過農曆新年。傳統上,舊曆的最後一個月最後一天稱為"大晦日",等同於中國的除夕夜。除夕夜之後的正月第一天稱為"元日",等同於中國的農曆新年。

明治維新時期,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衝擊,日本開始提倡學習西方的社會文化及習慣。經過改革,日本摒棄了原有的農曆曆法,改用西曆,自此,原有的農曆節日全部被取消,春節也就挪到了西方人所成的"元旦"來過。儘管如此,目前在日本的某些偏遠地區仍然保留了按照農曆過新年的習慣。

實際上,將農曆"春節"取消之後,日本的新年僅僅是將日期"挪到了"元旦這天過而已,過去舊有的與中國相近的過年習俗依然被保留了下來。大掃除、敲年鍾、包"壓歲錢"樣樣都不能少。

日本的新年都是怎麼過的?

雖然在過年習俗上日本延續了中國的部分習俗,但不同的是,日本人在吃上頗有一番別樣的講究。

在日本,過新年的那一天一定要吃河豚。由於日語中的河豚發音是"fugu",與"福"("fuku")的發音相近,因此日本人往往借著吃河豚祈求一天都有好福氣。日本做河豚料理的大師傅,需要有專業資格。他們的做法也很特別,把河豚的肉切得比紙還薄,呈菊花形一片一片地擺在盤子裡。吃的時候沾上一點略帶柚子味的醬油,河豚的鮮美,在口中瞬間就變成一種"幸福"。

除了河豚,在新年這一天,日本人還要吃一種名叫惠方卷的食物。惠方卷實際上就是一種相對較粗的手卷壽司,裡面有醃葫蘆條,黃瓜,雞蛋卷,鰻魚,肉鬆,椎茸等來源吉祥地材料,代表著七福神,這樣吃掉惠方卷,也就象徵著吃掉了福氣。

除了吃,日本人在新年這天日本人都做些什麼呢?

在日本的新年裡,壓歲錢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在日本,壓歲錢叫做お年玉。在這個時候,通常日本的玩具店鋪也會忙得不可開交,因為他們要吸引兒童來花掉他們的"お年玉" 。

別以為只有我們中國有春節聯歡晚會,實際上日本也是有新年晚會的,只不過這個晚會有個不一樣的名字,叫做:"NHK紅白歌會",NHK紅白歌合戰是一檔將女性藝人分為紅組,男性藝人分為白組,以兩組互相對抗的形式演唱歌曲並決出勝負的音樂節目,參加者皆為日本當年的人氣歌手和當紅藝人。在日本,紅白歌會被視為是"一年結束的標誌",幾乎每個日本人在新年當天都會坐在家裡觀看這個節目。

原來的日本都是怎麼過新年的呢?

早在沒有網絡、沒有電視的時代裡,日本人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是頗為相近的。當時日本人管立春的前一天叫做"節分",和大晦日一樣被看作是跨年之日。至今,日本仍有部分地區稱"節分"為新年。

在節分的這一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撒豆驅鬼"。這個習俗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周"朝,為了消除病患及災害而舉行的驅邪避惡儀式,在唐朝時期,由遣唐使帶到了日本,最終成為了日本的一種民間習俗——"節分撒福豆",又名"追儺"。

至今在日本的一些寺廟神社仍會在立春前一天舉行追儺式。在儀式舉行之時,還會跳鬼之舞。三個赤青黃色的"鬼"揮舞著鐵棒現身,三種顏色分別代表"怒"、"悲"、"苦"三種煩惱。此時手持盾和矛的"方相氏"忽然登場開始驅鬼。相傳,"方相氏"有祛除疫病的神力。在儀式的最後,由一位叫做"年男(撒都驅邪的人)"的"上卿"拉起由桃木弓,放出箭矢,完成精彩的驅鬼儀式,象徵著一年平安順遂。從某種意義上講,"追儺"也就是過去日本的"紅白歌會"了。

結語

為了慶祝元旦,日本皇室每年還會在1月2日舉行所謂"一般參賀",允許普通民眾走到天皇居住的寢宮外參拜。就在這一天,日本明仁天皇也出席新年慶祝活動,發表了退位前的最後一次新年演說,殿外早早就排起了長隊,簡直像極了我們的大年初一"大拜年"。看起來,日本的新年也是非常的熱鬧!

相關焦點

  • 春節從前竟不叫「春節」?這些春節的冷知識你未必都知道!
    曾有人試圖廢除春節,但是被中國人民強烈抵制後以失敗告終。中國歷史上的「春節」一詞,不是節日,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春節的時間(農曆正月初一)在公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間遊動。
  • 春節在歷史被禁止過,當天必須照常上班,並且過節會被抓去坐牢
    在清朝入關以後,這樣的節日也慢慢被人忽略,到今天日本還有過這個節日的習俗,說起來還真的讓人感覺到可悲。一提到春節,小孩子們定會非常開心,又到了穿新衣服的年紀。人們對於春節的由來瞭然於胸,卻不知在我國歷史發展當中,春節也被禁止過,如果在這個時候過春節,會被抓去坐牢。清王朝被推翻之後,我們的國家也進入到了三岔路口,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方式?
  • 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
    原標題:春節與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現代轉換  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年」的概念,最初的含義來自農業,《說文·禾部》中將「年」解釋為「谷熟也」,華夏先民將穀物的生長周期命名為「年」,據記載,春節自誕生之日起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春節的起源,現今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
  • [兩岸春節]臺灣人的春節習俗
    所以,從古至今,中國春節都以紅色為主調,而共敬「中國紅」也就成為今天兩岸中國人對傳統中國年的共同記憶。  ■春聯裡的中國傳統  和大陸一樣,隨著春節臨近,臺灣各縣市下轄的市、鄉、鎮集市也出現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刻。尤其在各地集市賣春聯的地方,更是人山人海。
  • 春節在向高大上邁進
    舜帝帶領子民們祭拜天地的那一天,我們的春節便產生了。由此算來,中國人民過春節的歷史已經有4000多年了。雖然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時代物質很不豐富,並且這種農耕經濟的模式也一直延續到了二十世紀,但春節文化卻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日益創新和發展著,使我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文明。
  • 澳大利亞進入「春節時間」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大勇):當地時間2月1日,亞洲以外規模最大的春節賀歲活動———雪梨農曆新年慶典在雪梨大橋喜慶的中國紅燈光映襯下,正式拉開了帷幕。今年春節期間,雪梨、墨爾本、布裡斯班等澳大利亞主要城市,將舉行多場豐富多彩的節日,慶祝春節這一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
  • 世界上和中國同一時間過春節的這5個國家,你都去過嗎?
    再有四五天中國就進入大年了,那麼,與此同時在全世界範圍還有哪些國家和中國同時過春節呢?從網上查得的信息中可得知「目前過春節的國家有,中國、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從2005年開始定為法定節日)、馬來西亞」,主要是亞洲國家過春節,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國家的華人以及華人身邊的外國人也跟著過春節。
  • 春節前後該買什麼——過往「春節效應」歸納分析
    在Fields之後,不同學者從多個角度對歐美股票市場的這一市場異象進行驗證,幾乎都得出了與之相同的結論。Fosback、Lakonishok等分別採用S&P500 指數、道瓊工業指數和期貨市場數據對美國證券市場的「節日效應」進行研究,均得出了節前平均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平均收益率要高的結論。Barone、Ziemba、Arsad、Paul 分別在義大利、日本、英國和香港股市中也證實了這一發現。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 中泰證券:春節前後該買什麼——過往「春節效應」歸納分析
    在Fields之後,不同學者從多個角度對歐美股票市場的這一市場異象進行驗證,幾乎都得出了與之相同的結論。Fosback、Lakonishok等分別採用S&P500 指數、道瓊工業指數和期貨市場數據對美國證券市場的「節日效應」進行研究,均得出了節前平均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平均收益率要高的結論。Barone、Ziemba、Arsad、Paul 分別在義大利、日本、英國和香港股市中也證實了這一發現。
  • 特稿:中國時間 世界時刻——春節文化的全球共鳴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特稿:中國時間 世界時刻——春節文化的全球共鳴  新華社記者丁宜  金犬報福,大地回春。在狗年春節的「中國時間」,全球迎來歡樂祥和的「世界時刻」。春節,這一煥發出強大生命力的中國古老節日,在世界範圍內丈量出更大的「朋友圈」,積攢出更高的「人氣」。  全球視野下,同一時間、不同地域,「春節嘉年華」規模越來越大,活動形式越來越新穎,交流內容越來越深入。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在沿線國家展開,春節文化漸漸沁入當地民心。
  • 2021年春節期間疫情會不會像去年春節一樣爆發
    當地時間11月19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盧格警告稱:「歐洲再次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平均每17秒歐洲就有一人因此病亡」。相比歐美國家正處於大爆發階段的疫情形勢而言:目前亞洲國家的疫情形勢整體上相對穩定,但也還依然遠遠沒達到可以高枕無憂的地步。累計確診突破15萬例的日本在累計確診病例數量上排名全球第45位,然而日本的防控措施執行力並不強。
  • 進擊的春聯:春節家家戶戶都貼的春聯,居然是八股文帶來的禮物?
    可見這些字句都是要貼在門上的,正與春聯的使用方式一致,不過從「門神護衛,厲鬼藏埋」幾句可以看得出來,當時的春聯還是有桃符的功能。而且這幾句話更多的祈福的套話,至於文人自主創作的春聯,其出現時間還要更晚。
  • 為什麼春節的日期總是搖擺不定?原來是月球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但對應到陽曆則總是搖擺不定,或早或晚。比如今年的春節是2月5日,去年是2月16日,前年是1月28日,每年都不一樣。那麼春節的日期到底是怎麼定下來的呢?與陽曆相比,春節不是一個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產生的自然年;與節氣相比,春節做不到太陽直射維度般精確的時分秒。那為什麼這麼一個「跳躍」的節日會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天呢?
  • 2020北京春節免費展覽大盤點(時間+地點)
    時間:2019/12/25 - 2021/1/3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1展廳  門票:免費  》》相關推薦:國家博物館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展(時間+地點+介紹)  【只立千古——《紅樓夢》文化展】  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紅樓夢學會和北京曹雪芹學會學術支持
  • 15個關於春節的冷知識,你一定不知道!
    01春節從前不叫「春節」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節,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後採用公曆記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國民黨曾試圖廢除春節,但是被中國人民強烈抵制後以失敗告終。02 春節從前不是節日中國歷史上的「春節」一詞,不是節日,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 彩虹合唱團《春節自救指南》歌詞全文 教你平安過春節
    又一個春節將至,你是否曾接受過全家靈魂深處的拷問?你是否又將要被親戚的超負荷關愛電磁炮所擊中?這是一部非常「嚴肅」的指南,戴上耳機就是一家人。《春節自救指南》是由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自主研發的神奇藥丸,專治父母逼婚、親戚圍堵、熊孩爆炸、隔壁老王等春節頑疾。  B站連結:http://www.
  • 為啥牛年春節這麼晚?專家答疑來了
    「為什麼牛年的春節會這麼晚?」翻看著新買的掛曆,王女士有些疑惑。知乎天文學領域答主、華南師範大學天文協會發起人溫濤告訴記者,關於為什麼2021年的春節要比2020年的晚?已經有多網友在提問了。溫濤解釋說,中國傳統的農曆是按照朔望月來計算的。
  • 祝福中國人民春節快樂
    在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到來之際,一些國際組織領導人和世界各國政要通過發表視頻講話或賀詞賀電等形式,向中國人民表達新春祝福,祝願中國繁榮發展,人民更加幸福。  聯合國官方網站發布視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向中國人民致以春節祝福。古特雷斯感謝中國和中國人民支持聯合國工作,祝中國人民在狗年身體健康、生活幸福並取得成功。
  • 中國的春節習俗故事
    春節習俗故事 「春節」的起源 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