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管之星」走進社區秀才藝 提升社會認同感

2020-12-06 人民網湖北頻道

武漢「城管之星」走進社區秀才藝 提升社會認同感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6年01月07日08:08


人民網武漢1月7日電 熱情的印度舞、高昂的美聲歌曲。這些表演者不是專業藝人,而是來自集成的城管隊員。1月6日,武漢「城管之星」走進社區活動在江岸區江大路統建大江園南苑廣場舉行,向市民們展示了現代城管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嚴寒的天氣也抵擋不住居民們的熱情。來自武漢市礄口區的環衛工陳龍,平時是一個害羞少言的男生,但在舞臺上唱起歌卻激情四色。一首《開心馬騮》引爆全場。曾獲全國首屆校園之星大賽美聲組金獎的執法隊員,學校舞蹈隊長出身的110聯動指揮員,城管隊員的歌曲、舞蹈引起臺下熱鬧互動。

據了解,武漢市城管委自2015年開始,就積極開展「城管之星」宣傳展示活動,旨在重塑和提升武漢城管「服務為民」的形象,進一步深化城管革命成果,展示武漢城管人「多元、鮮活、給力」的新形象,傳遞武漢城管「與時俱進、多姿多彩、文彩彰顯」的鮮明時代特徵和群體風貌,提升社會認同感。

據了解,「城管之星」的展示對象為武漢城管系統的城管隊員、環衛工人、市政工人、協管員、市容監督員等幹部職工,具備優秀綜合素質,有較強奉獻意識,職業境界高和個人特色強的城管人均有可能被選為「城管之星」。每周武漢城管委將選取3位候選人,評出1位作為當周的「城管之星」,如「才藝之星」、「誠信之星」、「仁孝之星」、「發明之星」等。通過「城管之星」進社區,學校,福利院等機構參與慰問活動或聯歡會,與武漢市民零距離互動。

統建大江園居民陳爹爹看完表演後表示,通過城管隊員的才藝展示,他看到了城管的「另外一面」。這也改變了他心中傳統的城管形象,感覺更加貼近,表示以後對城管隊員的執法會多一份理解。(郭婷婷 陳明 肖敏) 

(責編:周恬、張雋)

相關焦點

  • 構建區域命運共同體 提升怡心人認同感、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怡心街道著眼於重組新建的特點和區域單位融合共生的需要,直面街道轉型發展的時代之問、社區現代治理的變革之問、市民美好生活的民生之問,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區域黨建、全域社治為路徑,以區域發展、區域治理、區域服務為重點,於今年6月啟動實施「區域黨建繪好同心圓·全域社治建強共同體」行動計劃,開啟了黨建引領駐街道單位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深度探索。
  • 韋迪:中國足球需提升社會認同感 擴大青少年規模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奧運專電(記者公兵)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韋迪26日在此間表示,中國足球最近幾年的核心任務就是迅速擴大青少年參與規模,在足球工作理念、推動的具體方式與形式上進行變化,讓家長與社會有更多的認同感
  • 自控力:如何利用社會認同感增強自控力?
    人是處於社會群體中的人,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我們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融入群體。所以,環境的影響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否則,也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和現在風靡網絡的那句「你的工資是你最親密的5個朋友的工資的平均數。」
  • 上海市普陀區政協:提升美麗普陀建設項目的社會認同感
    區政協課題組圍繞頂層設計、部門協同、社會共建等方面提出建議。與會常委圍繞城市管理和建設中如何重視建築色彩搭配、充分利用建築存量、提升項目保鮮度和社會認同感、堅持以人為本等方面分別提出意見建議。普陀區副區長楊元飛充分肯定了區政協圍繞議題開展的各項工作,回應了各位常委的協商建言。
  • 教師職業的社會認同感
    男女教師比例失調市場經濟時代,價值觀多元化,社會人心浮躁教師職業的社會認同感降低了。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不同程度存在青年教師男女比例失調現象,陰盛陽衰。人們普遍認為男人當教師沒出息,地位待遇低,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養家餬口難。從事教師職業的男教師是因為走投無路,不得已而為之。作為男人,應該在外闖蕩打拼,成就一番事業。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 新一輪改革重點突出公平正義 提升社會認同感
    沒有公平就失敗了(人民觀點)——寫在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之二突出公平正義的主線,是提升改革社會認同度和參與度的關鍵,是溝通國家上下、激發社會活力的關鍵,也是新一輪改革開放能否成功的關鍵1992年的那個春天,深圳仙湖公園,鄧小平鏟土種下一棵榕樹。
  • 快男潘曦呼籲社會關注男性教師社會認同感引爭議
    近日,一名微博簡介為快男潘曦的用戶發微博寫道自己曾做老師飽受歧視,認為男教師缺少的原因或因為社會地位太低,以至於難以找到對象。該博主呼籲社會關注男教師的社會認同感,引發網友關注。快男潘曦微博呼籲關注男教師社會地位博主原文:@潘曦PX:全社會能關注男教師的社會認同感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視野下的社區轉型與社區治理效能改進
    在滕尼斯那裡,社區是農業社會的產物,指一定地域範圍內相對固定的居民形成的、深受其文化規範(宗教)影響的、與某種生產和社會交往方式密切聯繫的、具有大致相同的社會心理基礎的人類生活共同體。在工業化過程中,其特徵在與社會的比較中得到凸顯。在定居化社會,社區居民會經由長期互動而形成以情感和道德規範為調節手段的、具有高度認同感的、服從於傳統權威的人際交往關係。
  • 提高護士社會認同感 促進護理行業健康發展
    但在護理和促進患者康復的過程中,護士認為自身學習的、付出的跟得到的來自患者的認可度並不匹配,自我價值難以體現,缺乏職業認同感。  其二,護士需要對患者進行24小時陪伴,工作強度大。護士群體以女性居多,她們每個月至少上10天夜班,作息不規律,影響身體,也難以兼顧家庭生活。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護理行業還面臨較大的人才缺口。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 讓「技能人才」擁有更多社會認同感
    (2月22日《重慶日報》)    在一個有序的社會裡,永遠需要不同的社會分工。近年來,一些大學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受冷遇,各類職業院校畢業的技術人才卻成了香餑餑,這在於職校畢業生動手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市場適應性。這種反差說明,在一個公正有序的社會,不同職業都是平等的,只要適合人才的培養成長和技能才幹的發揮,就是最好的選擇。
  • 科普知識講座走進東安社區——科學素質提升工程進社區
    科普知識講座走進東安社區——科學素質提升工程進社區 2020-11-19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激發他的自信潛能
    那些缺乏自我認同感的孩子每做一個動作,甚至每說一句話,都要看旁人的眼神,唯恐自己哪裡做不好,他不能確定自己到底能不能有好的表現,需要從旁人尤其是父母或老師那裡獲得肯定或者認同,這樣他才感到心安。可即便如此,有些對自己認同感嚴重不足的孩子,總是需要反覆進行心理建設以給自己打氣,才可能去表現,而且其表現也多半並不能令自己滿意。而一旦發現自己沒有表現好,這種對自己的不認同感恐怕會更深。
  • 可評職稱,讓技能勞動者更有職業認同和榮耀感
    可評職稱,讓技能勞動者更有職業認同和榮耀感 2020-11-13 19:31:23 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這是企業壯大的前提,也是社會進步的基礎。用評定職稱推動全社會深度認同快遞員等職業,這是人社部出臺該措施的初衷。
  • 人大代表李楠楠建議:提高社會認同感,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養老行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楠楠帶來一份建議,希望提高對養老服務人員的社會認同,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製度,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老年人權益保障等相關法規政策也在不斷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已初步形成。在李楠楠看來,這些成效與龐大的社會需求相比,仍顯不足。
  • 廣州擬每月辦「城管開放體驗日」 邀市民體驗城管工作
    ,管理這座城市對於開放日計劃中的「環衛工作體驗日」「燃氣管理體驗日」「垃圾分類處理體驗日」「城管執法體驗日」,廣州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3月28日、5月28日、9月28日、10月24日,將分別通過網際網路報名方式遴選有代表性的人員5-10名進行城管工作換位體驗。
  • 武漢江漢白松社區下沉幹部「手把手幫帶 傳好接力棒」
    4月15日,在江漢區萬松街白松社區城管督察下沉人員與物業人員同時上崗,城管執法隊員對物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和工作交接。 4月13日,江漢區萬松街白松社區工作人員專程來到武漢市城管執法督察總隊,將一面寫著「同心同行抗疫情,聯防聯控為居民」的錦旗送到了督察總隊領導手中,感謝總隊三大隊下沉幹部用兩個多月的堅守為白松社區居民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 內隱理論影響社會認同
    Michael Hogg等人研究了自我不確定感、群體實體性與社會認同三者的關係,發現當人們的自我概念越不確定以及群體實體性感知程度越高時,人們對內群體的認同更加強烈。內隱理論是外行人持有的「科學理論」,沒有經過像科學理論那樣嚴格的驗證,有時候甚至是錯誤的理論,但它能降低人們認知上的不確定感,對個體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關於人類屬性的內隱理論影響著個體的社會認同和群際關係,廣泛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與行為。
  • 「星相伴,藝同行」麥田星藝2021年跨年盛典晚會圓滿落幕
    近日,麥田星藝「星相伴,藝同行」2021跨年盛典晚會在北京舉行。麥田星藝全體員工、星藝小學員及明星主創萬思維、何明翰等出席活動,共同見證麥田星藝新年展望及優秀個人、團隊表彰等環節。萬思維先生總結過去,暢想麥田星藝美好未來(明星主創之一萬思維先生)麥田星藝明星主創之一萬思維先生在此次晚會上發表演講,他表示,2020年對於麥田星藝來說是裡程碑的一年。星藝人一起經歷疫情,砥礪風雨,跨越了層層難關,一路攜手走來,奮戰成長至今。
  • 「專家論劍」臧志彭等|進博會重大活動受眾、媒介與國家認同感
    第二個層面對國家認同感建構影響因素的探討中,認為重大活動的國家支持、媒介呈現以及受眾參與等各方面都對國家認同感建構有一定影響。受眾作為活動參與的主體,通過新媒體時代各種方式接觸和參與到其中,這樣的行為能夠更好地塑造受眾的價值觀,提升受眾文化認同[7]。現有研究多將國家認同感建構效果作為評價標準單獨研究,實際上國家認同感的影響因素對其也有影響。
  • 三個維度看 「三感社區」建設
    漁安新城建成後,雲巖區委、區政府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建設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三感社區」,把「精細化、科技化、智能化」作為小區基礎建設的標準,強化基層黨建引領,不斷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出一條創新回遷小區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感社區」建設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