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19:31:23
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這是企業壯大的前提,也是社會進步的基礎。用評定職稱推動全社會深度認同快遞員等職業,這是人社部出臺該措施的初衷。
人社部近日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有媒體分析,這意味著,快遞員、育兒嫂等1.7億技能勞動者,也能像醫生、工程師等「白領」一樣參加職稱評定了。
職稱,反映一名勞動者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其他職業可以評,快遞員、育兒嫂等當然也可以評。其實,快遞員評職稱並非新聞,今年5月26日,武漢市郵政管理局授予36名快遞從業者「快遞工程專業助理工程師」資格,這是武漢第一批擁有快遞專業職稱的人員。不久前,湖北省人社廳和省郵政管理局聯合印發《湖北省工程系列快遞工程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這是湖北省首次發布快遞工程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標準。再聯繫到其他地方的一些探索,可以發現快遞員評職稱已在探索之中。
如今,國家層面發布通知,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這意味著不獨快遞員、育兒嫂可以評職稱,其他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都可以評職稱。職稱與稱職息息相關,一名勞動者如果稱職,展現出了應有的技能水平,根據不同層次水平可獲評相應的職稱,本就是現代社會的應有之義。
人社部的通知賦予了企業自主評定權,「誰用人、誰評價」。向用人主體放權,體現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理念,也是實事求是之舉。技能人才水平如何,用人企業最有發言權,企業培養、使用技能人才,也有權利評價和激勵技能人才。換言之,企業可自主確定評價範圍,可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等,比如可設置學徒工、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崗位等級,並明確其與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相應技能等級之間的對應關係;企業還可在技能等級內細分層級。
放權給企業後,企業怎麼評定,還需依規推進。比如評價標準體系應科學合理、符合生產實際,「原則上不低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要求」。在評價過程中,應將道德放在重要位置。按照人社部的說法,堅持把品德作為評價的首要內容,重點考察勞動者執行操作規程、進行安全生產、解決生產問題和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並注重考核崗位工作績效,強化生產服務結果、創新成果和實際貢獻。
說一千道一萬,放權企業評職稱是好事,但是把好事做好,則需要做到「誰發證、誰負責」,在精細化推進時,企業要把職稱評定當成一件要緊事來抓,真正理解國家出臺這一措施的深意。就目前而言,企業在對職稱評價建章立制的同時,還應著實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個是,讓本企業的技能人才對職稱有認同感。無論快遞員還是育兒嫂都是技術工種,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技術含量低、不夠體面」的工作。有了職稱,他們可以獲得價值提升,改變社會對他們的偏見。「我也是有職稱的人了」「我是特級技師」,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都很重要。
另一個是,讓本企業的技能人才獲得激勵。既然評定了職稱,就應該按職稱「論功行賞」,按技能人才的績效發放待遇。如果有沒有職稱一個樣,學徒和首席沒區別,那麼評定職稱還有什麼意義?靠才華吃飯,靠能力說話,而不是靠關係靠資歷,這是頗為重要的企業文化。
此外,還應建立技能人才成長機制。比如,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並將競賽結果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相銜接。再比如,破除身份、學歷、資歷等障礙,搭建企業人才成長立交橋。當技能人才有提升自我的追求,也能獲得企業助力成長的幫扶,於他們自身和企業發展都有裨益。
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這是企業壯大的前提,也是社會進步的基礎。用評定職稱這一實招,推動全社會深度認同快遞員等職業,讓他們更有獲得感,這是人社部出臺該措施的初衷。接下來,人社部門要做的則是,將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納入人才統計範圍,並按規定落實相應人才政策。(王石川)
責任編輯:郝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