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有軍 馬尚書
眼下雖已是嚴冬時節,但在昌吉市榆樹溝鎮,一年一度的「科技之冬」培訓正搞得熱火朝天。
「現在回頭看,多虧了這兩年參加鎮上的培訓,讓我掌握了政策,理清了發展思路,有了幹事的底氣,也才能有好回報!」12月13日,榆樹溝鎮曙光村村民丁建說。
翻開丁建的培訓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培訓內容,其中,記得最多的是關於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合作社等內容。
「這些都是我參加培訓時做的筆記。專家的講解,打開了我的思路,讓我對現代農業的發展模式有了更多新認識。」2010年大學畢業後,丁建曾在政府部門工作。2018年底,他決定回到村上,跟父親一起辦農民專業合作社。
回村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加「科技之冬」培訓,學習現代農業發展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就這樣,已經畢業多年的丁建再一次走進課堂。
丁建說:「剛開始,我認為跟著父親,有樣學樣就可以幹好,但是聽了專家的授課後,我發現自己的一些想法還停留在傳統農業階段,遠達不到新型農民和現代農業的要求。」
通過半個多月的培訓和一個冬天的考察學習,2019年初,丁建在父親的幫助下領辦起了榆樹溝鎮建輝農機專業合作社。即便是這樣,剛開始,父子倆心裡還不是太有底,在辦合作社的同時,仍然種植著家裡的幾十畝土地。一年下來,兩人忙得不可開交,但是收入卻不理想。
「在今年初的培訓中,我又仔細了解了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合作社等相關政策。同時,經過兩個冬天的培訓和一年的實踐,也讓我徹底轉變了原有的想法。」丁建說。
2020年,建輝農機專業合作社引導當地番茄種植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與番茄加工企業建立了產供銷利益共同體,合作社與加工企業籤訂生產訂單,由合作社按照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負責農作物統一種植、採收、銷售和結算,解除農戶的後顧之憂。
2020年,合作社共流轉3000餘畝土地,經營純利潤150多萬元。
「這兩年的培訓和實踐,進一步轉變了我們的思想觀念。下一年,我們計劃吸納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讓更多村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增收致富,走上小康之路。」丁建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