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丁建,是普安縣青山鎮哈馬村託家地組人。
作為家中的獨子,我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五個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一家九口人的生活重任便擔在了我和妻子兩個人的肩上。
一直以來,我從未抱怨過生活的苦,頂著家庭的壓力,我和妻子兩個人外出務工,省吃儉用,勉強能維繫家庭的巨大生活開支。
幫扶責任人唐琳琳為丁建家送棉被
就在2018年年初,我突感身體不適,隨後去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是我患上了腎衰竭晚期,也是就是人們常說的尿毒症。從此之後,我便失去了勞動力,高昂的治療費用掏光了家庭的所有積蓄,前前後後還跟親戚朋友借了十幾萬元,才勉強維繫日常的治療開銷。
原以為我的苦難僅此而已,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的父親也因腦梗塞和腸梗阻相繼住院治療。本來年邁的父母就早已積勞成疾,身體上的小毛病不斷,如今,老父親又遭受著巨大的病痛折磨,和我一樣需長期吃藥治療。
從此,家庭的重任全都擔在我妻子一個人的身上,為此我不知道在夜裡哭過多少回。
2019年,經過深思熟慮,我向哈馬村駐村工作隊遞交了納入精準扶貧的申請。後來,經過駐村工作隊入戶調查、開群眾會投票等一系列程序,經上級部門的批准,我家正式被納入精準扶貧。
成為貧困戶後,我們家中五個學生的讀書問題便有了更好的保障,學費有政府補助,合作醫療也有補助,同時家庭還享受了農村低保。一系列的政策讓我這顆死了的心又重獲希望。
2020年,公安部定點幫扶普安縣「萬畝茶園」項目,我家也享受到了此次公安部的產業幫扶,共計種植四球古茶2.5畝左右,預計三年左右便可產生收益。再加上以前自主種植的四球古茶,未來茶葉的收入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除了種茶之外,在普安縣東西部協作的政策下,我家加入了新田壩區食用菌產業發展合作社,享受到了合作社的分紅。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幫扶政策在慢慢惠及我這樣的家庭。如今,我的妻子在外務工,我在家治療,我相信在政府的幫扶之下,我們的明天會變得越來越好。
古人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我會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黨和政府,感恩幫助我的每一個人,堅定生活的信心,不拋棄不放棄,和家人一起迎接一個更好的明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義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